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出至:《針灸大全》
- 年代:明
- 作者:泉石老人
- 編著:徐鳳
出自《針灸大全》,明。徐鳳編著。本賦為一位隱居西河號稱泉石老人所著。本篇共分九個段落,約兩千餘言,專題論述了針法。內有“爪而切之,下針之法;搖而退之,出針之法;動而進之,催氣之法;循而攝之,行氣之法”。賦中重點介紹了治病...
《金針賦》:“青龍擺尾,如扶船舵,不進不退,一左一右,慢慢撥動。”針法是:斜向淺刺或先深後淺,針尖刺向病所,然後將針柄緩緩擺動,好像手扶船舵或左或右以正航向一樣,以推動經氣的遠行。本法在《針灸大成·三衢楊氏補瀉》...
《針灸六賦》是明代佚名編寫的一本針灸類中醫著作,刊於明萬曆四十六年(1618)。內容簡介 該書系從《針灸大全》中輯選六篇針灸賦,即《百症賦》、《標幽賦》、《席弘賦》、《金針賦》、《玉龍賦》、《通玄指要賦》,其次序內容與...
蒼龜探穴是中醫的一種針灸手法,出自《金針賦》。引證釋義 《金針賦》:“蒼龜探穴,如入土之象,一退三進,鑽剔四方。”《針灸問對》強調進針得氣後行針時,將針似龜入土之狀,緩緩進之,上下左右而探之。上下,出內也,左右,捻針...
《金針賦》全名為《梓岐風谷飛經走氣攝要金針賦》,1439年徐鳳在《金針賦·序》中說,這篇賦是“梓岐風谷飛經走氣補瀉之法”經撮要而寫成。他在序中還對篇名里的“金”字解釋說:“金乃世之寶也,非富貴不能得之,豈貧賤所...
《吳昆針灸學術思想探析》是中國針灸學會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袁宜勤。主旨 介紹吳昆針灸學術思想探析闡述了吳昆的針藥同理、針藥兼施、五門主治、修《金針賦》等針灸學術思想。這些針灸學術觀點促進了針灸學術的發展,對後世醫家產生了深遠的...
《玄珠密語》謂:“入皮三分,心肺之部,陽氣聽行;入皮五分,腎肝之部,陰氣所行”即是其例。中醫套用 “三才”針法源於中國傳統的一種思維模式,即“三才者,天地人”。在明·徐鳳在《金針賦》中提出後,針灸臨床套用三才法...
《金針賦》:“赤鳳迎源,展翅之儀,入針至地,提針至天,候針自搖,復進其元(指人部、中層),上下左右,四周飛旋”。治病八法 《金針賦》中提出燒山火、透天涼、陽中隱陰、陰中隱陽、子午搗臼、龍虎交戰、進氣與留氣、抽添...
《金針賦》對此作了總結歸納,把其連貫起來敘述:“爪而切之,下針之法;搖而退之,出針之法;動而進之,催針之法;循而攝之,行氣之法;搓而去病;彈則補虛;肚腹盤旋,捫之穴閉;重沉豆許曰按,輕浮豆許曰提;一十四法...
暈針是最常見的一種針灸不良反應。“暈針”一詞,早見《金針賦》:“其或暈針者,神氣虛也……”。但是,對暈針的原因及暈針後出現的症狀、處理的描述,則始見於一千七百多年前的《針灸甲乙經》。病理簡介 如《針灸甲乙經·奇邪血...
十四法,針刺操作過程中的十四種基本手法。見金·竇傑《針經指南》。即動、搖、進、退、搓、盤、彈、捻、循、捫、攝、按、爪、切等十四種。後世醫家各有體會和發揮。如明·徐鳳《針灸大全·金針賦》:“爪而切之,下針之法;...
指壓行氣法,針刺行氣法之一。亦稱按壓行氣法。指用手指按壓針刺穴位的前後來控制針感傳異的方法。《金針賦》:“按之在前,使氣在後,按之在後,使氣在前。”即要使針感向上,可用手指按壓針刺穴位的下方,“閉其下氣”則經氣上行...
《流注指微賦》:“接氣通經,長短依法”。其法依照《靈樞·脈度》所記載的經脈長度,結合《靈樞·五十營》:“呼吸定息,氣行六寸“的說法。定出各經的呼吸次數。《金針賦》:“通經接氣之法,已有定息寸數:手足三陽,上九而下...
赤鳳迎源法由呼吸、捻轉、提插、行氣等法組成,因其操作類似鳳凰展翅飛旋之狀而命名。本法首載於《金針賦》,系“飛經走氣”之最後一法。之後,在《針灸問對》、《醫學入門》等書籍中對其具體操作及作用特點都有進一步的闡明和發展...
一、《金針賦》增注 二、“五輸穴”的意義及其套用 三、談灸 四、針刺“得氣”與“行氣”五、遠道刺的臨床套用與體會 六、針刺治療乳糜尿30例的初步臨床總結與遠期療效觀察 七、針灸結合中藥治療食道癌、胃癌臨床及免疫指標初步觀察 ...
其始見於泉石心《金針賦》,明代醫家均承襲之,並認為有“導引陰陽之氣”的作用,可治療“蠱膈膨脹之疾”。現代有人強調本法操作當以頻繁捻轉、提插為要務,從而達到“針轉千遭,其病自消”的要求。中醫套用 一、操作方法 下針...
《金針賦》:“抽添之訣。癱瘓瘡癩,取其要穴,使九陽得氣,提按搜尋,大要運氣周遍,扶針直插,復向下納,回陽到陰”。《針灸問對》中解釋:”抽添法:針入穴後,行九陽之數,氣至,慢慢轉換,將針提按,或講或退,使氣隨針...
進是入針之法,是由外至內,由淺入深,使針下得氣的針刺方法,其源於《靈樞·官能》:“微旋而徐推之。”推即進法。《針經指南》云:“進者,凡不得氣,男外女內,及春夏秋冬,各有進退之理,此之為進也。”《金針賦》認為...
《針經指南》云:“進者,凡不得氣,男外女內,及春夏秋冬,各有進退之理,此之為進也。”《金針賦》認為:“動而進之,催針之法。”臨床套用 本法可催氣速至,治久患癱瘓,頑麻冷痹,遍身走痛及癩風寒瘧一切冷證,先淺...
《奇傳針灸》是清代的一部針灸類中醫著作,約成書於清末。內容簡介 上卷論述針法灸法,錄有扁鵲針法、孫真人針法、銅人針法等;中卷、下卷主要記載內、外、婦、兒、五官、皮膚各科病證治法。末附錄《金針賦》、《竇太師真傳通曉總目》...
一、凌氏與《經學會宗》《針灸經穴真傳》二、楊繼洲與《針灸大成》三、樓百層與《內經》針刺補瀉 四、嚴肅容與《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化膿灸法 五、金文華與《金針賦》針刺法 六、盛燮蓀與《內經》五體刺法 七、高鎮五與《靈樞...
(1)刺法名。指針刺入穴位後向上抽提的方法。《針灸大全·金針賦》:“輕浮豆許曰提。”《針灸問對》:“欲瀉之時,以手捻針,慢慢伸提豆許,無得轉動再出,每次提之,令細細吸氣五口,……故曰提以抽氣。”(2)推拿手法名。...
手指補瀉法見於《針經指南》。《難經·七十八難》中有“補瀉之法,非必呼吸出內(納)針也”的記載,強調左手按壓等動作在針刺治療的重要作用。竇默將有關針刺的各種輔助手法總稱為手指補瀉法,共14條。後在《金針賦》、《針灸聚英》、...
自《內經》以來,歷代針灸文獻中都有記述。如《靈樞》以“微旋”、“出針按之”為補;“切而轉之”、“搖其穴”為瀉。又如《金針賦》則提出“慢提緊按”為補,“緊提慢按”為瀉;“左轉”(順捻)為補,“右轉”(倒捻)...
(2)指將針向前推進。如《金針賦》:“補者一退三飛,真氣自歸;瀉者一飛三退,邪氣自避。”2、水飛法 將不溶於水的藥材與水共研細,加入多量的水,攪拌,較粗粉粒即下沉,細粉懸混於水中,傾出的混懸液沉澱後,分出,...
因此,在靳賢的協助下,又從《醫經國小》、《針灸聚英》、《標幽賦》、《金針賦》、《神應經》、《醫學入門》、《古今醫統》等20餘種醫籍中,節錄部分針灸資料予以編輯及註解,考繪“銅人明堂圖”,並附以自己的針灸治療病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