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氏莊園(丁家大院)

丁氏莊園

丁家大院一般指本詞條

丁氏莊園,位於四川省儀隴縣馬鞍鎮琳琅山南面轎頂山下,屬於朱德故里琳琅山風景區,當地老百姓叫“丁氏地主莊園”、“丁家大院”、“丁家花園”,是清末民初當地首富——客家後裔丁邱南、丁邱毓、丁邱玉、丁邱珍四兄弟主持修建的一處豪華莊園,占地面積達6800平方米,建築面積為3800平方米,集居住與防衛為一體,規模宏大,聞名川北,在民國時期號稱“川北第一莊”。客學專家稱其為“最後的孤獨”,因為這樣完整地走進現代人視野的客家民居,特別是儀隴客家民居已屈指可數,又因其保存完整,堪稱川北客家民俗博物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丁氏莊園
  • 地理位置:四川省儀隴縣
  • 氣候類型:亞熱帶濕潤氣候
  • 占地面積:6800平方米
歷史沿革,建築特點,建築結構,建築材料,旅遊看點,院門院壩,堂屋房間,曲折迴廊,防務設計,木雕石刻,戲院表演,客家民俗文化展覽,地圖信息,

歷史沿革

清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左右,丁氏祖先從廣東韶州府(韶關)乳源縣移居重慶府合川縣二甲康溝。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初,移居儀隴縣南陽轎頂山下居住。經過150多年的經營,至光緒年間,丁氏家庭通過僱工、出租土地、放高利貸等手段,使家產逐日豐盈,田地竟達2500多畝,山林7000多畝,常年佃戶500多家,年雇長、短工40多人,丫環、保姆、傭人齊全,年平均收租谷1300多擔,收佃錢1000多吊。家中還開辦煮酒、製糖作坊和織布莊,並在馬鞍場設錢莊,成了川北民間巨富之一。
清代末年,丁氏兄弟為了家族安全,策劃將先祖代代遺傳下來的巨額家資,用於籌築一座客家風格的豪華、堅固、氣派、宏大的莊園。全族上下動手,精心選址,積極備料,又從儀隴縣馬鞍、龍鳳場和蓬州(今蓬安縣),專門僱請技術高超的建築大師領班負責施工。工程從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破土動工,到民國十一年(1922年)莊園主體工程初步告竣,接著又用了三年時間作細緻裝修,直到民國十四年(1925年)全部落成,前後經歷兩個朝代(清朝光緒和民國)、歷時十八個春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丁氏莊園回歸人民政府,20世紀60~80年代,儀隴縣衛生學校在此創辦,培養了許多初、中級醫護人員。
2002年12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丁氏莊園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現在,莊園已與朱德故里各個景點連成一片,兩條柏油馬路直通莊園。
2013年5月,國務院公布丁氏莊園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建築特點

建築結構

丁氏莊園坐北向南,一樓一底,整座莊園為土木混合承重層樓式群體建築,由一大二小三個天井呈“一”字排列的三個院落和東面三層樓的碉樓組成。正脊高約15米,大中小三套四合院緊銜相依,正中主院最大,左院次之,右院最小。
丁氏莊園內景丁氏莊園內景

建築材料

丁氏莊園建成近一百年的歷史了,但是至今仍保持完好,這與當時的建築工藝分不開。莊園由石、土、木三種原料構建成的。四合院的柱、檁、枋、椽等木材用料,均選伐自琳琅山上的楠柏之木,內花園四周共有庭柱14根,直徑均在0.5米以上,通高10米,比普通的大一倍,每根庭柱上都有木刻龍頭,栩栩如生。整座莊園沒有一釘一鉚,全靠斗拱、大梁、立柱,縱橫交錯,相互連結,完整而堅固。
莊園礎石用材也特別考究,專選質地堅硬、細密的青灰色石材,最長的有3.8米,最短的也有2.8米,最高90厘米,寬40厘米。
最具特色的應該要數牆體了,牆體是特製1.2市尺厚的寬牆板,選用的材料是本地最好的紅色粘土,其中大量摻雜了河沙、古灰、瓦礫、柏木條、竹木條,並輔之以糯米漿、紅糖水、桐油、雞蛋清,以增加牆體粘性和硬度。據說建築時,要求工匠每天只築一板高的牆,主人在築好的牆上任意掏個小洞,灌上水,經過12小時以上,若滴水不漏,才算合格,方能往上築第二板牆,可謂精益求精。

旅遊看點

院門院壩

丁氏莊園面對大門右側是人工挖出來的一個大荷塘,寓清風繞塘,曲徑通幽之意。沿池邊石板路丈余便是連線大院的護衛樓,因整個大院都是一樓一底,設有槍眼的護衛樓就和整個大院渾然一體。
丁氏莊園院門丁氏莊園院門
進入院壩門,眼前豁然開朗,近1000平方米的院壩由石條砌成半圓型的垣牆,垣牆外是寬5米、長40多米的護院河。
莊園外觀像巨人張開雙臂一樣,中間一排主樓高大威嚴,樓高二層,均有木製曬樓。
院壩正中即是大院大門,門由石條拱砌,兩邊幾個外窗。正大門上石刻的對聯為“禮樂詩書是傳家至寶,精神道德為宴爾金丹”,橫批是“耕讀傳家”。從大院的建築氣勢看,這道主大門略顯小氣,卻正好印證了客家民居集居住與防護為一體的謹慎建築風格,映射出客家人流寓儀隴後,經歷了與土著人對峙和自我封閉階段的記錄,同時也是客家人在異鄉獲得生存安全的心理需要的表現。

堂屋房間

從大門進入,是用來接待普通客人的客廳,頭頂樑柱上刻著莊園建設的時間和建設者:民國五年(1916年),丁邱南、丁邱毓、丁邱玉、丁邱珍擇吉修建。
客廳窗子雕刻精緻,上刻“富貴齊全”,這反映了當時丁家想把“富貴”二字占齊的想法。
走過門廳,便是一個200多平方米的寬大天井,左側有樓梯上樓,院內四面均為兩層樓,北面高於東、南、西面。四面懸掛四塊邊沿雕有六條金龍的大匾,匾上分別刻有“鳳梧鶴松”、“為善最樂”、“屋身並潤”、“身潤琳琅”等吉祥語和祝福詞。其中“為善最樂”匾是民國19年(1930年)儀隴縣縣長王公慶贈。
“日”字形四合院“日”字形四合院
天井正中是主堂屋,主堂屋上方有一匾:錦繡騰輝,房頂主樑上也刻有建設者的名字和修建時間,建設者還是丁家四兄弟,只是時間是民國元年(1912年)。這說明整座莊園確實不是在一年內就修成了的。
主堂屋左右均是臥室,裡面擺放著精緻雕花大床,富麗堂皇。
在這個大的四合院左右兩側,還有兩個小四合院。小四合院均呈“日”字形,院子中間為長方形的水池,一座石橋攔腰跨過水池,橋下流水相連,橋上有屋檐遮蔽,石橋和遮蔽它的屋檐充當了“日”字中間的一橫。因此不管是從院子中間看,還是從空中俯瞰,小四合院都呈“日”字形,此意為何,人們不得而知。
據說,整座莊園共有大小房屋108間,取《水滸》中梁山有一百單八將意蘊,丁氏曾說:“梁山有一百單八將,丁家有一百單八房,子孫住在這裡,個個皆好漢。”這種建築思想多少也印證了客家人骨子裡崇尚忠義的中原遺風。

曲折迴廊

沿扶梯登樓,但見樓與樓之間以迴廊相連,廓與房之間門門相通。樓上設有供家中女眷休憩的走廊,走廊中有雕飾精美的挑梁和欄桿,寬闊的走廊可以六七人並行。
據當地一些老人講,丁家人將這四面相通的走廊稱之為“走馬轉角樓”,逢年過節,丁家就會請來戲班,在南面走廊上搭台唱戲,一家男女老少則聚集在北面走廊上觀賞。
每一個房間、廳堂、天井、走廊、巷道、樓與樓之間,都有走廊和門庭相通,生產生活十分方便,真的是匠心獨運,讓你感受到既寬敞博大,又曲徑通幽。莊園的空間有暢通,有阻隔,既出人意料,變化無常,又中軸分明,講求對稱,大有“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充分體現了中西方文明相結合的建築風格。

防務設計

防務設計是我國傳統建築的重要內容,丁氏莊園對此可以說做到了極致。莊園背後靠山,前面用條石築有一道一丈多高的堡坎,坎下是一條類似護城河的“月”字形的水塘,長60多米、寬10多米、深3米,若要前後攻擊進入幾乎不可能。整個莊園僅有左邊有路和門進入,但就在這左邊小四合院外,還有一個院子,院子北面建有一個看似兩層實則三層的碉樓,碉樓四面均設有槍眼,院子的其他幾面則是高大的院牆阻擋,唯一的通道就在這碉樓槍眼的監視下。
碉樓槍眼碉樓槍眼
據說,丁家當時曾在碉樓上配置土大炮兩門,罐子炮兩門,還購置有步槍30支,抬槍4支,刀矛150多件,常年豢養家丁30多人,數十年中沒有受過侵犯。登上碉樓向外觀察發現,凡是要想接近莊園入口的各個角度,均在槍眼的射擊範圍之內。即使有人避開槍林彈雨闖進了大院,但院內的108間房屋間間相通,關上門則個個獨立,不熟悉的人無異於鑽入一個迷魂陣,成為丁家的瓮中之鱉。1942年前後,長期嘯聚於儀隴及其附近的土匪約500餘人瞄上了丁家,在琳琅山晝伏夜潛達三月之久,運用各種手段偵探,終因不能摸清丁家內情,而未敢輕易動手。
丁氏莊園是融實用堅固與審美情趣為一體的。對間架結構及其布局,除用力學掌握支點、力點、重點外,在造型上還體現了主人的美學趣味、價值觀念、精神感情等,使理想與現實、審美與實用、娛樂與教化諸關係,在起居生活中得到確立和實現。院中隨處可見的建築技術、裝飾技藝、雕刻技巧,鬼斧神工,超凡脫俗,別具一格。從屋檐、斗拱、照壁、吻獸到礎石、神龕、石鼓、門窗,造型逼真,構思奇特,匠心獨具。

木雕石刻

整個大院有門120道,據說這莊園的門柱石雕,是兩個石匠用了整整三個月的時間才完成的。莊園還有半月形石拱門12道,門額枋全都雕有花鳥圖案,菊花牡丹、瑞雲翩翩,或“喜鵲鬧梅”、或“牡丹富貴”、或“鴛鴦藕荷”、或“百鳥朝鳳”,充分顯示了丁家的寶貴喜慶,蘊藏著吉祥之意。
木雕木雕
丁氏莊園的木雕主要是宅第中的窗戶木雕、門框、屏風、家具和建築中的額、枋、柱、廊部分,既是造型裝飾的重點,也是儀隴客家人審美的物化。
莊園的挑肩梁頭及坐斗,均鏤刻有瑞雲、荷花、牡丹、仙獸、花瓶等,造型如鳳凰展翅,一飛沖天。木柱兩邊的雀替,除裝飾之外,還是分擔負荷的構件,古色古香。
丁氏莊園大小窗戶總計70多眼,圓形的、長方形的、六角形的,簡繁有序,穩重古撲,姿態紛呈,各具特色。
不但木雕精雕細刻,石刻也是精工細磨,如玻似鏡;樓、閣、走廊雕欄玉砌,濃妝淡抹;形式自由多樣,構思奇特。
這些石木雕刻和對聯的內容,體現了主人追求家族融和、耕讀傳家、詩禮育人、祈求福壽等文化氣息。應該說,丁家的發家史既是客家人遷徙、生存、繁衍及客家文化、民俗風情的最好見證,又是客家人勞動智慧的結晶,散發著獨特的藝術魅力。

戲院表演

大院有專門的戲院,戲院里有戲台,台下有能容納上百觀眾的廳堂,還有專門唱皮影的地方。據說,少年時頑皮的朱德常常到這裡看戲玩耍,因此也常被丁家少爺欺負。
戲院每天向遊客表演三場。

客家民俗文化展覽

莊園內還有關於客家人遷四川的歷史和儀隴客家人的情況介紹。客家人,按照《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客家人是指在4世紀初(西晉末年)、9世紀末(唐朝末年)和13世紀初(南宋末年)從黃河流域逐漸遷徙到南方的漢人,現有分布在廣東、福建、廣西、江西、湖南、台灣等省區。據說,“客家”一詞在客家及廣東方言中均讀作“哈嘎”,有“客戶”之意。
客家人世代遷徙。明末清初數十年間,由於戰亂、瘟疫及自然災害造成四川人口銳減,耕地荒廢。從黃河流域遷徙到南方的客家人在清政府“招收流民,獎勵耕織、永不加賦”的移民優惠政策的鼓勵下,隨“湖廣填四川”移民潮入川。康熙皇帝還賜給遷徙男子紋銀8兩,婦女、兒童紋銀4兩,鼓勵客家人遷入四川。但成都平原的良田沃土已被先期到達的湖廣人所占,客家人幾經輾轉只得落戶于山地丘陵地帶。雖然如此,飽受嶺南山地貧瘠之苦的客家人仍然如獲至寶,踴躍內遷儀隴。儀隴縣是四川的客家人聚居大縣,目前有18種姓氏的客家人總計22萬,占儀隴全縣總人口的20%強。據調查,儀隴客家人均來自廣東韶州乳源縣、翁源縣一帶,且相互之間均為親戚。朱德就在《回憶我的母親》一文中寫道:“我家是佃農,祖籍廣東韶州,客籍人。”
據《儀隴縣誌》記載,客家人入川以後,聚族而居,極少與四鄰族人通婚,加之又居住在較閉塞的山區,而且一直遵循“寧賣祖宗田、不丟祖宗言”的祖訓,因而使得歷經滄桑的客家話、婚喪嫁娶、崇文重學等禮儀風俗至今在儀隴山旮旯里流傳不衰。右圖是莊園戲院的演員與遊客一道表演的節目——客家女人拋繡球招女婿。
拋繡球招女婿拋繡球招女婿
客家人閱盡歷史滄桑,踏平世間坎坷,在漫長的遷徙經歷中成就了堅韌不拔的精神和一往無前的勇氣。《大英百科全書》在說到客家人時這樣評價:“客家男人是勇敢的冒險家,客家婦女是強健的勞動者。”英國學者愛德爾在所著《客家人種志略》等書中也指出:“客家人剛柔相濟,有一種不侮弱小、不畏強暴的特性。”
2002年12月,丁氏莊園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後,有關部門還對莊園房屋進行了全面維修,還原了豪華舊貌,打造了周邊園林和人行步道,恢復了院壩花木和護城河道,重新修築了荷花塘,辦起了川東北第一家客家民俗文化展覽,有“客家民俗博物館”之稱。

地圖信息

地址:南充市儀隴縣馬鞍鎮大灣路47號朱德故里琳琅山景區內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