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槓街道

青槓街道

青槓位於璧山城區以南,距?>重慶主城區23公里,幅員面積46.45平方公里,城鎮建成區面積4.5平方公里。轄6個村、7個社區,戶籍人口4.05萬人,常住人口78582人(2010年)。青槓交通便利,成渝高速公路、國道319線、渝隆路、津璧路等多條高等級公路在此交匯,成渝高鐵在青槓設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青槓街道
  • 行政區類別:街道
  • 所屬地區:重慶市璧山區
  • 地理位置:璧山區成渝高速路璧山南開口處
  • 面積:46.45平方公里
  • 人口:78582人(2010年) 
  • 火車站:成渝高鐵璧山站
概況,農業發展,工業發展,第三產業發展,園區建設,城鎮建設,社會事業,生態環境建設,民主法制建設,組織建設,精神文明建設,

概況

青槓街道位於重慶市主城區以西、璧泉以南,距重慶主城區23公里,距區行政中心13公里。幅員面積46.4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869公頃,場鎮規劃面積9.5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4.5平方公里。轄6個村7個社區,121個村(居)民小組,年末戶籍人口4.1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3.01萬人,轄區常住人口78582人(2010年)。
青槓地理區位優勢明顯,成渝高速、國道319線等多條高等級公路穿境而過,成渝高鐵在青槓街道棕樹村設綜合換乘樞紐站,青槓交通區位優勢將進一步凸顯。
青槓基礎設施完備,有110千伏和220千伏變電站各1座,有日供氣8萬立方米天然氣站1座,日供水2萬噸水廠1座。村村通廣播、文體活動中心和休閒健身廣場等娛樂設施覆蓋全街道。
2015年,青槓街道完成工業總產值602.36億元,同比增長23.8%;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9.5億元,同比增長5.33%;轄區財政總收入5.37億元,完成年度計畫的103.27%,同比增長20.13%;地方預算收入0.77億元,同比增長5.48%。轄區內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5000元,同比增長10.64%。
金融機構較為繁榮,轄區內有中國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重慶農村商業銀行、重慶銀行、郵政儲蓄銀行等7家金融分支機構,各項存款餘20.77億元,同比增長25.65%,其中居民儲蓄存款17.87億元,貸款餘額8.29億元。農業總產值4206.55萬元,同比減少9.94%;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3558元,同比增長12.11%。
社會保障日漸完善,轄區共有4所中國小校,其中青槓國中在校學生1460人,在職教師123人;青槓實驗國小、中興國小、青山國小等3所國小在校學生3308人,在職教師163人。有醫療機構4所,其中,青槓街道公共衛生服務中心床位33張,專業醫護人員46人;青山醫院床位50張,專業醫護人員45人;重醫大附一院青槓老年護養中心床位522張,專業醫護人員46人,護理員93人。
青槓街道街道先後獲得“全國文明村鎮”、“國家級生態街道”、“全國民眾體育先進集體”、“重慶市衛生鎮”、“重慶市先進基層黨組織”、“重慶市經濟快速發展鄉鎮”、“璧山區五強鄉鎮”等300餘項國家、市、區級榮譽稱號,青槓經濟社會事業呈現出了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的良好勢頭。

農業發展

2014年,糧食總產量6090噸,蔬菜產量2.232萬噸,水果7346噸,水產921噸。投入水利資金3427萬元,清淤渠道62公里,新修微型水利3處、維護15處,新修乾支渠道0.3公里;新增畜水能力4.7萬立方米,新增灌溉面積17.3公頃,恢復改善57.3公頃;農機直補316台,發放補助金額25.754萬元。整治山坪塘22口。縉雲台農民新村建成,156戶村民入住,徹底改善山上近360人居住生活條件。

工業發展

1、工業總量穩步提升,綜合實力不斷增強
全街道工業企業462家,同比增加21家,從業人員60634人;工業個體經營戶1308家,同比增加117家,從業人員10790人。全街道預計完成工業總產值602.36億元,突破600億元大關,同比增長23.8%,占全區工業總產值(預計2012億元)的29.94%;完成工業固定資產投資61.68億元,同比增長4.6%。全街道完成財政總收入5.37億元,同比增長20.13%,其中完成工商稅收5.11億元,同比增長21.09%,稅收結構比較合理。
2、規上工業發展迅猛,扶優扶強效果明顯
全街道規模以上工業企業95家,同比增加10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總產值368.93億元,同比增長26.15%;上繳稅金28094萬元,占全街道工商稅收的54.98%。在95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新增17家億元級產值企業,全街道億元級產值工業企業總計達到65家,規模企業的骨幹支撐作用明顯。
3、堅持技改轉型升級,工業投資強勁增長
全街道工業建設項目總計225個,涉及194家企業,其中新建項目20個(包含續建5個)、技改項目197個(包含續建7個)、擴建項目8個(包含續建6個)。從建設性質來看,技改項目占比達到87.56%;從行業類別來看,裝備製造業項目136個,電子信息業項目23個,這兩大主導產業項目占比達到70.67%。到2015年底,累計完成投資94.93億元,有198個項目完成建設,開始投產或試生產,改變了企業的生產經營條件,促進了企業擴產擴容轉型升級,全街道工業經濟質量和效益進一步提升。
4、主導產業發展較快,高新區企業作用凸顯
全街道裝備製造、食品醫藥、建築建材、電子信息、家具包裝五大主導產業企業個數達到357家,同比增加15家;五大主導產業產值達到424.2億元,同比增長13.27%,占全街道工業產值的70.5%。2015年,高新區企業實現總產值553.36億元,占全街道工業經濟的91.87%,同比增長25.92%,全街道工業企業進一步向高新區集中。

第三產業發展

限額以上(零售年營業額500萬元以上、批發年營業額2000萬元以上)的批發零售業8家,銷售額26109萬元,限額以上住宿餐飲業(年營業額200萬元以上)10家,營業額11849萬元。

園區建設

投資170萬元實施了楊柳安置區、塘坊安置區、中興安置區綠化工程;完成中興、楊柳安置區500戶房屋產權辦證工作;總投資8576萬元、建築面積63188平方米、設計房屋599套、可安置1400人的塘坊定向經濟適用房主體工程於2014年8月主體完工;總投資1615萬元的清明安置區道路及附屬工程於8月21日開工建設,主要建設內容為道路及附屬工程、綜合管網工程和生活污水淨化池工程三部分。完成園區內蓮花村原新裕2、5組59.9公頃的拆遷工作,共涉及131戶、388人。

城鎮建設

投入452萬元完成縉雲路、白雲大道非機動車道1000米的路面改造;投資45萬元綠化改造濱河東路及縉雲路;投資305萬元完成青槓城區天網視頻監控系統;投資197萬元實施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工程(街道管網部分);投入49萬元打造美食一條街一期外立面改裝工程,打造白雲大道美食街9家;投資120萬元建成中興安置區和顧地兩個星級公廁,投資58萬元裝飾魚香源處公共衛生間;完成天然氣安裝1989戶,完成城區自來水一戶一表安裝改造800戶;修整登山步道及關口上山路擋牆塌方及路基。完成危舊房改造532戶

社會事業

社會救助工作有序開展。發放城鄉低保266戶、405人低保金1308984元,發放農村五保戶105人補助374400元,發放城市三無人員81人補助416240元,發放孤兒及困境兒童6人補助43200元;發放80歲以上高齡老人1097人營養補貼701040元,發放優撫對象289人補助1877206元;發放臨時救助678人救助金224832元、醫療救助1360人次505060元。元旦春節期間為困難民眾543人發放慰問金、慰問品等117900元。
完成城鄉合作醫療保險35409人參保工作,籌資金額225.2萬元,參合率達到98%,為57人(其中企業2個)申報就業再就業小額貸款1051萬元,實際發放19筆小額貸款325萬元。
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新婚夫婦215人,獎勵扶助對象675人、特別扶助對象58人、獨生子女特殊家庭特別扶助關愛對象45人、獨生子女殘疾家庭特別關愛對象54人,發放獨生子女父母一次性獎勵8.48萬元。

生態環境建設

投資197萬元實施二、三級污水管網建設,管網總長度約3300米,2014年完成約2/3。完成大森村、石河村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完成農村衛生廁所改造507戶。
關停工業企業6家,重點整治工業企業13家,一般整治工業企業12家;關停養殖場9家,整治養殖場8家;整治洗車場1家;制定執行污染源長效監管工作方案,對七大類污染源以及建築施工工地等落實專人監管,街道和村、社區巡查人員每月一次巡查,街道紀工委定期督查通報。
農村硬化道路行道樹新栽植4200株四季楊,綠化農村道路10公里;在黛山大道(青槓段)兩旁種植尾巨桉3000株,在成渝高鐵(青槓段)兩旁種植尾巨桉500株。投資200多萬元在縉雲路、濱河東路以及塘坊安置區、楊柳安置區和中興安置一期栽植綠化近2萬平方米。
街道6個村和3個社區成功創建為區級生態村(社區),塘坊社區成功創建為市級生態社區。

民主法制建設

繼續執行領導包案化解矛盾制度,對梳理排查出來的20件突出矛盾糾紛(信訪案件)一一落實包案人員化解和穩控,圓滿化解中央政法委交辦的劉多英進京非訪案;全街道14個調委會受理民間糾紛482件,調解成功率達100%。組建16人的專職巡邏隊伍;面向社會公開選聘專職格線22名,將13個村社區劃分為113個格線,每個格線均落實專人管理。投入10餘萬元為各村(社區)配備常用應急物資,在轄區設定15塊應急避難場所。接收刑釋解教人員49人,納入幫教人員205人,所有安置幫教對象均得到妥善安置,無重新犯罪跡象。有社區服刑人員20人,其中新接收18人,解除矯正15人,全部完成矯正,全年共組織矯正對象學習12次,參加公益勞動12次。投入50餘萬元,建成大興社區法治文化廣場。

組織建設

紮實開展黨的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42個黨組織、1529名黨員認真參與,整改問題300餘個,解決民眾實際問題250餘項。公開選拔21名同志擔任機關和所屬事業單位內設機構領導幹部,全部具有大專以上學歷,平均年齡38歲。調整駐村(社區)幹部37名,明確5項駐村任務,首次開展駐村(社區)幹部述職活動,強化駐村指導力度。組織40名入黨積極分子開展培訓,擇優發展15名預備黨員。制定《村社區專職幹部管理辦法》、《村社區專職幹部績效考核辦法》等剛性檔案,集中開展五職幹部專題培訓2次,啟用問責程式調整更換4名履職不到位村社區幹部。嚴格整治後進支部蓮花村,公選2名年輕幹部充實班子力量,深入5個村民小組召開社員大會,逐一澄清化解民眾反映的29個問題。新建街道公共服務中心,完善12個基層便民服務中心功能,建立村(社區)兩委負責人趕場天到街道值班制度,全面啟用電腦版和手機版“群工系統”,250件民眾反映事項全部辦結。建立健全非公黨組織工作活動經費保障機制,全面完成街道非公組織黨建信息採集工作。

精神文明建設

2014年,轄區12個單位保持市、區級文明單位稱號,12個村(社區)繼續保持市、區級文明村(社區)稱號,4個科室保持“青年文明號”稱號,3所學校保持“文明禮儀示範校”稱號;塘坊居16組村民陶天祥22年堅持義務維護山路,被評為區“十佳雷鋒傳人”和市“助人為樂好人”;雙路社區劉正明家庭熱心公益、樂善好施,被評為市“最美家庭”。開展了“微笑滿璧山”、“微笑駐青槓”、“善美行業”文明行風、“衣舊情深”愛心捐贈等系列文明禮儀及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在雙路、塘坊、大字、大興四個社區開設“社區夢想課堂”,在文化服務中心開設“公開夢想課堂”,開展了“舞動文明.誠善青槓”壩壩舞展演賽、“成長之聲.童頌夢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演講、“中秋賽詩會”、“七夕.愛情故事會”、“百姓好聲音.傳遞正能量”微宣講比賽等系列特色課堂,全年累計開課100餘場,客群20000餘人次。
民眾文體生活豐富多彩。在組織千人開展2014馬年春節了遊行大拜年活動,舉辦川劇座唱及川劇晚會各一場,組織街道十三個文藝團隊和文化專乾,成功舉辦了2014馬年元宵文藝晚會和慶“重陽”“國慶”文藝演出;舉辦“舞動文明.誠善青槓”文明禮儀壩壩舞展演賽。完成街道圖書閱覽室圖書編排錄入4200餘冊及期刊700冊,贈送各村圖書700餘冊。組織參加了區府舉辦的璧山區“聯交所杯”和“法拉加斯杯”桌球賽兩場,均取得了團體總成績第二;完成了全國第六次體育場地普查等工作;完成了重慶市第118條登山步道標識的修建;組織街道體育骨幹參加了二、三級體育指導員培訓工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