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五套丸,中醫方劑名。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四(淳消新添方)。具有溫脾胃,去宿冷,消留滯,化飲食,辟霧露風冷,山嵐障癘,不正非時之氣之功效。主治胃氣虛弱,三焦痞塞,不能宣行水谷,故為痰飲,結聚胸膈之間,頭目昏眩,胸膈脹滿,咳嗽氣急,嘔吐腹疼;或伏於中脘,則臂疼不舉,腰腿沉重;或久而不散,流入於脾,脾惡濕,得水則脹,脹則不能消化水谷,腹中虛滿而不食,酒癖停飲,痰水不消,屢服湯藥不能作效者。
基本介紹
- 名稱:丁香五套丸
- 別名:五套丸(《重訂嚴氏濟生方》)
- 出處:《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四(淳消新添方)
- 組成:南星、半夏、乾薑、白朮、良姜、茯苓、青皮、丁香、木香、陳皮
- 功用:溫脾胃,去宿冷,消留滯,化飲食,辟霧露風冷,山嵐障癘,不正非時之氣
- 主治:胃氣虛弱,三焦痞塞,不能宣行水谷,故為痰飲,結聚胸膈之間,頭目昏眩,胸膈脹滿,咳嗽氣急,嘔吐腹疼;或伏於中脘,則臂疼不舉,腰腿沉重;或久而不散,流入於脾,脾惡濕,得水則脹,脹則不能消化水谷,腹中虛滿而不食,酒癖停飲,痰水不消,屢服湯藥不能作效者
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方義,重要文獻摘要,
組成
南星(每個切作十數塊,同半夏先用水浸三日,每日易水,次用白礬,研碎,調入水內,再浸三日,洗淨,焙乾)、半夏(切破)各二兩(60克),乾薑(炮)、白朮、良姜、茯苓各一兩(30克),青皮、丁香(不見火)、木香、陳皮(去白)各半兩(15克)。
用法用量
上為細末,用神曲一兩,大麥櫱二兩,同研取末,打糊和藥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至七十丸,溫熟水送下,不拘時候。
功用
溫脾胃,去宿冷,消留滯,化飲食,辟霧露風冷,山嵐障癘,不正非時之氣。
主治
胃氣虛弱,三焦痞塞,不能宣行水谷,故為痰飲,結聚胸膈之間,頭目昏眩,胸膈脹滿,咳嗽氣急,嘔吐腹疼;或伏於中脘,則臂疼不舉,腰腿沉重;或久而不散,流入於脾,脾惡濕,得水則脹,脹則不能消化水谷,腹中虛滿而不食,酒癖停飲,痰水不消,屢服湯藥不能作效者。
方義
丁香、木香、青皮和炮姜、良姜,這是溫中理氣,祛寒暖胃,恢復脾胃健運之常,流通三焦氣機者。前人曾說,見痰休治痰,氣行痰白化,提出理氣化痰之論,蓋即淵源於此。南星、半夏、白朮、茯苓、陳皮,即白朮二陳加南星,和脾胃,消痰飲,使不結聚,使不留伏,亦不傷脾。兩者結合起來,溫中理氣,消化痰飲,其效是可以理解的。更用神曲,麥芽,消食和胃,升引清氣,所以除能治療上文諸證外,又有辟瘴正氣作用。
重要文獻摘要
原方選錄
《活人事證方後集》:“夫胃氣虛弱,三焦痞澀,不能宣行水谷,故為痰飲。結聚胸臆之間,令人頭目昏眩,胸膈脹滿,咳嗽氣急,嘔逆腹疼。伏於中脘,亦令臂疼不舉,腰腿沉重,久而不散,流人於脾。脾惡濕,得水則脹,脹則不能消化水谷。又令腹中虛滿,而不食也。此藥主之。傅公實方,其子宣贊安民傳。半夏一兩,切破,天南星一兩,每個切作十數塊,二味先用水浸三日,每日易水,次用白礬三兩研碎,調入水內,再浸三日,洗淨焙乾,乾薑炮,一兩,良姜一兩,白朮一兩,茯苓一兩,木香半兩,丁香半兩,不見火,青皮去白,陳皮去白,各半兩;上十味為細末,用神曲一兩,大麥櫱二兩,同碾取末,打糊和藥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至五十丸,溫熟水送下,不拘時候。常服溫脾胃,去宿冷,消留滯,化飲食,辟霧露風冷、山嵐瘴癘,不正非時之氣。但是酒癖停飲,痰水不消累服湯藥不作效者,服之如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