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書名:金奩集
- 類別:宋詞集
- 朝代:宋代
- 內容:收詞一百四十七首
《金奩集》入“南呂宮”。原為單調,二十七字,三平韻,中間七言兩句,以對偶為宜。第二句亦有添一襯字者。宋人多用雙調。體裁沿革 憶江南,本為唐教坊曲名,後用作詞牌名。又名“望江南”“夢江南”“江南好”“望江梅”“春去...
玉蝴蝶,詞牌名,原唐曲,《金奩集》入“仙呂調”。四十一字,前片四平韻,後片三平韻。宋教坊衍為慢曲,《樂章集》亦入“仙呂調”。九十九字,前片五平韻,後片六平韻。清毛先舒《填詞名解》認為,調名始於五代孫光憲的《詠蝶詞...
⑴南歌子:原唐教坊曲名,後用為詞牌名。又名“南柯子”“風蝶令”。《金奩集》入“仙呂宮”。雙調五十二字,上下片各四句三平韻。⑵“榴紅”句:化用韓愈《題張十一旅舍三詠·榴花》詩句:“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間時見子初成。”...
宋時坊間本《金奩集》對此調注“黃鐘宮(正宮)”。宋代是此詞調傳播的繁盛時期。徐積以此調作詞六首,分別名為《漁父樂》《無一事》《堪畫看》《誰學得》《君看取》《君不悟》。蘇軾以此調作詞,專詠漁家風,則又從雙調變為...
⑴河傳:詞牌名,又名“水調河傳”。調名始於隋代,詞體則創自溫庭筠。《金奩集》入“南呂宮”。雙調五十五字,上片七句二仄韻五平韻,下片七句三仄韻四平韻。⑵依違:原意是形容聲音忽離忽合。這裡是指人的離合,重在離。一說...
⑴清平樂(yuè):原為唐教坊曲名,取用漢樂府“清樂”、“平樂”這兩個樂調而命名。後用作詞牌名。《宋史·樂志》入“大石調”,《金奩集》、《樂章集》併入“越調”。雙調四十六字,八句,前片四仄韻,後片三平韻。⑵茅檐:...
”《金奩集》入“南呂宮”。小令,單調二十七字,三平韻。⑵梳洗:梳頭、洗臉、化妝等婦女的生活內容。⑶獨:獨自,單一。望江樓:樓名,因臨江而得名。⑷千帆:上千隻帆船。帆:船上使用風力的布蓬,又作船的代名詞。皆:副詞,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