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文化專題研究

《黃帝內經》文化專題研究

《<黃帝內經>文化專題研究》是2014年7月1日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慶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帝內經》文化專題研究
  • 作者:王慶其
  •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年7月1日
  • 頁數:298 頁
  • 定價:44.10 元
  • 開本:16 開
  • ISBN:9787309106961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內容簡介

黃帝內經》是中醫學最早的經典著作,它總結了秦漢以前的醫療經驗,汲取和融會了古代哲學及自然科學的成就,從巨觀角度論述了天、地、人的相互聯繫,討論和分析了醫學科學最基本的命題——生命規律,並創建了相應的理論體系和預防、治療疾病的原則與技術。 《黃帝內經》是醫療實踐經驗與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的結晶。《黃帝內經》文化的內涵是以中國傳統文化為母體,解讀中醫學對生命、健康、疾病、生死等問題的價值觀念、獨特的認知思維方式、人文精神和醫德倫理等。長期以來,學術界比較注重對《黃帝內經》學術及其臨床運用的研究,忽視對其文化價值的探討和研究。《黃帝內經》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要學習、研究中醫學術,必須結合對其文化母體的審視和剖析,才能真正領會中醫學術的真諦。 故此,本書以專題的形式從文化的視角出發,首次對《內經》的文化淵源、內涵、生命觀、天人觀、人本觀、心身觀、養生觀,以及“和”思想、“三才”思想、“治未病”思想等的文化意義作了較為系統、深入的研究,相信對於廣大中醫藥工作者以及從事傳統文化研究的工作者有很好的參考價值。
國內第一部專題論述《黃帝內經》文化意蘊的著作

作者簡介

王慶其,男,1944年12月出生,上海市人。1981年畢業於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生院,獲醫學碩士學位。現任上海中醫藥大學名師、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上海市名中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國醫大師裘沛然先生學術傳承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第5批名老中醫藥專家師承導師。
發表學術論文160餘篇,主編或副主編學術著作40餘部。代表作有《內經臨床醫學》、《內經臨證發微》、《黃帝內經心悟》、《黃帝內經研究大成》、《黃帝內經理論與實踐》(全國研究生教材)、《王慶其內經講稿》、《王慶其醫學選集》、《杏林散葉——王慶其醫案醫話集》、《內經選讀》(教育部本科教材)等。

圖書目錄

用文化闡釋醫學,從醫學理解文化(代序)
第一章《黃帝內經》的文化內涵
一、《內經》關於生命、健康、疾病、生死的價值觀念
(一)關於生命的觀念
(二)關於健康的觀念
(三)關於疾病的觀念
(四)關於生死的觀念
二、《內經》的認知思維方式
(一)天人合一,五臟一體——整體系統思維
(二)“候之所始,道之所生”——取象思維
(三)“人生有形,不離陰陽”——辯證思維
(四)直覺領悟——靈感思維
三、防治疾病的實踐方式
(一)防病的方式——“不治已病治未病”
(二)治病的方式——因人、因時、因地制宜
四、《內經》的醫德倫理思想
(一)關於醫德
(二)醫患關係
(三)人生境界
第二章《黃帝內經》的文化淵源及價值研究
一、《黃帝內經》文化內涵探析
(一)文化的含義
(二)中醫藥文化及《黃帝內經》文化的含義
二、《黃帝內經》文化淵源探究
(一)先秦文化與《黃帝內經》的哲學思想
(二)先秦文化與《黃帝內經》的思維方式
(三)先秦文化與《黃帝內經》的醫學觀念
(四)先秦文化與《黃帝內經》的人文精神
三、《黃帝內經》文化價值探討
(一)為構建中醫學的理論體系奠定了文化基礎
(二)直接影響了中醫學思維方法的形成
(三)百家爭鳴的先秦文化啟迪中醫學術的多學科發展
(四)適應和促進未來醫學的發展
四、《黃帝內經》文化思想引發的思考
(一)從醫學的特殊性看重視文化的必要性
(二)作為醫者需要文化的滋養
(三)中醫人需要文化自覺
第三章《黃帝內經》的人與天地相應觀
一、古代哲學中的“天人合一”
二、《內經》中的“人與天地相應(參)”觀
三、評析
(一)關於“天人合一”
(二)關於“人與天地相應(參)”
四、“人與天地相應”觀在中醫學的運用
(一)異常氣候變化是致病之因,天人失和是發病的根本機制
(二)診察疾病必須聯繫自然界的變化
(三)立法用方因時因地制宜
(四)養生防病效法自然
五、結語
第四章《黃帝內經》的心身觀
一、心身醫學的概念
二、《黃帝內經》對心身關係的基本認識
(一)心身關係的理論基礎:天地人三才一體醫學模式
(二)心身關係的本質:形神合一
(三)《內經》心身觀的特點:心總統形神功能
三、心身相關疾病的發病機理
四、心身相關疾病的防治原則
(一)心身相關疾病的預防
(二)心身相關疾病的治療
五、心身相關理論的研究前景
(一)發揚中醫特色和優勢
(二)完善病因病機學
(三)提高診治療效
(四)增強心理保健意識
第五章《黃帝內經》的生命觀
一、“氣精神”是《黃帝內經》生命觀的核心內容
(一)《黃帝內經》生命觀受古代哲學影響
(二)生命本源
(三)生命過程
(四)“氣精神”是《黃帝內經》生命觀的核心內容
二、《黃帝內經》“氣精神”生命核心理論的發生學
(一)“氣”的發生學
(二)“精(氣)”的發生學
(三)“神”的發生學
三、《黃帝內經》中的“氣精神”生命核心理論內涵
(一)《黃帝內經》之“氣”
(二)《黃帝內經》之“精(氣)”
(三)《黃帝內經》與哲學的精(氣)比較
(四)《黃帝內經》之“神”
(五)《黃帝內經》氣、精、神三者之間的關係
四、《黃帝內經》“氣精神”生命核心理論的意義和啟示
(一)促進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
(二)對中醫臨床實踐的指導
(三)為解決當代天人矛盾提供啟示
(四)為促進心身和諧健康提供啟示
(五)為當今研究和發展生命科學提供啟示
第六章《黃帝內經》“天地人三才觀”研究概述
一、《內經》“三才觀”的思想來源
(一)源於《周易》
(二)源於儒家思想
(三)源於先秦諸子思想之融合
二、三才觀與《內經》理論的構建
(一)三才貫通一氣
(二)三才觀與中醫整體觀框架
(三)三才觀與《內經》三分法
三、“三才觀”與中醫臨床
(一)三才觀與脈診
(二)三才觀與治療原則
(三)三才觀與方劑配伍
(四)三才觀與針灸
(五)三才觀與養生
四、天地人三才醫學模式的提出
五、討論與展望
第七章《黃帝內經》“和”思想研究
一、“和”的含義
(一)“和”義考釋
(二)“和”的內涵
二、先秦“和”思想淵源
(一)“和”思想產生的社會基礎
(二)先秦“和”思想述略
三、《內經》“和”思想探析
(一)《內經》天道觀中的“和”思想探析
(二)《內經》天人觀中的“和”思想探析
(三)《內經》人事觀中的“和”思想探析
(四)《內經》生命觀中的“和”思想探析
四、《內經》後“和”思想在醫療實踐中的豐富與發展
(一)仲景之“和”思想及“和”法研究
(二)仲景後“和法”的流變
五、“和”思想的評價與反思
(一)“和”思想的文化價值
(二)“和”思想的醫學價值
(三)“和”思想的反思
第八章《黃帝內經》“治未病”思想的文化意義
一、“治未病”思想是傳統文化中憂患意識的集中體現
二、“治未病”思想的實質是對生命的尊愛,是醫學的最高境界
三、“治未病”思想顯現了未來世界醫學發展的趨勢
四、弘揚“治未病”思想,傳承中醫學文化,發揮中醫學的特色和優勢
第九章《黃帝內經》的養生文化
一、《內經》關於生命、健康、長壽、疾病及其防治的基本理念
(一)生命的本源——陰陽兩氣的交會融合
(二)健康的本質——和諧
(三)長壽的秘訣——天壽過度、氣血常通、腎氣有餘
(四)疾病發生的主要原因——生病起於過用
(五)防治的原則——不治已病治未病
二、《內經》養生的基本原則
(一)基於“天人合一”的順時養生
(二)基於道家“淡泊清靜”的精神養生
(三)基於“謹和無味”的飲食養生
(四)基於“氣血以流通為貴”的運動養生
(五)基於儒家“仁者壽”的道德養生

序言

用文化闡釋醫學,從醫學理解文化
(代序)
在人類的社會活動中,經濟和文化是兩個基本形態,兩者相互依存、緊密聯繫,共同構成人類社會不斷發展進步的支撐與動力。人類社會區別於動物世界的顯著標誌,動物只有物質的需求,沒有精神的需求;人類在物質需求之外還有對精神、道德、理想、智慧等的需求,這就催生和孕育了另一種文明形態,這就是文化。
文化的定義見仁見智,其中最古老且最有說服力的當推《易·賁卦》所說:“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思是觀察人文現象,以教化天下。文化就是用人文精神教化人,簡而言之就是“以文化人”。余秋雨先生說:“文化是一種由精神價值、生活方式所構成的集體人格。”文化看上去虛無縹緲,實際卻無處不在,它顯現在人的日常生活、行為之中,體現了人的精神品格。“一切文化都會沉澱為人格,每個人的人格都形成於他的文化積澱。”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常常把知識與文化相混淆,以為知識就是文化。誠然,在習慣上人有了知識就是有了文化,因為知識是傳播文化的載體,通過學習知識逐漸掌握了文化,但實際上知識與文化還是有一定區別的。知識是實踐經驗基礎上總結形成的,知識是經驗的標化,是實踐中人們獲得的認識和經驗。而文化是人們長期在學習、生活、社會實踐中逐漸形成並內化為人的人格及其價值觀念。知識是十分具體的,文化則比較抽象。知識較為實用並常常與人的利益需要相關聯。知識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化,但是知識不等於文化。事實上在現實生活中,有知識沒有文化的現象,隨處可見。如個別明星剛有了一點名氣,就頤指氣使,到處擺譜,或滿口髒話,有失文明,或行為出軌,觸犯道德、法律的底線。有報導一位名牌大學的研究生為了生活的瑣事而毒死室友,財經大學畢業生因為失戀和經濟拮据而去搶劫銀行,有人為了晉升職稱而抄襲論文,個別當了一官半職的知識分子蛻變為貪腐分子,等等。這些人中不少具有高學歷,受過高等教育,不能說沒有知識。可是他們的行為決不能說明其具有良好的文化底蘊和修養,其人格的嚴重扭曲和墮落,在他們身上,知識與文化相剝離,以至於做出了種種有知識沒有文化的行為。
那么,文化究竟有什麼用?復旦大學錢文忠教授說:“文化有什麼用?我真的不知道,但我知道沒有文化什麼都沒有用。”一位哲人說,國家繁榮富強主要靠兩種實力:一種是硬實力,一種是軟實力。一切可以表現物質力量的實力都是硬實力;一切可以內化為精神力量的實力都是軟實力。一個國家硬實力不行,可能一打就敗;一個國家軟實力不行,可能不打就敗。而貫穿軟實力經緯、維繫軟實力靈魂的就是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中華民族最深厚的軟實力。文化起著塑造個人人格,可以增長智慧、啟迪思想、陶冶情操、提升精神品格。文化的作用可以用莊子的一句話來概括:“寓大用於無用之中。”莊子認為,天下都知道有用的東西是有用的,但不知道無用的東西也是有用的。這一思想是極其深刻的。現代學者李泓冰說:“文化虛無縹緲,卻能無比堅硬地影響社會人心走向。”
我們學習文化千萬別抱著一定要有用的態度去學,因為無用即大用。學習文化的目的不是為了獲得知識,而是為了提升人的精神價值。台北故宮博物院前院長周功鑫先生說:“沒有文化支撐,再高超的科技都是貧瘠的。”楊叔子院士認為:“沒有人文的科學是殘缺的科學,而沒有科學的人文也是殘缺的人文。”錢學森院士曾經說過:“一個有科學創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學知識,還要有文化藝術修養,它開拓科學的創新思維。”
國醫大師裘沛然先生說:“醫學是小道,文化是大道,大道通小道易通。”中醫學不是純粹的自然科學,它密切聯繫自然界和社會環境,它常常把醫“人”和醫“國”相提並論,中國的醫學與哲學息息相通。哲學有醫學的目標,關懷人、愛護人;醫學有哲學的原理,從巨觀整體的角度看人,哲學與醫學都被稱為“人學”。復旦大學醫學院王衛平教授說:“醫學所研究的對象是人類本身;導致人類疾病或影響人類健康的因素不僅涉及自然科學領域,而且也緊密聯繫到社會和人文科學等領域,通俗地講,醫學是人學。”當前醫患關係存在著諸多矛盾,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作為醫務人員應該從醫學的性質和職能來看待,我們既要看病更要看生病的人,醫學要有人的溫度,而不能只有機器的冰冷。如果醫生盲目依賴崇拜技術,而把病人僅僅當成一個疾病的載體,一個病菌的載體,那就背離了醫學的根本。中醫學強調“醫乃仁術”,“夫醫者,非仁愛之士不可托也”。中醫藥文化的內涵是以中國傳統文化為母體,解讀中醫學對生命、健康、疾病、生死等問題的價值觀念、獨特的認知思維方式、人文精神和醫德倫理等。中醫藥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醫藥文化與中醫學術兩者血脈相連,不可分割。我們要學習、研究中醫學術,必須結合對其文化母體的審視和剖析,才能真正領會中醫學術的真諦。
現代教育存在的缺陷是,自然科學往往忽略了人文精神成果的存在,人文科學也沒能吸收自然科學的成果。北京大學醫學史中心主任張大慶教授說:我們培養的醫生,不能過分依賴高新技術而忽視對醫學本源的探求和對醫學人性化的追求。過去中醫學院的教育偏重於中醫學術的教學,忽視中國傳統文化的教學,作為中醫學人,我們應該努力補上這一課,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然而傳統文化的範圍何其寬泛,往往難以找到切入點。北京大學的一位哲學教授認為,《論語》、《道德經》是中國傳統文化經典的代表,是中國仕人必讀之書。《論語》的核心是“仁”,是為人經世處事的準則。倡導“仁者愛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道德經》的核心是“道”,是修身養心的準則。強調“無為而治”,“道法自然”,“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合一”。我們應該從傳統文化的經典中汲取營養,提升自己,怡養心身。中國人可以在儒家與道家思想的契合點上找到為人處世以及生存之道。
哲學家張岱年先生說:中國文化對人類的獨特貢獻,一是重視自然與人統一的“天人合一”觀;二是以“和”為貴的人際和諧論。
季羨林先生說:‘天人合一’的思想是東方思想的普遍而又基本的表露。我個人認為,這種思想是有別於西方分析的思維模式的東方綜合的思維模式的具體表現。這個思想非常值得注意,非常值得研究,而且還非常值得發揚光大,它關係到人類發展的前途。馬中先生認為:西方哲學強調“天人相分”,用“分”的方法思天,產生了天文學和廣義的物理學,促進了自然科學的形成和發展;中國哲學提出“天人合一”,用“合”的方法思天,強調“自然界和精神的統一”,產生了真正的哲學。中國哲學中“合”的方法及系統整體原則,深刻體現在中國的兵法、醫學、農學、藝術等學術領域,形成中國傳統文化的鮮明特色。
哲學從本質上來說是對人類基本問題的回答:即人與自然的關係、人與他人的關係、人與自身的關係。馬中先生認為:中國哲學綱領可歸納為兩條從研究對象講,它注重社會人生問題,體現“以人為本”;從研究方法講,它崇尚和諧的原則,可謂“以和為本”。何謂“和”?《國語·鄭語》 :“以他平他謂之和。”用不同的事物來平衡、聯合、協調一定事物,就是“和”。“和”是宇宙的根本狀態,是陰陽運化的最終歸宿。“和”有三重意義:一是人與自然和諧,道家提出“天人合一”的理念;二是人與人的和諧,儒家主張“和而不同” ;三是身與心的和諧,中醫學強調“形神一體”。中國的哲學智慧,集中體現在一個“和”字上。它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基本精神和基本特質,也是中國哲學和中華文化的最高價值標準。 《天地陰陽》:“天地之美莫大於和”。《道德經》:“聖人之道,為而不爭”,“天之道,不爭而善勝”,“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按照中國哲人的理解,“爭”只是矛盾的表層道理,“和”才是矛盾運動的深層本質。人類的智慧和出路在於把握大道,懂得燮理陰陽、調和矛盾,把和諧精神推廣於天地之間。中華民族“和”的理念或和諧哲學的實踐意義,在於能夠化解和匡正人類面對的生存和發展這一基本矛盾所引發的各種危機,使其沿著體現“和而不同”的理性智慧的大道前進。西方大哲羅素說:“中國至高無上的倫理品質中的一些東西,現代世界極其需要。這些品質中,我認為‘和’是第一位的”,“若能夠被世界所採納,地球上肯定會比現在有更多的歡樂和祥和”。
整部科學史告訴我們,任何一門學科的建立和發展,都離不開文化和哲學。恩格斯說:“不管自然科學家採取什麼樣的態度,他們還是得受哲學的支配。”愛因斯坦說:“如果一個自然科學的理論,沒有認識論作為依據,是站不住腳的。”中醫學理論體系的構建離不開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幾乎所有的中醫學理論或基本觀點無一不與傳統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筆者認為,中醫人學習傳統文化的意義有三:有助於深刻領會中醫學理論的真諦;有助於我們形成中醫學思維的方式;有助於提高中醫人的文化素質。從文化解讀中醫學的意義把傳統文化與中醫學的有機融合,使我們每箇中醫人能夠正確對待社會、對待自然、對待人類自身,成為一個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相統一的、有思想、有智慧,有一定品格和精神境界的中醫藥人才。
有感於此而曰:文化如春雨,潤物細無聲;識通天地人,養吾精氣神。
王慶其
歲次甲午夏月於上海中醫藥大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