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車一世界

一車一世界

《一車一世界》內容簡介:車子是人類較早發明的工具之一,儘管車子誕生的歷史悠久,但是車子作為交通工具的時間不長。早些時候,車子是一個國家軍事實力或者說是國力的象徵,春秋時期禮制規定:天子六軍,每軍千乘,大國三軍,中國兩軍,小國一軍。孔子時的“千乘之國”相當於一個中等國家。古代的達官顯貴們出門大多喜歡坐轎子,因為轎子更能顯示一個人的身份和地位。車子成為主要的交通工具還是近代的事,機動車的出現讓世界瞬間變小了,車子成為了很多人的世界,最讓我欣喜的是,車子為我打開了外面的世界。

基本介紹

  • 書名:一車一世界
  • 出版社: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 頁數:230頁
  • 開本:16
  • 作者:朱曄
  • 出版日期:2014年4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17018809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一車一世界》素材來自於作者朱曄多年來自駕游的見聞,從景點、風景到當地的人文、歷史,範圍涵蓋北京 東南西北2000公里的地域:有東北的原野,有西北的古蹟,有九寨的風情,有徽州的古韻,有武漢人的精明,也有廣州人的灑脫……一車一世界。車不僅是一個精神層面的世界,它也是由無數的人跟車的因緣際會組成的現實的世界,不同的人車組合形成了不同的世界。一樣的風景,不一樣的感知。但願讀者跟作者一起欣賞美景的時候,能分享風景背後的故事

作者簡介

朱曄(古磨盤州人),1970年生於安徽望江縣,經濟學碩士,高級經濟師,中國註冊會計師,人力資源管理師。現就職於中國工商銀行,先後從事過會計、人力資源管理及專業團隊管理工作,在國內學術期刊上發表管理類學術論文十餘篇。在工作之餘,作者憑藉多年歷史學研究的成果,先後出版過《理說明朝》、《理說宋朝(北宋篇)》、《理說宋朝(南宋篇)》三本歷史專著。本書的素材來源於作者多年的自駕游經歷,文字寫作長達十年之久,作者力圖以輕鬆的文字寫親歷的風土人情和當地的人文內涵。

圖書目錄

自序——在故事中行走
明心菩提
我的腳踏車情結
一車一世界
自駕游的快樂
不動如來
泰山覽小
東北遊記
鋼鐵鑄就的城市
普陀觀自在
寶勝如來
江南桂花香
飛落人間的九頭鳥
尋根婺源
我上井岡山
黃山歸來看黃山
恨不相逢廣州時
阿彌陀如來
西行漫記
青海散記
夢回延安
不空成就如來
五台山的傳說
雞鳴驛大話西遊
張家口情結
宣化的風情
蓬萊仙境
劉公島不僅僅是一個島
西山大覺寺的緣分
熙熙攘攘中關村
蝸居北京
紅塵菩提
情系中國節
今天是我的生日
後記

後記

在我的第一本專著《理說明朝》出版之前,我就完成了本書中大部分文字的寫作,作為一個喜歡“碼字”的人,一直想出一本以文字見長的書籍,而考慮到市場因素,這些文字一直積壓在手邊。《理說明朝》《理說宋朝》北宋篇、南宋篇三本書出版之後,我被人符號化為“歷史老師”。其實,我更喜歡讀者認為我是個文字工作者,因為我的文字功底比歷史功底要厚。這就像當年做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時候,我不希望別人認為我是人力資源管理師一樣,因為當時手頭能拿得出來的證書是“中國註冊會計師”。
事實上,對文字的愛好早於歷史,讀中學的時候,由於沒錢買書,我基本上是通過百八十遍地讀語文課文,以此來獲得閱讀量,這樣的經歷估計很多人都無法理解,枯燥的課文能讀出個什麼東西來?事實上,我讀出了課文中的智慧,當年語文老師評價我是中學生中讀懂孫犁和魯迅的少數人,從《荷花澱》中,我能讀出那些農村女子對丈夫的思念和擔心,女人們盼望著早日見到丈夫的羞澀,感受到新婚即上前線的男兒的英勇;從《阿Q正傳》中,我能洞察到趙司晨在探聽阿Q的“口風”後表現出來的惴惴不安,我知道對革命無知的阿Q一定不會有什麼善終,我還知道城頭變幻大王旗後,那些曾經呼風喚雨的人依然能吃香喝辣。我知道,作家們寫出來的這些文字不是文學上的創作和虛構,這是真實的生活。
一直夢想著能寫出大家那樣的文字,隨著閱歷的增長,逐漸地領悟到,與其說是這些大家的文字美,不如說,是大家們將自己的思想凝聚在文字里,讓文字熠熠生輝,文字因為思想而變得靈動和富有生氣。我開始將自己的所思所想用文字記錄下來,希望有一天也能將這些想到的東西變成文字。板凳能坐十年冷,學問甘於四時貧。要是能經過經年累月的積累,將文字整理成冊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在過去的日子裡,我樂此不疲。文字是語言表達的工具,文字書寫的素材來源於生活,於是,我將我的文字定格在既往的生活里。
我生活在一個比較幸運的年代,感知過飢餓,但是沒有經歷饑荒:經歷過貧窮,但是沒有經歷過貧苦。尤其值得慶幸的是,飢餓和貧窮時光都非常的短暫,短暫到我剛剛有記憶的時候,幸福很快就敲響了我的人生之門。記憶里有腳踏車和畜力車,記憶里有鄉下的困苦和艱辛,記憶里很快就有了城市印象,記憶里有我自己駕車走南闖北的見聞。
我有一個好朋友,他跟我說他想寫一本書,書名叫《橋》,這個題目讓我非常的震撼。橋在中國古代有兩個特別的含義:一個是交通的紐帶,一個是慈善的結晶。在鄉間,只有行善積德的人才會捐資建橋,鋪路修橋是民間最受人尊敬的活動,一座橋的背後都有一個感人肺腑的仁愛故事。受他的啟發,我將我的書以“車”來命名,車子現在是交通工具,而在古代,車子似乎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在春秋戰國時期,車子是國家財力的計量工具,“乾乘之國”在中秋時期代表一個中等國家,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將車子的軸距統一規定為六尺寬。我要寫的車不是代表身份和地位的“擺設”,而是刻在兒時記憶中的物質追求。繼腳踏車、機車之後,私家小汽車“進入尋常百姓家”,自駕游的人越來越多,我開始另外一種方式接受知識,每當自駕游的時候,總是感覺“走在路上,美在心裡”。車子讓我們走進別人的世界,同時在自己的內心深處也創造了一個世界。
將不同時期寫就的文字放到一本書里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因為這樣的碼放既要考慮內容的同質性,而且還要保持文字和思想的一致性,林林總總的文字要想整理出一個頭緒,這需要智慧。我不是信佛的人,但是我覺得佛教是一門教人智慧的學問,考慮到文章中也有名山古剎的記錄,為此,我將文字分成幾個篇章,分別以不同的佛教辭彙來區分方位、感知和思考,目的無他,只是希望讀者能從文字中感知到智慧。
“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帶長鋏之陸離兮,冠切雲之崔嵬。被明月兮佩寶璐。世混濁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馳而不顧。駕青虬兮驂白螭,吾與重華游兮瑤之圃。登崑崙兮食玉英,與天地兮同壽,與日月兮同光。”這段文字摘自於戰國時期大詩人屈原的《涉江》,這篇文章屈原是想表達自己懷才不遇的憤懣及對昏庸腐敗統治的失望,這篇文章選取的這部分是我最喜歡的段落,也是我最需要達到的一種意境。屈原寫這些文字的時候是“抑鬱”的,但是我希望從這種意境中汲取一些“正能量”,讓讀者以輕鬆的心態“駕青虬驂白螭,與舜帝游瑤之圃”。
讀千卷書,行萬里路。在獲得知識方面,古人將行路與讀書的效果等同起來,從國小到大學,讀過的書應該不止千卷,我從書本中學到了很多謀生的知識。長大了,我開始去往外地求學和工作,這些知識伴隨我走遍了天涯。在行走中,我又獲得了新的知識,這些知識中的絕大部分與謀生似乎沒有關係。常常有人問我,讀書有什麼用呢?這個問題我不知道如何回答,如果從實用主義角度出發,很多書讀了真沒用,因為它換不來薪酬和職位。但是我想追問一句,人活著是為了什麼呢?或者說,人生追求的目標是什麼呢?不就是為了獲得心靈的愉悅嗎?讀書獲得的知識不能謀生,但是它可以“謀心”,心充實了,精神世界就飽滿了,我們不就直接實現了人生的目標嗎?
一車一世界,這個世界是精神世界,也是心靈自由的世界,在過去的幾十年,我用心感知了世界,最近幾十年里,我們全家通過車認識和享受了周邊的世界,文字寫出來的是經歷,文字背後凝聚的是故事和精神,但願有更多的朋友通過文字跟我交換彼此的精神世界。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溫暖於張曉蕾女士和朱承或小朋友伴隨我一起走過的日子,特別鳴謝李正斌及其同事們對於本書出版發行投入的厚愛,感恩於中國工商銀行數據中心(北京)的同事,他們給予了我不斷寫作的動力! 朱曄
2014年3月4日

序言

在故事中行走
明洪武初年某日,江西婺源某村落,漫山遍野的油菜花在和風的吹拂下,舞動成一簇簇黃色浪花。
在油菜花地里,母親邊後退邊用鋤頭小心地在油菜根部的田壟邊刨出一條小溝。在母親的前面,一個小男孩和一個小女孩彎腰跟著,小女孩從胳膊上挎著的籃子裡用手捻出幾顆棉花籽均勻地灑在溝里,小男孩從手上拎著的糞箕中抓起一把草木灰蓋在棉花籽上。在不遠處低洼的水田裡,父親將褲腿卷到膝部,一手揮著長鞭,一手扶著犁耙驅趕著水牛耕田。
突然,一陣打殺和哭喊聲從村子裡面傳出,父親停下田裡的農活,連忙爬到田壟上張望,只見村頭有官兵模樣的人,手裡揮舞著刀棒將村民從村子裡往外驅趕。父親連忙衝進油菜地里,帶著母親和兒女蹲伏在地溝里一動不動。父親原本想從地溝里貓著腰回村去看看,母親硬拽著父親的衣服沒有讓他去。夜幕快降臨的時候,在不遠的官道上,他們看見村子裡的人被官兵們押著往外走。父親貼著地面爬到路邊不遠處,他聽到押解的官兵罵罵咧咧,女人和孩子的哭聲讓他聽不清楚官兵們喊叫的內容。
天黑下來以後,父親爬到村口,他看見村子邊有官兵舉著火把在值守,遠遠地他看見還有些官兵在挨家挨戶搜查,每搜查完一家,當兵的隨手就扔進去一個火把,茅屋在短短的一瞬間便火光沖天。看到這樣的情景,父親連忙回到地里找到母親和一雙兒女,看到家園被毀,他們準備連夜去鄰村投靠親戚,誰知剛一上官道,他們便被官兵發現,他們與所有的鄉親一起走上了背井離鄉的道路。
父親不知道,這是明朝初年的一場“運動”,後世人稱之為“洪武趕散”。父親和很多鄉親一起被官兵一路驅趕,先是爬山,後是涉水,也不知道走了多少個日子,也不知道走了多遠的路程,由於他們中很多人不識字,他們不知道行經的地名,只知道在一個湖邊,從四面八方被驅趕來的人在這兒集中等船渡湖,湖邊的壩上有很多瓦屑,因此,他們就叫這個地方為“瓦屑壩”。過了湖之後,他們接著又被趕上停在長江裡面更大的船上,船過江後,這些人被官兵四處驅趕,人群散開,官兵立即撤回江邊,以防有人偷偷返回。
父親上岸後,幾乎辨不出東南西北,憑著感覺,他帶著一家老小又走了幾天,在一個山腳下,他們見到一個僧人,僧人是山頂上雪山寺的。看到父親一家老小饑渴難耐的樣子,僧人施捨了些米粥,當天夜裡,一家人夜宿雪山寺。夜晚,他們悵然地看著滿天的星斗,不知道明天的路在何方?父親坐在寺廟外面長吁短嘆。僧人過來安慰父親,並和父親交談了起來。在交談中,父親獲知這個地方屬於安慶府,僧人是當地的居民,這個地方當年“人傑地靈、物阜民豐”,可惜元末的兵荒馬亂,尤其是朱元璋與陳友諒在此戰鬥數年,將一個人間天堂變成了荒無人煙的地獄。僧人一家老小都死於戰亂,他也在戰亂中差點被亂兵砍死,奄奄一息的他被寺里的方丈救活,他便隨著方丈在寺廟裡面出家了。聽說父親無處可去,僧人便建議父親留下來,因為這個地方到處都是良田沃土,只要能耕作,日子馬上就會好起來。
第二天一早,太陽剛爬上山崗,父親沿著僧人的指點,尋找山下可以安家的地點,父親發現這個山的景致跟婺源老家非常相似,父親緊鎖的眉頭舒展了,他決定先在此安頓下來。知道父親的決定之後,僧人告訴父親這個地方的一個傳說,這裡兩座山之間有一個低凹處,如果從空中看,這是一個人的大腳印,這個腳印是當年“九華老爺”留下的,據說當年九華老爺和禪宗三祖僧璨渡江後,同時看中這塊風水寶地,他們就想搶這個地方當自己的道場,九華老爺步子大,先到達這個地方,他一腳踩在山脊上,誰知道承載這座山的是一條土龍,這條龍承受不住九華老爺一踩,龍嘶鳴一聲飛走了。九華老爺只好遺憾地離開了這個地方,被九華老爺踩過的地方,當地人叫“龍嘶嶺”。
父親被這個傳說吸引住了,他們在僧人的幫助下,父親帶領全家人砍伐茅草,蓋起了房子,從此,全家人在這座山下永久地居住了下來。為了防止後世人忘記自己的祖先,父親告訴孩子,故鄉在遙遠的婺源,為了讓孩子們找到回故鄉的路,父親說出了“瓦屑壩”這個名字,其實父親也不知道“瓦屑壩”離故鄉到底有多遠。父親生前再也沒有回到故鄉。在父親故去後,子女們沒有將父親的棺木埋進土裡,他們幻想著將來還有一天,他們會護送父親的靈柩回故鄉。時光荏苒,成千上萬與父親一樣從“瓦屑壩”遷移到江北的人,他們再也沒有回到故鄉。在他們子孫的心裡留下了對故鄉的美好嚮往,當年從“瓦屑壩”遷移過來的人逐漸老去,他們“百年”之後,兒孫們無一例外地將他們的靈柩在地面擱置三年以後才埋葬到土中,以表明他們心裡永遠惦記遠方的故鄉。
這不是故事,這是我的家族史,它記錄於我的家譜中。若干年前,我查閱過長江沿岸一些城市的地方志,發現長江中下游沿線的很多居民,他們的祖先跟我的祖先有共同的經歷,我被這些故事深深吸引。家族中我的先輩里,一定也有跟我有著同樣渴望的人,可惜當時的經濟、文化和交通條件,他們只能從手頭能得到的資料和鄉間零星傳說中去分析推理,他們將自己分析的結果編成了故事,我在聽故事中逐漸長大。我開始學會閱讀故事,隨著讀到的故事越來越多,我知道了不僅我的家鄉有故事,而且知道了有人的地方就有故事,雖然故事各有不同,但是故事都精彩紛呈。有些故事被文字記載了下來,故事變成了歷史,而更多的故事就像我的先人的靈柩一樣,停在地面一段時間之後就深埋於地下,後人只能靠口口相傳這些故事來延續著身邊的歷史。
為了故事,我在家鄉先後從村里走到鄉里,從鄉里走到縣裡,再從縣裡走到市里,在行走中,我送走了母親,那時母親還不知道很多故事和“世故”,我甚至還沒有向母親說過一個完整的故事,在母親“厝樞”的時候,我將自己行走中的經歷在心裡告訴了母親。以後的事,也許母親不知道了,我從步行、騎腳踏車,直到後來開著自己的私家車行走,我先後去過南京、廣州、北京學習和工作,後來又以北京為中心去過北京周邊1000公里以內的所有地方,每到一個地方,我都聽到了很多故事,從別人的故事中我都獲得了一些智慧和啟迪。
當年,我的啟蒙老師第一眼看上我是因為我在給一群孩子講故事,在老師的激勵下,每遇到一個故事,我都想將它記錄下來,準備將故事傳遞給同我一樣喜歡聽故事的人,大約10年的時間,我積累了幾十篇故事,這些故事中,我雖然是一個聽眾,但是我一直扮演著故事“發掘者”的角色,同樣一個地方,我既是聽故事的人,也是轉述故事的人,甚至在一些場景下,我也成為故事的一部分。記得有一年過小年的時候,我在婺源的縣城度過,住在婺源縣城的一個歷史老師,他竟然不知道婺源縣城為什麼叫“紫陽鎮”,我告訴他朱熹的歷史,我想以後他會在他的歷史課堂上給孩子們講“婺源與朱熹”的故事。這個老師估計看不出現在開著私家車行走的外鄉人,當年心裡也憋了很多腳踏車、機車及婺源的故事,這個講故事的人其實就是想聽朱熹的故事,所以在年前來婺源遊玩。
記得那年去內蒙古的時候,由於內蒙古到處都在修路,過阿爾山以後,原本想當天趕到滿洲里,沒想到的是,我們離開阿爾山不到70公里便被困住了,因為那裡的路實在無法通行,為了在天黑之前不被陷在路上,我們只好就近找一個地方住下。在茫茫的呼倫貝爾大草原上,要想找到有人煙的地方實在不是一件容易事。讓我們感到無比慶幸的是,我們還真的在天黑之前找到了一個村子,這個村子的名字叫罕達蓋,村子裡就幾十戶人家,由於不是交通要道且不是旅遊景點,村子裡沒有旅館或者飯店之類的食宿場所,在村裡的林場管理站,我們找到了棲身之所,這是林場職工家屬為了賺取一點“外快”,將自家的多餘房間裡擺上四張單人床,偶爾接待過往的貨車司機。那個房間裡的設施簡陋到除了四張床之外什麼都沒有,沒有門栓,晚上睡覺的時候我用空閒的那張床頂著門,以防夜間有什麼動靜;沒有廁所,我們晚上打著手電去給草原“施肥”,在夜深人靜的草原上,女兒第一次看到滿天星斗,我在草原上對著“觸手可及”的星星,給她講述了牛郎與織女的故事,在新奇和美好中女兒進入甜美的夢鄉。年幼的女兒不知道,那天晚上我給她驅趕了一晚上跳蚤。到現在我也沒有告訴女兒,為什麼一夜之間她的腿上多了很多“紅包包”。
我更不敢告訴女兒,我們在藏區曾經被一群青年打劫的經歷,那個場景可以編成一個非常驚險的故事,而這樣的故事讓人感覺不到“正能量”,我不想給孩子和我的讀者心裡留下“不陽光”的記憶。有些地方自然風景很美,比如九寨溝、內蒙古大草原,那裡好像沒有我想聽的故事。還有一些地方故事很多,但是這些故事一聽就知道是導遊為了吸引遊客而整出來的“噱頭”,我不願意受這樣的故事蠱惑,這也是很多我去的地方,沒有留下故事的原因。當然,沒有留下故事的地方也有可能是我傾注感情最多的地方,在我的作品中,沒有記述生我養我的家鄉,沒有培育我成長的南京,更沒有我鐘愛並永久居留的城市北京,這些地方飽含了我的親情、友情、真情、愛情。沒有寫這些地方不代表我沒有感情表達,在本書的最後一個部分,我以隨筆的形式,以節日為依託,記錄了對這些讓我魂牽夢繞地方的思念,隱含了一個遊子“獨在異鄉為異客”的心路歷程。如果說這個部分與前面遊記部分不同,那只是“行走”的方式不同,一個是交通工具在行走,一個是心靈在旅行。
本書中的故事是我以前人生閱歷的一個“小結”,成文前後花了約10年的時間,將所思所想集結成文字,這是令人非常愉快的事。作為一本散文集,要想將時間跨度這么大寫成的文字揉捏到一起,這很費腦筋,為此,我請教了很多出版和寫作方面的大家,希望從他們的智慧中吸取營養;也有愛讀我作品的讀者給我建議,當下關於旅遊的書籍比較熱銷,我可以按照暢銷書的模式進行一下包裝。在綜合方方面面建議的基礎上,我用故事中比較有代表性的一篇文章的標題作為本書的書名——《一車一世界》,我希望讀者能將這本書當成一本散文集來翻閱。
《一車一世界》看似很有“佛理”,這也是我真實的想法,我的文字特色是“哲理”,佛學原本就是一門哲學,任何門類的哲學終極目標都是為了實現人類身心的自由,它們都是啟迪智慧的學問。如將本書當成一篇散文,從“形散而神不散”的範式要求考慮,我將所有的故事按照“東西南北”進行了簡單的地域上的劃分,為了呼應書名,每一篇我都選擇了一個佛教上的名詞,這些詞名義上代表方位,其實中間蘊含了智慧,關鍵看讀者是否與佛有緣。
書香也怕架子深,我更希望的是,讀者能從汗牛充棟的書庫中找到我的書,能通過這些文字跟我一起在故事中行走,在行走中思考。
朱曄
2014年2月20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