䰾鯉(學名:Puntioplites proctozysron)為鯉科䰾鯉屬的一種魚類。分布於泰國、寮國、高棉、越南等地以及西雙版納的瀾滄江幹流及其支流小黑江等。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泰國。屬於珍稀瀕危魚類。目前由於人工捕撈和生態環境遭到大規模的破壞,種群已經稀少。很多原產地已經不見蹤跡。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䰾鯉
- 拉丁學名:Puntioplites proctozysron (Bleeker, 1865)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綱:硬骨魚綱
- 亞綱:輻鰭亞綱
- 目:鯉形目
- 科:鯉科
- 亞科:鯉亞科
- 屬:䰾鯉屬
- 種:䰾鯉
分類信息,形態特徵,習性,種群分布,
分類信息
分布於泰國、寮國、高棉、越南等地以及西雙版納的瀾滄江幹流及其支流小黑江等。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泰國。屬於珍稀瀕危魚類。目前由於人工捕撈和生態環境遭到大規模的破壞,種群已經稀少。很多原產地已經不見蹤跡。
編號: | 6302 |
拉丁目名: | CYPRINIFORMES |
拉丁科名: | Cyprinidae |
拉丁亞科: | Cyprininae |
中文屬名: | 䰾鯉屬 |
拉丁屬名: | Puntioplites |
拉丁種名: | proctozysron |
定名人: | (Bleeker) |
年代: | 1865 |
中文名: | 䰾鯉 |
ogenus: | Puntius |
原始文獻: | Ned. Tijaschr. Dierk. 2:197. 1965. |
模式產地: | 泰國 |
國內分布: | 國內僅分布於雲南省西雙版納的瀾滄江幹流及其支流小黑江 |
國外分布: | 泰國, 寮國, 高棉, 越南等地 |
保護級別: | 未列入 |
資料來源: | 雲南魚類志[上冊]:323-325. 動物學報 19(3):305. 中國鯉科魚類志[下卷]:397. |
形態特徵
背鰭條4,8;胸鰭條1,16;腹鰭條1,9;臀鰭條3,5。第一鰓弓鰓耙數:外側24,內側28。下咽齒3行,2.3.4一4.3.2。側線鱗[9/(5.5~V)];背鰭前鱗17;圍尾柄鱗16。
標準長為體高的1.9倍,為頭長的3.8倍。頭長為吻長的3.45倍,為眼徑的4.2倍,為眼間距的2.1倍,為尾柄長的2.1倍,為尾柄高的1.8倍.
體側扁,背部顯著隆起,背鰭起點處為最高;胸腹部圓,較狹窄.頭小;吻短且鈍.口亞下位,略呈馬蹄形,口裂稍傾斜,後端達鼻孔後緣之下方.唇後溝中斷.無須,眼大,
習性
生活習性\
繁殖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