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話傳說
《搜神後記》卷一:“丁令威,本遼東人,學道於靈虛山,後化鶴歸遼,集城門華表柱。時有少年舉弓欲射之,鶴乃飛,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鳥有鳥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歸,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學仙——冢累累!’遂高上沖天。”按丁令威化鶴事,唐宋詞人常用之,承傳至今。
相關史籍
東晉著名史學家乾寶完成了中國志怪小說的最高成就:《搜神記》;其後,偉大的田園詩人、不肯為五斗米折腰的
陶淵明又續寫了《
搜神後記》。“丁令威”的傳說就載於《搜神後記》,而且是全書十卷近120篇傳說故事的第一篇,就連最為膾炙人口的《
桃花源記》也排列其後。
李白
中國古代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在“醉後答丁十八以詩譏余槌碎黃鶴樓”中詠道:黃鶴高樓已槌碎,黃鶴仙人無所依,黃鶴上天訴玉帝,卻放黃鶴江南歸。神明太守再雕飾,新圖粉壁還芳菲。一州笑我為狂客,少年往往來相譏。君平簾下誰家子?雲是
遼東丁令威。作詩調我驚逸興,白雲繞筆窗前飛。待取明朝酒醒罷,與君爛漫尋春暉。
又如,李白在“姑孰十詠,靈虛山”中詠道:丁令辭世人,拂衣向仙路。伏煉九丹成,方隨五人去。松蘿蔽幽洞,桃杏深隱處。不知曾
化鶴,遼海幾歸度。
杜甫
再如,中國古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在“陪李七司馬皂江上觀造竹橋”中詠道:伐竹為橋結構同,褰裳不涉往來通。天寒白
鶴歸華表,日落青龍見水中。顧我老非題柱客,知君才是濟川功。合觀卻笑千年事,驅石何時到
海東?
庾信
其他如庾信(1500年前南北朝時的文學家、詩人)的“道士封君達,仙人丁令威,煮丹於此地,居然未肯歸”;
歐陽修
歐陽修(北宋文壇領袖、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歸來恰是
遼東鶴,城郭人民。觸目皆新,誰識當年舊主人”;
吳文英
吳文英(留有詞作300餘首、詞名極重)的“
華表月明夜歸鶴,嘆當時,花竹今如此”;蘇東坡(開一代詞風、文學藝術成就為歷代推崇)的“古觀久已廢,白鶴歸何時?我豈丁令威,千歲復還茲”;
杜牧
杜牧(晚唐傑出詩人、人譽“小杜”)的“千年鶴歸猶有恨,一年人住豈無情”。
王安石
王安石(北宋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的“當日漫留
華表語,而今誤我秦樓約”等等,等等。
文天祥
南宋傑出愛國詩人文天祥的 《金陵驛》:
草合離宮轉夕暉,孤雲飄泊復何依!山河風景原無異,城郭人民半已非。滿地蘆花和我老,舊家燕子傍誰飛。從今別卻江南路,化作啼鵑帶血歸。
近代文學
很多近現代的大文人也都對他耳熟能詳,甚至津津樂道。
魯迅
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里介紹過他,並提到五百年後丁令威的後身叫丁野鶴
何其芳
何其芳在其青年時的散文集《畫夢錄》里,寫的第一篇文章就是“丁令威”
鄭振鐸
鄭振鐸於建國前夕應召赴北京時,對朋友說“丁令威
化鶴歸來,城郭如故。將來我倒想重寫這個故事,化鶴歸來,城郭煥然一新”
韋君宜
韋君宜1947年冬“潛入北京”有詩云“
化鶴歸來丁令威,豁眸似夢喜兼悲”。
周作人
周作人有聯挽劉半農曰“十六年爾汝舊交,追憶還從卯字號;二十餘日馳驅大漠,歸來竟作丁令威”等。
人物特寫
典故:丁令威修仙歸來,化鳥落於
華表上,一白衣少年張弓射之。丁令威飛起而歌曰:“有鶴有鶴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歸,城郭如舊人民非,何不學仙冢累累!”遂離。
丁令威這個人物形象極佳,可以說人見人愛。
丁令威是個愛民如子,敢作敢為的好官:大旱之年,他首先想到的是他的人民,在稟奏朝廷無果的情況下,他置個人生死於不顧,而急人民之所急,當機立斷,開倉賑濟;
丁令威是位勤奮好學,立志專一,討人喜歡的仙人:修仙學道之路,何等寂寞,艱辛,漫長,可是,丁令威耐得住清苦,經得住考驗,最終功成名就,且成為中國群仙榜中的佼佼者;
丁令威在兩千多年前就是一位環保主義者:他當遼陽刺史時就喜歡仙鶴,愛護仙鶴,他餵養的仙鶴隨其自然,任其來去,臨刑時是仙鶴飛來把他救走,成仙得道後,他自己又經常化做仙鶴,可謂和仙鶴結下了生生世世的不解之緣;
丁令威還很多才多藝:丁令威絕不只是落在家鄉的
華表柱上偶然地唱了一首“有鳥有鳥”歌,其實,他的音樂天才是很有名的,在西王母的宴會上,漢武帝就當眾指出“吾聞丁令威能歌!”當召來之後,丁令威果然曼歌曲:“月照驪山露泣花,似悲先帝早升遐,至今尤有長生鹿,時繞溫泉望翠華”;而且,由王子晉吹笙以和,配合的相當默契。
丁令威頗有人情味兒:已經脫離了紅塵,已經飛升了千年,可是他依然沒有忘記家鄉和家鄉的人民,仍能千里迢迢飛落家鄉的
華表柱上,並發出“城郭如故人民非”的感慨。
丁令威及其故事已成為中華文化中的經典,在很多領域都有它不可動搖的存在。
在中國神話人物中,丁令威是中國北方的傑出代表,在“紫丁香謎苑”網編錄的《中國神話人物輯》中,丁令威不僅與婦孺皆知的“八仙,壽星,七仙女,二郎神”等齊名,而且與“堯,禹,軒轅,蒼頡”等華夏精英並列榜上。
在中國的文史典故中,丁令威的故事可謂渾身是“典”,其中,“千年
華表”,“城郭人民”,“丁令威”,“
遼東鶴”,“離家千年”,甚至“有鳥有鳥”等被隨處引用,可謂文史領域的一株奇葩。
宗教影響
在中國宗教領域,丁令威也極負盛名。如在《中國道教》第三卷記有:“‘嵩岳嫁女’中講的內容並非是嵩岳嫁女,實為記述西王母宴會周穆王,漢武帝的場面”。席間,“麻姑彈琴,謝自然擊築,丁令威唱歌,王子晉吹笙”,可見丁令威已不是一般的得道之人,而是女仙領袖西王母的座上客了;在第四卷的“道教詩歌”部分記有“八卦代表八方,輪轉兩周,便有十六變詞。最後兩首套用了晉代丁令威歌,以示一世(五百年為一世)終了,二世還歸之意”,可見,丁令威在遼陽
華表柱上唱的那首“離家千年今始歸”,已不是一首普通的懷鄉之作,竟是道家詩詞歌賦寶庫中的經典了。還有,“七歲童,丁令威,學仙道,千年歸。”——丁令威已被納入《道教三字經》中,足以看出丁令威及其得道的故事,在道教中被重視以及被普及的程度。
旅遊影響
在中國旅遊領域,丁令威更為一些風景名勝增色不少。如在《千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景點導遊”中說“仙人台,以丁令威成仙
化鶴歸來的傳說而得名,為千山第一高峰。”在“千山簡介”中說“鵝頭峰,原名
華表柱,相傳漢遼陽刺史丁令威因救災擅自動用國庫公糧,被朝廷問罪,”在“道教勝地
西岩”的介紹中說“
西岩山,又名太白山,早在2200多年前的西漢時,遼東隱士丁令威在此煉丹修道,後化鶴成仙,留有月台,等相關景點和傳說。”
遼陽已有兩千四百年的歷史,而丁令威的故事竟也流傳了一千五六百年(丁令威本人的年齡應是兩千二百多歲),且歷久不衰。丁令威這個人物不僅經常出現在《太平廣記》、《新遊俠列傳》、《續金瓶梅》等等各朝各代的各類文學作品之中,而且在大江南北的廣袤大地上也留下了很多“仙跡”,如:蘇州有丁令威宅;當塗有靈虛山;鞍山有仙人台,來鶴亭;諸既
西岩有月台,丹井,登雲跳,丁公鶴。遼陽昔日八景先有“
華表仙因”,後有“華表仙樁”,當年旗倉胡同有“
華表柱”,今天城東邱家堡子有
華表山。
丁令威的生命力極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