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人們對牛郎織女自然天象的崇拜由來已久,可追溯到上古時代。七夕節歷史久遠,由星宿崇拜衍化而來,為傳統意義上的七姐誕。漢代是南北各地風俗習慣傳播融合時期,七姐誕的乞巧習俗傳入北方西安一帶始於漢代。
農曆的七月初七日為乞巧節,是中國一大傳統節日,民間有“七夕節”“女兒節”“七姐誕”等不同叫法。
西漢時期開始有了關於七夕節的節日活動記述。嶺南地區乞巧節的興起,在西晉滅亡、士族南遷後。
五代時,出現以六夕為七夕的習俗,嶺南地區直至近代仍保留過六夕的傳統。
宋代,嶺南地區乞巧風俗興盛,時人詠到:“粵人重巧夕,燈火到天明”。
明代,廣州有七夕懸素馨燈乞巧之俗。
清代,嶺南乞巧習俗依然盛行,大量竹枝詞記述了廣府乞巧節的盛況。廣州乞巧風俗曾遍及城鄉,熱鬧程度不遜於春節的傳統節日。
20世紀60年代起,乞巧節在廣州市區內逐漸淡化,只殘存於周邊的一些村落。1998年始, 天河珠村重新挖掘這一民俗,發起珠村乞巧文化活動。2005年, 在天河珠村舉辦第一屆廣州乞巧文化節,並逐漸發展成廣州重要文化節慶,由此帶動珠江三角洲地區乞巧文化大規模興起。
主要活動
七月七的七娘會,廣東多稱“拜七姐”。新中國成立前,“七夕”是女孩們的盛大節日。舊時代女孩們向七姐“乞巧”,乞求她傳授心靈手巧的手藝。
天河乞巧習俗節日活動含“擺七娘”、拜仙、乞巧、吃七娘飯、看七娘戲等諸多內容;節日以“擺巧”為具體內容,並形成獨具特色的傳統七夕工藝系列作品,如齋塔、芝麻香、鵲橋景觀、七娘盤、七夕公仔等;拜仙對象不僅有牛郎,織女二星,還擴展到織女的6個姐妹,體現了嶺南地區自古以來濃厚的神靈崇拜風氣。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傳承保護天河乞巧習俗對於繼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增強中華民族認同感和凝聚力具有重要意義,亦有民俗學研究價值。
保護措施
天河區創辦廣州乞巧文化交流會,成立廣州乞巧文化交流會,每年舉辦廣州乞巧文化節,為廣州及全國各地提供了一個很好的乞巧工藝展示平台。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廣州市天河區文化館獲得“天河乞巧習俗”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七夕節(天河乞巧習俗)”項目保護單位廣州市天河區文化館評估合格。
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2005年8月11日(農曆七月初七)首屆廣州乞巧文化節在天河區珠村舉行,吸引了5萬多民眾參觀。當天珠村潘氏祠堂內舉行了傳統的“拜七娘”儀式,8名“巧女”、8名“玉女”穿著古裝旗袍在廣東音樂的伴奏下款款起舞,“玉女”斟酒,“巧女”穿針引線,共同祭拜,向“七娘”祈求幸福美滿。
2019年8月2日,廣州乞巧文化節在天河文化藝術中心劇院開幕。此次廣州乞巧文化節以“七夕天河,活力廣州”為主題,於8月2日至8月8日在天河珠村、廣州塔、珠江紅船等地舉行26場文化藝術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