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未來書》是用信仰感召人。該片收集整理了大量雨花台烈士留下的遺書、信件、詩詞,為觀眾講述了烈士們生前鮮為人知的真實故事。雨花台烈士的遺書、信件、詩詞,既是給親人和戰友留下的話,也是對後來者的深情告白和諄諄囑託。
信仰培育生長過程,實際上是“信、願、行”在循環往復中螺旋上升過程。“信”是堅信,“願”是自願,“行”是說到做到。真信方能真願,真願方能真行,真行方能證明所信。培育和確立信仰,最需要從“信”字入手。“一切思想不過是史料而已”。紅色記憶中凝聚著崇高理想信念和家國情懷,反映了共產黨人的歷史擔當,在“信”字上下功夫,直接途徑便是發掘和用好紅色記憶。深度尋找雨花台革命烈士遺物和遺蹟,探尋烈士崇高精神世界,用堅定信仰感召今人,就是在“以信啟願、以願啟行、以行證信”。歷史在變革、社會在轉型、多元價值觀在碰撞,信仰培育生長正受到嚴峻考驗。弘揚紅色記憶,光大信仰之光,應成為主流媒體和文化人更自覺的追求。
據介紹,為拍好《致未來書》,攝製組尋訪相關烈士人物故事達到50多位,奔赴近20個省份,行程達4萬多公里,還遠赴俄羅斯美國查找烈士資料,其中不少珍貴資料是首次公開。如此堅持“以史料發聲”,是對歷史負責,也是對信仰負責。唯有真實才能令人真信。挖掘紅色記憶,用信仰感召人,來不得半點馬虎。牢記職責使命,把更多紅色記憶變成“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作品,未來就會因信仰內化於更多人心裡而更有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