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繪卷計幅高為38.1厘米,全長為635厘米,作於1299年(正安一年),現藏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屬國寶之一。
基本介紹
概括,作品簡介,
概括
【名稱】一遍聖繪
【類別】繪畫
【作者】法眼圓伊
【原屬】日本
作品簡介
在鎌倉時期,日本人之尋求超脫、一心事佛的觀念隨著城市經濟的發展,開始轉向對現實與自然的關心。即便在佛事上,也明顯現出了此種傾向。人們從求見神佛聖光、聖跡等心態漸漸趨於直面人生罪惡並告誡眾生的觀念。這是一種個人主義萌發的轉變。在這個時代里,繪畫上則出現一種繪卷形式的畫,它至12世紀時特別興盛。把佛經上的傳奇或古代傳說故事描繪成長卷樣式,以便徐徐展觀。
如《源氏物語繪卷》、《信貴山緣起》等長卷繪畫即是如此。《信貴山緣起》(現藏日本朝護孫寺)還未完全擺脫宗教虔信、因果報應等觀念。描寫的是尼女出訪在信貴山修煉的弟弟,歷盡長途跋涉之苦;而另一著名的《伴大納言繪詞》繪卷,其故事內容充滿世俗和歷史的情節,繪寫9世紀幾個貴族集團爭權斗勢的政治陰謀事件:公元886年春一個夜晚,皇宮正門應天門失火,攝政大臣伴善男(即伴大納言,此處大納言是官名)即將此事歸罪於其政敵左大臣源信,說是源信放的火。天皇當即制罪於源信,旋又經攝關(首相)藤原良房的勸諫,定罪延期。至9月間,皇宮內膳司右兵衛舍人的兒子與伴大納言的管賬人的兒子發生爭吵。管賬人仗勢欺人,將舍人的兒子踢死。右兵衛舍人見自己兒子橫遭此殘害,便上告並揚言他掌握伴大納言的機密,即被傳進宮廷。天皇秘密傳詢,舍人誣供他目睹伴大納言與他兒子在夜間縱火應天門之事。伴大納言被放逐至東部遙遠的邊疆。這一歷史事件反映封建舊貴族集團的大伴家族的衰敗。繪卷內容涉及世俗生活,是日本繪畫上的一大進步。它反映12世紀後半葉收藏繪卷的豪門對於現實與歷史生活的關心。這裡要欣賞的一幅日本繪卷,是13世紀繪卷中最富寫實性的宗教題材佳作之一。
繪卷題為《一遍聖繪》,這裡是長卷的一個部分,屬第七卷。全畫共分12卷,48幅圖,描繪鎌倉高僧一遍上人出遊各地所見的民俗生活。內容十分豐富,形象也極生動。它與我國北宋張擇端所繪的《清明上河圖》有異曲同工之妙。作者是鎌倉後期的著名畫家法眼圓伊。有趣的是,這位畫家所繪的人物與事件,不是隔代事物,而是畫家與高僧一遍結伴旅行的見聞。
13世紀末的高僧一遍上人(Ippen,1239~1289年)曾研究天台宗與淨土宗佛理。他夙興夜寐,經多年修行,遂發展成一種阿彌陀佛的慈善捨身的教法,創立了為全日本佛教界所推崇的時宗派。晚年,這位高僧便遍游國土全境,沿途度化的信士超過250萬之眾。直至一遍上人圓寂,他的得意弟子又忠心耿耿地追隨師跡,長期在外遊歷,憑其所見所聞之聖戒,寫成了一本書,以回顧一遍上人的生平事跡。此幅繪卷所描繪的正是他沿途生活的萬般景象,可謂是日本古代繪卷中的瑰寶。
繪卷一般都系紙本。這一套繪卷與時俗相違,畫家是細心繪製在絹本上的。它顯示了本派信徒對其始祖事跡的崇敬。我們僅在這幅第七卷上已看出,一遍旅行中的見聞是真實、豐富而有趣的。一戶大族人家正在開齋頌念淨土往生經。前來祈拜的貴族與平民不絕於途。門內外人群鼎沸,一片繁忙景象,都為瞻仰一遍上人的佛事盛典為快事。這裡畫了近百個人物,包括車馬、轎輿、貴族、武士、商人、農民,以至乞丐和流浪者等等。人物姿勢各異,疏密有致。全畫取俯瞰式,猶如從高處往下看,人群等細節盡收眼底。它象一面鏡子,生動地反映了日本中世紀宗教活動的盛況。當時,它也是中世紀日本庶民風俗的一份珍貴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