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宋芸子論學書

與宋芸子論學書

《與宋芸子論學書》是廖平所著作品,出自於《廖平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與宋芸子論學書
  • 作者:廖平
  • 創作年代:近代
  • 作品出處:廖平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昔者四科設教,不礙同歸;二學齊、魯。同鳴,蓋由俗異。是丹非素,未得宏通,一本萬殊,乃為至妙。是未可執一而廢百也,有明徵矣。或以講今古學為非,說《易》以主孔子為大謬;並謂“如不自改,必將用兵”。夫用兵之道,首重慎密;未發而先聲,此非兵也!將命者未悟耳。聊貢所懷,以資談笑。
間嘗考國朝經學,顧、閻雜有漢宋,惠、戴專申訓詁;二陳左海、卓人。漸及今、古。由粗而精,其勢然也。鄙人繼二陳而述西漢學派,撰《今古學考》,此亦天時人事,非鄙人所能自主者也。初撰《學考》,意在分門別戶,息爭調合;及同講習四五年之久,知古派始於劉歆,由是改作《古學考》,專明今學。此亦時令使然,非鄙人所能自主者也。二陳主於平分,李申耆、龔定庵諸先達乃申今而抑古,則鄙人之說,實因而非創也。宋人於諸說已明之後,好為苟難,占據《周禮》,欲相服從,累戰不得要領,乃乞師以自重。即以《王制》論之,盧氏以為博士所撰;即使屬實,漢初經師相傳之遺說,固非晚近臆造者可比。其中初無違悖,何嫌何疑,而視同異類?近人崇尚樸學,於儒先佚書,單文剩句,同見搜輯,豈以《王制》完全,獨宜屏絕?或曰:“非惡《王制》,惡以《王制》遍說群經耳。”是又割裂六經之說也。以為一經可以苟合,別經則不必然,不知不同者體例,不可不同者制度,此非可以口舌爭也。
鄙人嘗合數十人之力,校考其說,證明周、秦、西漢諸子、緯載籍,凡言制度者,莫不相同;再證以群經師說,如、、、、,以及佚存經說,若合符節。又考之、、、、、、、,尤曲折相赴,無纖毫之異。東漢以下不可知,若新莽以前,固群籍制度者之一總匯。鄙人食芹而甘,願公之同好。且現在外侮憑陵,人才蝟瑣,實欲開拓志士之心胸,指示學童之捷徑,以一人私得之秘,顯著各篇,乃反因以見尤。使如或說,今日於刪削一條,別求各就本經傳記為之註解,避其名而用其實,不過需數日之力耳。豈得失之數,固即在此耶?則去毀取譽,固不難矣!乃主人則實惡今學諸傳,於頗有廢二用之隱衷,特不能顯言耳。即以而論,鄙人曾同坐時,請詢海內所稱專家撰刻義疏之孫君,其中制度無一與相同。此說專門之言,又皆同為弟子。今將提回博士,與二同心,此亦深所不許者也。至於主商人,不用文周,此乃據之明文,以證三之晚說,非誤信歐陽文忠也。【注】:以上為原文部分內容。

作者簡介

廖平(1852—1932),四川省井研縣人,初名登廷,字旭陔,又作勖齋,後改名平,字季平。1874年中秀才,1876年補廩餼,調尊經書院肄業,至1886年始主講井研來鳳書院,居尊經前後十年,為研究經學之重要時期。1879年,得陪貢第一名,同年應鄉試中舉。1887年分教尊經,次年任尊經襄校。1889年中進士,依例當用知縣,先生以親老請改教職,部銓龍安府教授,並先後任嘉定九峰書院、資州藝風書院、安岳鳳山書院山長,並任射洪縣訓導、安岳縣教諭、四川國學專門學校校長。1906年停科舉辦學校後,先生為成都各學堂講經學三年。民國二年(1913年)出席北京讀音統一會,八月出席曲阜孔教會第一次全國大會。1919年在國專校長任內,忽患風痹,自是以後,言語蹇澀,右手右腳均拘攣,行動眠食非人不舉。1922年辭校長職。1924年返井研。1932年逝世。編者簡介蒙默,1926年生,四川省鹽亭縣人。1951年畢業於四川大學,20世紀50年代曾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工作,60年代初調至四川大學,歷任講師、副教授、教授,1992年退休,受聘為四川省文史研究館館員,曾應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之邀赴港訪問並做學術演講。先後發表論文六十餘篇,撰寫專著五種(三種系合作),四次獲得四川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退休後專志於研究、整理蒙文通先生遺稿,出版《蒙文通文集》六卷及《經學抉原》、《中國史學史》等專集八種。蒙懷敬,1987年畢業於重慶師範大學,現任中學教師。
check!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