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計畫是教育部為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落實《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村教育工作的決定》而啟動“一村一名大學生計畫”,通過現代遠程開放教育方式,將高等教育延伸到農村,儘快為農村第一線培養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技術和管理人才,使他們成為發展農村經濟和農業生產的帶頭人、農村科技致富帶頭人和發展農村先進文化的帶頭人,從而推動農民增收和農村社會、經濟的發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一村一大
- 外文名:one village ,one undergraduate
- 全稱:一村一個大學生
- 招收對象:高中畢業或同等學歷農村青年
- 開設多少專業:共16個專業
一村一大計畫,培養對象,專業和課程,試點教學工作,
一村一大計畫
“一村一名大學生計畫”就是利用現代遠程教育技術,通過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及全國廣播電視大學系統,並集成全國農業高校和相關高校優質教育資源及實用技術課件,通過採用廣播、電視、衛星、網際網路等現代遠程教育技術手段,利用全國已建成或正在建設的中國小信息技術教育站(點)、農村黨員幹部教育站(點),將高等教育輸送到縣和中心鄉鎮的學習點,在農村以中央廣播電視大學的高職教育為主,每年每村招收一名大學生,培養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層次的農村實用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
針對農村成人學習的特點,教育部將為實施“一村一名大學生計畫”制定專門的政策。計畫單列,註冊入學,不轉戶口,就地上學,自主學習,累計學分,修滿規定的學分可頒發國家承認的學歷文憑。“一村一名大學生計畫”招收對象主要面向具有高中(含職高、中專)畢業或具有同等學歷的農村青年,鼓勵復員退伍軍人、農業科技示範戶、村幹部,以及鄉鎮企業或龍頭企業帶頭人、科技致富能手參加學習;根據農業生產特點和解決農民學生工學矛盾,農村大學生的培養主要採用電視教學、網路教學、集中面授、個別輔導、學習小組等相結合的方式開展教學,並改革現行考試辦法和建立系列證書管理制度,實現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的溝通與銜接。
培養對象
“一村一名大學生計畫”招收對象主要面向具有高中畢業或具有同等學力的農村青年,鼓勵復員退伍軍人、農業科技示範戶、村幹部,以及鄉鎮企業帶頭人、科技致富能手參加學習。國中畢業生可註冊學習課程。
專業和課程
在專業設定上,中央電大已經開設了農村發展需要的具有高等職業教育特點四大科類,共16個專業,包括: 農業技術類7個專業:設施農業技術、種子生產與經營、園藝技術、作物生產技術、茶葉生產加工技術、中草藥栽培技術、菸草栽培技術專業。 林業技術類2個專業:林業技術、園林技術專業。 畜牧獸醫類3個專業:特種動物養殖、畜牧獸醫、畜牧專業。 農林管理類4個專業:農村行政管理、農業經濟管理、鄉鎮企業管理、農村信息管理專業。 在專業劃分上,實行以職業崗位群為主兼顧學科分類的原則體現高等職業教育的特色。在課程設定上,按照課程開放的理念,搭建由種植、養殖和管理為主要體系的課程平台作為構建專業的基礎,注重與非學歷教育、實用技術教育結合,並實行學分制管理。地方教學點的教師指導學生根據自己構建知識、能力、素質結構的目標要求,在專業規則框架下,從相應的課程模組中自主選學一定數量的課程。根據課程的完成情況,取得相應的課程證書、培訓證書、結業證書以及高等教育專科學歷畢業證書。在“一村一名大學生計畫”課程平台上,已建成了百餘門課程的多媒體教學資源,基本適應了當前教學工作的需要。
教學組織形式
教學方式上主要採用學生自主學習、電視教學、網路教學、集中面授、個別輔導、學習小組等相結合的方式開展教學。 中央電大為適應農村學習者遠程學習的需要,開發價格低廉、方便實用、利於學生自主學習的課程學習包。課程學習包的價格比社會上同類教材價格降低30%左右。課程學習包包括課程學習指南、文字教材、學習指導VCD、課程形成性考核冊及考核說明等多種媒體教材。其中課程學習指南重點介紹了教學方法、組織、資源的引導、活動的安排、以及對學習方法的指導等內容。 課程學習包通過配送方式按註冊名冊直接發放到縣級電大,由縣級電大及時快速地送達學生手中。 電視課程通過中國教育電視台衛星頻道播出,多媒體教學資源通過中國教育衛星多媒體寬頻傳輸平台IP通道播出,通過專門設立的“一村一名大學生計畫”遠程教育網傳輸網上教學資源,開展網上教學活動。 縣級電大是實施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學生計畫”的基礎,具體實施試點專業教學、為學生學習提供支持服務、負責招生、註冊、學生學籍管理以及各教學環節的組織工作。依
試點教學工作
“一村一名大學生計畫”試點五年來,中央電大和試點省級電大共同制定了落實試點教學工作的意見,採取各種措施,加強試點教學工作,取得了比較明顯的成效。
1.重視教學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教學設施的建設。在教學檢查中,各省級電大和教學點都制定了適合自己情況的教學檔案。內蒙古、廣西電大建立了各個管理環節的工作流程、規章制度和檢查監控體系。河南電大編制下發了《“一村一名大學生計畫”工作手冊》,指導基層教學點開展工作。許多教學點制定了不同形式的《教學管理人員工作職責》、《班主任崗位職責》、《任課教師工作職責》、《外聘專兼職教師制度》、《學員聽課制度》、《教學生產實習要求》、《實驗教學管理及驗收制度》等管理制度。
2.師資配備有了加強,責任機構的設定得到落實。根據試點要求,不少省級電大在專業師資配備上得到了加強。江西電大開設的每個專業類別都已配備具有副高以上職稱或具有本科學歷的專業教學主任,各教學點每門課程都配備課程責任教師。北京電大為每個專業配備了一名專業責任教師,聘請中國農科院、北京農學院的專家和學校的專業教師承擔每門課程的責任教師,聘請中國農科院的專家做實踐環節指導教師。山西電大成立了全省範圍的“一村一名大學生計畫”公共課程、畜牧獸醫、管理、種植4箇中心教研室,對下屬教學點進行教學幫扶。 目前省級電大責任機構有的設在教務部門或招生辦,有的設在教學部門,如教學處,農醫學院、理工學院,也有的設在非學歷教育部門,如繼續教育學院或燎原學校。總體上講,各單位試點工作都有專人負責,保證了試點工作的順利開展。
3.辦學條件得到明顯改善。由於開放教育試點項目總結性評估的推動,各省級電大及試點教學點都採取措施加強了基層電大教學點的建設,而“一村一名大學生計畫”試點又大多設在開放教育的教學點,開放教育教學點條件的改善為“一村一名大學生計畫”試點奠定了基礎。 為推動“一村一名大學生計畫”的實施,在國家尚無專項經費投入的情況下,中央電大偕同有關省級電大實施了“西部地區百所縣級電大援助計畫”,援助西部省區100所縣級電大的教學現代化建設。與此同時,還實施了“一村一名大學生計畫”的“非西部地區貧困縣級電大援助計畫”,2005年至2007年共援助了20所縣級電大。當地政府也都給予了相應的配套投入。在援助計畫的促進下,各地電大更加重視教學點辦學基礎條件建設,教學點辦學條件有了比較明顯的改善。湖南電大開展了全省示範性縣級電大的評選活動,促進了縣級電大教學設施的建設,並撥付10萬元專項補助資金,幫助基層教學點解決教學經費不足的問題。浙江電大在第一批試點教學點接受中央電大“1+1”經費支持的基礎上,對每個教學點又配套支持1萬元,幫助其改善辦學條件。一些貧困地區的教學點,通過“西部地區百所縣級電大援助計畫”和“非西部地區縣級電大援助計畫”的援助,基礎設施和網路條件得到了顯著改善,保證了試點教學的需要。
4.教學模式的探索邁出了可喜的一步。一些教學點和省級電大結合本地本校實際,對適合農村和農村學習者特點的人才培養模式及教學模式進行了初步探索。山西電大推廣“114”教學模式,即暢通一個通道、提供一個書包、四種互動自主學習方式。內蒙古電大設計了“一個中心、兩項服務、五種組織、九種手段,監控與評價貫穿其中”的教學模式。湖南電大提出了“11531”教學模式,即“一點、一線、五面、三級、一評價”,學校還發揮了督導隊伍的作用,形成了教學督導體系。江西電大採用“三點一線”教學模式,即進行課程知識理論框架線的梳理,以及重點、難點、疑點輔導,及時解決學生學習中的困難。儘管這些教學模式還不成熟,但反映了各省級電大面向農村進行遠程教學的指導思想,在教學模式的探索上初見成效。
5.逐步重視利用網路開展教學支持服務。北京電大除中央電大“一村一名大學生計畫”網上開出的7個欄目外,在本校平台上增加了“考試指南”、“作業與講評”和“自檢與自測”3個欄目。湖南電大設立了“一村一名大學生計畫”遠程教學網和虛擬課堂,編制了針對當地需要的配套教學資源。內蒙古電大在省級電大網站的“教學”板塊中,整合和自建了79門課程的文字教學輔導資源,轉錄了29門課程的錄像教學資源,教學點和學生可以隨時利用網路了解試點各專業的教學計畫、有關課程的教學檔案、教學資源和教學輔導。許多省級電大在遠程教學平台上設定了“一村一名大學生計畫”專門網頁,河南、浙江、湖南、江蘇電大還通過簡訊平台或QQ群建立與學生的聯繫。
6.教學點重視教學環節的落實。教學點普遍比較重視集中教學環節特別是面授輔導的實施。多數教學點因地制宜設立實踐教學基地,重視形成性考核的組織與實施,能指導和幫助學生組建學習小組,開展一些不同形式的送教下鄉活動。對待入學教育,各地都能認真組織和實施。湖南望城教學點一周集中一天進行面授輔導,半天講授,半天討論、上網或實踐,由電大和組織部門對學生實施共同管理,到課率在90%以上。山東兗州電大對部分課程每周安排半天輔導。
7.湧現出一批學有所成的優秀畢業生,在當地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影響。 “一村一名大學生計畫”學生中,有很多人成為當地的能工巧匠。湖南炎陵縣電大畜牧獸醫專業的學生羅懷祖、邱福雙,利用學到的養殖知識和技術,創辦了株洲騰飛畜牧有限公司,建立起5個良種母豬示範村,推廣養豬新法,帶領當地農民致富;農村行政管理專業的喻建興,運用農村政策法規、土地利用規劃課程所學理論知識,指導社區拆遷工作,順利解決了這個老大難問題。湖南望城縣雷鋒鎮真人橋村是縣電大最早的“實驗村”,2004年該村還屬於“扶貧村”,該村7名村級幹部先後有4名主動報名參加了“一村一名大學生計畫”學習,該村已經成為長沙地區有名的“新農村建設示範村”和小康村。
此外,有的教學點創造了教學與生產經營相結合的創業模式,直接為當地農民服務。河北霸州成人中專學校建立了農業服務站,在為學生傳授理論知識的同時,免費為學生上門提供種植、養殖方面的技術指導。廣西電大正積極籌建一個供“一村一名大學生計畫”學生參加的可以進行農產品交易的網路平台,以方便農民學生通過網路了解行情並進行交易,加快農產品的流通。湖南望城縣教學點創立了“試驗村”,探索“學校+公司+農戶”的教學服務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