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午荷

一朵午荷

《一朵午荷》是台灣作家洛夫的一篇散文,作品發表於1979年,後收入《洛夫散文集》。作者用敏銳的觸覺和洗鍊的文字,描寫了一池夏天午後雨中的荷和一池秋末午後花事已殘的荷,為讀者奉獻了一幅風格獨特、震撼心靈的寫意水墨畫

文章在樸素和平淡的語言中寫出了一個深刻的哲理:興衰無非都是生命過程中的一部分。愛生命就要愛生命的全過程。一朵午荷的出現,不僅讓詩人走向內心,深入生命的底層,更在時間的意義上揭示關於宇宙規律的哲學命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一朵午荷
  • 作家洛夫
  • 發表於:1979年
  • 文集:《洛夫散文集》
《一朵午荷》原文,《一朵午荷》賞析,作者簡介,

《一朵午荷》原文

一朵午荷一朵午荷
一朵午荷
A
這是去夏九月間的舊事,我們為了荷花與愛情的關係,曾發生過一次溫和的爭辯。
“真正懂得欣賞荷的人,才真正懂得愛。”
“此話怎講?”
“據說偉大的愛應該連對方的缺點也愛,完整的愛包括失戀在內。”
“話是這么說,可是這與欣賞荷有啥關係?”
“愛荷的人不但愛它花的嬌美,葉的清香,枝的挺秀,也愛它夏天的喧譁,愛它秋季的寥落,甚至覺得連餵養它的那池污泥也污得有些道理。”
“花凋了呢?”
“愛它的翠葉田田。”
“葉殘了呢?”
“聽打在上面的雨聲呀!”
“這種結論豈不太過羅曼蒂克。”
“你認為……?”
“欣賞別人的孤寂是一種罪惡。”
其實我和你都不是好辯的人,因此我們的結論大多空洞而可笑,但這次卻為你這句淡然的輕責所懾服,臨別時,我除了赧然一笑外,還能說些什麼呢?
記得那是一個落著小雨的下午,午睡醒來,突然想到去歷史博物館參觀一位朋友的畫展。為了喜歡那份涼意,手裡的傘一直未曾撐開,冷雨溜進頸子裡,竟會引起一陣小小的驚喜。沿著南海路懶懶散散地走過去,撅起嘴唇想吹一曲口哨,第一個音符尚未成為完整的調子,一輛紅色計程車側身馳過,濺了我一褲腳的泥水。抵達國家畫廊時,正在口袋裡亂掏,你突然在我面前出現,並遞過來一塊雪白的手帕。老是喜歡做一些平淡而又驚人的事,我心想。但當時好像彼此都沒有說什麼,便沿著畫廊牆壁一路看了過去。有一幅畫構想與色彩都很特殊,經營得頗為大膽,整個氣氛有梵谷的粗暴,一大片紅色,觸目驚心,有抗議與呼救的雙重暗示。我們圍觀了約有五分鐘之久,兩人似乎都想表示點意見,但在這種場合,我們通常是沉默的,因為只要任何一方開口,爭端必起,容忍不但成了我們之間的美德,也是互相默認的一種勝利者的表示。
這時,室外的雨勢越來越大,群馬奔騰,眾鼓齊擂,整個世界籠罩在一陣陣激越的殺伐聲中,但極度的喧囂中又有著出奇的靜。畫廊的觀眾不多,大都面色呆滯,無奈地搓著手在室內兜圈子。雨,終於小了,我們相偕跨進了面對植物園的陽台。
“快過來看!”你靠著玻璃窗失神地叫著。我挨過去向窗外一瞧,正如舊約《創世紀》第一章中所說:“神的靈運行在水面上,神說有光,便有了光。“我頓時為窗下一幅自然的奇景所感動,怔住。
窗下是一大片池荷,荷花多已凋謝,或者說多已雕塑成一個個結實的蓮蓬。滿池的青葉在雨中翻飛著,大者如鼓,小者如掌,雨粒劈頭劈臉灑將下來,鼓聲與掌聲響成一片,節奏急迫而多變化,聲勢相當懾人。這種景象,徐志摩看了一定大呼過癮,朱自清可能會嚇得臉色發白;在荷塘邊,在柔柔的月色下,他怎么樣也無法聯想起這種騷動。這時,一陣風吹過,全部的荷葉都朝一個方向翻了過去,猶如一群女子驟然同時撩起了裙子。我在想,朱自清看到會不會因而激起一陣靦腆的竊喜?
我們印象中的荷一向是青葉如蓋,俗氣一點說是亭亭玉立,之所以亭亭,是因為它有那一把瘦長的腰身,風中款擺,韻致絕佳。但在雨中,荷是一群仰著臉的動物,專注而矜持,顯得格外英姿勃發,矯健中另有一種嬌媚。雨落在它們的臉上,開始水珠沿著中心滴溜溜地轉,漸漸凝聚成一個水晶球,越向葉子的邊沿擴展,水晶球也越旋越大瘦弱的枝桿似乎已支持不住水球的重負,由旋轉而左搖右晃,驚險萬分。我們的眼睛越睜越大,心跳加速,緊緊抓住窗欞的手掌沁出了汗水。猝然,要發生的終於發生了,荷身一側,嘩啦一聲,整個葉面上的水球傾瀉而下,緊接著荷枝彈身而起,又恢復了原有的挺拔和矜持,我們也隨之噓了一口氣。我點燃一支煙,深深吸了一口,然後緩緩吐出,一片濃煙剛好將臉上尚未褪盡的紅暈掩住。
也許由於過度緊張,也許由於天氣陰鬱,這天下午我除了在思索你那句“欣賞別人的孤寂是一種罪惡”的話外,一直到畫廊關門,揮手告別,我們再也沒有說什麼。
B
但我真正懂得荷,是在今年另一個秋末的下午。
十月的氣溫仍如江南的初夏,午後無風,更顯得有點燠熱。偶然想起該到植物園去走走,這次我是誠心去看荷的,心裡有了準備,仍不免有些緊張,十來分鐘的路程居然走出一掌的汗。跨進園門,首先找到那棵編號廿五的水杉,然後在旁邊的石凳上坐憩一下,調整好呼吸後,再輕步向荷池走去。
噫!那些荷花呢?怎么又碰上花殘季節,在等我的只剩下滿池涌動的青葉,好大一拳的空虛向我襲來。花是沒了,取代的只是幾株枯乾的蓮蓬,黑黑瘦瘦,一副營養不良的身架,跟豐腴的荷葉對照之下,顯得越發孤絕。這時突然想起我那首《眾荷喧譁》中的詩句:
眾荷喧譁
而你是挨我最近
最靜,最最溫柔的一朵
……
我向池心
輕輕扔過去一粒石子
你的臉
便譁然紅了起來
其實,但是我還真不明白它的臉為什麼會頓然紅了起來,也記不起扔那粒石子究竟暗示什麼,當然更記不起我曾對它說了些什麼,總不會說“你是君子,我很欣賞你那櫛風沐雨,吃污泥而吐清香的高潔”之類的廢話吧?人的心事往往是難以牢記的,勉強記住反而成了一種永久的負荷。現在它在何處,我不得而知,或下墜為爛泥,或上升為彩霞,縱然遠不可及,但我仍堅持它是唯一曾經挨我最近,最靜,最最溫柔的一朵。朋友,這不正足以說明我決不是只喜歡欣賞他人孤寂的那類人嗎?
午後的園子很靜,除了我別無遊客。我找了一塊石頭坐了下來,呆呆地望著滿池的青荷出神。眾荷田田亭亭如故,但歌聲已歇,盛況不再。兩個月前,這裡還是一片繁華與喧囂,白晝與黃昏,池裡與池外,到處擁擠不堪;現在靜下來了,剩下我獨自坐在這裡,抽菸,扔石子,看池中自己的倒影碎了,又拼合起來,情勢逆轉,現在已輪到殘荷來欣賞我的孤寂了。
想到這裡,我竟有些赧然,甚至感到難堪起來。其實,孤寂也並不就是一種羞恥,當有人在欣賞我的孤寂時,我絕不會認為他有任何罪過。朋友,這點你不要跟我辯,興衰無非都是生命過程中的一部分。今年花事已殘,明年照樣由根而莖而葉而花,仍然一大朵一大朵地呈現在我們面前,接受人的讚賞與攀折,它卻毫無顧忌地一腳踩污泥,一掌擎藍天,激紅著臉大聲唱著“我是一朵盛開的蓮”,唱完後不到幾天,它又安靜地退回到葉殘花凋的自然運轉過程中去接受另一次安排,等到第二年再來接唱。
撲撲塵土,站起身來,心口感到很悶,有點想吐,寂寞真是一種病嗎?繞著荷池走了一圈後,舒服多了,繞第二圈時,突然發現眼前紅影一閃而沒。放眼四顧,仍只見青荷田田,什麼也沒有看到。是迷惘?是殷切期盼中產生的幻覺?不甘心,我又回來繞了半匝,然後蹲下身子搜尋,在重重疊疊的荷葉掩蓋中,終於找到了一朵將謝而未謝,卻已冷寂無聲的紅蓮,我驚喜得手足無措起來,這不正是去夏那挨我最近,最靜,最最溫柔的一朵嗎?

《一朵午荷》賞析

眾荷喧譁
洛夫
眾荷喧譁
而你是挨我最近
最靜,最最溫婉的一朵
要看,就看荷去吧
我就喜歡看你撐著一把碧油傘
從水中升起。
我向池心
輕輕扔過去一粒石子
你的臉
便譁然紅了起來
驚起的一隻水鳥
如火焰般
掠過對岸的柳枝
再靠近一些
只要再靠我近一點
便可聽到水珠
在你掌心滴溜溜地轉。
你是喧譁的荷池中
一朵最最安靜的
夕陽
蟬鳴依舊
依舊如你獨立眾荷中時的寂寂。
我走了,走了一半又停住
等你
等你輕聲喚我。
這是洛夫詩歌《眾荷喧譁》中的句子。也許你更熟悉他的詩,也許你更熟悉他的《時間之傷》、《石室之死亡》、《血的再版》等一系列的堪稱世界詩歌領域的的“東方諾貝爾”品牌的詩作。台灣詩人洛夫的名字,代表當代海外華人詩歌創作的最高成就。這個曾經的“詩魔”,經過對詩歌意向的詭異神秘及語言艱澀的探索之後,回歸到意象明朗語言洗鍊的風格。一種簡潔、靜觀、亦虛亦實的氣息氤氳在他的詩行里。這一點,我們在讀他的《眾荷喧譁》一詩時已經感受到了。也是與荷有關,當我們讀完洛夫的散文《一朵午荷》,之後,真的很難把自己的感受一言以蔽之,那感覺實在是豐富到無法言喻。
作為詩人寫的散文《一朵午荷》,字裡行間還是瀰漫著詩的氣息。如果說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一幅朦朧清雅的寫實畫,那么《一朵午荷》,更像一幅風格獨特、震撼心靈的寫意水墨畫。你看到的絕非接天蓮葉與映日荷花的嬌艷與明媚,也不是隱現在牛乳一般月色中的荷葉在微風中波紋般的顫動,洛夫的筆下,不過是一池夏天午後雨中的荷和一池秋末午後花事已殘的菏,總之都是花已凋零而只有滿池青青荷葉的荷,“留得殘荷聽雨聲”?不,也有雨滴敲擊,但並不傷感,也有花殘及蓮蓬枯瘦的意象,然並不孤寂。可你卻會在靜靜的凝視中怦然心動,為了那掩藏在田田荷葉中一朵將謝未謝冷寂無聲的溫柔的紅蓮!可謂眾里尋它千百度,那荷卻在冷寂無聲處!這就是洛夫的午荷!
作為台灣詩人,洛夫甚至提出了“天涯美學”的概念,它代表著個人或者一個漂泊族群的詩歌美學之追求,似乎天涯漂泊,似乎遺世而立,行走就是家,我詩故我在,似有一種無奈的超拔。但他自己也承認:兩岸地緣和政治割斷不了塑造他人格,淬鍊他精神和智慧,培養他尊嚴的中國歷史與文化。他身在天涯,但中華情懷依舊,他的作品中仍受中華文化的哺育和薰陶,中國古典詩歌美學的精華似乎已滲透到他的骨髓里,並自然體現在他的詩文里《一朵午荷》,正是這樣一篇看似自由現代,實則古典含蓄,看似平淡無奇實則深情纏綿,看似樸實無華實則哲思深遠的美文。文章的的語言、情感、意象之美都值得深味。
語言雖然清淡,哲思更為深遠。洛夫的語言總是在極淡之中溢出濃濃的意味來。古人說“道法自然”,好文章也取其自然之氣。古人認為天地間有粹靈之氣,萬類皆得之,而文人得之居多,文人得之“凝為性,發為志,散為文”,所以文之靈氣得於自然,故文以自然為貴。《一朵午荷》,中寫荷上的雨珠是用這樣的語言:“雨落在它們的臉上“”水珠沿著中心滴溜溜地轉,漸漸凝聚成一個水晶球,越向葉子的邊沿擴展,水晶球也越旋越大,瘦弱的枝桿似乎已支持不住水球的重負……”明白如話的語言寫出雨中荷葉的靈動。不僅如此,文中寫荷花的淡然凋謝本來是意味深刻的,但卻沒有華麗的辭藻,除了一點擬人外平淡無奇,但正是在這平淡中,寫出了一個深刻的哲理:興衰無非都是生命過程中的一部分。愛生命就要愛生命的全過程。一朵午荷的出現,不僅讓詩人走向內心,深入生命的底層,更在時間的意義上揭示關於宇宙規律的哲學命題。時間,幾乎是中國古代詩歌中永恆的主題,但他們更多藉此感古今興衰、物是人非之悲,嘆人生苦短、滄海桑田之變,大量傷春悲秋之作傳達一種焦慮和悲觀,而洛夫以平淡自然的語言所表達的卻是一種平和與淡定,“愛荷的人”不但愛花、葉、枝,也愛它夏天的喧譁,與秋季的寥落,甚至那池污泥。所以,他愛那朵將要凋謝的午荷,沒有通常的悲哀,反而是驚喜、安靜而溫柔的愛戀。這是一種寓於平淡中的透徹,是一種透徹帶來的深情。
世界雖然喧譁,心靈依然寂靜。《一朵午荷》,是一篇寧靜的文章。雖然寫到室外萬馬奔騰的雨勢,“眾鼓齊擂,整個世界籠罩在一陣陣激越的殺伐聲中”,但又馬上寫到“但極度的喧囂中又有著出奇的靜”。即使寫了梵谷畫中觸目驚心的紅色,也是以靜默來觀賞;即使寫到兩個人的爭吵,也因為事關是否該欣賞荷花的孤寂而以“赧然一笑”做結;即使寫了激越的風雨中滿池的青葉如何的翻飛、騷動、驚慌,也是為襯托後來那個寂靜的午後自己與那一池青荷靜默的對話。最終是為了寫出:在這樣一個喧譁的世界裡存在著另一個寧靜的心靈世界。雖然不乏寫喧譁筆觸,但焦點總是停留在靜謐與孤寂的所在。“這種喧囂中的寧靜,這樣喧囂後的寂靜,不難看出老莊的影響,隱約現出王維那種“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的無邊的禪趣。正是這種寧靜,賦予文章一種“不著一字,盡得風流”的含蓄之美。
其形細微具象,其神博大深致。洛夫詩的意象,可謂一花一葉一世界。他把具體微小的事物放在一個宇宙境界中來審視。他寫初雪靜靜地躺在眾葉之間,他寫水蓮張開的手指扣響他心中的高山流水;他寫霜楓已凋的院子,他寫階前已殘的秋菊,他寫微笑的康乃馨和滿階翻飛的落葉,他凝眸一支蠟燭的小小火焰,甚至一滴掉落在古書上夾著時間暗泣的淚滴……非常具象,非常細微,但卻引人步步進入深廣的審美世界和心靈空間。他的散文和他的詩歌一樣,在花開花落中,在日升月落中,在四季的腳步中,在喧譁與寧靜中,他用敏銳的觸覺和洗鍊的文字探萬物之本質,窮究生命之意義。人眼所見有限,但心靈時空無限,所謂“一象之明珠,不若悟對之神通。”似乎世間萬物洛夫都能與之交流溝通,發現它與這個世界的聯繫,因此,一滴水珠就是整個世界。一朵荷花,一朵即將凋謝的荷花,它的嬌艷的過去和必然枯萎死亡的未來,昭示給洛夫的太多!生命,宿命,命運,花與人,生與死,今生與前世……那是一個一言難盡的世界,或者說那是人生世界的一個比照。所以文中說“真正懂得欣賞荷的人,才真正懂得愛。”
就是這朵將謝未謝的午荷,就那樣掩藏在重疊的青青的荷葉中,當洛夫尋找它,凝視它,留戀它的時候,午荷成了一個深廣的審美世界和心靈世界,一個喧囂中的寧靜世界,一個燃饒後的冷寂世界,一個走向凋殘卻毫無幽怨的平靜而淡然的心靈世界!雖然文中所描繪的現實世界很小,只是一池青荷,但在作者對滿池荷葉的靈動的描摹中,在對一朵午荷的期待和尋覓中以及滿心的欣賞和溫柔的憐愛中,投射出的心靈空間卻很深遠,深遠到我們久久凝視仍覺意味深長。那是一種持久的牽掛,一種平和的欣賞,一種溫柔而孤寂的感動,一種透徹而深沉的愛!
這就是洛夫的午荷!這就是淡然而美麗的《一朵午荷》。

作者簡介

洛夫(1928.5.11~ ),名莫運端、莫洛夫,湖南衡南縣相市鄉燕子山人。1943年進入成章中學國中部,以野叟筆名在《力報》副刊發表第一篇散文《秋日的庭院》。1946年轉入岳雲中學,開始新詩創作,以處女詩作《秋風》展露才情。國際著名詩人、世界華語詩壇泰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者、台灣最著名的現代詩人,被詩歌界譽為“詩魔”。現聘任北京師範大學、中國華僑大學、衡陽廻雁詩社名譽社長。作品被譯成英、法、日、韓、荷蘭、瑞典、南斯拉夫等文,並收入各種大型詩選,包括台灣出版的《中國當代十大詩人選集》,曾被評為中國十大詩人,並排首位。
洛夫寫詩、譯詩、教詩、編詩五十餘年,著作甚豐,出版詩集《時間之傷》《靈河》(1957)、《石室之死亡》(1965)、《眾荷喧譁》(1976)、《因為風的緣故》(1988)、《月光房子》(1990)、《漂木》(2001)等三十一部,散文集《一朵午荷》、《落葉在火中沉思》等六部,評論集《詩人之鏡》、《洛夫詩論選集》等五部,譯著《雨果傳》等八部。
洛夫和余光中一直被世界華文詩壇譽為雙子星座,洛夫的《邊界望鄉》和余光中的《鄉愁》一樣膾炙人口。
洛夫洛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