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曉兵(丁曉輝(武警廣西總隊政委))

丁曉兵(武警廣西總隊政委)

丁曉輝(武警廣西總隊政委)一般指本詞條

丁曉兵,男,漢族,1965年9月出生,1983年10月入伍,1984年10月在執行軍事任務中英勇負傷,失去右臂。

丁曉兵同志入伍30多年來,牢記使命,獻身國防,以傷殘之軀續寫人生輝煌篇章,先後被人事部和中國殘聯授予“全國自強模範”稱號,被武警部隊評為第八屆“中國武警十大忠誠衛士”,被中組部授予“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榮立一等功1次、三等功2次。第十一屆人大代表。

現任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廣西總隊政委

2015年1月晉升為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少將警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丁曉兵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安徽合肥
  • 出生日期:1965年9月
  • 職業:武警 
  • 信仰:共產主義
  • 主要成就:中國青年五四獎章
    一等功1次、三等功2次 
  • 警銜:少將
感動中國,個人經歷,對黨忠貞不渝,殘缺之軀為黨建功立業,褪色的軍用吊床,真心實意為兵服務,帶領部隊與時俱進,主要榮譽,外界評論,人格官品,崗位業績,忠誠衛士,心繫災區,部隊建設,

感動中國

丁曉兵,曾經感動過中國。當年他榮立一等戰功,榮獲為他特設的第101枚“全國邊陲優秀兒女”金質獎章,以“中國兵”為題的長篇通訊在全國不少媒體刊發,他的英雄事跡強烈地震撼了“中國心”。如今,20年過去了,時代發生了深刻變化,丁曉兵始終保持著共產黨人的英雄本色,續寫了更加輝煌的人生篇章,先後被國家人事部和中國殘聯授予“全國自強模範”稱號,被武警總部和江蘇省委、省政府評為“擁政愛民模範”,3次當選南京軍區和武警部隊黨代表會議代表,被武警總部樹為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標兵、優秀共產黨員和優秀幹部標兵,是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幟。
“新一代革命軍人樣子”座談會在京舉行“新一代革命軍人樣子”座談會在京舉行
【頒獎詞】
這個用左手敬軍禮的人,我們以他為驕傲。戰時敢捨身,平時能忘我,從逆境中掙扎啟程,在順境中保持清醒。沙場帶兵敢稱無愧無悔,把守國門能說有骨有節。他像一把號角,讓理想與激動,在士兵心中蔓延。
獲獎者——丁曉兵。 一條臂膀,也能撐起血染的軍旗,他是真的勇士。

個人經歷

對黨忠貞不渝

一、始終把對黨的莊嚴承諾視為共產黨人的最高追求,五次抉擇見證了他對黨忠貞不渝的執著信念
信仰是人類最高的情感。丁曉兵對黨愛得深,信得真,在一次次重大的人生抉擇面前,始終把追求的坐標點定格在黨的事業上。1984年,他所在的偵察大隊赴中越邊境偵察。為了爭取到這個艱巨的任務,接受黨的考驗,他用匕首扎破手指,用鮮血寫下對黨的誓言:“敬愛的黨組織,我堅決要求參加戰鬥,打頭陣、當尖兵,請黨在戰鬥中考驗我!”他先後出色地完成了20多次偵察和作戰任務。入伍整一年那天,他作為“第一捕俘手”,在越軍的陣地上生擒了一名俘虜。撤退時,為掩護戰友和俘虜,他一把抓起越軍投來的手雷向外扔去,手雷在出手的瞬間爆炸。他的一條右臂被炸得只連著一點皮肉,血流如注。為行動方便,他拔出匕首,割下斷臂別在腰間,想著到後方接上。經過簡單地包紮,丁曉兵以驚人的毅力,和戰友們扛著俘虜,冒著越軍的炮火翻山越嶺近4個小時才撤回來,身後留下了一條3公里長的血路。當丁曉兵把俘虜交給接應小分隊的一瞬間,他一頭栽倒在地上。準備送到烈士陵園的丁曉兵,經過3天2夜的搶救,切開小腿靜脈,強行注入2600毫升血漿,才從死神手裡掙脫出來。兩個月後,失去右臂的丁曉兵本可以留在後方,但他又義無反顧地回到一線陣地。
左手禮左手禮
戰後,丁曉兵入了黨,提了乾,榮立了一等功,獲得全國“為邊陲優秀兒女掛獎章”活動為他專設的第101枚金質獎章,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家鄉安徽省、合肥市相繼作出了《關於開展向丁曉兵同志學習活動的決定》。當時安徽省正在籌備省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省政府已決定丁曉兵擔任基金會常務副理事長。還有很多公司、單位和個體老闆找上門來,請他去擔任要職,並許諾給他解決房子、車子和優厚的薪金。這時的丁曉兵被鮮花和掌聲包圍著,部隊領導也派人徵求他對今後工作的意見。不少人對他說:“你現在只有一條左臂,留在部隊很難有更好的發展,還是趁著現在名氣大、影響大,趕緊給自己找條好的後路吧。”還有的勸他:“你已經為部隊做出了很大犧牲,對得起國家了,該是享受的時候了,機會難得呀!”當有的人選擇位置、房子、票子時,丁曉兵經過冷靜思考,鄭重地表示:“一要學習,二要工作,不離開部隊。”他想的是,待遇誠可貴,奉獻價更高,只有把自己的人生追求融入黨的事業和部隊建設,才能在追求中升華自己的人生理想。在奉獻中實現最大的人生價值。就這樣,丁曉兵放棄了鮮花鋪就的大道,毅然選擇繼續留在部隊與艱辛奉獻為伍。組織上滿足了丁曉兵的願望,送他到解放軍南京政治學院深造。從戰場到教室,丁曉兵以筆作刀槍,戰勝傷殘戰勝自我,努力把自己打造成合格的新型軍事人才。1988年初,他以全優的成績完成學業,並被評為“優秀學員”。這時的丁曉兵面臨著人生的又一次選擇。學院領導非常欣賞他的才能和精神,又考慮到他的身體情況,準備讓他留校擔任教員或者進機關工作。他卻向院黨委要求到最基層、最艱苦的地方去。對此,許多人感到不可思議,紛紛勸他:到基層去摸爬滾打,你就一隻手怎么乾?丁曉兵當然清楚,留在條件優越的大城市、大機關可以享清福,自己作為二等甲級傷殘,按規定可以得到照顧,但基層需要高素質的人才,自己缺少基層艱苦工作的摔打磨練,就必須補好這一課。於是,丁曉兵來到太湖邊鳳凰山窩裡的一個連隊當指導員。
丁曉兵丁曉兵
一上任,丁曉兵很快就克服身體、工作上的不適應,與連隊黨支部“一班人”帶領全連官兵取得優異成績,連隊年年被評為先進集體立功受獎,在南京軍區成為與“硬骨頭六連”齊名的標兵連隊。此時的丁曉兵當指導員已經4年,年底可望被破格提升。正當軍區和集團軍準備組織力量總結宣揚他時,連隊一名新戰士因患精神抑鬱症自殺。丁曉兵坦蕩地承擔起全部責任。一下子各種指責讓他抬不起頭來,自己也被平職調到團政治處任宣傳幹事。這次打擊對丁曉兵不亞於當頭一棒。是躺倒退縮,還是挺立奮起?無錫幾家公司的老總以為機會來了,找上門來要他加盟,勸他別再錯過機會。這時家鄉也傳來訊息:回家吧,可以官“復”原職。正當大家為他惋惜,擔心他挺不住的時候,丁曉兵還是像戰場上那樣堅定地向黨委表示:“是黨給了我人生的支撐和力量,是軍裝給了我勇氣和堅強,獻身部隊的決心不變!”沒有嘆息、沒有眼淚,從沒有搞過新聞報導的他苦練寫作本領,紮實深入採訪,1年時間內就在中央和軍區級報刊發表報導100多篇,成為軍區“新聞工作先進個人”。
2001年,丁曉兵所在的團赴上海、江蘇、浙江等地執行協助海關監管任務。浙江方向拒腐防變形勢嚴竣,需要加強一線領導,當時任政治主任的丁曉兵主動向團黨委請纓。有人勸他,那個地方艱苦,風險又大,你當主任已經四年多,處在關鍵時候,萬一有點閃失,會影響提升,前車之鑑不能忘啊。其實,丁曉兵完全可以不去擔這個風險,他一不是團主官,二來胸膜積水在上海住院治療才幾天。丁曉兵卻認為:黨員幹部,不能一事當前先想自己保險,應該越是艱險越向前,讓黨的事業保險。於是,他堅決要求到了打擊走私的風口浪尖上把好國門。
丁曉兵(丁曉輝(武警廣西總隊政委))
人生關口的這一次次選擇,丁曉兵失去了很多,但他痴心不改,無怨無悔。2004年10月1日國慶節,作為武警部隊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先進事跡報告團的成員,丁曉兵一大早就來到他朝思夢想的天安門廣場,莊嚴地用左手向共和國國旗敬了一個軍禮,表達自己對黨的忠貞信念。

殘缺之軀為黨建功立業

二、始終把乾好黨的事業視為共產黨人的神聖天職,288面獎牌證書見證了他以殘缺之軀為黨建功立業的不凡歷程
凡是和丁曉兵有過接觸的人,無不從他身上感受到那種不甘平庸,永不服輸的銳氣和力量。從當指導員到當團政委的線個崗位上,丁曉兵和他所帶領的單位獲得的獎牌、證書和獎盃累計達288個,這些都真實地記錄了丁曉兵為黨的事業自強不息,追求不止的奮鬥軌跡。
丁曉兵(丁曉輝(武警廣西總隊政委))
丁曉兵一直珍藏著一條沾著血跡的被包帶,這條被包帶是他一次恥辱的記錄,留著他,是為了時時鞭策和激勵自己。丁曉兵到連隊上任指導員的第二天,連隊組織緊急集合訓練,全連都集合齊了,他的背包還沒打好。當他最後一個出來,站在全連兵面前的時候,面對的是一片憐惜和懷疑的目光。一向好強的丁曉兵面如火燒。背地裡,“一把手”的稱呼悄悄地流傳,上級領導也擔心他當不好連隊的“一把手”。他暗下決心:我要用一隻手創造一流的業績!為了練好工作技能,他從用左手拿筷子、系腰帶、練寫字等生活技能練起。為了練好打背包,他一個人躲在房間裡,腳、嘴和左手並用,練得手指磨破了皮,嘴角流出了血,直到打背包的速度全連沒人趕上他。時間不長,丁曉兵方方面面都練得“有一手”了,八大軍事科目七項優秀,一項良好。單槓二練習,他一隻手卷身就上;掰手腕,全連人雙手沒有一個掰過他的;就連開機車,他也“有一手”,至今沒人知道他是如何控制右把手油門的。家裡來客人,他更喜歡“露一手”,切片、切絲,刀法精準。正是憑著對黨的事業的執著精神,丁曉兵走到哪裡,就把紅旗扛到哪裡。他當指導員4年,連隊榮立集體一等功1次,集體二等功1次,集體三等功2次,被集團軍樹為“基層建設樣板連”、“基層建設標兵連”,被南京軍區評為“基層建設先進單位”,黨支部被軍區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個人榮立三等功1次。《解放軍報》以“一個堅持全面建設的好連隊”為題,連續在頭版頭條介紹了他們的經驗,並配發了題為“基層建設的一面旗幟”的評論員文章。《人民前線》報以“成功的起步”為題介紹了丁曉兵個人的事跡。丁曉兵任政治處幹事期間,他刻苦練習新聞寫作。第一次投稿,沒有音訊,他就再寫,再投,決不氣餒。他第一篇被採用的稿件,雖然從1000多字被改得只剩下61個字,他仍然筆耕不輟。在一年多的時間裡,他先後有100多篇報導被《解放軍報》、《人民前線》等軍地報刊發表,為指導工作鼓舞士氣發揮了積極作用。他寫的報導有2篇還獲得徵文一等獎,本人被軍區和集團軍評為“新聞工作先進個人”。
丁曉兵丁曉兵
1993年12月,他走馬上任二營教導員時,這個營已多年與先進無緣。他從摔打部隊戰鬥精神入手,下決心改變落後面貌。部隊到安徽丹陽湖農場水利施工,他把全營的黨員集中起來組成黨員突擊隊,自己任突擊隊長,專揀硬骨頭啃,施工進度明顯加快。這一年,他所帶的營被師評為“施工先進營”。此後,又連年被師評為“基層建設先進營”,受到師集體嘉獎。
丁曉兵當團政治處主任5年,政治處年年被師評為“先進政治處”。2001年,他負責風險最大的杭州、舟山、台州、溫州等駐點的海關監管執勤工作,無論是炎熱的夏季,還是寒冷的冬天,他每月都堅持對各駐點檢查指導一遍,與幹部談心一遍,把上級精神串講輔導一遍,到相關海關走訪一遍。由於長時間的緊張和勞累,他幾次病倒在執勤點上。年底,他所負責的兩個連隊,一個被海關總署、武警總部評為“協助海關執行監管任務先進集體”,一個被記集體三等功,他本人也被武警總部評為“優秀共產黨員”,團也因海關執勤成績突出被總部評為“基層建設標兵團”,榮立集體二等功。2002年5月,政治處受領了給全師演示基層“八個會”的任務。當時他因勞累過度誘發了胸膜炎,醫生堅持要他住院治療。為方便工作,他就近在團衛生隊一邊輸液一邊指導分隊排練。在他的影響下,幹部骨幹積極準備,演示取得了圓滿成功。之後,他又帶著機關的同志,一起研究製作“八個會”的流程圖,彙編成冊,成了全師的樣板。2003年7月,淮河流域發生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542團奉命執行抗洪搶險任務。作為團政治委員的丁曉兵,洪峰在哪裡,他就沖在哪裡;哪裡最危險,他就戰鬥在哪裡。7月17日,安徽壽縣瓦埠壩突然發生特大管涌,丁曉兵第一個跳進風高浪急的激流中,與黨員突擊隊一起打樁,帶動縣委領導也下水參加戰鬥。之後,又和大家一同運土扛包,別人背2鍬土,他背4鍬土,一背就是4個小時。經過連續5個多小時的艱苦奮戰,終於堵住了管涌,保住了縣城。激戰之後,丁曉兵的斷臂疼痛難忍,原來是污水浸泡時間長了,傷口縫合處嚴重潰爛,一小塊烏黑的彈片露了出來。在丁曉兵這種精神激勵下,全團官兵經過18天的戰鬥,圓滿地完成了抗洪險任務。團隊被武警總部評為“抗洪搶險先進單位”,並榮立集體三等功。
與新戰士在一起與新戰士在一起

褪色的軍用吊床

三、始終把維護黨的良好形象視為共產黨人的第二生命,一張褪色的軍用吊床見證了他立黨為公的人格官品
在丁曉兵珍藏不多的軍旅紀念品中,他對一張褪色的軍用吊床格外珍視,一有閒暇,他就會靜靜地躺在上面,搖一搖,想一想。促使他這樣做的,是當年一個非常有名氣的戰鬥英雄經不起利慾的誘惑,淪為人民的罪人這件事。為什麼生死關都過了,卻過不了利益關?每當躺在吊床上,他就要思考這個問題。胡總書記告誡全黨要“常思貪慾之害”,我就要常思常想,因為一旦人生追求偏移,精神支柱就會坍塌。20年了,丁曉兵還保持著一個習慣,就是常到烈士陵園看看,常想起長眠於烈士陵園的戰友、先烈,就會豁然找到自己作為黨員幹部為誰掌權,怎樣做人的答案。2000年老兵退伍之際,一個在外地做生意的同鄉帶著禮金找到團政治處主任丁曉兵,請求幫助侄子解決入黨問題。丁曉兵說:“我是管入黨指標,但入黨是一個進步青年的高尚追求,絕不是一種金錢交易,有損黨的形象的事不我能辦啊!”2001年,丁曉兵帶領部隊執行浙江地區的海關監管任務時,駐地一家公司找到他,請求派3名戰士晚上為公司看大門,許諾除了給連隊正常的報酬外,一年私下給給他8萬元。丁曉兵斷然回答:“我手中的兵權是黨給的,我只能聽黨指揮,不能讓錢指揮!”2003年,丁曉兵被授予“全國自強模範”稱號,一家假肢廠看到他的事跡後,多次與他聯繫,請他為工廠做個廣告,答應免費給他安裝智慧型假肢。他毫不猶豫地謝絕了。他說:“安裝智慧型假肢是我想都不敢想的事,裝了,我是美了,但黨在人民民眾中的形象就不美了。”一家房地產公司的老闆知道丁曉兵一家三代擠在一套65平方米的房子裡,既想幫幫英雄,也想利用他的名聲,邀請他做形象大使,出席開盤儀式就給一套160平方米的房子。丁曉兵對他說:“要我給你的員工作報告可以,這個我不乾,我要當黨的形象大使!”
丁曉兵丁曉兵
一位將軍稱讚丁曉兵:“他把黨的形象看作自己的第二生命,他死過一次,所以更加珍惜生命;他珍惜生命,所以更加珍惜黨的形象。”丁曉兵正是這樣時時處處維護著黨的形象。他下連蹲點、檢查工作,絕不允許擺放香菸水果搞特殊;他外出辦事,都是自掏腰包請隨行的工作人員和司機,絕不到團里報銷;團里誰要是敢給他送禮,他絕不給情面,所以全團沒有一個人給他送過任何形式的禮物。前年底,後勤處副處長徐新武轉業時,妻子隨調的事還沒有安排好,妻子就要給丁政委送點錢求政委幫幫忙,徐新武連忙勸阻:“全團都知道,丁政委幫人辦事從來不收禮。”妻子不信,結果碰了一鼻子灰。就在他們夫妻為工作發愁的時候,丁政委幫他把妻子安排在了市第二中學。寒假,他們從老家探親回來,特意給丁政委帶了500多元的海產品。心想,給錢不要,送土特產可以吧。丁政委中懇地對徐新武說:“我是代表組織幫助你的。你老是給我送禮乾什麼,難道今後你在地方工作不給好處就不辦事了?”一番話說得徐新武眼淚汪汪。
在丁曉兵家不大的客廳里,有一幅丁曉兵書寫的條幅格外醒目:俯仰無愧天地,褒貶自有春秋。這正是他人生追求的真誠表達。他還在一幅自作畫裡直抒胸臆:我願做一竿翠竹,有骨有節,頂天立地,雖難為棟樑,也能撐起一片天空。丁曉兵當上團政委後權力大了,責任更大了,面臨的考驗也更多了,但他始終把執政為民、為黨樹碑作為自己用權履職的準則。丁曉兵的父親早已從安徽合肥鋼鐵公司退休,母親單位早已倒閉,沒有收入和保險,他們還年老多病。按說,丁曉兵是一團之長,愛人陶婉珠是師醫院的司藥,完全有條件弄點免費的好藥,但他父母吃藥都是自己花錢買的。丁曉兵的弟弟和弟媳都因企業不景氣下崗,在老家靠販賣蔬菜維持生活。弟弟和弟媳倆人千里迢迢來部隊投靠丁曉兵,說:“現在老家生意不好做,孩子上學、老人治病都得用錢,你現在是團政委了,你們生活服務中心反正要買蔬菜和副食品的,這生意給我做吧,我保證比別人便宜。”面對弟弟乞求的目光,丁曉兵耐心地解釋說:“家裡的難處我知道,可是部隊姓黨不姓丁,我不能用黨給的權和為自家謀私利,我不能缺了胳膊再缺人格呀!家裡經濟困難我用工資接濟,你還是回去吧。”弟弟只好含淚回了老家。丁曉兵的妻子陶婉珠當年是“三八女子空中救護隊”隊員,資歷比丁曉兵還老,如今也是團職幹部,按說外出辦事可以派車保障,但她從來沒用丁曉兵的車子接送過一次。丁曉兵的車子配發3年僅跑了3萬多公里。她理解丈夫,堅定地支持著丈夫。
在戰士入黨、考學、提乾等基層敏感問題上,丁曉兵更是堅持原則,讓官兵看到黨的力量。2004年,上級給542團1個士兵提乾名額。一些人得知訊息後紛紛托人情、找關係。丁曉兵在團黨委會上的講話擲地有聲:選幹部苗子公不公,不僅關係到黨的形象,也關係到部隊的長遠發展,我們一定要把最優秀的選出來。於是,團黨把研究士兵提乾的黨委會搬到訓練場,讓全團官兵監督,現場打分,現場公布考核結果。全團層層推薦的4名班長骨幹,經過軍事理論、文化知識、軍事技能、現場答辯等多項考核後,團黨委現場作出決定,將綜合素質最好、有發展潛力的1名班長直接提乾。全團官兵無不為此舉拍手叫好。
丁曉兵對人民民眾總是飽含著深深的情、濃濃的愛,無論他走到哪裡,總是要把人民軍隊的形象樹到哪裡。前年7月,部隊到安徽壽縣抗洪期間,一次,丁曉兵檢查完險情返回駐地吃飯的途中,突然發現一些人圍觀倒在路邊的一位老大娘,他趕緊命令司機把車倒回去,連忙把老大娘抱上車送到醫院搶救。由此,丁曉兵還想,受災的民眾生活怎樣,醫療跟不跟得上。在他的組織下,團里把食品、礦泉水送進了帳篷,醫療小分隊開上了大堤為災民巡診。災區民眾從丁曉兵身上感到了人民軍隊的傳統,從部隊身上看到了黨的形象。丁曉兵常說:作為黨員幹部,不僅要當好黨的理想信念的實踐者,也要做好黨的先進思想和創新理論的傳播者。20年來,丁曉兵先後為軍內外和社會各界作報告500餘場,直接聽眾近40萬人。在他的事跡影響下,最多時全國有20多個學校的少先隊以他的名字命名,如今還保留的有4個,最南邊的是桂林市中華路國小,最北邊的是北京市呼家樓中學。2004年12月初,一位剛從美國留學回國的學者說,我之所以放棄國外優越的條件回來報效祖國,是高中時丁曉兵給我們作的那場《信念之火》的報告,點燃的信念之火一直在我胸中燃燒。
丁曉兵丁曉兵

真心實意為兵服務

四、始終把聚軍心暖兵心視為鞏固黨的執政基礎的政治責任,5萬多元捐款、190多人轉業隨軍安置見證了他真心實意為兵服務的熱血衷腸
丁曉兵給基層幹部常講:作為帶兵人,不能把關心愛護士兵單純地看作是一種工作方法,而要作業為黨凝聚軍心的政治責任,始終做到秉公用權,情系官兵。
南方的部隊夏天有沖涼水澡的習慣,涼水一激很容易患風濕性關節炎和靜脈曲張,丁曉兵一直把想這習慣改一改。在他的倡議下,團黨委籌集20萬元,通過公開招標,為全團每個連隊都安裝了太陽能熱水器。工程結束後,他帶領後勤處長和營房股長,一個連隊一個連隊地驗收,每台設備都要看一看,每個連隊的24個噴頭都親自洗一洗,試一試。一營的熱水器水壓不夠,他要求施工單位換了3次,直到滿意為止。戰士洗上熱水澡,心裡熱乎乎的。
轉業幹部工作安排、隨軍家屬就業安置,一直是困擾部隊幹部的撓頭事。丁曉兵想,我們的幹部把人生最寶貴的年華獻給了部隊,如果撇下他們的後路不管,不僅會要走的幹部的心,更會傷了留隊幹部的情。為此,丁曉兵不知跑了多少腿,託了多少人,操了多少心。前年底,江西籍轉業幹部陳接平的安置還沒有著落,成天愁眉不展。丁曉兵得知江西省委一位領導春節回無錫休假,就冒著雨雪上門推薦。一開始這位領導不知底細,閉門不見,鐵了心的丁曉兵在這位領導的家門口一站就是2個多小時,望著他被雨雪打濕全身的身影和在寒風中飄蕩的空袖管,這位領導被深深地打動了,將陳接平安置在江西省撫州人大工作。作為一名戰鬥英雄和自強模範,丁曉兵經常被黨政機關、企業學校請去作報告,作完報告人家問他個人有什麼困難要解決,他總是想著轉業幹部、隨軍家屬的安置和幾十個娃娃的上學問題,有些單位沒有人事權力,被他一心為部屬的情懷感動,就人托人地幫他解決問題。一營教導員徐紅政的愛人隨軍前在安徽壽縣黨校工作,隨軍後工作還沒有著落。一次,丁曉兵到無錫市委黨校作報告,認識了黨校黨委書記。為了安置好徐紅政愛人的工作,丁曉兵帶著妻子一連幾個星期天跑到書記家裡。書記被丁曉兵的誠心所打動,就幫助他找市人事局長和兼任校長的市委書記。這樣,徐紅政的愛人於被安置到了市委黨校工作。10多年來,丁曉兵先後幫助130多名轉業幹部和60多名隨軍家屬解決工作安置問題。這在就業壓力非常大的無錫市實屬不易。作為團政委,要抓的大事不少,但基層官兵有什麼具體困難,只要丁曉兵知道,就會千方百計、全力以赴地解決。2002年10月,丁曉兵到上海虹橋機場執勤的六連檢查工作,從指導員姜愛東匯報的神態里,丁曉兵感到他有心思。原來他的母親患腎囊腫病重住院等錢開刀,為給母親治病,姜愛東已經花光了積蓄,而且因在外地執勤不能回家看望,心裡非常著急。丁曉兵就把姜愛東悄悄地拉到一邊,把身上2000元路費全掏出來塞給他,說這是組織送給老人的治病錢,他信以為真地接受了。後來姜愛東知道實情感動得哭了。姜愛東說,以前自己都沒有一次給過父母這么多錢呀!2002年8月,通信戰士馬超患白血病在上海做骨髓移植手術,當時在杭州檢查工作的丁曉兵聽到這個訊息,想到馬超動這么大手術,身邊沒個親人,就急急忙忙趕到上海陪護。小馬從上海回到團衛生隊進行恢復治療期間,住院時認識的一個女護士提出要到部隊照顧她。丁曉兵與其他領導商量,破例讓馬超的女朋友來隊照顧。丁曉兵還大力促成這樁婚姻。丁曉兵想的是,馬超家在河南農村比較窮,女護士家裡富裕,她家鄉常州經濟發達優撫好,馬超要是落戶常州治病就有了保障。馬超退伍前,丁曉兵積極聯繫上級衛生部門給他評了殘,並專門派幹部到馬超的家鄉和常州市幫馬超辦理了戶口檔案調轉手續。馬超離隊的那天,丁曉兵又讓人以組織的名義將300元錢送給馬超。馬超愉快地離開了部隊。2000年,丁曉兵在八連蹲點指導退伍工作,得知連隊有一個即將退伍的戰士李作安是個孤兒。他二話沒說,把身上僅有的410元錢全部掏出來給了小李,感動得這位戰士泣不成聲。2001後,三連連長樓偉的妻子患白血病去世,丁曉兵帶頭為他捐款2000多元,在他的影響下,全團官兵自發地為其捐款1.8萬元。丁曉兵從當指導員以來,已經核實的,給67名幹部戰士捐款5萬了,而且大部分捐款是以組織名義救濟的。
丁曉兵(丁曉輝(武警廣西總隊政委))
丁曉兵心裡總是裝著官兵,一事當前首先想到的也是官兵。丁曉兵給部隊附近的江蘇省電力療養院作完報告,院長要求丁曉兵做一次全面體檢。丁曉兵爽快地答應了,但不是給他自己,而是為戰士。他想到有7名患疑難症的戰士住在師醫院,因為沒有好的設備檢查,一直無法確診。當這7名戰士享受一流的設備、一流的專家檢查時,怎么也想不到這機會是丁政委讓給他們的。前年11月,總部一位首長來團里檢查工作,批准撥專款給丁曉兵裝智慧型假肢,丁曉兵覺得花錢太多,於心不安,就一直沒有落實這“指示”。總部又一位首長來團里指導工作,明確批准撥給他20萬元裝智慧型假肢。這位首長一走,丁曉兵就與團長陳錫春商量,團家屬工廠體制改革,18位家屬買斷工齡還缺20萬元,能不能用這錢把這事辦了。丁曉兵誠懇地說:“這20萬元能解決18個家屬就業,18個幹部就會少分多少心,這比我一個人用了值得!”陳團長感動得哽咽道:“那怎么能行呢!”
丁曉兵認為,為黨帶兵就要把兵帶得讓黨放心。所以他除了做好思想工作,抓好政治教育,還總是在官兵們的緊要處幫上一把,引導他們走好人生之路。五連指導員汪利是帶著報考軍校的夢想參軍入伍。然而,連續兩年落榜徹底粉碎了他的夢想,情緒一下子陷入低谷,整天茶飯不思愁眉苦臉。當時任營教導員的丁曉兵一有空閒就和汪利坐在一起談人生和理想,啟發開導他挫折是人生的墊腳石,成功的路不止一條,終於使汪利重新振作起來。後來汪利由於工作訓練在全團最突出,被破格提乾,保送到軍校上學。丁曉兵當指導員和教導員期間,在他的教育幫助下,28名有過不良習慣的戰士得到轉化,30多名戰士考上軍校,17名戰士直接提乾。

帶領部隊與時俱進

五、始終把與時俱進視為提高帶兵治軍能力的不竭動力,105條被上級肯定推廣的經驗見證了他對新時期部隊建設規律的不懈探索
在武警某團官兵中流傳著這么一句話:別看政委一隻手,抓部隊建設他確實有一手。雖是一句戲言,卻道出了官兵對丁政委的由衷讚賞。作為部隊的一線帶兵人,丁曉兵始終關注時代發展潮流,不斷研究新情況,創造新辦法,解決新問題,帶領部隊與時俱進。
當心理問題剛剛提出來時,他就敏銳地捕捉到這一信息,潛心學習心理學知識,到同仁醫院向專家請教,細心觀察心理疾患的表現特徵,與是軍醫的愛人一道研究心理疾患早期發現預防和疏導調節的方法,他比較早地將心理調節引入思想工作。他創造的“心理自我調節12法”在全師推廣後,官兵一些突出的心理問題得到較好解決,並受到武警部隊心理專家的充分肯定。他比較早地組織部隊開展民眾性自我教育。根據青年官兵思想活躍的特點,為市場官兵參與教育的積極性,1999年,他帶領政治處的同志吃住在基層,半個月時間內,他一個連一個連地進行調研,歸納了實話實說、一事一議、新聞點評、模擬法庭等“民眾性教育20法”,被武警總部在全部隊推廣。在《基層建設綱要》沒有規定前,他就率先在基層搞了“四個基本”建設。為適應新軍事變革,他在師的範圍內又率先搞起了信息化建設,帶頭研究信息戰理論,邀請國防大學外軍部副部長傅立群將軍與官兵對話,引導大學更新思想觀念,該團“認清變革明責任,適應變革盡忠誠”的教育經驗被武警總部轉發。在他的倡導下,百名教授進警營,共青團主題活動到公園,地方法庭搬到部隊大禮堂,更是令人耳目一新。大家稱讚丁曉兵:“弄潮兒總在濤頭立。”
部隊環境任務有新變化,丁曉兵必然潛心研究應對之策。2001年,丁曉兵所在的團首次擔負協助海關監管任務,丁曉兵組織政治處的同志駐地環境複雜、部隊高度分散、執勤任務繁重、經受考驗嚴峻的實際搞研究。他還深入一線調查走訪,一個點一個地走過,與幹部一個個地談話,到海關一家一家地走訪。20天下來,人跑瘦了一圈,卻拿出了《深入持久地打好拒腐防變主動仗的意見》下發部隊,使部隊一開始就掌握了主動。時間不長,又總結了“封閉駐點區域、最佳化內部環境,封嚴不良影響、充實精神需求,封緊對外交往、密切官兵關係,封住流動空間、豐富執勤生活”的管理教育做法,不僅保證了部隊圓滿完成監管執勤任務,而且為後續部隊做好監管執勤工作提供了借鑑。2004年總部賦予該團“破障到位”新戰法研究任務,丁曉兵與團里其他領導一道,從場地建設,到情況設定、兵力、裝備的配置運用,一項項地認真研究,實兵演練一次成功,受到總部首長的高度讚揚。
部隊有了新裝備,丁曉兵必然潛心研究駕馭之法。“八一”式輕機槍裝備部隊後,基層普遍反映不好掌握,丁曉兵雖然是政工幹部,但也責無旁貸地決心要解決這個難題。他一頭扎進軍官訓練中心,一隻手反覆拆卸組裝機槍,反覆琢磨有關資料,終於摸索出了“手把握,肘向下,手腕自然下搭,不頂也不拉”的輕機槍射擊要領。丁曉兵在訓練場傳授這種方法,有的人產生懷疑。丁曉兵二話沒說,一隻手操槍走向靶台,在距離目標150米處一個點射,3發子彈打出了一個8環、一全9環、一個10環的好成績,大家一下子信服。去年底,在師組織的年度訓練考核中,丁曉兵所在的團“八一”式機槍射擊成績均是優良,取得全師最好成績。
丁曉兵常說,思路決定出路。他的思路總是很寬,辦法很多,不斷用創新精神解決部隊建設中的難題。比如,同樣是養奶牛,他養的就比別人有“思想”。訓練傷一直是制約和影響部隊訓練質量的老大難問題。為解決這個難題,丁曉兵專門到南京體育學院請來專家教授進行科學指導,他和專家們一起研究不同體質的骨骼承受力,提出了“在超強度訓練中科學分配體能”的科學訓練方法。根據科學理論分析,他還發現有的戰士在訓練中容易出現骨折,主要原因是骨質缺鈣。為給戰士補鈣,他提議團黨委在經費緊張的情況下,出資10萬元買來20頭奶牛,用鮮奶給戰士補鈣。這樣一來,不僅全團官兵每天早餐都能喝上新鮮牛奶,全團的訓練傷也由原來的3%下降到0.5%。喝牛奶喝出了戰鬥力。就連評“好軍嫂”,他的思路與別人也不一樣。師給團2個“好軍嫂”名額,針對家屬工廠與部隊脫鉤、家屬就業走向市場的新情況,為鼓勵家屬轉變就業觀念、勇於面對市場自主擇業,丁曉兵兩次否決家屬委員會賢妻良母型的意見,力主將2名自主擇業的家屬推薦上去。對家屬起了很好的示範導向作用。
丁曉兵任團政委、黨委書記後,為充分發揮“一班人”的作用,確保黨委決策的科學民主,他堅持做到“四個充分徵詢”:充分徵詢黨委成員意見,充分徵詢基層官兵意見,充分徵詢上級業務部門意見,充分徵詢地方專家意見。前年他所在的團花40萬元蓋起了衛生隊大樓,這在別人看來難以置信。其實,這就是丁曉兵“四個充分徵詢”後的傑作。
丁曉兵當兵的這20多年,是我國社會發生大變革的20多年,為了適應時代發展要求,他始終把學習革命理論特別是黨的創新理論作為提高自己思維層次和領導水平的根本途徑。他長期堅持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僅學習《矛盾論》就寫了近兩萬字的讀書筆記。鄧小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形成後,他就刻苦鑽研,被評為學習鄧小平理論先進個人,在全師介紹了學習經驗。近幾年,他認真落實《中高級幹部三年學習規劃》,系統地學習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讀書筆記寫了近900萬字。丁曉兵學習理論不是裝飾門面,而是真學真用,聯繫工作,思考人生,內化為世界觀和方法論。他在武警部隊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經驗交流會上介紹經驗並在部隊巡迴作了報告。走進丁曉兵的家裡,看不到幾件值錢的東西,但幾千冊圖書、一摞摞報刊剪貼本格外引人注目。他想的是,自己失去了一隻胳膊,就要用知識彌補不足。而且他認為,人生的樂趣有許多種,但來自知識和智慧方面的快樂最持久,最可貴。所以,丁曉兵對學習到了痴迷的地步。他家無論住多小的房子,都要專門用一間做學習室,學習的時候不允許家裡人看電視,有響動。無論是炎熱的夏天,還是寒冷的冬天,哪怕工作再忙,他每天都要學習兩個小時,常常學到深夜。夏天,他在記筆記時蚊子叮在左手上,他就把左手的蚊子一起往牆上拍,手癢了就往牆上擦,手背擦出了血,他住過的地方,牆上沒有不留擦上的血跡的。他外出辦事只要有機會,圖書館、書店必去,不是查閱資料,就是購買書籍。以至要問他的司機,哪裡有什麼飯店不清楚,哪裡有什麼書店卻如數家珍。丁曉兵從南京政治學院畢業16年來,一直與學校的老師保持著密切聯繫,經常與他們交流心得體會,請教疑難問題,老師們也經常寄一些思想理論方面的前沿性研究資料給丁曉兵。這樣丁曉兵還不滿足,他又參加了蘇州大學研究生進修班學習。他還通過學習書法和繪畫來陶冶情操作、培養創新精神。經過長期苦練,他的書法和繪畫都小有名氣,他的作品先後在《解放軍報》、《解放日報》等報刊雜誌上發表。解放軍南京政治學院專門為他舉辦了個人畫展,八一電影製片廠為他專題拍攝了《獨臂繪丹青》紀錄片。丁曉兵不斷從先進文化中汲取營養,始終保持著充沛的思想活力和創造力,他在實踐中創造的鮮活經驗有不少進入上級領導機關的決策,在部隊建設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主要榮譽

2008年2月當選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
2009年5月15日,武警8720部隊副政委丁曉兵根據國務院、中央軍委命令,獨臂英雄丁曉兵提任武警8730部隊政委。
他作為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之一,受到中共中央全體常委領導同志的親切接見。

外界評論

人格官品

以“中國兵”為題宣揚他的英雄事跡強烈地震撼著“中國心”。他因此榮立一等功,榮獲為他特設的第101枚“全國邊陲優秀兒女”金質獎章。他是獨臂英雄,更是一位常人;他是一名黨員幹部,更是一名黨的形象代言人。2003年,部隊在淮河流域抗洪搶險,丁曉兵一隻胳膊不能挖土,就扛包運土;不能打樁,就潛到水裡壘圍堰。其身如令,其勢似鋒,18天時間,他就是這樣在抗洪一線表現他的人格官品。二十多年來,他把對黨的忠誠、對國家的熱愛、對部隊的責任,全部傾注於他軍人生涯中的每一個細節,付諸於部隊生活中的每一個舉動。284面獎牌證書見證了他以殘缺之軀為黨和人民建功立業的。

崗位業績

丁曉兵常以“人可以有殘缺之軀,但不可有殘缺之志”自勉,始終以昂揚的鬥志迎戰軍旅生活的每一次跨躍。他從用左手拿筷子、系腰帶、練寫字開始,克服常人難以想像的困難,在較短的時間內具備了基本生活技能。軍事訓練從難從嚴要求自己,8個軍事科目考核他取得了7項優秀,1項良好。
憑著這股不甘平庸、永不服輸的銳氣和力量,丁曉兵走到哪裡,就把紅旗扛到哪裡。他任指導員4年,連隊榮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被南京軍區評為“基層建設先進單位”。任政治處幹事,他先後有100多篇報導在《解放軍報》等報刊發表,被南京軍區評為“新聞工作先進個人”。他的書法和繪畫也都小有名氣。任教導員4年,他把一個基礎薄弱的營隊帶成全師“基層建設先進營”。任團政治處主任,政治處3次被師評為“先進政治處”,所在團隊被武警總部樹為“基層建設標兵團”,榮立集體二等功。2003年7月,作為團政治委員的他,帶領全團官兵奉命赴淮河流域執行抗洪搶險任務。洪峰在哪裡,他就沖向哪裡;哪裡最危險,他就戰鬥在哪裡。當時,壽縣瓦埠湖堤壩突然發生特大管涌,他第一個跳進風高浪急的激流中,與黨員突擊隊一起打樁,和大家一起運土扛包,經過連續19個小時的艱苦奮戰,終於堵住了管涌,保住了縣城。激戰之後,由於斷臂傷口縫合處經污水長時間浸泡嚴重潰爛,殘留在身上的一塊彈片露了出來,這時他才覺得斷臂疼痛難忍。在丁曉兵這種戰鬥精神鼓舞下,全團官兵經過18天的激烈奮戰,出色地完成了抗洪搶險任務。團隊被武警總部評為“抗洪搶險先進單位”,榮立集體三等功。他從任指導員到任團政委,丁曉兵和他所帶領的單位累計獲得284個獎牌、獎盃和證書,真實地記錄了他為黨的事業自強不息、追求不止的奮鬥足跡。
丁曉兵(丁曉輝(武警廣西總隊政委))

忠誠衛士

武警各級團組織大力開展“爭做黨和人民的忠誠衛士”主題實踐活動,不斷豐富活動內容、創新活動方式、提高活動質量。
各級團組織在活動中引導廣大青年官兵自覺把活動滲透到各項經常性工作之中,形成了全員參與、全時參與、全程參與的生動局面。部隊青年官兵學忠誠衛士思想、走忠誠衛士道路、創忠誠衛士業績蔚然成風,湧現出以丁曉兵、莊仕華、李長松、張會、劉紅春等“中國武警十大忠誠衛士”、“中國傑出(優秀)青年衛士”、“中國十大傑出青年”和“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為代表的一大批英雄模範和先進典型。

心繫災區

用左手向災區孩子敬禮
在江蘇省無錫市人民醫院的專護病房裡,“獨臂英雄”丁曉兵前來看望100餘名來自四川地震災區的傷員。
丁曉兵現任武警8720部隊副政委,他首先看望的是101歲的黎順珍老人。病榻前,老人有些激動,她斷斷續續地訴說著家裡的一些情況。丁曉兵握著老人的雙手,輕聲勸慰:“老人家,請您放心,有黨和政府的關懷,災區人民的生活一定會好起來!”
在無錫市第四醫院的“愛心病區”,丁曉兵的到來讓災區的孩子們十分高興。
來自都江堰市向峨中學的小女孩劉雪是病房裡最為活躍的一個,自從雙腿受傷被截肢後,她一度沉默寡言。丁曉兵來到她的床前,握著她的小手,囑咐她安心養傷。丁曉兵笑著說:“當年,我在戰場上失去右臂,是黨和人民給了我戰勝困難的信心和勇氣。今天你們都很堅強,全國人民都在關心著你們。”見到了電視上的英雄,聽到丁叔叔親口夸自己“很堅強”的話語後,劉雪很高興。病榻前,丁曉兵向身旁的醫生詳細詢問劉雪的病情,並送給她一個精美的筆記本,扉頁上寫著:“你很堅強,我要向你學習,我要用左手向你敬禮,祝你早日康復!——你的朋友丁曉兵。”
丁曉兵為災區來的小朋友準備了節日禮物,有製作精美的賀卡,有美味可口的點心,有各類書籍。
“叔叔,你什麼時候再來看望我們啊?”臨別時,孩子們有些不捨。
“只要大家答應叔叔,勇敢地面對挫折與困難,我就一定會再來看望你們,好不好?”
“好……”溫馨的病房中,傳出孩子們清脆的應答聲。
看望災區兒童
小雪兒,我們來看你了。”昨天上午9時多,全國先進典型、“獨臂英雄”、駐錫武警某部副政委丁曉兵一走進位於四院十二樓的“愛心病區”,就對坐在32床上的四川災區傷兒劉雪親切地說:“前兩天把你從飛機上抬下來時我們就約定了,我會再來看你的。”14歲的劉雪是一位從地震災區轉到無錫的傷員,在地震中她失去了雙腿。在轉往無錫的飛機上,是丁曉兵所在部隊的戰士將她抬著送到醫院的。
“那次抬你下來的叔叔們也很關心你,托我們一定代他們來看看你”,丁曉兵親切的話語,讓劉雪很激動。丁曉兵指著自己空空蕩蕩的右衣袖說:“我十八歲失去右臂,你比我當時還年輕。身體雖然有了殘疾,但我們心理不能垮,要用意志和精神來彌補生理上的不足。”丁曉兵用自己的體會激勵劉雪重樹生活信心,他還送了兩本勵志書籍給劉雪,叮囑她好好學習,如果遇到困難可以找他。臨走時,他在留言簿上寫下了贈語:“你很堅強,向你學習。祝你早日康復!你的朋友丁曉兵。”
六一”兒童節,為鼓勵地震中受傷的災區兒童重樹生活信心,丁曉兵特地來到市人民醫院和四院看望在那兒療傷的兒童。
丁曉兵一行首先來到市人民醫院的“愛心病區”。在那兒,四川籍的丁曉兵夫人和他一起看望了來錫接受治療的百歲老人黎順珍,她用四川方言與老人交談,鼓勵她好好養傷,早日康復。隨後,他們又來到15歲的周夢珍和13歲的蒙芽兩位小朋友床前。丁曉兵說:"你們是幸運的,身體會很快康復的。你們一定要堅強,生活是美好的。"看到兩位小姑娘的笑容,丁曉兵對周圍的人說:“四川人民是堅強的,從災區孩子身上表現出的精神,很值得我們學習。”
丁曉兵為每一位在錫治療的災區兒童帶去了勵志書籍。市人民醫院和四院也為孩子們準備了各種學習和生活用品,讓他們在無錫過了一個美好的節日。

部隊建設

作為一線帶兵人,丁曉兵始終關注時代發展潮流,堅持在開拓創新中帶領部隊與時俱進。他每天堅持用2個小時來讀書,系統學習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等黨的基本理論,記下了近900萬字的讀書筆記。他注意從黨的創新理論中汲取營養
,始終保持充沛的思想活力,不斷創造出鮮活經驗來指導部隊實踐。針對新時期青年官兵思想活躍的特點,他帶領政治處的同志吃住在基層,在武警部隊加以推廣。針對官兵心理問題增多的實際,他創造的“心理自我調節12法”在全師推廣,官兵一些突出的心理問題得到較好解決,受到武警部隊心理專家的充分肯定。2001年,他針對擔負執行協助海關監管任務駐地環境複雜、部隊高度分散、執勤任務繁重、經受考驗嚴峻的實際,深入一線調查研究,創作了《海關監管執勤之歌》,制定了《深入持久地打好拒腐防變主動仗的意見》,總結的“四個封住、四個豐富”經驗,被武警總部轉發所有海關監管執勤部隊。 為適應推進中國特色軍事變革的新要求,他帶頭研究信息戰理論,積極推進團隊信息化建設,邀請國防大學外軍部副部長傅立群將軍與官兵對話,引導大家更新思想觀念,總結的“認清變革明責任,適應變革盡忠誠”的教育經驗被武警總部轉發。
軍隊代表軍隊代表
丁曉兵在實際工作中,注重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不斷用創新的方法解決部隊建設中的難題。官兵的訓練傷一直是制約和影響部隊訓練質量的老大難問題,為了解決這個難題,丁曉兵專門到南京體育學院請來專家教授進行科學指導,他和專家們一起研究人體結構,研究不同體質的骨胳承受力,提出了“在超強度訓練中如何科學分配體能”、“訓練強度如何與不同官兵體能要求相適應”的科學訓練方法。在研究中,他還發現個別戰士在強度訓練中之所以容易出現骨折,主要原因是骨質成份中鈣元素不足。為給戰士補鈣,他建議團黨委在部隊經費緊張的情況下,出資10萬購買了20頭奶牛。如今,基層官兵每天早餐都能喝上新鮮的牛奶,官兵的訓練傷降低到0.5%,訓練積極性有了明顯的提高。在他的倡導下,百名教授進警營,主題活動到公園,地方法庭到部隊,令人耳目一新。作為戰鬥英雄和自強模範,他的事跡在軍內外廣泛傳頌,先後應邀為地方作報告500餘場次,聽眾達40多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