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作品目錄,成書背景,作品思想,五邪相干,診脈方法,五行學說,命門理論,奇經八脈,藏象體系,後世影響,五邪相干,脈學,針刺方法,易水學派,命門理論,經絡學,糖尿病治療,作品評價,版本信息,流傳,注本,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該作品以問答解釋疑難的形式編撰而成,共討論了81個問題,故又稱《八十一難》,其中一至二十二難為脈學,二十三至二十九難為經絡,三十至四十七難為臟腑,四十八至六十一難為疾病,六十二至六十八為腧穴,六十九至八十一難為針法。全書所述以基礎理論為主,主要介紹中醫基礎知識如脈診,臟腑的解剖、生理以及組織器官之間的關係,病凶病機,四診八綱,五行生剋等外;著重介紹了經絡學說,包括奇經八脈的含義、內容、循行及病症等;論述了五輸穴、俞穴和募穴等特定穴;詳細論證了針刺的補瀉運用,如補母瀉子法、迎隨補瀉法、刺井瀉滎法、瀉火補水法及其具體的手法和步驟、手法誤用後的不良後果;特彆強調了掌握治未病原則的重要意義。此外還分析了一些病證。
作品目錄
第一篇 脈學 | 第二篇 經絡 |
---|
第一難 論切脈獨取寸口以診斷疾病的原理 第二難 論切脈的部位和陰陽屬性 第三難 論尺寸太過不及的反常脈象 第四難 論脈的陰陽 第五難 論診脈的輕重指法 第六難 論脈的陰陽虛實 第七難 論四季的旺脈 第八難 論寸口脈平而死的原理 第九難 論從遲數脈辨別臟腑疾病 第十難 論一髒脈象的十種變態 第十一難 論歇止脈與髒氣的關係 第十二難 論虛實誤治 第十三難 論色脈尺膚診法之間的關係 第十四難 論損至脈的病證和治法 第十五難 論四時正常和異常脈象 第十六難 論五臟疾病脈與證的關係 第十七難 論脈證相應與相反的預後 第十八難 論脈法三部與臟腑經脈的配合及積聚痼疾的脈象 第十九難 論男女的正常和反常脈 第二十難 論陰陽伏匿的脈象 第二十一難 論形病與脈病的關係 第二十二難 論是動所生病與氣血先後的關係 | 第二十三難 論經脈的長度與循行以及寸口、人迎脈在診斷上的價值 第二十四難 論陰陽各經氣絕的症狀和預後 第二十五難 論十二經脈之數 第二十六難 論十五別絡之數 第二十七難 論奇經的含義和內容 第二十八難 論奇經八脈的循行和起止點 第二十九難 論奇經八脈的病證 |
第三篇 臟腑 | 第四篇 疾病 |
---|
第三十難 論營衛的生成與循行 第三十一難 論三焦的部位和功能 第三十二難 論心肺的部位與氣血營衛的關係 第三十三難 論肝肺浮沉與陰陽五行的關係 第三十四難 論五臟所主的聲色臭味液及五臟與七神的關係 第三十五難 論腑的功能和臟腑相合 第三十六難 論腎與命門 第三十七難 論五臟與七竅的關係及陰陽氣血的生理病理 第三十八難 論髒五腑六 第三十九難 論腑五臟六 第四十難 論鼻臭耳聞與內臟的關係 第四十一難 論肝有兩葉 第四十二難 論人體臟腑的解剖與功能 第四十三難 論不進飲食七日而死的原理 第四十四難 論七沖門的名稱和部位 第四十五難 論八會的部位和主治 第四十六難 論老少寤寐不同的原因 第四十七難 論面部獨能耐寒的原因 | 第四十八難 論疾病的三虛三實 第四十九難 論正經自病與五邪所傷的區別 第五十難 論五邪傳變 第五十一難 論喜惡與臟腑疾病的關係 第五十二難 論臟腑發病的根本不同 第五十三難 論七傳與問髒的傳變和預後 第五十四難 論髒病腑病治療的難易 第五十五難 論積與聚的症狀和鑑別 第五十六難 論五臟積病 第五十七難 論五泄的名稱和症狀 第五十八難 論外感病的種類及其脈象 第五十九難 論狂病與癲病的鑑別 第六十難 論厥痛與真痛 第六十一難 論望、聞、問、切 |
第五篇 腧穴 | 第六篇 針法 |
---|
第六十二難 論臟腑井、滎穴數目的不同 第六十三難 論井穴為始的道理 第六十四難 論井、滎、俞、經、合穴的陰陽五行屬性 第六十五難 論井穴、合穴出入的意義 第六十六難 論十二經原穴與三焦的關係 第六十七難 論五臟募穴和俞穴的意義及其治療作用 第六十八難 論井、滎、俞、經、合五穴的意義和主治的病症 | 第六十九難 論補母瀉子的治療方法 第七十難 論四時的不同刺法 第七十一難 論針刺榮衛的深淺 第七十二難 論迎隨補瀉的針刺方法 第七十三難 論刺井瀉滎法的運用 第七十四難 論四時五臟的針刺方法 第七十五難 論肝實肺虛套用瀉火補水法的原理 第七十六難 論補瀉的方法和步驟 第七十七難 論上工與中工治病技術的差別 第七十八難 論針刺補瀉的手法 第七十九難 論迎隨和母子補瀉法的結合 第八十難 論候氣進針與出針 第八十一難 論虛實證誤用補瀉的後果 |
成書背景
《難經》是在《
素問》《
靈樞》基礎上提出八十一個問題進行重點討論,然後歸納成書。《難經》之“難”字,有“問難”或“疑難”之義。關於《難經》的作者與成書年代歷來有不同的看法,一般認為其成書不晚於東漢,內容可能與秦越人(扁鵲)有一定關係。具體說法有:成書於上古,為黃帝所作;成書於戰國,出自秦越人之手;成書於西漢,為淳于意所撰;成書於東漢,為東漢名師所作;成書於六朝,為六朝後期著作等。
作品思想
五邪相干
中醫“五邪”理論明確提出於《難經·四十九難》,其中記載“何謂五邪?然:有中風,有傷暑,有飲食勞倦,有傷寒,有中濕,此之謂五邪”。從中可以看出《難經》中關於“五邪”概念的論述與《黃帝內經》中的“五邪”並不相同,《難經》以自然界中最為常見的四種邪氣結合生活中最易致病的“飲食勞倦”因素合稱為“五邪”。同時,也可以得知《難經》中所論述的“五邪”比《黃帝內經》的“五邪”概念更為複雜且接近臨床實踐。《難經·四十九難》以心病為例,分別論述了如何判斷此時的心病從五邪中的哪一邪而來與臨床表現以及其脈象變化,如:“假令心病,何以知中風得之?……何以知傷暑得之?……何以知飲食勞倦得之?……何以知傷寒得之?……何以知中濕得之?”通過其論述便不難發現《難經·四十九難》中所表現出的主題思想:五邪與
五臟的本來對應關係,即中風之邪通於肝,傷暑之邪通於心,飲食勞倦之邪通於脾,傷寒之邪通於肺,中濕之邪通於腎。如此實現了“五邪”與“五臟”對應,並藉助五臟之間的生克關係,搭建起一個“五邪”侵入人體後的五臟傳變體系,最終形成了自然界邪氣與人體內在臟腑相結合併按照五行生剋傳變規律不斷進行的中醫理論框架,即“五邪相干”理論。
診脈方法
《難經·五難》曰:“脈有輕重,何謂也?然,初持脈,如三菽之重,與皮毛相得者,肺部也;如六菽之重,與血脈相得者,心部也;如九菽之重,與肌肉相得者,脾部也;如十二菽之重,與筋平者,肝部也;按之至骨,舉指來疾者,腎部也。故曰輕重也”。提出了運用三菽、六菽、九菽、十二菽、按之至骨5種不同的指力進行切脈的基本指法,以菽豆的多少作為標準以分輕重,從而體察皮毛、血脈、肌肉、筋骨等的脈象變化,以了解心肝脾肺腎五臟氣血的內在盛衰變化,後逐漸演變為今天的浮中沉3個不同輕重的力度以及不同脈位以候脈象的方法。
五行學說
五行學說是以木、火、土、金、水5種基本物質來解釋各種事物和現象基本規律的學說,這5種元素之間存在著相互促進、相互制約,維持動態平衡的關係。五行生剋乘侮在《難經》針法中也得到了靈活運用,例如根據五臟疾病傳變而提出的治未病思想,根據五行生剋關係所創的“補母瀉子”法、“刺井瀉滎”法、“瀉南補北”針法。此外,天人合一的“四時五輸”法中也蘊含五行的互合互藏原理,進一步豐富了
五行學說在針灸臨床中的套用。
命門理論
《難經》創造性地把命門從腎的概念中抽離出來,與腎相關又不同於腎,把藏精舍神、主生殖繁衍、主呼吸等多項功能賦予命門,故而與《內經》理論不同。《難經》將命門列為獨立的髒,與肝心脾肺腎並稱六髒,認為命門是五臟六腑的根本,是十二經脈的根本,是人體生命之源泉,所以其地位是高於心的。另外,在《難經·八難》有云:“所謂生氣之原者,謂十二經之根本也,謂腎間動氣也。”所以也有醫家認為被稱作腎間動氣的命門不同於五臟,而是具有特殊生理功能和獨立性的更高層次的人體調節系統。
奇經八脈
八脈的記載,最早見於《內經》,但內容古樸零散,缺乏全面論述,未能形成系統理論。《難經》首創“奇經”之名,並將八脈合論,專篇討論奇經八脈的概念、生理、病理、病證等,明確提出“奇經八脈”,將其作為經絡學說中一個相對的獨立系統,確立奇經理論體系。《難經·二十七難》曰:“脈有奇經八脈者,不拘於十二經,何謂也?然:有陽維,有陰維,有陽蹺,有陰蹺,有沖,有督,有任,有帶之脈,凡此八脈者,皆不拘於經,故曰奇經八脈也。”首次提出“奇經”及“奇經八脈”的概念,並明確了“奇經”的八條經脈名稱分別是督脈、任脈、沖脈、帶脈、陰維脈、陽維脈、陰蹺脈、陽蹺脈。《難經》運用類比思維詳細地論述奇經八脈的功能。《難經·二十八難》云:“比於聖人圖設溝渠,溝渠滿溢,流於深湖故聖人不能拘通也,而人脈隆盛,人於八脈,而不環周,故十二經亦不能拘之”。《難經》將自然之溝渠和深湖類比人體之正經和奇經,對奇經調節和溢蓄正經脈氣的作用做了形象而明晰的闡述。
藏象體系
《難經》藏象體系的邏輯語言是五行,在五行功能比象的基礎上,《難經》建立的藏象體系不是簡單的哲學概念,它是結合臟腑實物、病象表現、生理功能等的臨床套用體系,其中包括很多實踐觀察的結果(經驗積累),並對這些結構、現象、經驗等進行綜合解釋。如《難經·三十三難》:“肝青象木,肺白象金。肝得水而沉,木得水而浮;肺得水而浮,金得水而沉。”雖然本難解釋之詞甚晦澀,但特彆強調了肝、肺的功能與木、金相似,但其本身又不是木、金這樣的實物。
後世影響
五邪相干
《難經》“五邪相干”理論通過“五邪”與“五臟”對應,並藉助五臟之間的生克關係,搭建起一個“五邪”侵入人體後的五臟傳變體系,最終以形成了自然界邪氣與人體內在臟腑相結合,並按照五行生剋傳變規律不斷進行的中醫理論框架。此理論為今天臨床上最為常用的五臟辨證的“開山之祖”,對於後世五臟辨證的研究具有重要的臨床指導意義。
脈學
《難經》雖非脈學專著,但其上承《黃帝內經》,下啟《脈經》,對脈學做出了重大的貢獻。其內容簡潔、篇幅不大,但論述脈診的內容卻十分豐富。全書中專論脈學的部分就有22難,加之其他兼論脈學的部分,約占了全書的1/3。所論脈學內容,包括脈診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及正常反常脈象等,特別是書中首先提出並基本完成的“獨取寸口”的診脈方法,不論在方法還是理論上,都是對《黃帝內經》脈法的重大突破和超越。
針刺方法
《難經》有關針刺治則、補瀉手法、配穴方法、針刺操作等方面的學術思想和臨證特點,均是在陰陽五行學說指導下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如針刺取穴中重視從陰引陽、從陽引陰,針刺操作中注重陰陽相配、剛柔相濟,針刺方法上注重取陰養陽、取陽養陰,針刺補瀉方法提出“補母瀉子”和“瀉南補北”等,這些對後世針法理論的發展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易水學派
《難經》是五行體系的代表性著作,在五行思想的指導下難經形成了以“五邪”思想為主導的辨證體系,以“補母瀉子”思想為主導的論治體系。金元時期的張元素完美繼承了這一思想,形成了在五行思想指導下以臟腑辨證與補母瀉子為主體的易水學派,並先後經過了李東垣,王好古等弟子的繼承與發展,形成了中醫學術發展史上獨特的學術流派。
命門理論
《難經》中關於命門部位、功能、特點等方面的理論論述,豐富和發展了中醫藏象、陰陽理論體系,奠定了命門學說的理論基礎。自《難經》開創中醫命門學說,後世歷代醫家對其多有研究並不斷進行補充和發展,逐步形成獨立的學術理論。在明代發展到高潮,趙獻可、張介賓、孫一奎等人都對命門理論做了自己的闡述,真正從理、法、方、藥諸方面使命門學說日臻成熟。雖然不同醫家在命門的部位、形態、功能等方面存在一定分歧,但在命門的主要功能與腎息息相通這點上認識是基本一致的,可以說《難經》對命門學說具有不可磨滅的巨大貢獻。
經絡學
元代滑伯仁闡發任、督二脈名義,以人體陰陽之總任與督綱論其生理特性,納入陰陽相互對待、交感、合和的活動規律,啟迪醫家與養生家的認識,開拓了臨床套用思路。明代李時珍深刻評價與發掘《難經》關於奇經概念的內涵,發展滑氏關於任督為人身子午之說,確立奇經八脈為十二經陰陽綱維統帥的地位,詳細考證了八脈病證,並討論其治則方藥。清代葉天士將奇經理論套用於臨床,臨證多從奇經立論,探討奇經用藥規律,指導藥物取捨,標誌著奇經辨治體系的建立。
糖尿病治療
《難經·十四難》中損脈演變及治法對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診治有重要指導作用。臨床可據此辨證治療。損脈發展不同階段常相兼夾,臨床可以益氣、活血、補腎、化痰、溫陽、柔肝等結合套用。
作品評價
元代
滑壽:“《難經》八十一篇,辭若甚簡,然而榮衛度數,尺寸位置,陰陽王相,臟腑內外,脈法病能,與夫經絡流注,針刺穴俞,莫不該盡。”
元代吳澄:“夫秦氏之書(《難經》),與《內經》素靈相表里,而論脈論經絡居初,豈非醫之道所當先明此者歟。”
明代
李時珍:“蓋正經猶夫溝渠,奇經猶夫湖澤,正經之脈隆盛則溢於奇經,故越人比之天雨下降,溝渠溢滿,靄需妄行,流於湖澤,此發《靈樞》未發之秘旨也。”
版本信息
流傳
《難經》的古傳本早已亡佚,流傳於世的主要是其各種注本。流傳較廣的注本首先是北宋時期的《難經集注》五卷,起初李元立匯集整理了南宋之前的《難經》校注本,編撰成《難經十家補註》,後人據此修訂成了《王翰林集注八十一難經》(即《難經集注》),由此成為傳世通行本,也是現存最早的注本,影響較大,後傳入日本,其中武村市兵衛刊本是現存最早刊本。後較出名的有:元代滑壽的《難經本義》,該書版本眾多,流傳久遠;明代張世賢的《圖注八十一難經辨真》,該書通俗易懂,是刊行最多的注本。 除此之外,清代徐大椿的《難經經釋》、民國張山雷的《難經匯注箋正》,甚至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全文校注、節選校注、白話語譯等20餘種著作,都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日本學者對此研究也頗多,有玄醫氏的《難經註疏》、滕萬卿的《難經古義》等。
注本
1.《黃帝眾難經》。三國時·呂廣是第一個注《難經》的人。
2.《難經集注》。唐·楊玄操。是目前保存下來的宋以前舊注的唯一注本,也是學習《難經》不可不備的注本。
3.《難經本義》。元·滑壽是宋以後較有成就的注家及書存可見的。
4.《增輯準經本義》。周學海以《難經本義》為基礎,增集諸家之說,及自己的心得,編輯而成。其中《匯考》一篇更值精讀。僅有《周氏醫學叢書》本。
5.《難經正義》。葉子雨。是以《經》解《難》, 對《難經》的研究是先左證而後發揮,說理著實深入。
6.《難經疏證》。丹波元胤。此書參引古注獨多,又採用漢代詁訓之方法,對《難經》中的宇、義、理諸方面,均提出相當的左證,為之疏通,絕非一般望文生義之可比。
7.《勿聽子俗解八十一難經》六卷。明·熊宗立。
8.《圖注八十一難經》,又名《圖注八十一難經辨真》/乙卷。明·張世賢。
9.《鍥王氏秘傳圖注八十一難經評林捷徑統宗》六卷。明,王文潔。
10.《難經懸解》二卷。清·黃元御。
11.《難經經釋》二卷。清·徐大椿。
12.《難經宜解》二卷。清,莫丹子。
13.《古本難經闡注》二卷。清·丁履中。
14.《難經古義》二卷。日本滕萬卿。
15.《難經註疏》二卷。名古屋玄醫。
作者簡介
秦越人,戰國時醫學家。號扁鵲,又號盧醫,渤海郡鄭(今河北任丘)人。學醫於長桑君,精於診斷,傳說他是切脈的創始者,善用針灸、湯藥、按摩、熱熨諸法,對針灸有很高的造詣。據《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載,號太子患“屍蹶”,經扁鵲診視,用針刺、藥熨、湯劑等綜合療法而愈。《韓非子》《鵑冠子》《戰國策》等書也載有他的事跡。《漢書·藝文志》載有《扁鵲內經》《扁鵲外經》,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