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七夕節(乞巧節)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
甘肅省西和縣的七夕節(乞巧節)與一個有關牛郎星和織女星的故事有關。這天夜裡,人們遙望銀河,老人會指出,在銀河西岸,有一大兩小三顆星,那就是牛郎星。他挑著擔子,正苦苦地眺望河對岸的織女星。傳說織女是天帝的外孫女,在天宮織雲紋錦繡和仙人天衣。後來她偷下凡間,和牛郎相親相愛,生了兩個孩子。天帝知道後大怒,派天神把孫女抓回天庭。老牛讓牛郎剝下自己的皮飛上天追尋織女。牛郎用擔挑著孩子,被隔在天河西邊。喜鵲為他們的摯情感動,每年農曆七月初七,便一齊飛向天河,搭起一座鵲橋,好讓他們相見。相傳織女手很巧,所以,到了這一天,傾慕星女之巧的婦女,要以瓜果祭祀星神(織女星或魁星神),然後齊坐一起,或對月穿針,比賽眼力,或以針浮水,覘人巧拙。相關民俗儀式有:擺七娘、拜七娘(巧女向織女祈福)、吃七娘飯(乞巧藝人自發組織七娘宴)、送七娘(焚燒祭品、恭送七娘回仙界)等。
主要活動
七夕節(乞巧節)主要活動包括手襻搭橋、跳麻姐姐、祈神迎水、照瓣卜巧、巧飯會餐等多項內容。
每年農曆六月下旬開始,在西和縣,不論是縣城,還是農村,未成家的姑娘們就忙活起來了,湊在一起商量怎么過屬於她們自己的特有的節日。一般是幾個關係比較好的姐妹發起活動,同村未婚女性組成“一個場子”(俗稱”乞巧場")。選定乞巧場後,姑娘們結伴利用閒暇時間在居住條件較好的姑娘家練唱《乞巧歌》。
農曆六月二十六到二十九這幾天,姑娘們要從集鎮紙貨店迎請“巧娘娘”。“巧娘娘”請來坐在桌子上,必須用絲帕遮住臉,因為還沒有到正式迎巧的時間。
農曆六月三十晚上,姑娘們穿上盛裝,列隊整齊,挑上“巧娘娘”,端上香蠟紙品盤,在老年婦女的引導下來到河邊舉行迎巧儀式。主持者焚香點蠟,燃紙放炮,“巧娘娘”頭兒跪迎接拜,其餘姑娘則站在河邊齊唱《迎巧歌》。然後,揭去“巧娘娘”頭上的絲帕,一路唱著歌將“巧娘娘”請進院。進院門要唱《進院歌》,進屋唱《坐巧歌》。再就是敬獻茶果,唱《獻茶歌》,乞巧活動正式拉開序幕。
農曆七月初一至初六,巧姑娘們要各自到場歌舞祝賀,交流歌曲舞蹈,聯絡同鄉鄰里之間的感情。到初七這一天,乞巧活動達到高潮。無論大莊小村的清泉邊、水井旁都有乞巧的隊伍在歌唱、舞蹈。主持者焚香化紙,燃放鞭炮敬水神,姑娘們手拉手跳唱《迎水歌》。活動從晨曦中持續到正午。午後,鄰近的山寺熱鬧又起,巧隊伍到那裡奉敬神靈,祈禱五穀豐登,百事順意。下午,姑娘們湊份子搭平伙,吃一頓豐盛的晚宴。宴罷茶畢,姑娘們有的準備照花瓣活動,有的預備送巧儀式,也有的繼續唱歌跳舞。照花瓣儀式更惹人,姑娘們早已將自己發的豆芽兒端到乞巧場裡來了,供桌上擺滿盛在小瓷罐里用紅繩束起來的金黃的豆芽,用無色瓷盆盛上早晨迎來的水,掐一苗豆芽丟在水面上,借燭光燈影看映在盆底的倒影,一個人照,餘人唱《照花瓣歌》。照花瓣結束,已是星光滿天的時辰,送巧娘娘返回天庭的時刻到了。鞭炮初響,姑娘們將“巧娘娘”連同蓮花台一併挑上,唱著酸楚的《送巧歌》來到河邊,送“巧娘娘”過天河渡鵲橋上天與牛郎相會。隨後,“巧娘娘”在火中燃為灰燼,送巧儀式結束,姑娘們手牽著手,在不斷的唏噓聲中,穿越茫茫夜色,年年迎巧、送巧的老路返回。西和一年一度的傳統乞巧活動,也就此落下了帷幕。
流傳地區
甘肅省西和縣一帶的七夕乞巧民俗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和顯著的地域特點,主要流傳於甘肅省東南部的西和縣及禮縣的永興、鹽官等地。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歷史文化價值
西和七巧節風俗是集信仰、詩歌、音樂、歌舞、工藝美術為一體的綜合性民俗活動,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研究價值。發掘、保護西和乞巧民俗,對促進農耕文明時代社會制度、生活方式、民間習俗、審美取向等的研究,追尋中華文明的起源,探究西秦文化特點具有重要的意義。
女性生存價值
西和乞巧節是專門為女性設定的節日,創造性地開闢出一個女性的空間,以“超人間”的想像和心理塑造、詮釋了她們豐富的心靈世界,給她們以安慰、意義和尊嚴。乞巧節在某種程式上是為女性尋覓生活中的支持力量,於是織女成為婦女民眾的鐘愛、榜樣和崇拜的偶像,成為女性心目中的保護神,並從她那裡找到生存的價值。
傳承狀況
七夕節(乞巧節)由於具有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乞巧民俗在西和久傳不衰。自20世紀五十年代以後,由於極左思潮和現代文明的兩重衝擊,這一古老民俗在全國已經基本絕跡。而與之相伴的農曆七月七,七夕活動也僅僅留給人們一個美好的故事和回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一段時間內,這一風俗曾因受壓制而出現衰落,改革開放後重新得到恢復。
保護措施
從2006年起,西和縣已舉辦了十屆乞巧節會,其中,在北京舉辦了三屆高峰及國際乞巧文化論壇,對傳承、保護、發展這一民俗節慶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2006年10月,西和縣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命名為“中國乞巧文化之鄉”,2008年6月,西和七夕節的乞巧活動被國務院增補為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2014年12月西和縣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西和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獲得七夕節(乞巧節)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七夕節(乞巧節)”項目保護單位西和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評估合格。
社會影響
社會活動
2006年7月31日,西和縣特地舉辦了規模宏大的首屆仇池山歌文化藝術節,向人們展示西和獨特的民族民間文化,流傳數千年的民俗活動——乞巧。
2019年8月1至3日,由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甘肅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甘肅省民間文藝家協會、甘肅省乞巧文化研究會、隴南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中共西和縣縣委、西和縣人民政府承辦的“我們的節日·乞巧節”在甘肅隴南西和縣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