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國(川端康成著中篇小說)

雪國(川端康成著中篇小說)

《雪國》(ゆきぐに)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創作的第一部中篇小說,也是他唯美主義代表之作,從1935年起以短篇的形式,分別以《暮景的鏡》、《白晝的鏡》等題名,斷斷續續地發表在《文藝春秋》、《改造》等雜誌上,相互之間並沒有緊密相連的情節,直至全部完成並經認真修改後,才冠以《雪國》於1948年匯集出版單行本。

《雪國》是川端康成最高代表作,其間描繪的虛無之美、潔淨之美與悲哀之美達到極致,令人怦然心動,又惆悵不已。作品中唯美的意象描寫融入至人物情感的表達之中,往往帶著淡淡的哀思,表現了川端康成的物哀思想。

《雪國》也是作者在被授予諾貝爾文學獎時被評獎委員會提到的三部小說之一。在川端的所有作品中,《雪國》被海外翻譯最多,先後被譯介到很多國家和地區,中國也出版了不同的譯本。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雪國
  • 外文名稱:ゆきぐに
  • 創作年代:1935年-1948年
  • 文學體裁:中篇小說
  • 作者:【日】川端康成
  • 首版時間:1948年
  • 字數:約8萬
內容簡介,創作背景,人物介紹,島村,駒子,葉子,作品鑑賞,主題,手法,作品影響,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故事寫的是東京一位名叫島村的舞蹈藝術研究家,三次前往雪國的溫泉旅館,與當地一位名叫駒子的藝妓、一位萍水相逢的少女葉子之間發生的感情糾葛:島村是一個有著妻室兒女的中年男子,坐食遺產,無所事事,偶爾通過照片和文字資料研究、評論西洋舞蹈。他來到雪國的溫泉旅館,邂逅了藝妓駒子,並被她的清麗和單純所吸引,甚至覺得她的“每個腳趾彎處都是很乾淨的”,後來又兩度到雪國和駒子相會。
小說就是從島村第二次來雪國開始的。駒子的三弦琴師傅的兒子行男患了肺結核,葉子陪同他從東京乘火車返回湯澤,正好坐在第二次去會駒子的島村對面。島村透過車窗欣賞黃昏的雪景,卻看到映現在車窗上的美麗的葉子,不禁喜歡上了這個美少女。因而在他和駒子、葉子之間,構成了一種微妙的情感關係。小說最終以葉子的意外去世而告終。

創作背景

日本文化在歷史長河,以“真實”為基礎,自力地生成“哀”的特殊品格,並繼而形成浪漫的物哀,幽玄的空寂和風雅的困寂三者相通的傳統文化精神。在物哀文學觀念發展過程中,紫式部作出重大貢獻,她在《源氏物語》中,從簡單的感嘆到複雜的感動,深化了主體感情並由理智支配文學素材,使物語的內容更加豐富充實,含讚賞親愛、共鳴、同情、可憐、悲傷的廣泛含義,而且感動的對象超出人和物,擴大為社會世相,感動具有觀照性。在紫式部看來,物哀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是對人的感動,以男女戀情的哀感最為突出;第二層是對世相的感動,貫穿在對人情世態,包括天下大事的詠嘆;第三層則屬觀照性的,它是對自然物的感動,尤其是季節帶來的無常感,即對自然美的心。
川端康成在《雪國》中表現出的虛無與《源氏物語》中的物哀思想是一脈相承的。物哀的第一層是對人的感動。尤其是男女戀情的哀感。這在《雪國》的創作動機中表現了出來,川端康成曾說過:“《伊豆的舞女》也罷,《雪國》也罷,我都是抱著對愛情表示感謝的心情寫就,這種表現,在《伊豆的舞女》中純樸地表現了出來,在《雪國》中則稍微深入,作了痛苦的表現。”從男女間的戀情出發來表現悲哀思想,這是日本古典文學傳統。《雪國》中駒子真心愛上島村,不能自持,島村清楚地知道駒子迷戀上他,但他認為駒子的愛情追求甚至她的生存本身就是徒勞的,可悲的,島村在駒子為生活而生活,為愛情而愛情這一女性悲哀的苦海是漂蕩著,他的內心為苦澀所浸泡。他傾心葉子,葉子可望而不可及,這種虛無感與物哀是相通的。物哀的第二層是對世相的感動。《雪國》整部作品都是在偏僻鄉村發生的,似乎與現實聯繫不大。但聯繫這部作品的創作背景發現,在川端康成創作《雪國》時,日本軍國主義正進行瘋狂的侵略戰爭,川端康成沒有正面反映這場戰爭,而是通過虛實相生的藝術形象巧妙地表達了自己的看法。正如日本評論家島崎秀樹說:“川端康成對軍國主義是消極抵抗,《雪國》便是例子。” 川端康成把現實抽象化,把虛無世界把對世相的感動貫穿在人情世相中,暗示人生徒勞。物哀的第三層觀照性,它是對自然物的感動。
自古以來,日本文學家以自然為友,以回時為伴,很了解自然的心,即自然的靈性。他們在自然中發現美的存在,進而創造文學的美。雪國在夜空下一片白茫茫,山上還有白花、杉樹。在雪國,月色也是別有特色,“山頭上罩滿了月色,這是原野盡頭惟一的景色,月色雖以淡淡消去,但餘韻無窮,不禁使人產生冬夜寥峭的感覺。”“盈盈皓月,深深地射了進來,照亮得連駒子的耳朵的凹凸線條都清晰地浮現出來。”在這些景物描寫中,浸透著島村的主觀情緒,流露出淡淡的哀愁,這與物哀是相通的,物哀不是直觀而是靠情緒、想像力去感受自然,在欣賞自然景物時潛藏著一種愛情的哀愁情緒留有詩韻,包含無常的哀感和無常的美感。
日本傳統文化經由鎌倉時代禪宗世俗化演繹出空寂幽玄,即強調從“無”的境界中發現完全的、純粹的、可謂“無中萬般有”,平安時代,閒寂與以幽玄為基調錶現苦惱的更具情緒性的空寂相分離,表現出以風雅為基調,表現寂寥之情更具情調性的特徵。不像物哀那樣耽於悲衣與同情的感情詠嘆,而是讓人們不斷體味其不樂的寂寥感,一種精神性的“寂”。川端康成也說:“風雅,就是發現存在的美,感受已經發現的美,創造有所感受的美。”川端康成在《雪國》中不厭其煩地描寫雪夜、夕陽、甚至於葉子的死,作者都展現出“銀河瀉入心理”那種欣賞似的閒寂的虛無。正如川端康成喜嘆引用的清少納言在《枕草子》里的一句話:“往昔徒然空消逝”。在他眼裡,終極的空虛才是真正的美的所在,而對於美,我們還需要感受。這種感受性格是川端康成對於閒寂的繼承與發展。
總之,川端康成是以“虛無”本來面目表現社會人生的,在《雪國》里,川端康成超越了世俗道德的規範,在朦朧中展示事件,創造出一種虛幻的美,超越現實美的絕對境界。他所守望的是一片看不到顆粒的精神田野。

人物介紹

川端康成精心塑造的人物,無論是島村還是駒子、葉子,那種如夢如幻般的虛無,正是其虛無思想的深刻體現。川端康成在諾貝爾文學獎授獎儀式上所做的演說詞《日本的美與我》中強調說:“滅我為無。這種‘無’不是西方的虛無,相反,是萬有自在的空,是無邊無涯無盡藏的心靈宇宙。”在這篇演說詞的最後,又特彆強調指出:“有的評論家說我的作品是虛無的,不過這不等於西方所說的虛無主義。我覺得這在‘心靈’上,根本是不相同的。”其虛無思想實質上是東方式的虛無,是人生無常、萬事皆空、滅我為無、無中生有的虛無。川端康成在演說詞中還表達過這樣的意思:現在我們目中所見之物,無論是月亮、彩虹、鮮花或者是我們自己,本來就是“虛妄”,因為天下萬物全都在變化不止。

島村

島村是個虛無主義者,他沒有正當的職業,靠祖輩留下的財產過著悠閒慵懶的日子,精神極度空虛,沒什麼追求和人生目標。他研究西洋舞蹈,蒐集西洋舞蹈方面的書籍和照片,想方設法從國外搜求海報和節目單,但他研究西洋舞蹈卻從來不看西洋人跳的舞蹈,也從來不看日本人表演的西洋舞,“他所欣賞的,並不是舞蹈家靈活的肉體所表演的舞蹈藝術,而是根據西方的文字和照片所虛幻出來的舞蹈,就如同迷戀一位不曾見過面的女人一樣。”人的思想決定人的行為,正因為他內心認為做什麼事情都是徒勞的、虛無的,所以才對虛幻的、非真實的舞蹈感興趣。不僅如此,他甚至覺得生存本身也是徒勞的、虛無的、毫無意義的。“她(駒子)對都會的嚮往之情,如今也已心如死灰,成為一場天真的幻夢。她這種單純的徒勞之感,比起都市裡落魄者的傲岸不平,來得更為強烈。縱然她沒有流露出寂寞的神情,但在島村眼中,卻發現有種異樣的哀愁。倘若是島村沉溺於這種思緒里,恐怕會陷入深深的感傷中去,竟至於連自己的生存也要看成是徒勞的了。”
島村本要尋求生命的真實,想要真切的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感到自己確確實實的生活著,但最終卻發現這一切都是徒勞的。“如今又是秋天登山時節,望著自己屐痕處處的山嶺,對群山不禁又心嚮往之。終日無所事事的他,在疏懶無為中,偏要千辛萬苦去登山,豈不是純屬徒勞么?可是,也唯其如此,其中才有一種超乎現實的魅力。”死去的蛾子在島村眼中有著異乎尋常的美麗,“有的蛾子,一直停在紗窗上不動,其實已經死了,像枯葉似的飄落下來。有的是從牆上掉下來的。島村撿起來一看,心想,為什麼長得這樣美呢?”由此可見,死去的蛾子的美麗亦只不過是一種徒勞的美麗,或者說美麗的徒勞而已。“而蜂,卻是跌跌爬爬、爬爬跌跌的。看來像是隨著季節的推移,而自然地死去。其實走近一看,腳和觸鬚還在抽搐、掙扎。”在島村看來,生命的存在原本就是一種美麗的徒勞,一種虛無,因而這種臨死前的掙扎是沒有必要的,也是毫無意義的,只要順其自然的生或死即可。
島村擁有豐厚的財產、令人羨慕的社會地位、溫馨的家庭、可愛的孩子,但是他仍然感覺百無聊賴,感到一切的存在都是徒勞的、無意義的,連生命都是變化無常的、虛無的。

駒子

“駒子”即使是作為藝伎花名也是蘊含著虛無觀念的,據川端康成說,駒子睛名取意於中國古代蠶馬神話。駒子開始居住的地方“本來是間蠶忘記你奇怪了嗎?”“島村想著駒子像蠶一樣,以她透明之軀,在這居住的情形。”蠶有作繭自縛的象喻,蠶馬的神話則暗示徒勞的空乏,川端康成連“駒子”作為名字也徹底虛無掉了。
相對而言,駒子對應於島村現世的,官能的、肉體的一面;葉子則對立於島村傳統的、詩意的、精神的一面。川端康成也說自己在寫作中駒子確有原型,而葉子則是他“虛構出來的。” 她一出場就以“優美而近於愁淒”的聲音給人帶來聽覺上的的美感與聯想,又置身於車窗的映襯下,從一個別臻的視點顯示出一種“無法形容的美。”美麗、純潔、善良,纖毫不染人世污濁。她對弟弟無微不至的關懷,對行男耐心的侍奉,天天憑弔行男的執著、忠貞,都是她純真品格的具體化。然而葉子的奇異魅力與不可逼視的光芒卻使島村“燃起了對駒子的依戀。”弗洛伊德說:“女人越是輕浮放蕩,就越使男人愛得發狂。同這種女人相愛,往往使他們魂銷骨酥,不能自拔。但一旦愛上之後,又要求她們對自己忠實。”而葉子正是島村愛上駒子後的一個人,是作者崇捀的理想女性和生理性傾向錯位的化身。
駒子的人生是一個壯烈的悲劇,所以在島村看來駒子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徒勞的,都是毫無意義的。駒子努力讀書並做筆記是毫無意義的;在寂寥的山村里勤奮的練琴是毫無意義的;給即將去世的行男治病是毫無意義的;愛上根本不可能會愛她的島村是毫無意義的。駒子所做的一切,在她自己來說,只是想有尊嚴有所追求的活下去。她始終在與自己周圍的環境抗爭著,可最終她的抗爭只是成為了一種虛無的東西而存在,她的抗爭是實實在在的,可最終的結果卻是虛無的。在這實與虛的矛盾中,駒子的人生化為了一種真真正正的徒勞的悲哀。
駒子是為了報答師傅——賺錢給師傅的兒子行男治病而不得不賣身做藝妓的,她雖然做了藝妓,卻仍然憧憬著自己的美好愛情和幸福未來,她甚至從十五六歲就開始記日記和讀書筆記。但駒子所做的這一切,在島村看來都是徒勞的、毫無意義可言的。“即便說,駒子是少爺的未婚妻,葉子是他的新情人,那少爺又將不久於人世的話,這一切在島村的腦海里,不能不浮現出‘徒勞’二字。駒子盡她未婚妻的責任也罷,賣身讓未婚夫養病也罷,凡 此種種,到頭來不是徒勞又是什麼呢?”駒子去車站為島村送行,葉子跑來告訴駒子行男病危,他想見她,駒子卻不肯回去見行男最後一面,執意要送島村離開,一般人都會被駒子這種對愛情的執著感動,但她這么熾熱的感情遇到島村,卻絲毫得不到回報。這種付出,只是一種美麗的徒勞,一種無意義的努力而已。

葉子

葉子的形象是美麗的虛無。所以在小說結尾島村山重水複困境之時,作者安排了一場意外的火災,葉子在大火中喪生,島村並沒有表現出應有的悲痛,相反卻從葉子的升天般的死亡之中得到精神的升華而心靈的徹悟。他感到葉子的死如銀河一般壯麗,這不過是她“內在生命在變形”,葉子會因“失去生命而顯得自由了。”在聖潔的火海中,葉子超越了駒子“有些事拚命想也想不通”的層面,超越了肉體。當駒子把葉子抱在胸前,“她因抱著她的犧牲或是對她的懲戒。”當時,駒子與葉子同時毀滅,所以小說到此戛然而止,諸般形象都消隱於主觀悲痛心徹的虛無感之中。
葉子的形象表達了作者對美好生活的一種嚮往。她是“靈”的化身,是“美”的幻影。在小說中首先出場的是葉子,她的出現震驚了島村,“她的話聲優美而又近乎悲戚,那響亮的聲音久久地在雪夜裡迴蕩。”“玻璃上只映出姑娘的一隻眼睛,她反而顯得更加美了。”在島村眼裡,葉子身上的一切都表現出了一種“純粹的美”,一種空靈的美。在描寫葉子聲音時,島村用了很多次“悲戚”這個詞,這也說明了葉子所表現出來的美也帶有悲哀的心緒,也是一種悲哀的美。
葉子的描寫也體現出作者的虛無思想。特別是關於島村從車窗看到的暮景中葉子形象的描寫,正是作者那種亦真亦幻、虛實相接的虛無思想的反映。“鏡子的襯底,是流動著的黃昏景色,就是說,鏡面的映像同鏡底的景物,恰像電影上的疊印一般,不斷地變換。出場人物與背景之間毫無關聯。人物是透明的幻影,背景則是朦朧逝去的日暮野景,兩者融合在一起,構成一幅不似人間的象徵世界。尤其是姑娘的臉龐上,疊現出寒山燈火的一剎那間,真是美得無可形容,島村的心靈都為之震顫。”“這時,在她臉盤的位置上,亮起一盞燈火。鏡里的映像亮得不足以蓋過窗外這星燈火;窗外的燈火也暗得抹煞不了鏡中的映像。燈火在她臉上閃爍,卻沒能將她的面孔照亮。那是遠遠的一點寒光,在她眸子周圍若明若暗的閃亮。當姑娘的星眸同燈火重合疊印的一剎那,她的眼珠兒便像美麗撩人的螢火蟲,飛舞在向晚的波浪之間。”小說中葉子這個人物形象就如同幻夢般存在著,令人感到一種人生若夢的虛無感。

作品鑑賞

主題

《雪國》中的虛無思想深深地滲透了日本古典文學傳統,是“東方式”的虛無。儘管川端康成初登文壇時,因對文壇現狀不滿,曾與橫光利一等發起“新感覺運動”,試圖以達達主義表現主義西方現代派手法創造一種全新的感覺世界不重視日本文學傳統,曾經“企圖否定它,排除它。”但川端康成在中年後,越來越發現自己“沒有經歷過西方式的悲痛和苦惱,我在日本也沒有見過西方式的虛無和頹廢”。他開始向傳統靠攏。在創作《雪國》時,為了寫這個世界不存在的美,他只能從日本傳統文化中尋求創作靈感。
他在《雪國》結尾處這樣寫道:“她(葉子)在空中是平躺著的,島村頓時怔住了,但猝然之間,並沒有感到危險和恐怖。簡直像非現實世界裡的幻影。僵直的身體從空中落下來,顯得很柔軟,但那姿勢,像木偶一樣沒有掙扎,沒有生命,無拘無束的,似乎超乎生死之外。”這正是川端康成生死無常、人生無常的虛無思想的充分體現:島村對葉子的死並沒有覺得什麼恐怖,他覺得在她摔下來的那一瞬間,她仿佛是在自由的無拘無束的飛翔,生或死已經不是很重要的事情了。在葉子不是生就是死,不是死就是生的那一瞬間,島村的目光從生到死、從死到生,自由穿梭其間,頓悟了生死這一人類永恆的思考。他悟到生死只是生命旅程中的兩個點,無生就無死,無死就無生,死才可以再生;悟到人本來無所謂生和死,死並不是生的終結,“無”並不是“有”的肯定,生和死,有和無只不過是生命存在的兩種方式;悟到只有敢於肯定死才能擁有生,才能在生的時候不為死的影子所困擾,才會在死的時候不會因貪生而怯步。這樣一種生死無常的觀點正是川端康成本人藉助島村這個人物形象表達自己對生死和人生的虛無的看法。
川端康成從少年時代就開始閱讀日本古典文學作品。這些作品大多帶有佛教的無常思想。《雪國》的結尾處,把葉子從樓上摔下來的場面描寫得美麗如畫:“當他(島村)挺身站住腳跟時,抬眼一望,銀河仿佛嘩的一聲,向島村的心頭傾瀉下來。”“僵直的身體從空中落下來,顯得很柔軟,但那姿勢,像木偶一樣沒有掙扎,沒有生命,無拘無束的,似乎超乎生死之外。”作者對死的這種描寫,令人感覺到對作者來說,死是幸福的終點,人死後就同自然界的萬物一樣,回歸到虛無,達到萬物一如的境界。這也正是川端康成本人對死亡的認識。
“虛無”構築起《雪國》的思想靈魂,突顯了小說的主題,“以卓越的感受性,高超的小說技巧,表現了日本人心靈的精髓”的川端康成的這種虛無思想與其自幼的生活經歷及日本古典文學中佛教無常的傳統對他內心世界的影響有關。禪宗認為,“菩提本無樹,明鏡亦無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與川端康成在《雪國》中所要表達的人生無常、萬事皆空、滅我為無、無中生有的虛無思想有異曲同工之妙。
日本文學中,“物哀”是整個日本傳統文學的美學準則。自最古老的歷史文學著作 《古事記》 到 《萬葉集》、 《源氏物語》、 《徒然草》 等名作,都帶上了一種悲哀的情調。日本的國學家本居宣長曾說:“在人的種種感情上,只有苦悶、憂愁、悲哀,也就是一切不能如意的事才是使人感動最深的。”川端康成緊隨這種日本的傳統,他作為日本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作家,“以敏銳的感覺、高超的小說技巧表現了日本人的內心精華”,他的文學根植於日本傳統文學的土壤,同時又吸取其他的寫作藝術技巧,再加上川端康成本人的一些特殊的人生經歷,使得他的文學充滿了一種淡淡的憂愁。《雪國》 這篇小說以茫茫的白雪為背景,奠定了其悲哀傷感的基調。如果說 《雪國》 是一支婉轉動人的樂曲,那么悲哀之美就是它的主旋律。
葉子的死透露著一種美,瑩白的雪地、璀璨的星漢、耀眼的火光,這一切所構成的畫面甚至可以說是優美的,而葉子——島村精神上的戀人就在這樣的場景中悄然而去。葉子的生命如空中飄蕩的一串串哀傷的音符,零零散散的,還未來得及組成一首優美的樂曲,就已經匆匆飄散。
在川端看來,美與悲是密不可分的、相輔相成的。因此 《雪國》 這篇小說中充滿了失意、孤獨、感傷等悲哀的感情,結局也具有一定的悲劇色彩。

手法

唯美主義
雪國呈現出來的意象總是有種寂靜清冷的感覺,無論是皚皚白雪亦或是層巒疊嶂,在作者的筆下都是那么靜謐悠遠,如夢如幻,如泣如訴,整部書充溢著空靈唯美的氛圍,好像兀自編制了一個潮濕的夢境,又好像春日裡連呼吸都浸在一汪水中,竟讓人有“閒夢江南梅熟日”的陰涼感。故事從始至終,多數都描繪著冬景。雪國本來就是個以雪著稱的世界,而偏偏在白茫之中,就是縈繞春天潮濕的氣息,或許是文中島村與駒子共度的那個短暫春日給人的印像特別深刻。如初見駒子時,島村所看到的景象:“杉樹亭亭如蓋,不把雙手撐著背後的岩石,向後仰著身子,是望不見樹梢的。而且樹幹挺拔,暗綠的葉子遮蔽了蒼穹,四周顯得深沉而靜謐。”在這種清冷的冬天裡,卻總透露著生氣和活力。再如,“這是一幅嚴寒的夜景,仿佛可以聽到整個冰封雪凍的地殼深處響起冰裂聲。沒有月亮,抬頭仰望,滿天星斗,多得令人難以置信。星辰閃閃競耀,好像以虛幻的速度慢慢墜落下來似的。繁星移近眼前,把夜空越推越遠,夜色也越來越深沉了。縣界的山巒已經層次不清,顯得更加黑蒼蒼的,沉重地垂在星空的邊際。這是一片清寒、靜謐的和諧氣氛”,那好似冰裂的聲響與那似乎漸漸墜落的星辰都呈現出一種春的氣息。
雪國中的意象是唯美的,像那飛舞的蝴蝶,潔白無瑕的雪,都表現出一種流動著的空靈。而作者筆下的這種唯美意象又是與人物緊密聯繫在一起的,如島村在列車上初見葉子時的情景:“黃昏的景色在鏡後移動著。也就是說,鏡面映現的虛像與鏡後的實物好像電影裡的疊影一樣在晃動。出場人物和背景沒有任何聯繫。而且人物是一種透明的幻像,景物則是在夜靄中的朦朧暗流,兩者消融在一起,描繪出一個超脫人世的象徵的世界。特別是當山野里的燈火映照在姑娘的臉上時,那種無法形容的美,使島村的心都幾乎為之顫動。”這種唯美的雪夜之景仿佛是葉子純美人性的代言人,在島村的眼中,葉子近乎超凡脫俗,在這種唯美的意境中,自己好似身處虛幻世界。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川端康成對真善美的追求與渴望。
意識流
川端繼承日本古典文學重視人物心理刻畫的傳統,在細膩描寫人物心理活動方面,有其獨到之處。他在《雪國》中巧妙運用自由聯想這種獨特的心理描寫法,把葉子的形象放到島村的腦海里去,讓島村在邏想中強化和美化葉子的形象,從而也就細膩地反映了島村本人的性格和品質。
在結構上借鑑西方“意識流”的創作手法,突破時空的連貫性,主要以人物思想感情的發展或作者創作的需求作為線索,展開敘述。《雪國》在總體上基本按照事物發展的時間順序來寫,在某些局部又通過島村的自由聯想展開故事和推動情節,從而適當地衝破了事物發展的時間順序,形成內容上的一定跳躍。這就使作品避免了平鋪直敘、顯得呆板的毛病,從而使作品波瀾起伏
新感覺派和虛無主義
作品鮮明地體現了“新感覺派”所主張的以純粹的個人官能感覺作為出發點,依靠直覺來把握事物的特點。比如《雪國》結尾描寫葉子在蠶房火災中為救出孩子而獻出生命的一段情節,依靠直覺寫得既悲且美。在島村眼裡,火災充滿詩意:地上潔白的雪景,天上燦爛的銀河,天地之間火花飛舞,而葉子美麗的身軀從樓上飄然落下……在島村心目中,也可以說是在作者心目中葉子雖死猶生,她的死不過是“內在生命的變形以及那變遷的過程”。從藝術效果來看,這種描寫似乎使葉子這個非現實美的幻影在作者的直覺中得到最後完成。
“穿過縣境上長長的隧道,便是雪國。夜空下,大地一片瑩白,火車在信號所前停下來。”在這裡川端康成用幾近吝嗇的簡潔文字,拉開了《雪國》的序幕。我們也仿佛像書中的主人公島村,坐了一夜的火車,終於抵達了這個靜寂寒冷、給人一種虛幻感覺的天地。《雪國》並沒有曲折複雜的情節,也沒有什麼豐厚深刻的社會主題,故事寫的是一位叫島村的舞蹈藝術研究者,前後三次前往一個北國的山村,與當地一位叫駒子的藝伎及另一位萍水相逢的少女葉子之間的愛情糾葛。故事就是在這一出潔白雪國里不經意地發生、終結。
據川端康成在《我在美麗的日本》中講,日本雪鄉越後就是雪國所在地,古禪僧良寬曾生活在此。因此,作為體驗者的島村,時時刻刻感受到的是“清冷寂靜”:
“亮光深深地射進來,鋪席冰冷地顯出藍色。火車站上的燈光,因為寒冷的緣故,閃爍不停。”
主體體驗者島村在這樣背景的環境中,“轉染成淨”,以前覺得“感冒一直糾纏不休,鼻子堵塞”。當一到雪國這清冷的環境中,“這時一下子通了氣,穿到頭頂心。”對“清冷寂靜”的意象的多次重複,是體驗主體一次生命蟄醒的象喻。這與禪宗在紛亂不已的心靈深處尋找寂靜與虛無狀態。從而探求生命與宇宙的本真如出一轍。誠如僧肇所言:“真般苦味者,清淨如虛無。”
無論是“盛夏的時候還有冷風”,還是“島村靠著的那棵樹幹,是最古老的一棵”甚至“雪跡斑駁的屋項,木板是腐朽的”,川端康成都還客觀外物以原本面目,這古拙淡簡的景色可使“心”回到原本不迷惑的本體狀態,這是造化與心靈的凝合,是心靈得以啟悟的天籟狀態,是禪頓悟前“落葉滿空山”的真觀感照。這就是川端康成文學思想的基礎——禪的虛無。他曾引用喜海《明惠傳》中一段西行的話來說明自己的觀點:
“西行法師常來晤談,說我詠的短歌極為異乎尋常。雖是寄興於花、杜鵑、月、雪,以及一切萬物,但我大都以為這一切現象都是虛妄的。它們遮住了眼睛,充斥於兩耳。然而所詠詩句不都是句句真言嗎?像一道彩虹懸掛在虛空,瞬間出現五彩繽紛像。當白日空中輝照時,虛空又明亮起來了。然而虛空本來無光,也是無色可裝點的。我也在這如虛空般的心上,著上種種情趣盎然的色彩,但沒有留下一絲蹤跡,這種詩歌就是如來的真正形體。”
更確切地說,川端康成力圖還原客觀外物以本來面目,是“”這一行為的物感式的外物造化。作為主體的人類,現代文明發展已使精神領域日漸狹窄。禪在每一個人的人性中,但為俗真所蔽,必須去掉粉飾,回歸到具有質感的自然喻性空間。讀者只有在清冷寂靜、簡古淡朴的禪境中,才能達到境與神會的禪悟思考方式,在靜思中作出對禪的本體的冥想神往,一步步去冰釋隱於雪境深層的虛無的質感。
“在鏡子的底面,傍晚的景色變動著,也就是鏡面和它映現的景物象雙重電影畫面似的流動著。上場的人物和背景是什麼關係也沒有的,而且人物在變幻無常的透明中,噦景在朦朧流動的薄暮中,兩者融合在一起,描繪出並非這個世界的象徵世界。”
川端康成暗示讀者:小說中上場的人物和背景並非寫實,而是具有象徵意義的虛無。在遙遠的雪國溫泉,駒子虛幻的美麗的愛情仿佛就在我們面前呈現。婀娜的駒子,一個愛讀小說的,寫了數十個本子日記的少女,一個對著空曠的山谷寂寞地練習三弦的藝伎,一個為治療恩人家少爺而從事花柳巷藝人工作的女子,一個愛上有婦之夫的顧客的情人……她的被漂白的肌膚仿佛伸手可及,這可及的還包括她每一次醉酒後的遠望的瘋狂,以及她對人生無比靜默地順從。當她的情人島村說她記日記“完全是一種徒勞”,她“滿不在乎地朗聲回答:‘是啊!’”小說寫到這裡,“雪夜的寧靜沁人肺腑,”這時她對人生充滿豪情。然而駒子的話又使我們對已確信這種豪情產生懷疑,她說:“不論什麼都不加隱瞞地如實記載下來,連自己讀起來都覺得難為情哩。”是的,這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徒勞。而她生活的其他部分呢?她對於三弦的執著,只是面對的寂寞如許,雖有一些閒寂清雅,但仍難逃用“這種孤獨驅散了哀愁”之嫌;她對於愛情的渴求,則更是虛空。島村第一次來雪國覺得她“非常潔淨”,而第二次到來覺得她豐滿了一些,有了一些藝伎的風姿。島村在駒子身體驗到了“肉”,但並沒有求到“靈”。所以當葉子要島村好好待駒子時,島村說“我能怎么辦呢?”島村聽到駒子碰上空虛這牆的迴響,在這片遠離塵囂的冰清玉潔的世界而作者又寫到:“不知認知歡迎詞同樣地還想大聲說一遍:“徒勞而已。”忽然之間,心裡一片死寂,仿佛聽得到寂寂雪聲,這是被姑娘感應到了。……結果反而使自己覺得姑娘的存在是那么單純真朴這是駒子的存在虛到“單純直朴”,而又是這“單純直朴”把駒子推到更加虛空的境界。
駒子的原型駒子的原型

作品影響

《雪國》是川端康成的第一部中篇小說,也是他的代表之作。在川端的所有作品中,《雪國》被海外翻譯最多,先後被譯介到很多國家和地區,中國也出版了不同的譯本。
川端的小說在思想內容上引起褒貶不一的評論,然而他“高超的技巧”卻是公認的。《雪國》具有代表性。他把西方現代派的某些創作手法和日本固有的文學傳統結合起來,無論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還是情節結構方面,均能另闢蹊徑,為日本文學和世界文學的發展作出了貢獻。
《雪國》不到8萬字,卻是川端小說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它和《千隻鶴》(1949-1951)、《古都》(1962),因“以敏銳的感受,高超的敘事技巧,表現了日本人的精神實質”,而於1968年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的殊榮。他是第一個獲得此獎的日本人,也是繼印度的泰戈爾之後獲得該獎的第二個亞洲人。

作者簡介

川端康成(かわばた やすなり),日本新感覺派作家,小說家。1899年6月14日生於大阪。幼年父母雙亡,其後姐姐和祖父母又陸續病故,他被稱為“參加葬禮的名人”。一生多旅行,心情苦悶憂鬱,逐漸形成了感傷與孤獨的性格,這種內心的痛苦與悲哀成為後來川端康成文學的陰影很深的底色。在東京大學國文專業學習時,參與復刊《新思潮》(第6次)雜誌。1924年畢業。同年和橫光利一創辦《不是代》雜誌,後成為由此誕生的新感覺派的中心人物之一。新感覺派衰落後,參加新興藝術派和新心理主義文學運動,一生創作小說100多篇,中短篇多於長篇。作品富抒情性,追求人生升華的美,並深受佛教思想和虛無主義影響。早期多以下層女性作為小說的主人公,寫她們的純潔和不幸。後期一些作品寫了近親之間、甚至老人的變態情愛心理,手法純熟,渾然天成。
川端康成川端康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