七朝古都

七朝古都

“七朝古都”指現今河南省安陽市。安陽是中國八大古都之一,歷史上先後有夏朝、商朝、春秋衛國、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定都於此,安陽被稱為“七朝古都”。而又實查有十三個政權在安陽定都,故安陽又稱“十三朝古都”。 安陽是一座具有三千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是華夏文明的主要發祥地,屬於中國八大古都之一。因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被發現於安陽殷墟,故安陽更有“中華第一古都”之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七朝古都
  • 外文名:The capital of the seven dynasties
  • 地址:河南省安陽市
  • 意義:中國八大古都之一
  • 歷史:距今已有3600餘年
基本信息,列朝古都,夏朝,商朝,衛國,趙國,曹魏,後趙,冉魏,前燕,翟魏,南燕,東魏,北齊,魏國,總結,

基本信息

“七朝古都”指現今河南省安陽市。安陽是中國八大古都之一,歷史上曾有七個朝代在安陽建都,故安陽被稱為七朝古都。

列朝古都

夏朝

夏朝第六個國王胤甲(別名孔甲)即位,建夏都於西河(今安陽湯陰西河)。

商朝

公商朝中期河亶甲時期將都城遷往相(今安陽東),河亶甲逝世後其子祖乙將都城遷往耿(今山西省河津市)。再後來盤庚再次將都城遷往殷(今安陽)即著名的盤庚遷殷,此後商朝都城便沒有了大遷移。後世也因商朝後期的都城一直在殷,逐將商朝成為殷朝

衛國

衛國位於黃河以北的河南鶴壁、安陽、濮陽,河北邯鄲和邢台一部分,山東聊城西部、菏澤北部一帶,建都於楚丘(今安陽東南)。在後來的戰國時期安陽還是魏國的陪都。

趙國

趙國是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戰國七雄之一。趙國於公元前423年由都城山西晉陽遷至河南中牟(今安陽南),後於公元前386年遷至河北邯鄲。中牟曾為趙國首都達38年,是趙國由弱到強、由小到大的重要轉折時期。為以後趙國進取河北平原、攻滅中山國、拓擴西北邊陲疆域,乃至最後定鼎邯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曹魏

東漢末年,曹操戰敗袁紹,定都於,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鄴為號令發出之地,也是五都之一。在此建都約52年。時安陽的可謂中國第一都市,後來東晉將南京改稱建鄴意為將南京建設的如同鄴城一樣繁華,後曹丕遷都洛陽。

後趙

公元335年,石勒遷都於鄴至350年。冉閔後趙。後趙在鄴建都約15年。後趙所建的都城豪華無比,時安陽亦被稱為鄴京鄴都

冉魏

公元350年至352年,冉閔據鄴稱帝,史稱冉魏,為前燕所滅。冉魏在此建都約3年。

前燕

公元357年至370年,慕容雋由薊(今北京西南)遷都於鄴,被前秦所滅。前燕在此建都約13年。

翟魏

翟魏是十六國時期丁零人翟遼在黎陽(今河南濬縣)建立的政權,定都安陽約4年。

南燕

前燕景昭帝慕容儁352年擊敗冉魏,占有河北,隨後,慕容儁乃拋棄東晉旗號,自稱燕皇帝。357年遷都(今河南安陽北)。

東魏

公元534年,高歡別立元善見為帝(孝靜帝),由洛州遷都於鄴。公元550年,高歡子高洋滅東魏。在此建都約16年。

北齊

公元550年,高洋自立為皇帝,即北齊文宣帝。公元577年被周武帝所滅。北齊在此建都約27年。北周滅北齊攻克鄴都後,周武帝驚服於鄴都的建制的壯麗,為崇尚節儉,下令拆毀鄴城宮殿建築。隋以後由於戰火連綿,加之漳河泛濫,歷經數百年的風風雨雨,當年威武雄壯的古鄴城和巍峨壯麗的銅雀台已樓去台傾,不復存在。

魏國

魏國是隋朝末年軍閥割據時期瓦崗政權,時東郡(今安陽滑縣東)發動農民起義,因以韋城瓦崗寨(今安陽東南)為根據地,故稱瓦崗軍。在此定都7年,後遷都鄭州(今河南鄭州)。

總結

安陽是中國八大古都之一,甲骨文和易經的故鄉,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安陽位於河南省最北部,地處南北交通要衝,東接齊魯,西倚太行,北瀕幽燕,南望中原,自然環境優越,自古人傑地靈,歷史文化積澱深厚,被譽為“文字之根、文化之根、人祖之根”。
早在2.5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人類就在這裡留下了活動的遺蹟,創造了著名的“小南海文化”。約公元前1300年,商王盤庚率鄰部族遷徙到安陽,歷八代十二王,共255年。這一時期的商王朝疆域遼闊,國力空前強盛,開創了中國上古史的新紀元,也成為公元前14世紀至公元前11世紀世界青銅文明的重要代表。此後,相繼有三國時期的曹魏,十六國時期的後趙冉魏前燕,北朝時期的東魏北齊等在此建都,殷都廢而都起,鄴都衰而相州繼,相州改而彰德立,古都文明的薪火,在安陽這片土地上傳承不斷,安陽成為“七朝古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