㽾,拼音wù,注音ㄨˋ,部首疒部,部外筆畫5畫,總筆畫10畫,五筆UBMK,倉頡KUU,鄭碼TZZI,四角00172,結構左上包圍,統一碼3F7E,筆順丶一ノ丶一フ丨丨フ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㽾
- 拼音:wù
- 倉頡:KUU
- 鄭碼:TZZI
基本解釋,古籍解釋,
基本解釋
UNICODE
㽾字UNICODE編碼U+3F7E,10進制: 16254,UTF-32: 00003F7E,UTF-8: E3 BD BE。
㽾字位於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擴充A區(CJK Unified Ideographs Extension A)。
English
a kind of woman's disease, to cut apart, to break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㽾【午集中】【疒部】康熙筆畫:10畫部外筆畫:5畫
《唐韻》《集韻》五忽切,音兀。《說文》病也。《正字通》一說婦人帶下有出病,出當卽㽾。《類篇》或作。
說文解字
㽾【卷七】【疒部】
病也。從疒出聲。五忽切
說文解字注
(㽾)病也。從。出聲。五忽切。十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