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子之歌公園

七子之歌公園

籌建“七子之歌”文化公園、打響抗法鬥爭第一槍紀念碑和抗法鬥爭紀念館,把霞山區打造成“英雄城區”,已經被納入廣東省湛江市霞山區文化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

基本介紹

歷史背景
1925年,聞一多以擬人化的手法,寫下組詩——《七子之歌》,將我國當時被列強掠去的七處“失地”——澳門、香港、台灣、威海衛、廣州灣(今廣東湛江市前身,曾為法國殖民地)、九龍榜束朵戶、旅順大連比作遠離母親的七個孩子,哭訴他們受盡異族欺凌、渴望回到母親懷抱的強烈情感。此詩一問世就引起了海內外華人的強烈共鳴,廣為流傳。發展歷史
據悉,為阿道殼積極配合湛江市霞山區實施“文化興區”戰略,霞山區政協七屆五次會議上作了《關於對籌建“七子之歌”文化公園的可行性,組織專題研究的建議》的大跨拒臘會發言,會後進行專題調研,此課題已經被納入區文化事業發展“設迎您十二五”規劃;並提出《充分挖掘霞山人院嬸府民打響抗法鬥爭第一槍的歷史優勢,把霞山打造成為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提案,建議婆姜修建打響抗法鬥爭第一槍紀念碑和抗法鬥爭紀念館,把霞山打造成“英雄城區”,與延安路“歐陸風情街”建設府戀蜜紙相結合,形成獨具霞山特色的集愛國教育、景觀展示、休閒旅遊於一體的旅遊熱點,進一步提升霞山旅遊的文化內涵,此建議也被納入了區文化事業“十二五”規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