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天(鐵凝著短篇小說)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0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七天》是鐵凝創作的短篇小說,首發於《作家》2012年第7期。

該小說通過講述小保姆布穀回老家喝了被化工廠污染的河水,回到城裡7天時間長成了一個巨人的故事,揭示了現代化進程中工業污染的危害,表現了作家對現代工業乃至整個現代社會的尖銳反思。該小說起筆奇崛,想像力卓異,使人認識到,每個人都不是孤立的,不論貧富,每個人都與時代命運息息相關。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七天
  • 作者:鐵凝
  • 文學體裁:短篇小說
  • 字數:1.5萬字
  • 首發時間 :2012年7月
內容簡介,人物介紹,作品鑑賞,作品影響,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該小說從一個女性身體的反常出發,寫出了時代的巨變,寫出了巨變帶給每個人的影響。布穀從老家回來後,怪事接連發生:首先是“狂吃不止”,“三天之後,她已經比中等身材的阿元高出了半個腦袋”。她“一日三餐需吃幾鍋米飯,十多斤蔬菜,整盤的香腸或臘肉”。當她的“好朋友”來時,“一天一夜的時間,用了十五包衛生棉”,幾經詢問,阿元才知道了問題的“根本”:布穀老家“村邊建了一個工廠,從車間流出來的廢水流進村外的河,那是全村人吃水的河”——是工廠的“廢水”讓布穀由一個勤勞樸實的普通女孩變成了一個身體畸形的怪人。該小說不僅控訴了環境污染對人的傷害,更進一步呼籲人們關心、愛護環境,彰顯了作家的社會責任心和環保意識。

人物介紹

布穀
保姆布穀原是個要搭板凳才能夠得上洗碗池的鄉下矮姑娘,心儀的男人保全小郭也一直耿耿於懷於布穀的“矮”。但詭異的事發生了,布穀因回鄉喝了受污染的水,變得異常能吃,七天之內長成巨人。布穀最終被解僱了。最後一晚,僱主家特意敞開廚房的門,讓布穀隨意大吃,但布穀這一晚沒有動廚房的東西。布穀把自己的房間和衛生間都打掃乾淨,又把被自己弄髒了的褥子捲起來裝進大塑膠袋。天亮之前,布穀悄悄離開了僱主家。她把裝著褥子的塑膠袋放進垃圾箱,向小區的大門走去。由於生理變異而身體高得異常的布穀,在一棵洋槐樹的樹枝上看到了僱主家的孩子卡在樹枝上的“遙控飛機”。由於樹枝太高,當時就由它在樹枝上纏著,另買了一個。現在,布穀輕易地摘下了它,並且用衣角擦拭乾淨,返回身放在先前的僱主家門前的台階。

作品鑑賞

水草豐美、土地肥沃的地方是人類的棲居之所和生命依託之地。當這些適宜生存的環境被人類親手破壞的時候,人類必然要面臨嚴重的災禍,疾病和死亡遂成為生態文學作品中常見的災難性主題敘事。小說《七天》就從一個女孩子布穀的生理病變寫起,在寫實與虛構中呈現出一個怪誕的生存圖景。在七天的時間裡,布穀從一個瘦弱的小姑娘瘋長成了皮膚像老柚子皮、頭髮像馬鬃、不停狂吃的怪物。小說以細緻的筆觸敘寫了布穀在七天裡的病變,主要從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各方面予以觀照,這使生態問題變得具象化,其中吃又成為敘述的重點。說到吃,讀者會記起鐵凝小說中對吃的鐘愛與描述,如1980年代小說《東山下的風景》中寫到的金燦燦的年糕,《大浴女》中用牛奶做成的“小雪球”,當然也有《玫瑰門》中的生吃大黃貓,不管怎樣,這些吃都是帶著感情的。然而在《七天》中,吃就是吃本身,並以數量來計算。在回到北京的第一天半夜,阿元在馮媽的帶領下來到廚房,看到兩屜二十幾個包子被布穀風捲殘雲般吃光了。以後的幾天,布穀的食量都大得驚人:一日三餐需吃幾鍋米飯,十多斤蔬菜,整盤的香腸和臘肉。吃就是為了填充那永遠處於飢餓中的肚子。隨著貪吃,布穀也在瘋長,而瘋長後的布穀沒有衣服可穿。最為恐怖的是生理周期中的布穀,血腥氣瀰漫了整個房間。
在七天的時間裡布穀長成了一個虎背熊腰的龐然大物,但那不是巨人,而是怪物,是人類的變種。原因是飲用水被污染,污染水源的是工廠排放的有害物,工廠排放物又緣於人們對物質利益的無限制追求,人在追求物質利益最大化的時候又為生存埋下了隱患,這成為了一個從人的欲望出發至身體病變的惡性循環。小說《七天》雖然沒有將布穀病變的原因作為寫作的主要內容,卻暗含在了敘事的鏈條之內。在看似不經意的點染中,不難看出作者對生態鏈和利益鏈之間關係的思考。在看似與主要內容不是特別相關的第一小節引子和第五小節尾聲中體現出了這種思考。在第一小節中俄邊境現代化的賓館中,阿元和嫂子二人吃早餐時聽到一個女人在大廳里一邊走一邊大聲地打電話:“資金鍊不能斷,資金鍊不能斷!”而嫂子請阿元來度假也與資金鍊相關,嫂子是做貂皮進出口生意的,她的資金鍊就來自阿元家,阿元的丈夫在20年前就在北京南郊開設了水泥構件廠,積累了豐厚的資金。在尾聲中,嫂子來到阿元家,阿元對嫂子說:“從前你跟我講過,一件貂皮大衣得用二十多張母貂的皮。人長得越高就越費貂皮,往後全世界的女人都長成布穀那么高,一件大衣就得用五十多張母貂皮了吧?大嫂這對你的生意倒是好事。”
這些人物之間的關係鏈和資金鍊在故事鏈中只是一筆帶過,但絕對不是閒來之筆,如果將這部分內容擴展開來,就構成了人們通常見到的生態小說的寫法:建在布穀家鄉的工廠、阿元丈夫的水泥構件廠成為一種污染源,對河流、土地、空氣等自然環境和人的生存造成危害,而阿元嫂子經營的貂皮生意,又是以捕殺動物為主的產業。以此來看,這些生意場上的資金鍊和利益鏈是以破壞大自然的生態鏈為基礎的,是以致富和發展為名對大自然的掠奪與侵害。而且這種對自然環境的傷害,不僅反彈到人的身體,還會傷及人的精神。人們在盡其所能地追求更為舒適便利的物質生活時發現,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並不一定帶來真正的心理滿足,反而會在對物質的極盡追逐中抵消掉精神世界的快感,物慾帶來的精神傷害是中國生態小說中一個突出的主題向度。鐵凝並不直言生態而是將生態問題蘊含在了故事情節之中。

作品影響

入選榜單
2013年2月,該小說入選北京文學月刊社推出的“2012年中國當代文學最新作品排行榜”。

作者簡介

鐵凝,女,漢族,1957年9月生,河北趙縣人,1975年7月參加工作,1975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高中學歷,文學創作一級。現任中共二十屆中央委員,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席,中國作家協會主席。1975年開始發表文學作品,主要著作有長篇小說《玫瑰門》《大浴女》《笨花》等4部,中、短篇小說《喔,香雪》《第十二夜》《沒有鈕扣的紅襯衫》《對面》《永遠有多遠》等100餘篇、部,以及散文、隨筆等共400餘萬字,結集出版小說、散文集50餘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