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雲南氣象博物館
- 類別:氣象博物館
- 地點:雲南昆明西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內
- 竣工時間:1937年
- 館藏精品:早期氣象儀器設備、陳一得手稿
- 開館時間:2008年
- 票價:免費
博物館的來歷,行政隸屬關係,氣象領域的貢獻,天文領域的貢獻,地震領域的貢獻,地方志領域的貢獻,科普貢獻,一得先生詩選,一得先生語錄(節選),愛國之心強國之夢,
博物館的來歷
在昆明城中,只要你抬頭向西邊眺望,就可以欣賞到著名的西山睡美人自然景觀,這就是昆明西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所在,而雲南氣象博物館就佇立在“睡美人”的腹部位置—太華山美人峰之巔。
雲南氣象博物館始建於1927年,於1937年遷付轎頌至現址,海拔2360米,是由雲南氣象、天文、地震科學事業的先驅者、中國自然科學家陳秉仁(號一得)先生創辦,前身為“私立一得測候所”、省立“昆明氣象測候所”,其氣象探測業務工作延續至今。
在早期的雲南建設、昆明城區授時、測定昆明經緯度(測點位於今雲南大學校內)、保護滇池、抵抗日寇、天文觀測及雲南天文台選址、地方志編纂、地震初步研究與城市防災建設規劃、日食觀測等多方地夜巴良面,一得先生、一得測候所都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1993年雲南省人民政府將“一得測候所”列為雲南省文物保護單位,後相繼被授予“雲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雲南省委省政府)、“雲南省科學普及教育基地”(雲南省政府)、“全國科普教育基地”(中國科協),“全國氣象科普教育基地”(中國氣象局)等稱號,2008年掛牌成立了雲南氣象博物館。
館內詳細展示了一得先生在雲南氣象、天文整盼市符、地震、地方志編纂、保護滇池等領鑽符燥域所作出的傑出貢獻、陳設有早期氣象儀器設備及辦公生活器具、歷史氣象資料圖冊、龍雲主席簽發的土地文書、楚圖南等的題詞、一得詩選、關於陳一得的書法作品等展品,並專門介紹了一得先生面對法國人、日本人、美國人或高價購買、或威逼利誘,然先生卻“三拒洋人”的愛國壯舉等歷史事件;同時配合運行中的現代氣象大氣探測設備、探測業務,為公眾提供了解雲南氣象、天文、地震自然科學發展歷史、普及氣象科普知識、學習氣象知識、熟悉氣象工作的好平台。
陳秉仁,字彝德,號一得,雲南昭通鹽津人,祖籍四川,生於1886年,卒於1958年,享年72歲。他自幼好學,1902年參加科舉童子試,縣考名列頭十名,至院考,名額早滿而未被錄取,停科匙享後保送昆明高等學堂習法語,在校期間,就公開反對修築滇越鐵路、寫詩抨擊,1910年畢業時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取公費留學比利時、欲留洋攻讀鐵路之際,又逢清政府出賣雲南“七府礦權”,他憤然登台演說而被取消留學資格,故留學受阻。一心求學的秉仁欲自費留學,便隻身遠赴上海籌集資斧,恰遇辛亥革命爆發,對清政府早已絕望的秉仁毅然投筆從戎、直接參加了攻克南京的戰鬥。革命“成功”後,返昆,考入雲南優級師範數理化專科學習,並以優異成績畢業即進入雲南教育界、教書育人,他以教學嚴謹、為人正直著稱,正如曾師從秉仁的楚圖南先生所題“治學認真、教育晚輩負責、為人篤實”,後曾任昆明市教育課督學、雲南教育經費委員會委員等職。期間,秉仁匙她頌認識到氣象、天文等自然科學“事關國際民生”、非常重要,遂努力鑽研,並學有所成。
1926年,陳秉仁“被省教育會選充第十二屆全國教育聯合會雲南代表”,由昆明乘滇越鐵路火車、經越兵危炒南河內直達海防,轉乘輪船經香港抵達上海登岸,赴南京參加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往返行程不下二萬五千里”。期間,他幾次跨長江渡黃河,詳細考察了江、浙、直、鄂四省教育、文化、商業、交通、城市建設、農業、氣候、名勝古蹟等,並受到時任中央觀象台台長的高魯先生“勉勵”,遂自費從上海購買部分氣象、天文觀測儀器運回昆明。1927年春,秉仁在昆明市錢局街53號自家院內、自費創辦了“私立一得測候所”,秉仁遂號一得、取《史記》中“愚者千慮,必有一得”之意,至此,在中國的西南邊陲——昆明,誕生了雲南第一個、中國第二個國人自辦的“氣象站”。於是,陳一得一家人就開始了白天觀氣象、夜間觀天文,堅持長達十年之久,“從未間斷”。所獲取的氣象實測資料免費送給政府、學校等機關使用。同期,測候所開始負責施放午炮、校對街鐘等工作。一得測候所的影響與日俱增,因此引起洋人的注意,並在後來相繼發生了“三拒洋人彰顯愛國”之壯舉。
1934年11月,“一得測候所”被中央大學地理系考察團譽為“科學化之家庭,硬幹苦幹的機關”。
1936年5月30日,時任中華民國行政院院長的蔣中正,下令雲南省政府“克日設法籌辦測候所”。這個任務自然就交給了一得先生,他選定了昆明西山—太華山美人峰,於是由省政府出資國幣壹佰萬元,從昆明太華寺手中把美人峰“買下”,用來建設測候所。於是,一得先生親手設計並帶領民工,靠人背馬馱、用時不到一年,即使省立昆明氣象測候所(主要包括一得樓和觀測場)聳立在美人峰之巔,隨即龍雲主席親自任命陳一得為第一任所長,測候所於1937年6月1日正式開始氣象觀測、發布氣象報告。同時,位於錢局街53號的“私立一得測候”停止運行。
1950年雲南解放,先生把測候所及全部資料交給人民政府,測候所更名為太華山氣象站。直到1971年建設、啟用氣象雷達開始,一得樓逐漸變成了職工宿舍之用。1993年昆明氣象測候所被雲南省政府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後相繼被授予“全國科普教育基地”(中國科協)、“雲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雲南省委省政府)、“雲南省科學普及教育基地”(雲南省政府)、“全國氣象科普教育基地”(中國氣象局)等稱號,2008年掛牌成立了雲南氣象博物館。
陳一得所長任期直到1950年雲南解放,先生把測候所及全部資料設備交給人民政府後,已過花甲之年的他卻以飽滿的熱情投身到更廣闊的新中國邊疆建設之中,先後擔任雲南省人民政府監察委員會委員、雲南省博物館第一任館長、中國氣象學會雲南分會主席、中蘇友好協會副主席、昆明市政協副主席等職。1958年9月,先生赴北京參加了全國第一次職工科學普及工作積極分子大會,會上當選為全國科協理事,返昆後擬選為雲南省科協主席,正當人民寄厚望於先生時,他卻在實踐其“人生,當積極努力,用有限的生命,努力為人類謀幸福”的征途中病逝了,享年72歲。
由於先生在氣象、天文、地震、地方志編纂、保護滇池、科學普及、考古等多領域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被譽為中國自然科學界的魯殿靈光。
行政隸屬關係
從1937年~1950年雲南解放前,省立昆明氣象測候所先後歸屬雲南省教育廳、雲南省立昆明科學館、昆華高級農校、昆明農業技術學校等單位管理。1950年解放後,又先後劃歸雲南省軍區、雲南省人民政府氣象科、昆明市人民委員會農林局、雲南省氣象局領導,自1984年後由昆明市氣象處(局)領導至今。
目前,雲南氣象博物館歸昆明太華山氣象站直接管理。
氣象領域的貢獻
作為雲南近代氣象事業的先驅者,一得先生在氣象方面的貢獻是無可替代的。
自創雲南第一、中國第二個國人自辦氣象站填補了雲南氣象觀測的空白期上世紀20年代中期,外國人在雲南開展的氣象觀測基本停止,形成了一個空白期。1927年,先生自費創辦了一得測候所,不但填補了這一空白,同時積累了民國時期大量的昆明實測氣候資料,為今天的氣候研究提供科學依據。
倡導建設全省氣象觀測網上世紀40年代,在先生的倡導、推動下,全省斷續開展部分測候工作,他先後收集整理了50多個站點的實測氣象資料,為我們現在對解放前的雲南氣象狀況有一個大體了解。
氣象工作“三要”原則1941年,先生提出從事氣象工作,第一是要有“恆”,第二是要“耐心”,第三是要“忠實”。
倡導開展人工影響天氣所謂人工影響天氣,是指用人為手段使天氣現象朝著人們預想的方向轉化,如人工增(消)雨、人工增(消)雪、人工防雹、人工消霧、人工防霜凍等。
1941年,先生正式提出人工影響天氣方法有兩種,第一就是向雷雨雲中“開炮”,可以消除冰雹災害,此法也可用於“久晴求雨,久雨求晴”;二是為長遠計,宜大力開展植樹造林,可以調和氣候。這比1959年在雲南鶴慶召開的全國人工防雹技術交流會早了整整18年。
收集整理雲南歷史氣候資料上世紀40年代,先生收集整理了雲南自唐代以來到民國初年的史載氣候、災異、民諺,極具科研價值。
首次把定量分析方法引入雲南氣象研究1930年7月,一得發表《昆明市之雨量》一文,就第一次使用昆明實測氣象資料,結合季風討論了昆明雨量的年變化。
倡導加強水文氣象工作在《民國二十年水災與天氣》中,先生提出要加強水文氣象觀測預報、保持水土等。
首次論證了颱風能夠影響到雲南在《航空氣象學》中,先生用實際例子,首次論證了“颱風力猛,能西達雲南”。
制訂雲南第一套氣象工作“規範”1937年,先生制訂了雲南第一套氣象台站完整的工作“規範”——《組織簡章》《觀測凡例》《辦事細則》。
用實測氣象資料編纂地方志1939年,一得使用實測氣象資料、協助由雲龍完成《高嶢志·氣候》部分的編纂,這在全國應是首次。
天文領域的貢獻
作為雲南近代天文事業的先驅者之一,先生在天文觀測、星象、授時、天文專業志、日全食的氣象效應、天文科學普及等領域內作出了大量的基礎工作,對雲南天文事業的早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創辦雲南近代第一個私立天文台一得先生十分重視天文研究,認為天文台“職司頒歷授時要政,保重民生立國大本,參加友邦觀測合作,增進國際文化地位,關係綦重”(《宇宙》第9卷、6號),力倡在昆設立天文台,限於當時條件,未能如願。1927年自費創辦“一得測候所”,觀天量氣。因此,在某種意義上說,一得測候所也是雲南近代的第一個私立天文台。
繪製昆明恆星圖1927年7月,一得先生經過多年的研究,繪製出昆明所見的恆星,後由妻子劉德芳女士用絲線繡在藍緞子上,圖長2米,高4.5米,據袁嘉穀等社會名流描述,各星的位置、大小、亮度步天規”成功1928年,先生經過反覆研究、試驗,發明了天文觀測儀器——步天規,利用該儀器,對準方向,撥正日期,即可在天空中辨認當夜昆明夜空出現的星宿。在其他地方,也可根據不同的經緯度進行調整觀看。通過袁嘉穀(雲南石屏人、1903年考中經濟特科狀元)等試用“步天規”後,將觀測所得與天文圖書記載對照,無不符合,不由讚嘆不已。
實測昆明經緯度成功1934年,民國中央政府決定派員、攜帶貴重儀器來滇,開展中緬邊境勘界工作。此時,一得正在雲南通志館任職,參與編纂《新纂雲南通志》,他獲知此訊息後,敏銳地意識到:這是開展精確測量昆明經緯度的好機會!於是,便在通志館的同仁間“遊說”,得到一致贊同,遂上書省教育廳,由教育廳出面與中央派員協商成功。12月19日19時起,在雲南大學操場上,由時任雲大校長何瑤主持,用60度等高儀、天文時計、無線電收音機等儀器開始試測成功,之後4夜正式測量,“觀鏡者沈文候、讀表者陳秉仁、紀錄者浦光宗”,“總計測星200”,測得該點位經緯度為:102°41′58.88″E、25°03′21.19″N,結果較前精密,並測真子午線。這是我國當時除北京觀象台外原測經緯度的確切點位,具有重要的科學歷史研究價值,故將測處定為雲南第一天文點,特立石標為志,由何瑤題“雲南大學天文點”,石標至今保存完好,已經成為雲南大學的一個景觀。
為雲南天文台成立提供科學依據1937年,“首都(南京)失陷”,“紫金山天文台,既淪敵手”,此時政府有意在內地設立天文分台,對此早有“奢望”的陳一得即撰寫專文《昆明氣象與天文觀測》,公開發表在《宇宙》雜誌上(第九卷第六號),他主張“設立天文台之標準條件,應以氣象為首要”,他通過大量的科學論證得出,“昆明氣象,適宜於天文觀測,實較優於南京”,為成立昆明鳳凰山天文台(今中科院雲南天文台)提供了重要的科學依據。
臨洮測日據天文學家預測,1941年9月21日,我國將發生500年難遇的日全食天文現象,並將行經我國青海、甘肅、陝西、湖北、江蘇、福建、浙江等八省一百一十八縣。民國政府成立了中國日食觀測委員會,組建了兩個觀測隊(西北隊和東隊)、冒著日軍的炮火進行一次觀測日全食的“長征”。一得先生就參加了日全食觀測西北隊,遠赴甘肅臨洮開展日全食觀測工作。
1941年6月30日,西北觀測隊從昆明出發,經貴陽、重慶、成都、蘭州,於9月10日到達目的地——臨洮,隨即展開觀測準備工作。在臨洮開展準備工作期間,即遭到日本飛機5次轟炸。在一系列的準備之後,9月20日晚間時分,陸軍的一個炮兵團開赴臨洮,而空軍的20餘架戰鬥機則集結於蘭州機場待命,準備攔截第二天可能會空襲臨洮的日本轟炸機。“七年籌備,萬里奔波,成敗利鈍,繫於一旦”。因連續的陰雨天氣,對於第二天的觀測,張鈺哲隊長和隊員在晚上因高度緊張而睡不著,夜半時分,大家起床觀察、看到滿天星斗才多多少少安心下來。
全程“現場直播”:國際廣播電台從臨洮縣城電報局架設專線電話,直通觀測現場——臨洮縣城東門外1.5公里的東山,由中央廣播事業管理處的馮簡和觀測隊的李珩作現場直播,轉由重慶電台用國語英語向國內外廣播。
觀測隊共開展九個觀測項目:日冕攝影、日冕與月球之光度比較、日食時間之核驗、日冕與色球光譜之研究、日食始終全歷程之定時攝影、日食中氣象變化及影波之觀測(陳一得攜助手專負責此項觀測)、日食電影之攝製、飛機上之日食觀測、日食當時之廣播及電波影響。
返昆後,一得先生撰寫了《臨洮測日誌要》,這是我國第一次用氣象儀表測定日全食氣象效應的珍品,至今仍有研究價值和歷史價值。書中,一得提出人工影響天氣方法、倡導推行標準時、建議設避難場所和頒行耐震建築條例等。
地震領域的貢獻
雲南是我國地震較多的省份之一。因此,地震就成了雲南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限制因素,人民民眾的災難。它事關民生,早就引起了一得先生的關注。他一面研討歷史地震規律,一面深入地震災區,實地考察,探源求策。幾十年如一日,為雲南地震研究作了大量開拓性的工作。
研討大關地震1917年7月1日拂曉,雲南昭通大關縣大地震,居民數千人死亡。一得徒步深入地震災區查訪,終得十證,說明其火山成因,後編入1919年出版的《昭通等八縣圖說》、公開發表。
研討臨洮地震1941年,先生赴甘肅臨洮觀測日全食之氣象效應期間,遭遇2次地震,他經過考察、分析後,提出震因有二:原因和近因。原因是地質因素影響,近因是天文和氣象之影響,結合甘肅歷史上發生的地震時間,總結出地震與朔望月有關。為預防地震災害,他向蘭州市政府建議:在市政建設中要“注意建築工程之堅牢耐震,市區多辟公園曠地,街巷寬闊,以防地震之成災”(《臨洮測日誌要》。
完成《雲南地震考察報告》《雲南省永仁等八縣地震調查工作報告》《雲南地震情況的初步研究》等解放後,雲南工、礦各業紛紛上馬,“徵求地震資料,愧無以應!”,故年逾花甲的一得先生深入麗江、劍川、彌勒等實考察,先後完成了《雲南地震考察報告》等地震專題研究報告。《報告》中,先生把天體、地球視為一個整體,認為“地球上地震的物理現象,應結合天體引力、大氣壓力,湊成外因各項條件,通過地球構造、內部矛盾之斷層、力不平衡的內因而起作用”。他倡議加強建設地震帶觀測網、獲取準確記錄,以作“震前肯確預報”,頒行耐震建築條例、取締危險建築等,從而減輕災情。這些工作,實質上是雲南現代地震研究前期的開拓性研究,為雲南現在的地震預報、地震研究工作鋪平了道路。
地方志領域的貢獻
一得先生在地方志的編纂方面,也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昭通等八縣圖說》1919年,在友人的資助下,時年33歲的陳秉仁發表了《昭通等八縣圖說》。秉仁認為,國民教育,應該熟知鄉土地理,因此該書對山系、位置、水流、氣候、防患盜匪等加以概述,以供教育國民之用。《圖說》還首次將昭通地區的氣候定性地劃分為四個類型加以闡述。被雲南史學界評價為具有歷史研究價值的地方志。作為處女作,書中展露出陳秉仁“重觀測”、“查物候”、“重特產”、“益民生”的務實傾向和博學多才。
開創中國第一個用實測氣象資料編纂地方志·氣候1939年春,一得協助由雲龍(雲南姚安人)編纂完成了《高嶢志》·氣候志,他首次、直接引用了昆明實測的氣溫、雨量、風向、風速等紀錄,在全國開創了用氣象實測資料撰寫方誌·氣候志的先例。據考證,它比以“內容新穎、具時代特色”的陝西《洛川縣誌》和《同官縣誌》中的“氣候志”成書更早,應是我國第一部方誌中的氣候志(據劉恭德考證)。
《新纂雲南通志》和《續雲南通志長編》的主要分纂員在整個民國時期,雲南編纂了兩部最重要的省志,即《通志》和《長編》,。
1931年9月,設立雲南通志館,開始編纂《新纂雲南通志》,由當時雲南省政府主席龍雲任主修,周鐘岳、趙式銘等為編修。同年,啟動了編纂《續雲南通志長編》工作,參纂者基本為《通志》編纂人員,陳一得均作為主要分纂員、負責編纂《氣象》和《天文》兩考。在《氣候》考中,先生載入了昆明恆星圖、風向圖、氣象要素分布圖等,《天文》考創新“以科學方法之觀測,分為星象、授時兩門,《氣象》考還引入了由一得撰寫並發表過的《雲南之雲》、《雲南氣流之運行》、《雲南氣象要素之分布》等學術論文,以增加科學性。
免費修成《鹽津縣誌》1945年春,雲南昭通鹽津縣長楊竹銘聘請一得、主編《鹽津縣誌》,先生遂攜夫人劉德芳回鄉修志。在缺乏儀表的困難條件下,他設立了簡易氣象站,完成了2年氣象觀測,所獲取的氣象資料、完整地編入《縣誌》中。為掌握第一手資料,他不顧年近花甲,跋山涉水,用自帶的儀器實測海拔,每遇老農,必詳細詢問有關生產、民俗、物產諸情;輿圖無力實測,疆域位置,山脈水流,形勢名勝,必經過反覆調查。縣教育局長趙汝為請得公款酬謝先生,兩次贈款,先生一概不收,並說,“我不是為了錢才來修縣誌,如果是為了錢,你們也負擔不起”。先生夫婦苦戰半年後返昆,由助手繼續奔走調查,編擬稿料,分批郵昆,交先生“崇實避虛”“去偽存真”,務求實質,終於1949年秋完稿。此《志》完整地記錄了鹽津的歷史、沿革、輿地、政治、自然、物產、交通、教育、衛生、人文、勝跡及農、工、商、軍等各方面情況,資料豐富詳實,成為了鹽津縣一部難得的鄉土教材。
科普貢獻
一得先生從進入教育界開始,就非常注重科學普及工作。
作《公曆月日歌》《公曆節令歌》1912年,中國開始採用公曆(陽曆),1924年昆明推行公曆時,市民都否認推行的必要,揚言公曆不方便、不好用,農事節令不準確,反對公曆。先生便從陰曆的不便之處說起,並作《公曆月日歌》和《公曆節令歌》,由於兩《歌》朗朗上口、方便記憶,很快就在學校和民間流傳開來,我推行公曆在任教期間,促進了公曆的推廣套用。
公曆月日歌
公曆每月大和小,一舉拳頭便知曉。
骨頭凸的是月大,凹下的月便是小。
從一月起到七月,拳到尾時又迴轉。
上半年來單月大,下半年來雙月大。
大月每月三十一,小月每月三十天。
唯有二月二十八,一到四年閏一天。
大家要把公曆用,大同世界真是好。
公曆節令歌
公曆好處是在多,二十四節定分明。
每月都有兩節令,日期一定不會差。
上半年中六二一,下半年來八二三。
立春是從二月起,一月大寒節就完。
春雨驚春清穀雨,夏滿芒夏小大署。
秋署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節令名稱順記好,年年歲歲不會差。
科普講演先生先後在民眾科學館、五華學院等公眾場館,多次作科普講演,每場必是人滿為患、聽者如潮。如講《天有多高?地有多厚?》《民眾生活中的時間問題》《談談陰陽曆法》《牛郎織女相會嗎?》《怎么知道流星雨要出現》《十一月天象的奇遇》《八大行星遊行》《宇宙概論》等。後由雲南省立昆華民眾教育館將先生的講演稿編輯成《民眾科學叢書——天文》,於中華民國二十二年三月三日出版,公開發行。
正如編者所述,科學知識為人類征服自然之工具,有了科學知識,便能役使風雨雷電,沒有科學知識,只能向風伯雨師叩頭!我國學術落後,民智閉塞,非注重科學運動、不足以救國,但自然科學,精密樸實,枯硬少文,頗為一般人士所輕忽!今出版發行這種通俗易懂的講演稿,力求生動有趣,切合於民眾科學常識,以為大家解決日常生活中所遇見的疑難困惑,破除迷信觀念,促進社會文化進步,這就是發行此書最基本的用意所在!
我們從中不難看出,編者對陳秉仁先生所作的講演,從內容到形式,都是非常肯定的。回到現在,仔細看看先生所講演的東西,多的不說,就問你:天有多高?地有多厚?牛郎織女相會嗎?陰陽曆法是怎么回事?又有多少人能夠說得明白、講得清楚?所以,今天仍有繼續普及科普知識的必要。
一得先生詩選
門戶洞開揖盜來,蜿蜒黑蜧遍城隈。
吾定斷臂誓相鬥,夷虜終歸化草萊。
(該詩作於1903年,先生在昆明高等學堂就讀期間,目睹清王朝屈從法帝國主義,欲修築滇越鐵路,加快對雲南的侵略,憤而作詩抨擊,時年先生17歲)。
關檄驚傳九一八,一朝毒焰襲中華。
百年國恥愈增恨,坐令國人半失家。
(1931年9月18日,爆發了震驚中外的“9·18事變”,日本帝國主義大舉入侵我東北地區,先生悲憤萬分,作詩抒懷。)
旭日東升萬木春,壺漿簞食迎親人。
冰天凍解獨夫殛,錦繡山河還億民。
(1950年2月20日,陳賡、宋任窮率中國人民解放軍二野四兵團進入昆明,先生以從未有過的歡欣,寫下了這嶄新的詩章。)
一得先生語錄(節選)
“欲謀雲南全省今後農業生產、軍事、航空、學術、衛生、工業建設等之進展,俾得有科學上之根據參考,非廣求各地實測氣候資料不為功”——20世紀40年代。
“造林可以調和氣候,培養水源”——1941年。
“個人感受,科學工作者至為艱巨,專門從事科學工作者,要不惜犧牲一切,精神物質任何享受,皆非所計。故聰明人多不願作,有願作者,亦多借為進升之階,獵取榮利。若真以科學工作者為終身事業者,必帶幾分傻氣,雖常被人竅笑,亦所不顧。”——20世紀40年代。
“你們這些年輕人,在縣政府做事,千萬不要用筆桿子殺人,為人要正派。”——1945年教育晚輩吳學斌等人如是說。
“縱觀宇宙,空間無極,時間有限,天體運動不息,恍惚於人生,當積極努力,用有限的生命,努力為人類社會謀幸福。”——20世紀50年代。
愛國之心強國之夢
一得先生是一位渴望真理、追求光明的戰士,他從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舊中國時代到新中國成立後,從少年學子時代,就已經表現出強烈的愛國情懷,到滿懷教育救國之情轉而科學救國、科學強國,最終全身心地投入到新中國的建設大潮中,他用一生踐行了“人生,當積極努力,用有限的生命,努力為人類社會謀幸福”之箴言。
少年學子之愛國情懷1903年,秉仁在昆明高等學堂學習期間,年僅17歲的他就堅決反對修築滇越鐵路(有詩為證);從高等學堂畢業之際,又公開抵制清政府出賣雲南礦權(並因此被迫取消公費留學資格)。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對清政府早已絕望的秉仁毅然投筆從戎、直接參加了攻克南京的戰鬥。
“三拒洋人彰顯愛國”1928年,在一得測候所成立周年之際,越南河內法國測候所即來函商討,“許重金交換氣象資料”,一得以“事涉國際”等為由拒絕了法國人。1932年1月28日,天津日租界氣象台為侵華準備氣象資料,派員抵昆,找到一得,要求高價收買氣象資料,被先生嚴詞拒絕。1943年,美國領事帶領翻譯突然闖進昆明氣象測候所,許下重金收買氣象資料,如同以往一樣,同樣被先生婉拒。而當時的情況是,一得為開辦測候所已經耗盡了全家的積蓄,日子過得捉襟見肘、入不敷出,面對洋人的威逼利誘他卻不為所動,同時又把所獲取的寶貴資料無償地送給政府、學校使用,這是何等崇高的愛國精神,豈不令後人由衷敬仰!
雲南陸軍講武堂授課一得在錢局街自費觀天量氣期間,還到雲南陸軍講武堂授課,如教授夜行軍辨認北極星的方法等。
雲南航空學校授課同期,先生還到航空學校教授航空氣象,並專門編著了《航空氣象學》教材。
以空前的熱情投身新中國建設解放後,先生把測候所和全部氣象資料交給人民政府,以空前的熱情投入新中國建設大潮中,歷任雲南省政府監察委員會委員、省博物館第一任館長、政協昆明市第二屆委員會副主席、中蘇友好協會副主席、雲南氣象學會主席等,同時深入建設一線工地,用自己的一生所學,為雲南建設出謀獻策。
1934年11月,“一得測候所”被中央大學地理系考察團譽為“科學化之家庭,硬幹苦幹的機關”。
1936年5月30日,時任中華民國行政院院長的蔣中正,下令雲南省政府“克日設法籌辦測候所”。這個任務自然就交給了一得先生,他選定了昆明西山—太華山美人峰,於是由省政府出資國幣壹佰萬元,從昆明太華寺手中把美人峰“買下”,用來建設測候所。於是,一得先生親手設計並帶領民工,靠人背馬馱、用時不到一年,即使省立昆明氣象測候所(主要包括一得樓和觀測場)聳立在美人峰之巔,隨即龍雲主席親自任命陳一得為第一任所長,測候所於1937年6月1日正式開始氣象觀測、發布氣象報告。同時,位於錢局街53號的“私立一得測候”停止運行。
1950年雲南解放,先生把測候所及全部資料交給人民政府,測候所更名為太華山氣象站。直到1971年建設、啟用氣象雷達開始,一得樓逐漸變成了職工宿舍之用。1993年昆明氣象測候所被雲南省政府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後相繼被授予“全國科普教育基地”(中國科協)、“雲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雲南省委省政府)、“雲南省科學普及教育基地”(雲南省政府)、“全國氣象科普教育基地”(中國氣象局)等稱號,2008年掛牌成立了雲南氣象博物館。
陳一得所長任期直到1950年雲南解放,先生把測候所及全部資料設備交給人民政府後,已過花甲之年的他卻以飽滿的熱情投身到更廣闊的新中國邊疆建設之中,先後擔任雲南省人民政府監察委員會委員、雲南省博物館第一任館長、中國氣象學會雲南分會主席、中蘇友好協會副主席、昆明市政協副主席等職。1958年9月,先生赴北京參加了全國第一次職工科學普及工作積極分子大會,會上當選為全國科協理事,返昆後擬選為雲南省科協主席,正當人民寄厚望於先生時,他卻在實踐其“人生,當積極努力,用有限的生命,努力為人類謀幸福”的征途中病逝了,享年72歲。
由於先生在氣象、天文、地震、地方志編纂、保護滇池、科學普及、考古等多領域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被譽為中國自然科學界的魯殿靈光。
從1937年~1950年雲南解放前,省立昆明氣象測候所先後歸屬雲南省教育廳、雲南省立昆明科學館、昆華高級農校、昆明農業技術學校等單位管理。1950年解放後,又先後劃歸雲南省軍區、雲南省人民政府氣象科、昆明市人民委員會農林局、雲南省氣象局領導,自1984年後由昆明市氣象處(局)領導至今。
目前,雲南氣象博物館歸昆明太華山氣象站直接管理。
作為雲南近代氣象事業的先驅者,一得先生在氣象方面的貢獻是無可替代的。
自創雲南第一、中國第二個國人自辦氣象站填補了雲南氣象觀測的空白期上世紀20年代中期,外國人在雲南開展的氣象觀測基本停止,形成了一個空白期。1927年,先生自費創辦了一得測候所,不但填補了這一空白,同時積累了民國時期大量的昆明實測氣候資料,為今天的氣候研究提供科學依據。
倡導建設全省氣象觀測網上世紀40年代,在先生的倡導、推動下,全省斷續開展部分測候工作,他先後收集整理了50多個站點的實測氣象資料,為我們現在對解放前的雲南氣象狀況有一個大體了解。
氣象工作“三要”原則1941年,先生提出從事氣象工作,第一是要有“恆”,第二是要“耐心”,第三是要“忠實”。
倡導開展人工影響天氣所謂人工影響天氣,是指用人為手段使天氣現象朝著人們預想的方向轉化,如人工增(消)雨、人工增(消)雪、人工防雹、人工消霧、人工防霜凍等。
1941年,先生正式提出人工影響天氣方法有兩種,第一就是向雷雨雲中“開炮”,可以消除冰雹災害,此法也可用於“久晴求雨,久雨求晴”;二是為長遠計,宜大力開展植樹造林,可以調和氣候。這比1959年在雲南鶴慶召開的全國人工防雹技術交流會早了整整18年。
收集整理雲南歷史氣候資料上世紀40年代,先生收集整理了雲南自唐代以來到民國初年的史載氣候、災異、民諺,極具科研價值。
首次把定量分析方法引入雲南氣象研究1930年7月,一得發表《昆明市之雨量》一文,就第一次使用昆明實測氣象資料,結合季風討論了昆明雨量的年變化。
倡導加強水文氣象工作在《民國二十年水災與天氣》中,先生提出要加強水文氣象觀測預報、保持水土等。
首次論證了颱風能夠影響到雲南在《航空氣象學》中,先生用實際例子,首次論證了“颱風力猛,能西達雲南”。
制訂雲南第一套氣象工作“規範”1937年,先生制訂了雲南第一套氣象台站完整的工作“規範”——《組織簡章》《觀測凡例》《辦事細則》。
用實測氣象資料編纂地方志1939年,一得使用實測氣象資料、協助由雲龍完成《高嶢志·氣候》部分的編纂,這在全國應是首次。
天文領域的貢獻
作為雲南近代天文事業的先驅者之一,先生在天文觀測、星象、授時、天文專業志、日全食的氣象效應、天文科學普及等領域內作出了大量的基礎工作,對雲南天文事業的早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創辦雲南近代第一個私立天文台一得先生十分重視天文研究,認為天文台“職司頒歷授時要政,保重民生立國大本,參加友邦觀測合作,增進國際文化地位,關係綦重”(《宇宙》第9卷、6號),力倡在昆設立天文台,限於當時條件,未能如願。1927年自費創辦“一得測候所”,觀天量氣。因此,在某種意義上說,一得測候所也是雲南近代的第一個私立天文台。
繪製昆明恆星圖1927年7月,一得先生經過多年的研究,繪製出昆明所見的恆星,後由妻子劉德芳女士用絲線繡在藍緞子上,圖長2米,高4.5米,據袁嘉穀等社會名流描述,各星的位置、大小、亮度步天規”成功1928年,先生經過反覆研究、試驗,發明了天文觀測儀器——步天規,利用該儀器,對準方向,撥正日期,即可在天空中辨認當夜昆明夜空出現的星宿。在其他地方,也可根據不同的經緯度進行調整觀看。通過袁嘉穀(雲南石屏人、1903年考中經濟特科狀元)等試用“步天規”後,將觀測所得與天文圖書記載對照,無不符合,不由讚嘆不已。
實測昆明經緯度成功1934年,民國中央政府決定派員、攜帶貴重儀器來滇,開展中緬邊境勘界工作。此時,一得正在雲南通志館任職,參與編纂《新纂雲南通志》,他獲知此訊息後,敏銳地意識到:這是開展精確測量昆明經緯度的好機會!於是,便在通志館的同仁間“遊說”,得到一致贊同,遂上書省教育廳,由教育廳出面與中央派員協商成功。12月19日19時起,在雲南大學操場上,由時任雲大校長何瑤主持,用60度等高儀、天文時計、無線電收音機等儀器開始試測成功,之後4夜正式測量,“觀鏡者沈文候、讀表者陳秉仁、紀錄者浦光宗”,“總計測星200”,測得該點位經緯度為:102°41′58.88″E、25°03′21.19″N,結果較前精密,並測真子午線。這是我國當時除北京觀象台外原測經緯度的確切點位,具有重要的科學歷史研究價值,故將測處定為雲南第一天文點,特立石標為志,由何瑤題“雲南大學天文點”,石標至今保存完好,已經成為雲南大學的一個景觀。
為雲南天文台成立提供科學依據1937年,“首都(南京)失陷”,“紫金山天文台,既淪敵手”,此時政府有意在內地設立天文分台,對此早有“奢望”的陳一得即撰寫專文《昆明氣象與天文觀測》,公開發表在《宇宙》雜誌上(第九卷第六號),他主張“設立天文台之標準條件,應以氣象為首要”,他通過大量的科學論證得出,“昆明氣象,適宜於天文觀測,實較優於南京”,為成立昆明鳳凰山天文台(今中科院雲南天文台)提供了重要的科學依據。
臨洮測日據天文學家預測,1941年9月21日,我國將發生500年難遇的日全食天文現象,並將行經我國青海、甘肅、陝西、湖北、江蘇、福建、浙江等八省一百一十八縣。民國政府成立了中國日食觀測委員會,組建了兩個觀測隊(西北隊和東隊)、冒著日軍的炮火進行一次觀測日全食的“長征”。一得先生就參加了日全食觀測西北隊,遠赴甘肅臨洮開展日全食觀測工作。
1941年6月30日,西北觀測隊從昆明出發,經貴陽、重慶、成都、蘭州,於9月10日到達目的地——臨洮,隨即展開觀測準備工作。在臨洮開展準備工作期間,即遭到日本飛機5次轟炸。在一系列的準備之後,9月20日晚間時分,陸軍的一個炮兵團開赴臨洮,而空軍的20餘架戰鬥機則集結於蘭州機場待命,準備攔截第二天可能會空襲臨洮的日本轟炸機。“七年籌備,萬里奔波,成敗利鈍,繫於一旦”。因連續的陰雨天氣,對於第二天的觀測,張鈺哲隊長和隊員在晚上因高度緊張而睡不著,夜半時分,大家起床觀察、看到滿天星斗才多多少少安心下來。
全程“現場直播”:國際廣播電台從臨洮縣城電報局架設專線電話,直通觀測現場——臨洮縣城東門外1.5公里的東山,由中央廣播事業管理處的馮簡和觀測隊的李珩作現場直播,轉由重慶電台用國語英語向國內外廣播。
觀測隊共開展九個觀測項目:日冕攝影、日冕與月球之光度比較、日食時間之核驗、日冕與色球光譜之研究、日食始終全歷程之定時攝影、日食中氣象變化及影波之觀測(陳一得攜助手專負責此項觀測)、日食電影之攝製、飛機上之日食觀測、日食當時之廣播及電波影響。
返昆後,一得先生撰寫了《臨洮測日誌要》,這是我國第一次用氣象儀表測定日全食氣象效應的珍品,至今仍有研究價值和歷史價值。書中,一得提出人工影響天氣方法、倡導推行標準時、建議設避難場所和頒行耐震建築條例等。
地震領域的貢獻
雲南是我國地震較多的省份之一。因此,地震就成了雲南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限制因素,人民民眾的災難。它事關民生,早就引起了一得先生的關注。他一面研討歷史地震規律,一面深入地震災區,實地考察,探源求策。幾十年如一日,為雲南地震研究作了大量開拓性的工作。
研討大關地震1917年7月1日拂曉,雲南昭通大關縣大地震,居民數千人死亡。一得徒步深入地震災區查訪,終得十證,說明其火山成因,後編入1919年出版的《昭通等八縣圖說》、公開發表。
研討臨洮地震1941年,先生赴甘肅臨洮觀測日全食之氣象效應期間,遭遇2次地震,他經過考察、分析後,提出震因有二:原因和近因。原因是地質因素影響,近因是天文和氣象之影響,結合甘肅歷史上發生的地震時間,總結出地震與朔望月有關。為預防地震災害,他向蘭州市政府建議:在市政建設中要“注意建築工程之堅牢耐震,市區多辟公園曠地,街巷寬闊,以防地震之成災”(《臨洮測日誌要》。
完成《雲南地震考察報告》《雲南省永仁等八縣地震調查工作報告》《雲南地震情況的初步研究》等解放後,雲南工、礦各業紛紛上馬,“徵求地震資料,愧無以應!”,故年逾花甲的一得先生深入麗江、劍川、彌勒等實考察,先後完成了《雲南地震考察報告》等地震專題研究報告。《報告》中,先生把天體、地球視為一個整體,認為“地球上地震的物理現象,應結合天體引力、大氣壓力,湊成外因各項條件,通過地球構造、內部矛盾之斷層、力不平衡的內因而起作用”。他倡議加強建設地震帶觀測網、獲取準確記錄,以作“震前肯確預報”,頒行耐震建築條例、取締危險建築等,從而減輕災情。這些工作,實質上是雲南現代地震研究前期的開拓性研究,為雲南現在的地震預報、地震研究工作鋪平了道路。
地方志領域的貢獻
一得先生在地方志的編纂方面,也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昭通等八縣圖說》1919年,在友人的資助下,時年33歲的陳秉仁發表了《昭通等八縣圖說》。秉仁認為,國民教育,應該熟知鄉土地理,因此該書對山系、位置、水流、氣候、防患盜匪等加以概述,以供教育國民之用。《圖說》還首次將昭通地區的氣候定性地劃分為四個類型加以闡述。被雲南史學界評價為具有歷史研究價值的地方志。作為處女作,書中展露出陳秉仁“重觀測”、“查物候”、“重特產”、“益民生”的務實傾向和博學多才。
開創中國第一個用實測氣象資料編纂地方志·氣候1939年春,一得協助由雲龍(雲南姚安人)編纂完成了《高嶢志》·氣候志,他首次、直接引用了昆明實測的氣溫、雨量、風向、風速等紀錄,在全國開創了用氣象實測資料撰寫方誌·氣候志的先例。據考證,它比以“內容新穎、具時代特色”的陝西《洛川縣誌》和《同官縣誌》中的“氣候志”成書更早,應是我國第一部方誌中的氣候志(據劉恭德考證)。
《新纂雲南通志》和《續雲南通志長編》的主要分纂員在整個民國時期,雲南編纂了兩部最重要的省志,即《通志》和《長編》,。
1931年9月,設立雲南通志館,開始編纂《新纂雲南通志》,由當時雲南省政府主席龍雲任主修,周鐘岳、趙式銘等為編修。同年,啟動了編纂《續雲南通志長編》工作,參纂者基本為《通志》編纂人員,陳一得均作為主要分纂員、負責編纂《氣象》和《天文》兩考。在《氣候》考中,先生載入了昆明恆星圖、風向圖、氣象要素分布圖等,《天文》考創新“以科學方法之觀測,分為星象、授時兩門,《氣象》考還引入了由一得撰寫並發表過的《雲南之雲》、《雲南氣流之運行》、《雲南氣象要素之分布》等學術論文,以增加科學性。
免費修成《鹽津縣誌》1945年春,雲南昭通鹽津縣長楊竹銘聘請一得、主編《鹽津縣誌》,先生遂攜夫人劉德芳回鄉修志。在缺乏儀表的困難條件下,他設立了簡易氣象站,完成了2年氣象觀測,所獲取的氣象資料、完整地編入《縣誌》中。為掌握第一手資料,他不顧年近花甲,跋山涉水,用自帶的儀器實測海拔,每遇老農,必詳細詢問有關生產、民俗、物產諸情;輿圖無力實測,疆域位置,山脈水流,形勢名勝,必經過反覆調查。縣教育局長趙汝為請得公款酬謝先生,兩次贈款,先生一概不收,並說,“我不是為了錢才來修縣誌,如果是為了錢,你們也負擔不起”。先生夫婦苦戰半年後返昆,由助手繼續奔走調查,編擬稿料,分批郵昆,交先生“崇實避虛”“去偽存真”,務求實質,終於1949年秋完稿。此《志》完整地記錄了鹽津的歷史、沿革、輿地、政治、自然、物產、交通、教育、衛生、人文、勝跡及農、工、商、軍等各方面情況,資料豐富詳實,成為了鹽津縣一部難得的鄉土教材。
科普貢獻
一得先生從進入教育界開始,就非常注重科學普及工作。
作《公曆月日歌》《公曆節令歌》1912年,中國開始採用公曆(陽曆),1924年昆明推行公曆時,市民都否認推行的必要,揚言公曆不方便、不好用,農事節令不準確,反對公曆。先生便從陰曆的不便之處說起,並作《公曆月日歌》和《公曆節令歌》,由於兩《歌》朗朗上口、方便記憶,很快就在學校和民間流傳開來,我推行公曆在任教期間,促進了公曆的推廣套用。
公曆月日歌
公曆每月大和小,一舉拳頭便知曉。
骨頭凸的是月大,凹下的月便是小。
從一月起到七月,拳到尾時又迴轉。
上半年來單月大,下半年來雙月大。
大月每月三十一,小月每月三十天。
唯有二月二十八,一到四年閏一天。
大家要把公曆用,大同世界真是好。
公曆節令歌
公曆好處是在多,二十四節定分明。
每月都有兩節令,日期一定不會差。
上半年中六二一,下半年來八二三。
立春是從二月起,一月大寒節就完。
春雨驚春清穀雨,夏滿芒夏小大署。
秋署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節令名稱順記好,年年歲歲不會差。
科普講演先生先後在民眾科學館、五華學院等公眾場館,多次作科普講演,每場必是人滿為患、聽者如潮。如講《天有多高?地有多厚?》《民眾生活中的時間問題》《談談陰陽曆法》《牛郎織女相會嗎?》《怎么知道流星雨要出現》《十一月天象的奇遇》《八大行星遊行》《宇宙概論》等。後由雲南省立昆華民眾教育館將先生的講演稿編輯成《民眾科學叢書——天文》,於中華民國二十二年三月三日出版,公開發行。
正如編者所述,科學知識為人類征服自然之工具,有了科學知識,便能役使風雨雷電,沒有科學知識,只能向風伯雨師叩頭!我國學術落後,民智閉塞,非注重科學運動、不足以救國,但自然科學,精密樸實,枯硬少文,頗為一般人士所輕忽!今出版發行這種通俗易懂的講演稿,力求生動有趣,切合於民眾科學常識,以為大家解決日常生活中所遇見的疑難困惑,破除迷信觀念,促進社會文化進步,這就是發行此書最基本的用意所在!
我們從中不難看出,編者對陳秉仁先生所作的講演,從內容到形式,都是非常肯定的。回到現在,仔細看看先生所講演的東西,多的不說,就問你:天有多高?地有多厚?牛郎織女相會嗎?陰陽曆法是怎么回事?又有多少人能夠說得明白、講得清楚?所以,今天仍有繼續普及科普知識的必要。
一得先生詩選
門戶洞開揖盜來,蜿蜒黑蜧遍城隈。
吾定斷臂誓相鬥,夷虜終歸化草萊。
(該詩作於1903年,先生在昆明高等學堂就讀期間,目睹清王朝屈從法帝國主義,欲修築滇越鐵路,加快對雲南的侵略,憤而作詩抨擊,時年先生17歲)。
關檄驚傳九一八,一朝毒焰襲中華。
百年國恥愈增恨,坐令國人半失家。
(1931年9月18日,爆發了震驚中外的“9·18事變”,日本帝國主義大舉入侵我東北地區,先生悲憤萬分,作詩抒懷。)
旭日東升萬木春,壺漿簞食迎親人。
冰天凍解獨夫殛,錦繡山河還億民。
(1950年2月20日,陳賡、宋任窮率中國人民解放軍二野四兵團進入昆明,先生以從未有過的歡欣,寫下了這嶄新的詩章。)
一得先生語錄(節選)
“欲謀雲南全省今後農業生產、軍事、航空、學術、衛生、工業建設等之進展,俾得有科學上之根據參考,非廣求各地實測氣候資料不為功”——20世紀40年代。
“造林可以調和氣候,培養水源”——1941年。
“個人感受,科學工作者至為艱巨,專門從事科學工作者,要不惜犧牲一切,精神物質任何享受,皆非所計。故聰明人多不願作,有願作者,亦多借為進升之階,獵取榮利。若真以科學工作者為終身事業者,必帶幾分傻氣,雖常被人竅笑,亦所不顧。”——20世紀40年代。
“你們這些年輕人,在縣政府做事,千萬不要用筆桿子殺人,為人要正派。”——1945年教育晚輩吳學斌等人如是說。
“縱觀宇宙,空間無極,時間有限,天體運動不息,恍惚於人生,當積極努力,用有限的生命,努力為人類社會謀幸福。”——20世紀50年代。
愛國之心強國之夢
一得先生是一位渴望真理、追求光明的戰士,他從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舊中國時代到新中國成立後,從少年學子時代,就已經表現出強烈的愛國情懷,到滿懷教育救國之情轉而科學救國、科學強國,最終全身心地投入到新中國的建設大潮中,他用一生踐行了“人生,當積極努力,用有限的生命,努力為人類社會謀幸福”之箴言。
少年學子之愛國情懷1903年,秉仁在昆明高等學堂學習期間,年僅17歲的他就堅決反對修築滇越鐵路(有詩為證);從高等學堂畢業之際,又公開抵制清政府出賣雲南礦權(並因此被迫取消公費留學資格)。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對清政府早已絕望的秉仁毅然投筆從戎、直接參加了攻克南京的戰鬥。
“三拒洋人彰顯愛國”1928年,在一得測候所成立周年之際,越南河內法國測候所即來函商討,“許重金交換氣象資料”,一得以“事涉國際”等為由拒絕了法國人。1932年1月28日,天津日租界氣象台為侵華準備氣象資料,派員抵昆,找到一得,要求高價收買氣象資料,被先生嚴詞拒絕。1943年,美國領事帶領翻譯突然闖進昆明氣象測候所,許下重金收買氣象資料,如同以往一樣,同樣被先生婉拒。而當時的情況是,一得為開辦測候所已經耗盡了全家的積蓄,日子過得捉襟見肘、入不敷出,面對洋人的威逼利誘他卻不為所動,同時又把所獲取的寶貴資料無償地送給政府、學校使用,這是何等崇高的愛國精神,豈不令後人由衷敬仰!
雲南陸軍講武堂授課一得在錢局街自費觀天量氣期間,還到雲南陸軍講武堂授課,如教授夜行軍辨認北極星的方法等。
雲南航空學校授課同期,先生還到航空學校教授航空氣象,並專門編著了《航空氣象學》教材。
以空前的熱情投身新中國建設解放後,先生把測候所和全部氣象資料交給人民政府,以空前的熱情投入新中國建設大潮中,歷任雲南省政府監察委員會委員、省博物館第一任館長、政協昆明市第二屆委員會副主席、中蘇友好協會副主席、雲南氣象學會主席等,同時深入建設一線工地,用自己的一生所學,為雲南建設出謀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