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史》語言

《〈黃金史〉語言》主要內容:印歐語系諸語言間的親屬關係得到語言科學證明之後,語言學界把歷史比較語言學理論和方法試圖套用到其他語言的譜系分類上來。譬如,“阿爾泰語言學理論”就認為突厥語族、蒙古語族、滿洲—通古斯語族諸語言和朝鮮語(有的也包括日本語)同屬於一個語系,這些語言之間具有同源關係。但是這種假說至今尚未得到語言學界的完全肯定和認同,仍有不少學者持有相反意見或抱有懷疑態度。

基本介紹

  • 書名:《黃金史》語言
  • 出版社:內蒙古教育出版社
  • 頁數:238頁
  • 開本:32
  • 定價:26.50
  • 作者:M.H.奧爾洛夫斯卡婭 呼格吉勒圖
  • 出版日期:2004年8月1日
  • 語種:蒙古語
  • ISBN:7531152312, 9787531152316
  • 品牌:內蒙古維力斯教育出版社發行有限責任公司發行分公司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黃金史〉語言》由內蒙古教育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作者:(蘇聯)M.H.奧爾洛夫斯卡婭 譯者:郭守祥 編者:呼格吉勒圖

圖書目錄

《阿爾泰學叢書》總序
前言
概論
蒙古古書面語及其發展時期
《黃金史》簡述

靜詞形式
名詞
格及其意義
主格
賓格
領格
方位格
與位格
憑藉格
從比格
和同格
聯合格
雙重格形式
複數
複數附加成分
複數使用特點
形容詞
代詞
數詞

動詞形式
祈使、願望形式
第二人稱命令形式
第二人稱命令、希望形式
複數第二人稱命令形式
第一人稱意願形式
第一人稱命令、邀請形式
第三人稱命令、願望形式
希望形式
顧慮形式
陳述式動詞形式
現在、將來時形式
帶=yu的形式
帶=m的形式
帶=mu的形式
帶=mui的形式
帶=nam的形式
過去時形式
帶=ba/=bai的形式
帶=luya的形式
帶=Juqui的形式
帶=t的形式
帶=mja的形式
形動詞形式
將來時形動詞
過去時形動詞
一次體形動詞
帶=yci的形式
經常體形動詞
持續體形動詞
副動詞形式
副動詞I
並列副動詞
聯合副動詞
分離副動詞
副動詞Ⅱ
條件副動詞
讓步副動詞
延續副動詞
迎接副動詞
目的副動詞
準備或者引證副動詞

副詞和虛詞類
副詞
後置詞
語氣詞
否定語氣詞
疑問語氣詞
強調語氣詞
領屬語氣詞
連線詞
結束語
縮寫詞
參考書目
審校者後記
《阿爾泰學叢書》編後語

文摘

插圖:



靜詞形式
名詞
格及其意義
《黃金史》中的格共有九個:主格、賓格、領格、與位格、方位格、從比格、憑藉格、和同格、聯合格。
主格
主格無附加成分。通常認為它與詞的詞幹一致。但桑席耶夫公正地認為,“這是在形式和內容上不同的範疇,雖然不能否定,在大多數情況下詞幹和主格外形上的確相似,仿佛構成同音詞”。

後記

本書是根據蘇聯學者M·H·OpnBckar於1984年出版的《
大家知道,羅布桑丹津的《黃金史》在內容方面有233節與《蒙古秘史》相吻合。正如多數學者認為的那樣,羅布桑丹津手中有部回鶻式蒙古文寫成的《蒙古秘史》,他在抄錄《蒙古秘史》時,不是原封不動地轉錄,而是在正字法及個別詞句上作了不同程度的改動和注釋。而恰恰是這些改動和注釋,為我們提供了蒙古語從13世紀過渡到十七八世紀的演變痕跡,使我們有幸通過這些改動和注釋管窺《黃金史》成書年代的蒙古語之一斑。
記錄13世紀蒙古語狀況的文獻有很多,使用的文字也比較多,有回鶻式蒙古文、漢字、八思巴字,還有阿拉伯文,而記錄17世紀蒙古語的資料卻比較少。正因為如此,系統地研究《黃金史》語言就顯得尤為重要。M·H·OpnBckar詛H正是敏銳地意識到《黃金史》語言的重要性,才對這一文獻進行了系統而詳盡的研究。
郭守祥先生1985年應內蒙古大學蒙古語文研究所之邀,節選翻譯了該書動詞部分,由該所油印少量發行。因為當時該所的研究生正在撰寫以“中世紀蒙古語動詞形態的演變”為題的系列畢業論文,《(黃金史)語言》的翻譯為這些研究生提供了難得的參考資料。這次郭先生在此油印本的基礎上將全書譯出,這對蒙古學,尤其是對蒙古語言學界來說實乃幸事。郭先生是內蒙古大學外語學院的俄語教授,對蒙古語不太熟悉,所以在本書出版之前,我們接受了從語言學角度審校譯文的任務。

序言

自1786年英國東方學家威廉·瓊斯(W.Jones,1746-1794)在印度加爾各答亞洲學會發表論文,認為梵語在動詞詞根和語法形式方面跟希臘語和拉丁語有許多共同點並具有共同來源之後,德國語言學家葆朴(Franz Bopp,1791-1867)出版了《論梵語動詞變位系統:和希臘語、拉丁語、波斯語和日耳曼語的相互比較》(1816)和《梵語、禪德語、希臘語、拉丁語、立陶宛語、古斯拉夫語、峨特語和德語比較語法》(1833),為印歐比較語言學的形成奠定了基礎,提出了親屬語言的關係可以成為一門獨立科學的材料,即開創了“用一種語言闡明另一種語言,用一種語言的形式解釋另一種語言的形式”的先河。經過雅各布·格里木(Jacob Grimm,1785-1863)、奧古斯特·波特(Pott,1802-1887)、阿達爾貝爾特·庫恩(Kuhn,1812-1881)以及麥克思·繆勒(Max Mtiller,1823-1900)、古爾替烏斯(G.Curtius,1820-1885)、施來赫爾(Aug.Schleicher,1821-1868)等語言學家的不斷完善和發展,比較語言學成為一個新興的語言學領域得以確立。印歐諸語言譜系樹的建立以及形態學的分類都與施來赫爾的名字聯繫在一起。然而,德國語言學家荻茲(Diez,1794-1876)出版《羅曼族語語法》(1836-1838)之後使比較語言學獲得了真正的地位。但是,正如索緒爾批評的那樣,這個時期的“比較語法在它的研究中(而且只限於印歐語系語言的研究),是從來不過問它所作的比較研究究竟意味著什麼,它所發現的關係有什麼意義。它完全是比較的,而不是歷史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