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萬殊(北宋程頤提出的理學命題)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北宋程頤提出的理學命題。“本”指本源、本體;“殊”指特殊、現象。所謂一本萬殊是指以同一本源派生出殊異的萬物,表明了本體與現象的關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一本萬殊
  • 提出者:北宋程頤
佛教華嚴宗提出一多的範疇,論證了“一多相攝”的關係。理學開山祖師周敦頤提出“二殊五實,二本則一,是萬為一,一實萬分,萬一各正,小大有定”(《通書·理性命》)的命題,所謂“二本則一”,是指陰陽以一為本體,一與萬的關係實即本體與萬物的關係。程頤認為,天下只有一個理,理是宇宙的本體,即以理為本,而萬物都歸本子理。他說:“天下之理一也,塗雖殊而其歸則同,慮雖百而其致則一。雖物有萬殊,事有萬變,統之以一,則無能違也。”(《伊川易傳》卷三)這裡的“一”或“理”,就是指“一本”而言,“若不一本,則安得‘先天而天不違,後天而奉天時?’”(《河南程氏遺書》卷二上)具體的事物雖然萬般殊異,但都可以“統之以一”,即統一於“理”,歸於“一本”。朱熹對“一本”與“萬殊”的關係做了進一步的解釋:“至誠無息者,道之體也,萬殊之所以一本也。萬物各得其所者,道之用也,一本之所以萬殊也。”(《論語集注·里仁》)認為一理之本派生萬物之殊,萬物之殊為一理之本所規定。一本萬殊與理一分殊其內涵是相同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