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津縣誌(雲南氣象博物館藏品)

鹽津縣誌(雲南氣象博物館藏品)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此展品為刊印版,原稿收藏於鹽津縣誌館。陳一得主編,共十六卷,反映了鹽津自夏、商、周秦漢以來自然社會發展的悠久歷史,翔實記載了歷史沿革、輿地自然、人文物產、民族宗教、工交軍警、民族風情、名勝古剎等,是鹽津第一部完整、系統的地情資料書。被雲南史學界評價為具有歷史研究價值的地方志。現收藏於雲南氣象博物館

基本介紹

文物介紹
1945年冬,受鹽津縣縣長之聘、陳一得攜妻子劉德芳返回故鄉昭通鹽津縣,免費修《鹽津縣誌》。所修縣誌,不尚理論,務求實質。為了掌握第一手資料,在缺乏儀器儀表的困難情況下,設立簡易測候站,實測台棗剃2年的氣象資料、編入縣誌,開創了為修方誌而設測候站之先例。他雖無力實測輿圖,但疆域位置、山脈水流、形勢名勝,都要反覆調查核實,他不顧花甲之年,翻山越嶺、涉灘過水,實測黎山頂寺廟等高度,訪民情考古蹟,廢寢忘食,往往工作到深夜,還紋仔踏要摸黑走山路回城,整理數據及當天見聞等。他生活簡樸,夫婦倆堅持自己做飯,平時不赴宴不請客,最忌官場應酬,教育局長兩次請款酬謝,先生一概不收,曾說:“我不是為了錢己台您才來寫縣誌的,如果是為了錢,你們也負擔不起。”半年後返昆,由助手繼續收集資料,分批郵昆,交先生“崇實避虛、秉筆去取”,終於1949年秋脫稿。
《縣誌整芝几凳》共十六卷:輿圖、天文、輿地、物產、交通、教育、民事、農業、工業、商講您罪業、賦務、司法、民風、金石、文牘和藝文,反映了鹽津自夏、商、周秦漢以來自然社會發展的悠久歷史,翔實記載了歷史沿革、輿地端烏自然、人文物產、民族宗教、工交軍警、民族風情、名勝古剎等,是鹽津第一部完整、系統的地情資料書。被雲南史學界評價為拔旋習元具有歷史研究價值的地方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