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賣新聞

讀賣新聞

《讀賣新聞》(日文:よみうりしんぶん,英文:Yomiuri Shinbun)是日本的一家全國性報紙。1874年11月2日其在東京創刊。1924年時合併《九州日報》、《山陰新聞》等九家中小型報紙,自此由原來的地方性晚報一躍成為全國性大報紙。政治立場傾向親美保守派。2003年時每日發行量已超過1400萬份,排行全世界日報發行量第一名,被列入金氏世界紀錄大全。在讀賣新聞集團內有以讀賣巨人軍、中央公論社、日本電視台讀賣電視台為首的許多子公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讀賣新聞》
  • 外文名:よみうりしんぶん
  • 語種日語
  • 類別:綜合類
  • 主管單位:讀賣新聞集團
  • 主辦單位:讀賣新聞集團
  • 編輯單位:讀賣新聞報社編輯局
  • 創刊時間:1874年11月2日
  • 出版周期日報
  • 政治立場右傾保守主義立場
發展歷史,發行機構,機構設定,發行狀況,政治立場,所獲榮譽,

發展歷史

日本的三大綜合性日文對開報紙之一。1874年11月2日創刊於東京,創始人子安峻。初為市井小報,持“俗談平話”的編輯方針,以刊載通俗小說為主要特色。辦報方針是:“要敢於同左右兩翼獨裁思想作鬥爭”。1923年關東大地震時損失慘重,翌年正力松太郎接辦後逐步振興。1942年與《報知新聞》合併,更名《讀賣報知》,躍為東京第一大報。1946年5月1日恢復《讀賣新聞》刊名。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擴展到大阪北海道、北陸、九州、名古屋等地出版。1986年有職工7606人,擁有獨立的國內外採訪通訊網,27個海外支局,國外常駐記者40名左右。同時還辦有《讀賣周刊》以及其他文化、體育事業。1977年以後,日發行量躍居日本各報首位,早刊892.4萬份。晚刊481.6萬份(1986)。
讀賣新聞
讀賣新聞
《讀賣新聞》(THE YOMIURI SHINBUN)是日本的第一大報,自1994年該報的日發行量突破1000萬份後,1995年日刊與晚刊共發行1450萬份,曾被《世界吉尼斯大全》列為全世界發行量最大的日報,近兩年仍雄踞世界報業協會公布的“世界日報發訂量百強”榜首。以2001年1月的發行量為例,《讀賣新聞》比位居第二的《朝日新聞》發行量要多192萬份,比第三位則多了631萬份,2000年該報日均發行量更達到1408.1萬份。

發行機構

機構設定

《讀賣新聞》在總社中分別設有編輯局、調查研究出版局、廣告局、行銷局、事業局、製作局、媒體戰略局等。《讀賣新聞》報社編輯局下屬的政治部、經濟部、社會部、醫療信息部和主要針對日本老年人口增多而增設的社會保障部及地方新聞部等採訪編輯部門,將每日採訪來的新聞等進行初步編輯排版後,由值班的四五名採訪編輯部副主任共同決定最後版面和稿件,進入“大版印刷”階段。並在那裡進行最後糾錯,再用電腦照相的辦法製成底片,通過內部網路,及時傳送到分布在日本全國的27個印刷廠,可同時印刷。《讀賣新聞》擁有大約10萬投遞員組成的投遞網路,99%的報紙都是由他們直接送到訂戶手裡。這個投遞網路也兼做舊報紙回收工作。
《讀賣新聞》現有記者2720人。《讀賣新聞》有東京、大阪、西部(位於九州地區的中心城市福岡)3處總社,下轄海外總局、支局35處,國內分社343處,共378處。此外,還在華盛頓、倫敦、曼谷和北京設有4個海外總局。
《讀賣新聞》的印刷點遍布全日本,僅在東京都地區就有近10個印刷廠。印刷廠大都建在城郊高速公路旁,便於運報車進出,印刷設備也大都採用計算機控制。因印報量大,大報社的印刷廠僅為印報服務。開印時,按照先遠後近的順序,整個過程均由電腦操縱。

發行狀況

讀賣新聞
讀賣新聞官網
《讀賣新聞》分為早報、晚報,另外還發行有四五萬份的英文報,及網上《讀賣新聞》。早報和晚報都分別按3個時間截稿和印刷,早報的截稿時間分別為每天的20:45、22:50和0:50。晚報的截稿時間分別為每天的10:30、11:25和12:30。通常的做法是,根據訂戶離印廠的遠近決定印送順序:遠處的先截稿,先印,先送。因此,同一份早報或晚報,雖頁數大體相同,但內容並不完全一樣。如在首都圈內,圈外到200公里範圍內,和更遠的地方,讀者讀到的報紙內容會有些不同。
《讀賣新聞》實現了報紙製作發行的前期工作即排版印刷的現代化。《讀賣新聞》除了在刊載傳播信息要求新穎豐富,也在硬體上投入大量資金,改造添置排版印刷設施,以期能及時、迅速地反映讀者關心喜愛的各種信息。報社每天都編排好幾個版次,隨時把正在發生的新聞信息刊載到版面上。《讀賣新聞》還運用衛星通信和光纖來傳輸稿件和版面。

政治立場

長期以來《讀賣新聞》被認為偏向於日本保守主義。但是從整體上來看,其編輯方針和論調都持右傾和保守主義立場。但偶爾表現出一些自由主義色彩,如《讀賣新聞》1979年4月的社論曾對供奉甲級戰犯表示“非常遺憾”。特別是從上世紀80年代起,在渡邊恆雄掌管《讀賣新聞》之後,保守思潮成為該報的絕對主流。1994年,《讀賣新聞》在主要媒體中首先主張修改戰後和平憲法。2001年8月《讀賣新聞》發表社論稱“首相已經無法中止參拜”,2004年1月發表社論指出“其他國家不應說三道四”,對中韓兩國的批判提出批評。
《讀賣新聞》基本上是支持自民黨,其一大特點就在於對政府的政策,根據政策領域(修憲問題、防衛政策等)發表旗幟鮮明的社論,帶有自民黨政權的執政黨意識,與經常批評政府的自由派報紙《朝日新聞》形成鮮明對照。2005年《讀賣新聞》的社論和報導立場出現變化。開始提出戰爭責任問題。2006年推出以《檢證戰爭責任》為主題的文章。針對日本首相參拜靖國神社的問題,提出“首相不應參拜合祀了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的主張,呼籲儘快建立另外的國立追悼設施。尤其對首相小泉純一郎參拜靖國神社一直是表示反對與否定的態度。

所獲榮譽

2021年9月23日,讀賣新聞位列2021年《亞洲品牌500強》排行榜第68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