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丁家街道
- 外文名稱:DingJia Town
- 行政區類別:街道
- 所屬地區:重慶市璧山區
- 下轄地區:16個行政村,3個社區
- 政府駐地:重慶市璧山區丁家街道振興西路28號
- 電話區號:023
- 郵政區碼:402764
- 面積:85.34平方公里
- 人口:65878人
- 方言:重慶方言
- 車牌代碼:渝C
街道概況,歷史沿革,投資環境,生態植物園,教育科學,發展遠景,領導分工,歷史文化,
街道概況
丁家街道辦事處即原重慶市璧山區丁家鎮,1850年設丁家場,1958年改公社,1985年建鎮,2010年撤鎮設立街道辦事處。全鎮幅員面積85.34平方公里,其中城鎮鎮規劃面積10平方公里,建城區面積3.73平方公里,轄16個行政村,3個社區,總人口65878人,其中城鎮人常住口超過4.2萬人,流動人口日均5000餘人。境內海拔在330-339米之間,淺丘起伏、土地肥沃、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物產豐富。
歷史沿革
丁家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山清水秀,人傑地靈,始建於明代。抗戰時期,周恩來、鄧穎超,劉伯承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以及愛國將領馮玉祥曾在此戰鬥、生活、工作過,上海交通大學、唐山工學院、九江同文中學等曾遷此地。
改革開放以來,勤勞智慧的丁家人民在丁家街道黨工委、政府領導下,解放思想、擴大開放、求真務實,以“工業強鎮、農業穩鎮、商貿興鎮”為指導思想,堅持走城郊型經濟跨越式發展的路子,全鎮經濟、社會得到長足發展。丁家街道1998年被列為重慶市20個小城鎮建設示範鎮;2002年被列為重慶市100個經濟強鎮和商業小城鎮;2003年被列為重慶市首批啟動的45箇中心鎮;2004年被國家建設部等六部委列為全國重點鎮,同年創建為重慶市衛生鎮;2006年被命名為重慶市首批林業特色鄉鎮“花木之鄉”;2008年被命名為重慶市環境優美鎮,2009年被命名為重慶市文明鎮。
投資環境
丁家街道基礎設施完善,成渝高速公路和渝隆路穿鎮而過,1999年9月18日開通了成渝高速公路丁家立交橋道口,丁健、丁廣、丁正公路在此交匯。有110千伏變電站和35千伏變電站各一座,日供水6000立方米,日供氣3萬立方米,程控電話裝機容量16000門,污水處理廠1座,行動電話機站、郵政、光纖網路電視俱全,文教衛生機構健全,設施完備。丁家人本著“人人都是投資環境”、“你發財、我發展”的原則,實行開放開明的投資優惠政策,堅持行政服務系統高效優質,著力打造丁家一流的對外形象。蓬勃發展的鎮域經濟。
丁家街道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堅持以提速經濟建設為重點,推進改革創新為抓手,提高執政能力為保障,實現跨越發展為目標。2009年全鎮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27家;花卉苗木種植面積達13600畝;兒菜種植面積擴大到18000畝;常年蔬菜種植面積達到4000畝。2009年實現財政收入6557萬元,其中工商稅收5652萬元;鄉鎮企業總產值完成36億元;工業總產值完成19.5億元,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15億元;利潤完成1.4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9.2億元;農業總產值1.34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6735元。
2010年,街道實現財政總收入8596萬元,其中工商稅7146萬元),工業總產值43.8億元,農業總產值1.36億元,商貿企業1900餘家,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4億元(其中限上商貿企業50家,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億元),居民儲蓄存款餘額8.7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7621元
丁家街道新城區位於成渝高速公路丁家立交橋道口處,規劃面積8平方公里。自1998年開發建設以來,水、電、氣、路、通訊、有線電視等基礎設施完善。已引進廣東欖菊日用製品公司、天津油管廠、福建福海化油器廠、上海保溫材料廠、上海清川塑膠公司、重慶民發汽配、雙友公司、渝西、渝川、渝人公司等一批知名品牌企業落戶新城區,投資總額達兩億多元,重慶首屆花卉博覽藝術節在此舉行。獨具特色的生態農業。丁家街道以支柱產業(汽摩機械加工、日用製品)為先導,以重點企業(重慶欖菊公司、重慶民發汽車配件有限公司、盾之王公司、榕佳公司、清川公司、鼎昌公司等)為骨幹的適應市場經濟的鄉鎮工業體系。日新月異的新城區建設給丁家的面貌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加快商貿發展的主要做法
丁家街道始終堅持把加快商貿發展作為推進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和突破口來抓,初步形成了以房地產開發、餐飲服務、交通運輸等傳統產業為主體,以休閒旅遊、社區服務等新興產業為支撐的商貿發展新格局。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一)轉變發展觀念,切實擺正位置。一是徹底“換洗腦筋”。堅持從轉變思想觀念入手,引導和幫助廣大幹部民眾衝破一切妨礙發展的思想觀念,改變一切束縛發展的做法和規定,革除一切影響發展的體制性障礙,營造良好發展氛圍。二是強化組織領導。成立了商貿發展工作領導小組,明確了專人負責,做到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三是落實責任機制。建立了商貿發展的目標管理責任制,制定了年度發展目標任務,納入幹部崗位目標管理。
(二)整合發展要素,提升壯大規模。按照“整合要素、聚集發展”的原則,堅持以最佳化政策為前提,以擴大商貿流通為基礎,逐步帶動資金、人才、技術、信息等要素集聚發展,實現最佳化升級。一是最佳化政策。制定一系列優惠政策和措施,提高辦事效率和服務水平。二是培育龍頭。對具有一定規模的企業,我們實行領導掛點服務,積極引導這些企業上檔次、創品牌。三是整合市場。大力整合市場功能,鞏固、完善和發展一批各具特色的專業市場,實現了市場向專業化,商品流通向規模化發展的轉變。
(三)集聚發展資金,擴大融資渠道。我們廣辟融資渠道,千方百計擴大了對商貿發展的投入。一方面整合國有資本,加大政府投入。另一方面聚集民間閒散資金,拉動發展。同時大力引進外來資本,帶動發展,吸引外來資本投入到我街道的基礎設施、商貿流通等產業發展項目上來。
二、鎮街商貿流通“五個一”建設概況
丁家街道歷來便是璧南政治、經濟、文化、商貿中心,成渝高速公路、渝隆路、丁廣路、丁正路、丁健路在此交匯,是連線主城區、永川區、江津區的交通樞紐。街道以“工業強街、農業穩街、商貿活街”的發展思路為指導,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取得長足進步。特別是在商貿發展方面,街道以打造璧南商貿中心為目標,堅持合理規劃、重點投入、有序引導的原則,率先實現了鎮街商貿流通“五個一”的要求。
(一)一個商業中心。丁家街道以老車站十字路為軸線分為東西兩個城區,西城為政治、金融、文化、教育和生活小區;東城為飲食、商貿、娛樂和工業創業園,街道城市建設重點在東城(新區),建設了璧南商都商業中心。璧南商都按照現代化商業聚集區的標準進行建設,規劃合理、配套完善、環境優美,現已入駐名豪百貨、南方家私、皇家御廚、全發藥業、農村商業銀行等多家知名企業,帶動璧南5個街鎮、25萬餘人的城鄉經濟發展以及消費,吸納數萬計的農村勞動力,直接提供就業崗位600餘個,帶動相關行業從業人員近萬人。
(二)一家品牌連鎖超市。街道轄區內擁有名豪百貨兩家、宜客樂超市一家、鳳梧超市一家、大地超市兩家、聯佳超市一家、欣欣超市一家,均是品牌連鎖超市。以名豪、宜客樂等為代表的品牌連鎖超市極大的方便了人民民眾的物質生活。
(三)改造一個農貿市場。丁家街道老農貿市場按照現代化標準進行改造並投入使用。此外丁家還有海椒市場、種子市場、工業品市場、木材市場、家具市場等眾多專業特色市場。丁家街道市場體系完善,功能齊全,具有廣泛的輻射效應。
(四)培育一家知名餐館。丁家街道餐飲娛樂行業非常發達,轄區內有按照三星級標準建設的鑫麗園酒店,全國連鎖的騎龍火鍋、巴將軍火鍋,別具一格的皇家御廚飯店等;添韻、玉竹、康樂、晨光等中餐館生意興隆;丁家兔(跳水兔、口水兔、雷兔、御兔等)和來鳳鮮魚並稱璧南美食雙絕。此外,璧南商都7000平方米星級賓館正在建設之中,可望在年內投入使用。
(五)培育一家星級農家樂。丁家是花木之鄉,正在建設的植物生態園是重慶主城及周邊區縣居民休閒度假之地,重點突出自然野趣、田園風光特色,著力打造成為集花卉苗木科研示範、生產交易、休閒娛樂、旅遊觀光、田園生活體驗為一體的區域性生態園。除先期成功入駐的渝人農家樂、蓮花公寓等外,由鑫麗源酒店投資建設的銀桂園度假村和重慶美術學院引入會員制理念傾力打造的塘上金秋俱樂部又先後開業,得到了社會各界朋友廣泛認同。全街道農家樂近20家,達到星級標準的4家。
三、商貿產業發展思路
丁家街道緊緊圍繞璧山“建設綠島新區,融入重慶主城”戰略,抓機遇,找亮點,求突破,高標準高質量高速度高水平建設新丁家。未來5-10年,丁家商貿產業發展的基本思路是:充分利用花卉苗木等觀光農業資源,重點建設培育以觀光農業和休閒農家樂為主的休閒觀光旅遊商貿業,打造成為吸引重慶主城區居民休閒觀光旅遊的目的地;圍繞優勢農業資源,做大做強花卉苗木市場、蔬菜種籽市場和辣椒市場;結合小城市建設,治理璧南河污染,依託璧南商都打造商業中心區,沿渝隆路布局商業網點,形成商業一條街,提升商貿流通產業的檔次,成為璧山區城鄉商貿統籌發展的示範區。
生態植物園
丁家鎮生態植物園根據本地豐富的農業資源和區位優勢,堅持資源、市場、規模、科技、效益五優先原則,積極調整農業結構,確立產業化項目。丁家鎮素有種植花卉苗木的悠久歷史,是璧山縣三萬畝花木基地的核心區,同時也是重慶市三大花卉苗木生產基地之一,積極打造10000畝長五蔬菜基地。堅持走“公司+農 戶”、“市場連基地”的路子,並與二、三產業相結合,湧現了一批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如渝西、渝川、渝人園林工程公司、金桫欏公司、綠海蔬菜研究所等)。同時,形成了集種植、休閒、度假、餐飲娛樂為一體的植物生態園,使丁家鎮的農業開發更加獨具特色。
教育科學
丁家中學位於璧山西南郊的丁家街道,與312國道相連線,交通便利。學校創建於1965年,占地面積18.1畝,現有教學班30個,在校學生1500餘名,教師崗位合格率100%。學校堅持“樹一流質量,育一流人才”的辦學宗旨,以“為社會文明進步育人,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為中心,以創建文明校園為目標,以人為本,科學管理,重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與養成教育,進一步貫徹落實素質教育理念,突出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各項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一是嚴格執行中共中央關於《加強未成年人思想建設的若干意見》和《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加大加強對學生的愛國主義、團隊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以課堂教育為突破口,每月一個德育主題,以德育活動為載體,豐富德育教育內容,擴大思想教育的滲透範圍,充實了未成年人的學習生活。 二是實現特色教育。學校以班級教育為主陣地,加強了“六愛、七講、八禁、九無、十不準”校本教育,堅持學校無小事,事事見精神,以“四卡”“十星”為評價標準,具體了德育教育內容,使學校教育呈多渠道,多元化的評價,使育人思路進一步規範化、科學化。
發展遠景
丁家街道將緊緊圍繞璧山縣委“1365”總體工作部署,堅持“工業強鎮、農業穩鎮、商貿活鎮”發展思路,按照“全面抓經濟,重點抓項目,突出抓工業,關鍵抓落實”工作要求,採取有力措施,在“三個重點”、“六件大事”、“五大建設”等各項工作中做出成效、乾出特色、作出表率。抓好城市建設這一主線,為城市建設服務,以城市建設作為展現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的載體。繼續統籌發展工業、農業、第三產業。合理調整三次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例,鞏固和發展工業五強鎮、商貿五強鎮、農業五強鎮的地位。同時對制約全鎮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問題予以突破,實現五大戰略定位,即:打造小城鎮建設示範區、先進制造業承接拓展區、都市現代農業先行區、現代商貿流通業核心區、城鄉統籌發展先進區,努力打造璧山第一街鎮!(2011年,為加快推進璧南10萬畝花卉苗木基地建設,璧山縣委、縣府決定加大資金整合力度,從青槓街道至丁家街道新建一條8公里雙向六車通行的花卉大道,在花卉大道兩旁建成花卉苗木集散和精品展示基地;並進一步加強與農業科研院校的合作,注重龍頭企業的引進和培育,加強花卉苗木經紀人隊伍和花卉苗木協會等專業流通組織建設,繼續扶持農民加大花卉苗木基地建設,彰顯基地特色,提升科技含量,為“森林重慶”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
領導分工
柯 斌(黨工委書記):主持黨工委全面工作;
孫 東(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主持辦事處全面工作,主管財政工作;
彭定倫(黨工委委員、人大工委主任):主持人大工委全面工作,分管民政、城鄉合作醫療、老齡工作;
王洪乾(黨工委副書記):負責黨工委日常工作,分管目標管理、組織、宣傳、統戰、意識形態、機關事務、退管、保密、關工委、檔案工作,聯繫羅強同志分管工作;
羅 強(黨工委委員、辦事處常務副主任):負責辦事處日常工作,分管企業發展、環保、勞動和社會保障、就業、招商引資、統計、電力、天然氣工作;
鄭 義(黨工委委員、政法書記):分管政法、綜治、信訪、維穩、應急、債務追收工作,聯繫龍貽坤同志分管工作;
周志剛(黨工委委員、人武部長):負責人武部工作,聯繫李祖兵同志分管工作;
李開良(黨工委委員、紀工委書記):負責紀工委全面工作,分管作風建設工作,聯繫陳兵同志分管工作;
唐光軍(黨工委統戰委員):負責政協、統戰、工會工作,分管群團、僑台、民族宗教工作,分管城市管理工作;
高道素(黨工委宣傳委員):負責宣傳工作,分管精神文明建設、文化、教育、衛生、體育工作;
曾利維(黨工委組織委員):負責組織工作,分管幹部、人事、黨校工作,聯繫彭定倫同志分管工作;
陳 兵(辦事處副主任):分管城鄉建設、城市拆遷、規劃、國土、安全工作;
李祖兵(辦事處副主任):分管交通、計畫生育、商貿旅遊工作; 龍貽坤(辦事處副主任):分管農業、林業(森林防火)、水務(防汛抗旱)、科協、科技、氣象、動物防疫、移民工作;
王祖全(紀工委副書記):負責紀工委日常工作,聯繫高道素同志分管工作。
歷史文化
丁家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山清水秀,人傑地靈,始建於明代。抗戰時期,周恩來、鄧穎超,劉伯承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以及愛國將領馮玉祥曾在此戰鬥、生活、工作過,上海交通大學、唐山工學院、九江同文中學等曾遷此地。
改革開放以來,勤勞智慧的丁家人民在丁家鎮黨委、政府領導下,解放思想、擴大開放、求真務實,以“工業強鎮、農業穩鎮、商貿興鎮”為指導思想,堅持走城郊型經濟跨越式發展的路子,全鎮經濟、社會得到長足發展。1998年跨入重慶市20個小城鎮建設示範鎮,2002年11月列為重慶市百個經濟強鎮和商業小城鎮,2003年列為重慶市首批啟動的45箇中心鎮之一,2004年2月被國家建設部等六部委列為全國重點鎮,2006年被命名為重慶“花卉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