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樞(中醫典籍)

靈樞(中醫典籍)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靈樞》是中醫典籍。

基本介紹

  • 書名:靈樞
  • 成書年代:戰國
  • 歸屬類別:中醫典籍
內容簡介,流傳版本,校注、整理,章節目錄,影響評價,

內容簡介

本書與《素問》編寫體例一致,學術內容互為補充,互相聯繫,語言文字相近,堪稱姊妹之篇。卷一有“九針十二原”等四篇,較詳細地介紹了古代九種常用針具的名稱、形狀和用途,討論有關疾徐、迎隨、開闔等針刺補瀉手法等問題。卷二有“根結”等五篇,記載了三陰三陽各經的根結部位與穴位名稱,陰陽各經開、闔、樞作用及陰陽剛柔不同體質類型;闡述了人的精、神、魂、魄、意、志、思、智、慮等精神活動的涵義等。卷三有“經脈”等三篇,主要論述十二經脈、十五絡脈的循行路線、發病證候及治療原則,著重指出經脈對於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等方面的重要意義。卷四有“經筋”等七篇,闡述十二經筋循行的部位和生理特點,介紹經脈之氣營運的情況,營衛之氣的生成和作用,三焦的部位和生理活動,人身的骨度、脈度等。卷五有“五邪”等九篇,介紹邪入五臟、寒熱、癲狂、熱病、厥病等病證的臨床表現、治療原則。卷六有“師傳”等十二篇,載述了消化道器官的解剖位置及其形態與生理功能,津液的生理和代謝過程等。卷七有“陰陽系日月”等七篇,以天人相應的觀點,討論人體的上下、左右、手足經脈與日月、天干、地支的關係,疾病傳變規律等。卷八有“禁服”等九篇,指出脈象及面部、皮膚等色澤與形態的變化,可以測知人體經脈臟腑的病變等。卷九有“水脹”等八篇,指出人的形體肥瘦大小、年齡的不同在辨證治療上的意義;根據人的形神稟賦差異,歸納為二十五種不同類型的形神氣質特徵。卷十有“五音五味”等八篇,敘述了致病原因、發病規律及病理機轉等。卷十一有“官能”等五篇,論述了尺膚診的具體內容及刺法中的“五節”等。卷十二有“九針論”等四篇,闡述九針的起源、命名、形狀及其適應證和禁忌等。
《靈樞》,醫經著作。9卷,81篇。又有《黃帝內經靈樞》、《九卷》、《針經》、《靈樞經》等名。與《素問》為姊妹篇,合之而為《黃帝內經》。約成書於戰國時期,而非一人手筆。北宋林億、高保衡等奉旨校正醫書時雖將《靈樞》定為8種在校醫書之列,實因其傳本亡佚不全而未竟其事。現存最古版本系南宋史崧據家藏舊本《靈樞》9卷而編纂校訂之24卷本。“靈樞”兩字,始見於王冰《素問》序中。張介賓以“神靈之樞要”釋此書名,適中肯綮。蓋以《靈樞》之文多言針灸經腧之故。其1~9篇論述九針形制、十二原穴、五腧穴、根結穴、針刺方法、針法補瀉、臟腑病候及與情志的關係;10~18篇論述人體經絡系統、脈度、骨度、營衛氣血、三焦所主等。19~30篇論述四時病、五臟病、寒熱病、癲狂、厥病、周痹及其他雜病的病候及刺法等。31~41篇論述臟腑解剖、色診、不同體質刺法、瀉血、四海、五亂、陰陽清濁、陰陽十二月及脹論、癃病等。42~46篇論述五行與五腧、疾病傳變、夢與疾病、五變病等。47~55篇論述臟腑類型,人迎寸口脈診、望診、疼痛病機、灸法補瀉、人體發育、標本、氣街及刺禁。56~66篇論述25種類型、百病始生、病之逆順、衛氣失常、五行五味、賊風、水脹等。67~81篇論述人與自然、五行所主、尺膚診法、衛氣行、九宮八風、九針論、刺節及多種雜病。這些對祖國醫學之發展影響彌深。其中尤以對人體體質、臟腑之大小堅脆等論述頗詳。於人之神志思維活動、發夢以及邪正關係等亦具難得之見。

流傳版本

《黃帝內經》18卷最早見於東漢班固《漢書·藝文志》。該志載有《黃帝內經》《黃帝外經》等醫經七家和《五藏六府痹十二病方》等經方十一家。但這些書隨後便湮沒不彰。直到晉初,皇甫謐撰《針灸甲乙經·序》首次提出:“按《七略》《藝文志》:《黃帝內經》十八卷,今有《針經》九卷、《素問》九卷,二九十八卷,即《內經》也。”後世將分別單獨流傳的《素問》《靈樞》合稱《內經》即濫觴於此。《素問》《九卷》之名雖然最早見於東漢末年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序》,但是在現存文獻中,直到晉代王叔和《脈經》才出現其原文。這一時期皇甫謐據《素問》《針經》《明堂孔穴針灸治要》三書內容分門別類,撰成《針灸甲乙經》12卷,始稱《九卷》為《針經》。隋唐時期,《素問》《針經》各有多種版本流傳。除《針經》外,還出現《靈樞經》《九靈經》等不同的本子。其中以唐代楊上善的《黃帝內經太素》和王凍的《黃帝內經素問》影響最大,對研究《內經》有重要價值。《靈樞》《針經》等傳本在北宋初期就殘缺不全。北宋元祐八年(1093年),宋廷曾下詔將高麗獻來的《黃帝針經》刊印頒行。但至南宋初,《靈樞》《針經》等傳本大多亡佚。南宋紹興二十五年(1155年),史崧將其家藏的《靈樞》9卷,參之他本別書,重新校正,擴為24卷,刊行於世。至此,《靈樞》傳本的文字基本定型,成為後世刻印的依據。
現存最早版本為元代後至元五年(1339)胡氏古林書堂刻本,另有明成化八年(1472)熊宗立種德堂刻本、嘉靖間吳悌刻本及趙府居敬堂刻本、清鹹豐二年(1852)錢熙祚守山閣校刻本等,通行本為1964年人民衛生出版社據明代趙府居敬堂刻本刊行的影印本及鉛印本等。

校注、整理

唐初,楊上善編撰《黃帝內經太素》,首次對《素問》《靈樞》進行分類編次和校訂注釋。此書去古未遠,校注嚴謹通達,有重要的文獻價值。
明代,馬蒔著《黃帝內經靈樞注證發微》,最早校注《靈樞》全文,在經絡、腧穴和刺法等方面發揮較多;張景岳歷時40年整理注釋《素問》《靈樞》,著成《類經》,在前人的基礎上有不少新的見解。王九達仿《類經》之體例,結合臨床注述經義,編成《黃帝內經素問靈樞合類》。
清代,張志聰與同學、門人合作編著《黃帝內經素問集注》《黃帝內經靈樞集注》,開團隊校注醫經之先河,流傳較廣;黃元御著成《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闡發天人相應、陰陽五行、升降浮沉等理論;周學海撰《內經評文》,通過注文及旁註對各篇進行評述,篇末點明本篇大意,對於理解經義具有參考價值。
1949年以來,《靈樞》的校注本主要有:郭靄春編著的《黃帝內經靈樞校注語譯》、河北醫學院撰《靈樞經校釋》、劉衡如《靈樞經(校勘本)》等。

章節目錄

卷一
九針十二原第一
本輸第二
小針解第三
邪氣藏府病形第四
卷二
根結第五
壽夭剛柔第六
官針第七
本神第八
終始第九
卷三
經脈第十
經別第十一
經水第十二
卷四
經筋第十三
骨度第十四
五十營第十五
營氣第十六
脈度第十七
營衛生會第十八
四時氣第十九
卷五
五邪第二十
寒熱病第二十一
癲狂第二十二
熱病第二十三
厥病第二十四
病本第二十五
雜病第二十六
周痹第二十七
口問第二十八
卷六
師傳第二十九
決氣第三十
腸胃第三十一
平人絕谷第三十二
海論第三十三
五亂第三十四
脹論第三十五
五癃津液別第三十六
五閱五使第三十七
逆順肥瘦第三十八
血絡論第三十九
陰陽清濁第四十
卷七
陰陽系日月第四十一
病傳第四十二
淫邪發夢第四十三
順氣一日分為四時第四十四
外揣第四十五
五變第四十六
本藏第四十七
卷八
禁服第四十八
五色第四十九
論勇第五十
背俞第五十一
衛氣第五十二
論痛第五十三
天年第五十四
逆順第五十五
五味第五十六
卷九
水脹第五十七
賊風第五十八
衛氣失常第五十九
玉版第六十
五禁第六十一
動輸第六十二
五味論第六十三
陰陽二十五人第六十四
卷十
五音五味第六十五
百病始生第六十六
行針第六十七
上膈第六十八
憂恚無言第六十九
寒熱第七十
邪客第七十一
通天第七十二
卷十一
官能第七十三
論疾診尺第七十四
刺節真邪第七十五
衛氣行第七十六
九宮八風第七十七
卷十二
九針論第七十八
歲露論第七十九
大惑論第八十
癰疽第八十一

影響評價

《靈樞》是全面系統總結我國漢代以前中醫學理論、經絡學說和針刺技術的經典性著作,為後世醫學,尤其是針灸學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