䰾鯉

䰾鯉(學名:Puntioplites proctozysron)為鯉科䰾鯉屬的一種魚類。分布於泰國、寮國、高棉、越南等地以及西雙版納的瀾滄江幹流及其支流小黑江等。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泰國。屬於珍稀瀕危魚類。目前由於人工捕撈和生態環境遭到大規模的破壞,種群已經稀少。很多原產地已經不見蹤跡。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䰾鯉
  • 拉丁學名:Puntioplites proctozysron (Bleeker, 1865)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硬骨魚綱
  • 亞綱:輻鰭亞綱
  • :鯉形目
  • :鯉科
  • 亞科:鯉亞科
  • :䰾鯉屬
  • :䰾鯉
分類信息,形態特徵,習性,種群分布,

分類信息

分布於泰國、寮國、高棉、越南等地以及西雙版納的瀾滄江幹流及其支流小黑江等。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泰國。屬於珍稀瀕危魚類。目前由於人工捕撈和生態環境遭到大規模的破壞,種群已經稀少。很多原產地已經不見蹤跡。
編號:
6302
拉丁目名:
CYPRINIFORMES
拉丁科名:
Cyprinidae
拉丁亞科:
Cyprininae
中文屬名:
䰾鯉屬
拉丁屬名:
Puntioplites
拉丁種名:
proctozysron
定名人:
(Bleeker)
年代:
1865
中文名:
䰾鯉
ogenus:
Puntius
原始文獻:
Ned. Tijaschr. Dierk. 2:197. 1965.
模式產地:
泰國
國內分布:
國內僅分布於雲南省西雙版納的瀾滄江幹流及其支流小黑江
國外分布:
泰國, 寮國, 高棉, 越南等地
保護級別:
未列入
資料來源:
雲南魚類志[上冊]:323-325. 動物學報 19(3):305. 中國鯉科魚類志[下卷]:397.

形態特徵

背鰭條4,8;胸鰭條1,16;腹鰭條1,9;臀鰭條3,5。第一鰓弓鰓耙數:外側24,內側28。下咽齒3行,2.3.4一4.3.2。側線鱗[9/(5.5~V)];背鰭前鱗17;圍尾柄鱗16。
標準長為體高的1.9倍,為頭長的3.8倍。頭長為吻長的3.45倍,為眼徑的4.2倍,為眼間距的2.1倍,為尾柄長的2.1倍,為尾柄高的1.8倍.
體側扁,背部顯著隆起,背鰭起點處為最高;胸腹部圓,較狹窄.頭小;吻短且鈍.口亞下位,略呈馬蹄形,口裂稍傾斜,後端達鼻孔後緣之下方.唇後溝中斷.無須,眼大,

習性

生活習性\
繁殖習性\

種群分布

分布於泰國寮國高棉、越南等地以及西雙版納的瀾滄江幹流及其支流小黑江等。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泰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