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䗴
- 界:原生生物界
- 門:原生動物門
- 亞門:肉足蟲亞門
- 綱:有孔蟲綱
- 目:䗴目
- 拼音:tíng
- 英文名:Fusulinid
- 總筆畫:18畫
- 部首:蟲
- 倉頡:LIHNG
- 統一碼:17908
命名歷史,生物概況,䗴殼的基本特徵,䗴殼的研究方法,䗴殼的旋壁結構,䗴殼的旋壁分層,䗴殼的隔壁和副隔壁,䗴類的演化,䗴類的生態及地史分布,䗴類化石代表,
命名歷史
1829年Fischer de Waldheim建立了䗴的第一個屬Fusulina,就是根據其紡錘形的外形命名的。因其殼體兩端尖細,中部膨凸,很像紡紗用的紡錘,而希臘文中的Fusu具有紡錘的意思,故此命名(盛金章等1988)。李四光在1934年發表其《中國北部之䗴科》的論文時,創造了該字,之後在中國持續使用到現在。
大部分專業文獻中都用的 竹字頭+蜓(上下結構),這個字在字型檔中是不存在的,而且當年李四光創建 䗴 字時就是就是這個左右結構的字,“蟲”字旁強調其為單細胞動物,竹字頭+蜓(上下結構)是 䗴 的晚出異體字,只是由於後來使用習慣這個上下結構的字占了上風。
最近有學者(顧松竹,2010)通過對 䗴 和 竹字頭+蜓 字的來源歷史考察及對其字形字義的辨析發現,䗴 字發表在先,具備優先權且符合創字者李四光的原意。同時考慮到 䗴 字已經可以進行計算機處理的現狀,從科學名詞優先權和現實角度出發,建議地質、古生物學界和相關的專業媒體應當立刻開始使用 䗴 字而放棄 竹字頭+蜓 字。
生物概況
䗴類又稱紡錘蟲,為李四光命名簡稱。
分布時代:石炭紀--二疊紀
生存環境:熱帶亞熱帶正常淺海環境底棲生活。
指相化石:能夠明確指示生物生活時生存環境條件的化石
䗴殼的基本特徵
䗴類的外殼硬體稱為䗴殼。
·大小 一般4-5mm,小者不到1mm,大者達3-150px
·形態 多房室殼,紡錘形、圓柱形、球形、方形或透鏡
·初房位於殼中央,最早形成,多為圓球形
·殼壁 蟲體分泌的鈣質硬體,圍繞通過初房的一條假想的軸(殼軸 )平旋包旋生長
·房室 由殼壁包裹的空腔
·隔壁 分隔殼體與旋向垂直的殼壁。平直或不同程度地褶皺
·旋壁 分隔殼體與旋向一致的殼壁
·殼圈 旋壁繞旋軸一圈即構成一個殼圈
·旋脊 隔壁基部單一開口兩側的兩條隆脊
·擬旋脊 隔壁基部分個開口之間的多條隆脊
·軸積 沿軸部的次生鈣質充填物
䗴殼的研究方法
軸切面:通過殼軸的切面。可見初房、旋脊或擬旋脊、隔壁平直或褶皺。
旋切面(中切面):垂直殼軸的切面。可見初房、旋壁的變化、隔壁。
弦切面:平行殼軸但不過初房的切面。可見隔壁褶皺情況、旋脊或擬旋脊。
斜切面
䗴殼的旋壁結構
·蜒殼為鈣質微粒狀分層殼
·旋壁由原生壁和次生壁組成
·原生壁:緻密層、透明層、蜂巢層
·次生壁: 內、外疏鬆層
緻密層:所有紡錘蟲都有,在薄片下是一細而薄的黑線。
透明層:在緻密層之內,為一淺色透明狀薄層,較低級的紡錘蟲中所具有。
蜂巢層:位於緻密層內,形態為蜂窩狀,具有許多垂直殼面的蜂洞。薄片上為垂直於殼的梳狀短線( 出現)。
疏鬆層:為不均一的半透明狀,位於緻密層之外的為外疏鬆層,位於殼內的為內疏鬆層。終殼無外疏鬆層。
䗴殼的旋壁分層
·單層式 :緻密層
·雙層式 :緻密層 +透明層,緻密層+蜂巢層
·三層式:緻密層+內、外疏鬆層,緻密層+蜂巢層+內疏鬆層
·四層式:緻密層+透明層+內、外疏鬆層
䗴殼的隔壁和副隔壁
·隔壁平直或褶皺隔
·副隔壁:蜂巢層局部規則地下延聚集形成比隔壁短的薄板
軸向副隔壁: 平行於旋軸的副隔壁。
旋向副隔壁: 垂直於旋軸的副隔壁。
䗴類的演化
·主要的演化趨向:早石炭世後期—二疊紀末期
1、殼體不斷增長:低級1mm,高級可大幾十倍。殼形:短軸型——等軸型或長軸型
2、旋壁構造複雜化:極為重要而明顯的現象。單層式——四層式,出現蜂巢層——副隔壁(加固䗴殼的結構)
3、隔壁和旋脊的變化:
A:隔壁平直,旋脊發育——
隔壁兩端褶皺,旋脊不發育——
隔壁全面褶皺,旋脊消失。(紡錘䗴科)
B:隔壁不發生褶皺,發育擬旋脊和副隔壁。(費伯克䗴科)
䗴類的生態及地史分布
·生態 :淺海底棲生活於100m左右熱帶亞熱帶的平靜淺海環境。
·地史分布:
始現: ,
極盛: ,
衰退: ,
絕滅: P末。
䗴類化石代表
·Ozawainella(小澤䗴),C-P
·Fusulina(紡錘䗴),
·Fusulinella(小紡錘䗴),
·Palaeofusulina(古䗴),
·Schwagerina(希瓦格䗴),
·Neoschwagerina(新希瓦格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