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茶館》結構上分三幕,以老北京一家叫裕泰的大茶館的興衰變遷為背景,展示了從清末到北洋軍閥時期再到抗戰勝利以後的近50年間,北京的社會風貌和各階層的不同人物的生活變遷。每一幕寫一個時代,北京各階層的三教九流人物,出入於這家大茶館,全劇展示出來的是一幅幅氣勢龐大的歷史畫卷,形象地說明了舊中國的必然滅亡和新中國誕生的必然性。
1898年,戊戌變法失敗。一個初秋的上午,裕泰茶館開始營業,掌柜王利發興致勃勃地坐在櫃檯上。三三兩兩的旗人,遛夠了鳥兒,走進茶館來歇腿、喝茶。有兩位茶客唱著京戲,另外幾個圍著桌子觀賞瓦罐中的蟋蟀。茶館中到處貼著“莫談國事”的紙條。可是常四爺偏要談談國事。他痛恨洋人,痛恨那些吃洋飯、講洋話的人,也看不起在營里當差的二德子之流。他因一句“大清國要完”,被兩個特務宋恩子和吳祥子抓去,送進了監獄。相面騙人的唐鐵嘴來討碗茶喝,說媒拉縴的劉麻子也來了,要把康六的十五歲女兒康順子賣給七十多歲的龐太監當老婆。主張實業救國的秦仲義走進來,說什麼要辦工廠,搞維新。
民國初年軍閥混戰時期。這時裕泰茶館漸趨衰落,茶館主人王利發積極迎合潮流實行改良,卻仍然難以維持下去。主要上場人物:王利發、常四爺、王淑芬、劉麻子、唐鐵嘴、松二爺、宋恩子、吳祥子、李三、康順子等。小茶館展現出一幅兵荒馬亂、日益衰敗的社會畫面:常四爺出獄;康順子母子逃出宮;拉皮條的劉麻子被稀里糊塗砍了頭;兩個逃兵想合娶一個老婆;茶館生意清淡,面積縮小,苦心經營,試圖改良,“改良”後還未開張就厄運臨頭,特務、巡警、兵痞就接二連三來敲詐勒索,宋恩子、吳祥子搖身一變又成了軍閥的走狗。
抗日戰爭勝利,國民黨特務和美國兵在北京橫行。這時的裕泰茶館更加破敗,只有“莫談國事”的紙條寫得更多,字也寫得更大。康媽媽正在商量去西山找康大力,由小劉麻子介紹來當女招待的小丁寶,也走進茶館與老掌柜攀談。小劉麻子向小唐鐵嘴炫耀著他那一套拐騙婦女的缺德計畫,被國民黨黨部雇用的打手小二德子跑到茶館來抓人,龐四奶奶則來恐嚇王利發,讓他交出康順子。包辦滿漢全席的有名廚師被迫到監獄去蒸窩窩頭,出名的評書藝人一次掙不上三個雜合麵餅子錢,常四爺的生活更加艱苦,秦仲義的工廠被搶走,王利發的茶館也將被人霸占。這時,常四爺、秦仲義相繼來到茶館,找闊別多年的老掌柜談心。他們互訴不幸,含著眼淚為自己撒起了紙錢。這時,茶館裡的燈光漸漸暗下去了,而大街上的陽光卻漸漸明亮起來。
創作背景
1956年,毛澤東主席提出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雙百方針,鼓勵文藝繁榮發展。同年8月,作者老舍完成了一部配合第一屆人大和憲法通過,歌頌人民普選的作品《一家代表》,故事從“戊戌變法”開始,一直寫到解放後的普選,其中第一幕的場景,就是清末民初的一家大茶館,之後作者老舍又創作了《秦氏三兄弟》,這個劇本寫的是歷代的憲法改革,以秦家為背景。老舍將這部作品與北京人藝的曹禺、焦菊隱、夏淳等藝術家進行了討論。他們一致認為,第一幕茶館裡的戲非常生動精彩,後幾幕則較弱,建議以第一幕為基礎發展成一個戲,之後老舍創作了話劇《茶館》。
1958年5月,作者老舍在《劇本》雜誌上發表了題為《答覆有關〈茶館〉的幾個問題》的文章,說明了《茶館》是怎么寫的:“茶館是三教九流會面之處,可以容納各色人物。一個大茶館就是一個小社會。這齣戲雖只有三幕,可是寫了50來年的變遷。在這些變遷里,沒法子躲開政治問題。可是,我不熟悉政治舞台上的高官大人,沒法子正面描寫他們的促進與促退。我也不十分懂政治。我只認識一些小人物,這些人物是經常下茶館的。那么,我要是把他們集合到一個茶館裡,用他們生活上的變遷反映社會的變遷,不就側面地透露出一些政治訊息么?這樣,我就決定了去寫《茶館》。”
人物介紹
王利發是裕泰茶館的掌柜,也是貫穿全劇的人物。他從父親手裡繼承了裕泰茶館,也繼承了他的處世哲學,即多說好話,多作揖。他膽小、自私,又精明、幹練、善於應酬,對不同的人採取不同的態度。在黑暗的舊中國,儘管王利發善於應酬,善於經營,不斷改良,卻無法抵禦各種反動勢力的欺壓。他對此也抱有強烈的不滿,但表達得十分含蓄。就是這樣一個精於處世的小商人,最終仍然沒能逃脫破產的命運。王利發的悲劇,是舊中國廣大市民生活命運的真實寫照。
常四爺是旗人,在滿清時吃皇糧。但是他對腐敗的清王朝不滿,對洋人更加痛恨。第一幕中因一句“大清國要完”被抓起來,坐了一年的監獄。出獄後參加義和團,以後又憑力氣靠賣菜為生。他正直,善良,敢作敢為,富有正義感。他不諱言他的不滿,對抓過他的特務仍然很強硬,對正在發愁的王利發則雪中送炭。就是這樣一個人,最後也窮困潦倒,絕望地喊出:“我愛咱們的國呀,可是誰愛我呢?”這個形象代表了不甘受奴役的中國人,反映出舊中國人民的反抗情緒。
松二爺也是個旗人,心眼好,但膽小怕事,懶散而無能。清朝滅亡前,他遊手好閒,整日喝茶玩鳥。清亡後,“鐵桿莊稼”沒有了,但他仍然留戀過去的生活,不願自食其力。他寧願自己挨餓,也不讓鳥兒餓著,一提到鳥就有了精神,最後終於餓死。這是一個沒有謀生能力的旗人的典型,反映了中國封建社會的腐朽。
秦仲義是裕泰茶館的房東,是維新運動後出現在政治舞台上的新生民族資本家。他年輕時血氣方剛,態度傲慢,目空一切,甚至敢於同有權有勢的龐太監作鬥爭。他有一個自認為很遠大的理想,就是“實業救國”。他天真地認為,可以用經濟競爭的手段,把國家經濟命脈掌握在中國人手裡,就能戰勝洋人,救國救民。但他慘澹經營了幾十年的“實業”卻被國民黨政府沒收了,心如死灰的他,到老年卻悟出了這樣一個荒唐的“道理”:“有錢呀,就應該吃喝嫖賭,胡作非為,可千萬別乾好事!”在這一人物身上,體現了民族資產階級既有鬥爭性又有軟弱性,既有幹事業的狂熱一面,又有在挫折面前軟弱灰心一面的特點。
劇目演出
1956年3月29日,焦菊隱、夏淳導演的《茶館》首次被北京人藝搬上舞台。首演半個多世紀以來,《茶館》已成為北京人藝的“看家戲”,也是中國演出場次最多的劇目。
1980年《茶館》應邀赴西德、法國、瑞士等國訪問演出,這是中國話劇第一次走出國門,之後該話劇多次赴國外及我國香港、台灣等地演出。
2019年2月23日至3月5日,為紀念老舍誕辰120周年,北京人藝再次在首都劇場上演話劇《茶館》。
2019年7月9日晚,由中國導演孟京輝執導的話劇《茶館》在法國第73屆阿維尼翁戲劇節上演出,以全新方式再次演繹老舍的經典劇作。
作品鑑賞
主題思想
《茶館》這齣三幕話劇中,共有70多個人物,其中50個是有姓名或綽號的,這些人物的身份差異特大,有曾經做過國會議員的,有憲兵司令部里的處長,有清朝遺老,有地方惡勢力的頭頭,也有說評書的藝人、看相算命及農民鄉婦等等,形形色色的人物,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社會”層次。
《茶館》通過“裕泰”的茶館陳設由古樸一新式一簡陋的變化,昭示了茶館在各個特定歷史時期中的時代特徵和文化特徵。開始時,茶客的弄鳥、吃茶、玩蟲,雖有些略帶古風的聲色,但由於“偵緝”的出現及“莫談國事”的紙條,一動一靜,均產生著一種壓抑的氣氛。第二幕中,“裕泰”的生存,及茶館設施的更新與場面的收縮,暗示著茶館在這個矛盾不斷加劇的社會中所作的抗爭。茶館中的“洋氣”以及那張越寫越大的“莫談國事”紙條,則預示著更大的危機。到了第三幕,不僅“莫談國事”的紙條寫得更大,數目更多,而且旁邊還有一張紙條:“茶錢先付”。這表明了茶館已經到了人不敷出的地步,而“茶錢先付…莫談國事”顯然反映了一種因果聯繫。老舍以茶館為載體,以小見大,反映社會的變革。
第一幕描寫清朝末年戊戌政變失敗後的時代,在表面看似生意興隆的裕泰茶館裡,卻籠罩著一種悽慘、冷酷的氣氛。破產農民康六被迫將十五歲的女兒賣給宮裡的太監龐總管;正直、愛國的常四爺因為說了一句“大清國要完”被抓進監獄;一心想辦實業的維新資本家秦仲義和衛道的頑固派龐太監唇槍舌劍。從第一幕中,暗示了帝國主義侵略勢力的擴大,宮廷生活的腐敗與荒淫,流氓地痞橫行霸道,農民生活痛苦不堪,正直的愛國者慘遭鎮壓等。
第二幕描寫民國初年袁世凱死後,帝國主義支持下的軍閥混戰時代。裕泰茶館已呈現出衰落的跡象;大批難民進城討飯,巡警、兵痞、特務都來敲詐王掌柜;清朝的老式特務宋恩子、吳祥子依然穩操舊業。這一幕既揭露了軍閥混亂時期的黑暗現實,也對辛亥革命的不徹底性進行了尖銳而有力的批判。
第三幕描寫抗戰後的國民黨統治時期,人民的痛苦更加深重了。在北京尚存的裕泰茶館已經破爛不堪,難以維持生意了;有名的廚師在監獄裡蒸窩頭;國民黨的沈處長霸占裕泰茶館作為以拐賣婦女為業的場所;帝國主義、封建勢力和國民黨官員們的相互勾結,加劇了人民的痛苦與災難。
《茶館》的結尾描寫了王利發、常四爺、秦仲義三位老人經歷了三個黑暗的年代,已看透了舊中國社會現實的腐敗,在淒涼、絕望中,撤紙錢“祭奠自己”,同時也是在給舊時代送葬。王利發最後自縊,以死向黑暗的社會發出了抗議。第三幕在揭露黑暗現實的同時,又從側面描寫了人民的覺醒與反抗,描寫了學生運動的高漲和教員的罷課,而且還通過康大力參加革命以及康順子、王大拴等投奔西山游擊區,暗示了光明的前景。
藝術特色
《茶館》的謀篇布局獨具匠心。全劇沒有貫穿到底的矛盾鬥爭,是一出以人物帶故事的話劇。它由幾乎沒有聯繫的幾個小故事組成。幕與幕之間在情節上的聯繫,表面上看是不太緊密的,但仔細分析,便可發現三幕之間的聯繫是作者描寫的一種深層的政治意識。如“莫談國事”的字條一幕比一幕多。這富有象徵意義的紙條,揭示出在這三個軍閥政府的專制下,人民受苦受壓,是不能說話的,同時也有力地說明臨近解放的國民黨政府殘酷的事實真相。
作者老舍塑造人物形象有其獨特的方式。著重刻畫時代的、階級的、職業的和氣質的特點以及地方色彩,作出各種社會典型的藝術概括,通過浮雕般栩栩如生的人物造型,反映出不同的社會面貌。如秦二爺是民族資本家,他出場時少年得志,對實業救國充滿信心,但顯示了民族資產階級的年幼無知。秦二爺轟趕饑民的惡劣態度,暴露了他和貧民格格不入的本性。經過幾十年風雨,他只剩下對現實和自我痛苦而盲目的詛咒。秦二爺的悲劇是舊中國民族資產階級性格和命運的縮影。
《茶館》中有不少悲劇性的場面,但是全劇的基調卻是喜劇的,而且即使是悲慘的情節和細節也往往以幽默的筆法表現出來。老舍在《茶館》中塑造了許多小人物。王利發與秦仲義在社會風浪中的命運升沉都有相同之處,他倆都沒有逃脫破產的下場。劇中也出現了一些權勢人物,如龐太監、馬五爺及沈處長,但從處理這些人物的漫畫式、剪影式的手法來看,他們也還是作為小人物來描寫的。這些小人物都是老舍筆下幽默的對象,正是這些小人物形象才提供了這種寓悲於喜,啼笑皆非的題材。
《茶館》的語言特色最主要的就是真實、形象。如相面人唐鐵嘴來到“茶館”對王掌柜說:“我不抽大煙了。”王掌柜聽了很高興,即回答“那好”。他接著說:“我改抽白面兒,大英帝國的香菸,日本的白面,兩大強國侍候著我一個人,這福氣還小嗎?”即使不知他底細單憑這句話就知道他是一個無恥之徒了。從這富有幽默感、個性化的語言裡,可以深深地體察到帝國主義不僅用槍炮打中國,而且還從體質健康上進行毒害的可恥行徑。
作者通過縱、橫兩個側面來反映廣闊的社會生活。橫的側面:作者選取了裕泰茶館這個象徵被摧殘得衰敗不堪的舊中國為觀察視窗,通過對出入茶館的各種人物的描寫,來反映時代變遷。縱的側面:通過貫穿全劇的人物生活變遷,來反映社會演變。
作品影響
這篇話劇自發表以後,被改編成話劇、電影、電視劇等多種藝術形式。
1958年3月29日,由焦菊隱、夏淳導演的《茶館》在北京人藝首都劇場公演,反映強烈。
1963年5月,《茶館》復排上演。
1979年2月,在老舍先生八十誕辰之際,北京人藝以原班人馬重排上演《茶館》。
1980年9月至11月,《茶館》應邀赴德國、法國、瑞士三國進行訪問演出。全程50天,訪問15個城市,共演出25場。這是中國話劇第一次走出國門。
1983年,《茶館》赴日本東京、大阪、京都、廣島演出。
1986年,《茶館》赴香港、新加坡、加拿大演出。
1992年7月16日,在北京人藝建院40周年之際,《老一版《茶館》在首都劇場演出第374場,成為告別演出。
1999年10月12日,北京人藝由林兆華導演的並以全新演員陣容重排的《茶館》在北京人藝首都劇場公演。
2002年6月,《茶館》作為慶祝北京人藝建院五十周年獻禮劇目再度公演。
2004年5月27日,《茶館》迎來第500場演出。
2004年7月,《茶館》赴中國台灣演出。
2005年6月28日,為紀念《茶館》導演焦菊隱先生誕辰一百周年,北京人藝舉行《茶館》建組會,重排焦菊隱版《茶館》。
2005年10月,再次重排的《茶館》在北京人藝首都劇場演出後赴美國巡演。
2007年1月,《茶館》香港、澳門巡演。
2007年9月30日,《茶館》作為國內話劇市場上最為常演不衰的經典劇目,成為國家大劇院戲劇場開張上演的首個劇目。
2008年8月,《茶館》作為“2008北京奧運重大文化活動”中的北京人藝經典演出劇目,在首都劇場上演。
2019年6月,李六乙執導《茶館》在四川人民藝術劇院演出。
1982年,北京電影製片廠攝製了影片《茶館》,該片由謝添執導,于是之、鄭榕、藍天野、黃宗洛等主演,並獲1983年第三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特別獎和文化部1982年優秀影片特別獎。
2010年7月16日,中國電視劇作製作中心出品了何群執導的39集電視劇《茶館》,該劇由陳寶國,謝鋼等主演。
作品評價
現代文學家
曹禺:《茶館》是中國話劇史上的瑰寶;第一幕是古今中外劇作中罕見的第一幕。
現代作家
王蒙:我認為《茶館》是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後最好的作品。作品的特點就是不煽情,語言平實、口語化,卻最能表達深刻的感情,能讓人落淚。
現代劇作家
陳白塵:全劇的文字並不多,就寫了五十年,七十多個人物,精練的程度驚人。
現代戲劇理論家
張庚:《茶館》是一個有浪漫主義色彩的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品。
現代戲劇理論家
劉厚生:《茶館》是半個世紀以來,中國話劇舞台出現的第一流作品中最前列的幾個之一。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
洪子誠:老舍《茶館》的敘述動機,來自於對建立現代民族國家的強烈渴望,和對一個不公正的社會的強烈憎恨。新舊社會對比既是他結構作品的方法,也是他的歷史觀。他對於“舊時代”北京社會生活的熟悉,他對普通人的遭際命運的同情,他的溫婉和幽默,含淚的笑,使這部作品,接續了老舍創作中深厚的人性傳統。
河北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蘇慶昌:《茶館》是老舍後期創作的代表性作品,其語言藝術,更達到了爐火純青、無與倫比的美妙境界。其一,是性格化。如同《龍鬚溝》一樣,《茶館》中的對話,都是“人物自己應該說的語言”,這就使人物之間的性格區別非常鮮明。其二,是能將人物與環境融合在一起,在簡潔中包含著較大的容量。其三,是幽默。《茶館》的幽默感,是同對舊社會和對反動人物的諷刺聯繫在一起的。
安徽新華學院文傳學院院長
謝昭新:老舍戲劇人多事雜,注重以人帶事的寫法,藉助劇中人物的活動,將豐富的時代生活場景進行橫斷面式地穿插,製造矛盾與矛盾之間的接觸點,從而形成了一種以點帶面、多線紛呈的蛛網式結構模式。這種結構的最大優勢是突破舞台限制,拓寬表現領域,與老舍長篇小說的結構模式頗為相似。
作者簡介
老舍(1899-1966),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滿族,北京人。1918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學校,曾任國小校長、中學教師等職;1923年發表第一篇小說《小鈴兒》、1924年赴英國倫敦大學東方學院任華語講師,此間創作了《老張的哲學》、《趙子曰》、《二馬》等長篇小說。1930年回國,先後在齊魯大學、山東大學任教.並寫出長篇小說《貓城記》、《離婚》、《駱駝祥子》和短篇小說《月牙兒》等。抗戰期間,曾主持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工作。1946年赴美講學,完成了長篇巨著《四世同堂》等。新中國成立後應召回國,創作了《龍鬚溝》、《茶館》等23部話劇和長篇小說《正紅旗下》。1951年,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人民藝術家”稱號。“文革”中不堪凌辱,投湖自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