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經》中的自然,自然資源,自然現象,姆佩巴效應,姆佩巴效應的歷史,對姆佩巴效應的各種解釋,自然災害,北美黑風暴,秘魯大雪崩,孟加拉國特大水災,印度鼠疫大流行,喀麥隆湖底毒氣,倫敦大煙霧,百慕達地區神秘災難,通古斯大爆炸,智利大海嘯,唐山大地震,人與自然,整體性新生態觀念的確立,可持續發展中的人與自然的和諧與鬥爭,科學技術全球發展的不平衡問題,科技、人文、生態環境的一體化,相關名言,詩中自然,自然簡述,二十四詩品之一,
老子《道德經》中的自然
自然
然:如此這般,“…的樣子”。
“然”的本義為燃燒之“燃”,是“燃”的本字。古人占卜時灼燒龜殼,根據灼燒後的龜殼裂紋卜算事態命運。這樣做其實是基於一種假想:灼燒過程加快了事態演變的進程,使事態結果得以提前呈現;灼燒過後龜殼裂紋的形態,對應於事物火速演化後的樣子,可以作為一種徵兆來預示事態正常演變的結果。因此,“燃”後之所“然”可以理解成事物在經過一定的演變過程之後所穩定下來的確定態,沒有經過“
灼燒”、促迫而安處的狀態即為“自然”。
名教與自然
自然,還是不自然,並不取決於狀態本身的特性,而是取決於狀態與環境態勢的關係,取決於形態化生及其維持的機制。脫離一定的環境態勢以及形態的化生與維持機制,狀態本身無所謂自然或不自然。所以,“自然”的要點在於柔弱、善下,而不在於對具體的名教的順與反。“人之道”並不總是既柔弱又善下,“自然”並不是人們想自然就自然,也不是對現狀的一成不變的放任,因此,道者仍然必須去推行一種“不言”的教化。
——見廣西師大《老子感悟》
道與自然
自然,在道教
教義中是指“道”的存在、運動、變化的一種特性或狀態。道教以“道”名教,將“道”作為教義思想的核心。由“道”出發,從不同角度派生出了“朴”、“一”、“柔弱”、“無為”、“不爭”等觀念,“自然”也是其中之一。“自然”所描述的就是“道”的不加任何強制、不依靠任何外在原因、自己發生、自己存在、自己演化、自己消滅的一種性質和狀態。
《
通玄真經》卷八《自然》篇,唐代默希子題注稱:“自然,蓋道之絕稱,不知而然,亦非不然,萬物皆然,不得不然,然而自然,非有能然,無所因寄,故曰自然也。”即自然是道的最重要的特性,道生萬物都是不假外力自然而然的,而且是不得不然的。
“自然”這一概念,首見於《
道德經》。“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五章)。四大,指道、天、地、人。道法自然,就是說,道是自然而然的。道士
杜光庭《道德真經廣聖義》稱:“疑惑之人,不達經理,乃謂大道仿法自然。若有自然居於道之上,則是域中兼自然有五大也。”又稱:“大道以虛無為體,自然為性。
道為妙用,散而言之,即一為三,合而言之,混三為一,通謂之虛無自然大道歸一體耳。非是相生相法之理,互有先後優劣之殊也。非自然無以
明道之性,非虛無無以明道之體,非通生無以明道之用。”這就是說,“道”不是由
自然派生出來的。《道德經》還稱:“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十七章),意思是事情成功,百姓都說我們本來如此。杜光庭認為,道是無私的,“不親其親,不子其子,有生成遂長之功,不矜於下,不見物得其所,不知上化所為,以為自然而然也”。《南華真經·繕性》篇讚揚古時社會:“陰陽和靜,鬼神不擾,四時得節,萬物不傷,群生不夭;人雖有知,無所用之;此之謂至一。當是時也,莫之為而常自然。”至一,就是至道。
至一的社會就是體現了道的社會。認為在這個社會中,無為而常符合自然。
郭象注稱:“任其自然,故至一。”《
淮南子》較多以“自然”的觀念論述天地之道和為政之道,稱“天下之事,不可為也,因其自然而推之”。意謂不論自然界或者人類社會,凡事都要循道而行,自然而然,不可勉強。認為天高地厚,晝日夜月,陰陽變化,列星高懸,船浮於水,車行於陸,都是自然而然的事。“兩木相摩而熱,金火相守而流,圓者常轉,窾者主浮,自然之勢也”。又稱“物有以自然,而後人事有治也”,認為
至人之治,“心與神處,形與性調,靜而體德,動而理通,隨自然之性而緣不得已之化,洞然無為而天下自和,淡然無欲而民自朴,無?祥而民不夭,不忿爭而養足,兼包海內,澤及後世”,《通玄真經·自然》篇,則從人主之術的角度充分論述了“自然”治政的內容,認為人主推行
王道就是“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清靜而不動,一度而下徭,因循任下,責成而不勞,謀無失策,舉無過事,言無文章,行無儀表,進退應時,動靜循理,美醜不好憎,賞罰不喜怒。名各自名,類各自以,事由自然,莫出於己”。當然“所謂無為者,非謂其引之不來,推之不去,迫而不應,感而不動,堅滯而不流,卷握而不散,謂其私志不入公道,嗜欲不掛正術,循理而舉事,因資而立功,推自然之勢,曲故不得容,事成而身不伐,功立而名不有”。但是聖人也要立法以規範社會,“聖人立法以導民之心,各使自然,故生者無德,死者無怨”。立法的目的就是使民眾“自然”,生死都
心情舒暢。
早期道教繼承了道家關於“自然”的思想。《
老子想爾注》稱“自然,道也”,“自然者,與道同號異體,令更相法,皆共法道也”。《太平經》則稱“
元氣自然,共為天地之性也”,就是說,自然和元氣一樣,都是高於天地的東西。又稱“比若地上生草木,豈有類也。是元氣守道而生如此矣。自然守道而行,萬物皆得其所矣”。意思是,自然而然地循道而行,萬物都可以得到它自身所處的地位,這也是將“自然”視作“道”的一種特性。葛洪《
抱朴子內篇》明確指出“自然”是天道的特性,稱“天道無為,任物自然,無親無疏,無彼無此也”,而萬物的“變化”又是自然的特性,“變化者,乃天地之自然”。葛洪還在《明本》篇中評論了
班固貶
司馬遷“先黃老而後六經”的
公案,認為“遷之洽聞,旁綜幽隱,沙汰事物之臧否,核實古人之邪正。其評論也,實原本於自然,其褒貶也,皆準的乎至理”,認為自然就是天道。《黃庭內景玉經》也多有以“自然”代替“道”的經句,如:“兼行形中八景神,二十四真出自然”,“六府修治潔如素,虛無自然道之故”,“還魂返魄道自然”等,據梁丘子注,“三八二十四真人,皆
自然之道氣”,“虛無十有二氣,自然為先”,“拘魂制魄,令不動作。帝在身中,道以自然”。道教類書《
無上秘要·入自然品》,引用一些道教的經典,將“自然”同修道成真相聯繫。《妙真經》稱“自然者,道之真也”,“人為道能自然者,故道可得而通”,意思是,得道的人是懂得道的自然而然的特性的,如果要勉強為之,就不能得道,也就是“不知其所由然”。《洞玄自然經訣》提出所謂真人,就是“體洞虛無,與道合真,同於自然,無所不能,無所不知,無所不通”。
“與道合真”和“同於自然”的意義是相當的,“同於自然”就是得道的意思。《洞玄空洞靈章經》還描述得道仙真“飛天攜提,游宴紫晨,握運留年,永享自然”。《
西升經》明確提出“道”的最重要性質是“自然”,稱“
告子道要,雲道自然”。
唐代道士
李榮註:“自然者,內無自性,外絕因待,
清虛玄寂,莫測所由,名曰自然。不可以自他,分其內外;不可以有無,定其形質;不可以陰陽,定其氣象;不可以因緣,窮其根葉。
所謂虛無自然之大道也。”他認為自然是一個既無形質,又無內涵,沒有因果,不可分析的概念。這個觀點在唐代道士孟安排編撰的《
道教義樞》中,得到了進一步的說明。卷八《道教義》有“自然義”,稱“自然者,本無自性。既無自性,有何作者?作者既無,復有何法?此則無自無他,無物無我。
豈得定執以為常計。絕待自然,宜治此也”,“故自是不自之自,然是不然之然。不然之然無所不然,不自之自無所不自。
無所不自故他亦成自,無所不然故他亦成然”,“不然之然亦無所不然,故自亦成然,是則自之與他,俱有然義。今但明自然者,以‘他’語涉物,義成有待,自名當己,宜以語絕也”。因此,“自然”是為眾生“強立名字耳”。上述文意總的說來就是自然並無自己內在的性質,也沒有造成它的“作者”,因而也沒有自然的運動法則。自然,就是沒有自我,沒有外物。無自無他,無物無我,的無規定性、無差別性的存在。這種存在,就是具有終極意義的道。
王玄覽的《玄珠錄》中,也有類似的觀點,稱“無人無所因,所以是自然”,“此是自然生,此是自然滅,不由生者生,不由滅者滅”。道教的外丹和內丹修煉術,也以“自然”之理分析丹法。
東漢
魏伯陽的《
周易參同契》稱“自然之所為兮,非有邪偽道”,“施化之精,天地自然,猶火動而炎上,水流而潤下”。他認為丹藥的相互作用、變化,都是自然生成的,並非人所能控制的。《黃庭內景玉經》稱:“六府修治潔如素,虛無自然道之故。物有自然事不煩,垂拱無為身體安。”認為天地之氣和人體之氣都出自然,能夠懂得“自然”之理的人就是真人,“坐在立忘,萬世常存”。宋代張伯端《
悟真篇》繼承了這一“自然”說,稱“謾守藥爐看火候,但看神息任天然”,葉士表註:“天地有自然之氣,氣有自然之數,人稟天地而生,氣數與天地等,修真之士窮造化之原,知升降之路,但安神定息,一念不生,湛然無欲,則神氣周流,自然造化。”金元以後
內丹術有很大發展,修煉理論也漸趨系統化和精密,“自然”仍是內修理論的主要內容。
全真七子之一譚處端有詩云:“大道常清靜,無為守自然。自心不迴轉,何處覓言傳。”馬丹陽《自然吟——贈隴州蕭防判》詩云:“頓覺萬緣空,頓覺心
開悟。心猿自然停,意馬自然住。
龍虎自然調,神氣自然固。金丹自然結,神仙自然做。”意即“自然”之理要貫串於內丹修煉的全過程,只有一切都自然而然而不勉強,才能夠結丹成仙。明清兩代內丹家們在“煉己”、“築基”、“火候”中,也多強調“自然”。清代道士
黃元吉在《樂育堂語錄》中稱:“保養又非別有法也。凡事應得恰好處,得最當,我無喜也,亦無憂;無好也,亦無惡。即順天地之自然,極萬物之得所生,須任理而行,
聽天安命可矣。”因此,“順天地之自然”是修身養性的基本方法。又稱:“煉丹之道,先要踏踏實實,從守中做起,然後引得本來色相出來,苟不踏實,何以凌空。故三豐云:凝神調息于丹田之中,蓋心止於臍下曰凝神,息歸於元海曰調息,守其清淨自然曰勿忘,順其清淨自然曰勿助。如此久久,心神暢遂,氣息悠揚,不假一毫人力作為,自然
神無生滅,息無出入,俱是安閒自在。”認為凝神,調息、運氣等等,都要“不假一毫人力作為”,一切都要“自然”,這樣才是“煉丹之道”。
自然主要是針對行動體的自我調協而言,是行動舉措中的一種順任,而不是放任。並不是說事態局面原本怎么樣我們就讓它怎么樣,而是說環境態勢需要我們入駐何種取態我們就入駐何種取態,需要我們採取何種行動我們就採取何種行動。
滯守於混沌無名有時反而是不自然的,也不是對“無為”之潛能的真正發揮。道無僵無滯,雖
常無名無為,卻隨遇賦形,隨緣幻化,因其勢而然其然;雖變現歷經各種“名狀”,卻了無趨求,了無寓意,了無牽掛,只不過是對自身的隨遇展布,所以說“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說明道是遞歸序列的終結,說明道的“自本自根”性,說明整體性存在的終極原因在於存在本身,也說明宇宙的運行狀況已別無其外在的動因。
道教對於理想仙境的追求,實際上是對於人與自然萬物和諧的一種嚮往,也是達到人與自然和諧的一種藉助力。這種追求,一方面表現在對神仙洞府的描述;另一方面也體現在道教的神仙信仰之中和對自然的態度上。
自然資源
如何保護自然資源
中國經濟發展到今天,人口多與資源少的矛盾,生產擴大與
環境污染及資源浪費的矛盾日益突出。 隨著經濟不斷 發展和人口不斷增加,水、能源和礦產等資源不足的問題越來越嚴重,
生態環境破壞和保護的矛盾也越來越激烈。 面對中國經濟和社會的未來,中國的自然資源供應能夠維持多久?人們生存依賴的生態環境能夠維持多長時間?
為了中國經濟發展儘早走上“循環經濟”和“可持續發展”道路,為了中國社會發展的美好未來。 我們中國頭腦風暴中心提出倡議“保護自然資源,減少環境污染,反對過度消費”。 從自己做起,從日常生活做起,減少和拒絕一些浪費資源和污染環境的消費行為。具體如下:
1. 減少和拒絕一次性用品如筷子、杯子、
紙巾、袋子等消費。
2. 減少和拒絕豪華餐廳和娛樂場所的消費。
3. 減少和拒絕豪華包裝商品的消費。
4. 節約用水、用電、用油。
5. 反對奢侈豪華的生活方式。
6. 保護公共環境和生態環境。
我們熱誠歡迎全國的個人和機構共同行動起來,從我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保護自然資源,減少環境污染,反對過度消費。
自然現象
姆佩巴效應
人們通常都會認為,一杯冷水和一杯熱水同時放入冰櫃時,冷水結冰快。事實並非如此。1963年的一天,在地處非洲熱帶的
坦尚尼亞一所中學裡,一群學生想做一點冰凍食品降溫。一個名叫埃拉斯托·姆佩巴的學生在熱牛奶里加了糖後,準備放進冰櫃里做冰淇淋。他想,如果等熱牛奶涼後放入冰櫃,那么別的同學將會把冰櫃占滿,於是就將熱牛奶放進了冰櫃。過了不久,他打開冰櫃一看,令人驚奇的是,自己的那杯冰淇淋已經變成了一杯可口的冰淇淋,而其他同學用冷水做的冰淇淋還沒有結冰。他的這一發現並沒有引起老師和同學們的注意,相反成為他們的笑料。姆佩巴把這特殊現象告訴了達累薩拉姆大學的物理學教授奧斯博爾內博士。奧斯博爾內聽了姆佩巴的敘述後也感到有點驚奇,他相信姆佩巴講的一定是事實。尊重科學的奧斯博爾內又進行了實驗,其結果也姆佩巴的敘述完全相符。這就確切地肯定了在
低溫環境中,熱水比冷水結冰快。此後,世界上許多科學雜誌載文介紹了這種自然現象,還將這種現象命名為"姆佩巴效應"(MpembaEffect)。
姆佩巴效應的歷史
熱水比冷水更快結凍的事實已被知道了很多個世紀。最早提到並記載此一現象的數據,可追溯到公元前300年的
亞里斯多德,他寫道:
"先前被加熱過的水,有助於它更快地結冰。因此當人們想去冷卻\水,他們會先放它在太陽下..."
在20世紀前,此現象只被視為民間傳說。直到1969年,才由Mpemba再次在科學界提出。自此之後,很多實驗證實了Mpemba效應的存在,沒有一個唯一的解釋。
大約在1461年,物理學家GiovanniMarliani在一個關於物體怎樣冷卻的辯論上,說他已經證實了熱水比冷水更快結冰。他說他用了四盎司沸水,和四盎司未加熱過的水,分別放在兩個小容器內,置於一個寒冷冬天的屋外,發現沸水首先結冰,可其沒能力解釋此一現象。
到了十七世紀初,此現象似乎成為一種
常識。1620年培根寫道"水輕微加熱後,比冷水更容易結冰。"不久之後,笛卡兒說"經驗顯示,放在火上一段時間的水,比其它水更快地結冰。"
直至1969年,那已是Marliani實驗500年之後,坦尚尼亞中學的一個命叫Mpemba的中學生再發現此現象的故事,被刊登在《新科家》(NewScientist)雜誌。這個故事告訴科學家和老師們,不要忽視
非科學家的觀察,和不要過早下判斷。
1963年,Mpemba正在學校造雪糕,他混合沸騰的牛奶和糖。本來,他應該先等牛奶冷卻,之後再放入冰櫃。由於冰櫃空間不足,他不等牛奶冷卻,就直接放入去。結果令他很驚訝,他發現他的熱牛奶竟然比其同學的更早凝固成冰。他問他的物理老師為什麼,老師說,他一定是和其它同學的雪糕混淆了,他的觀察是不可能的。
當時Mpemba相信他老師的說法。那一年後期,他遇見他的一個朋友,他那朋友在Tanga鎮製造和售賣雪糕。他告訴Mpemba,當他製造雪糕時,他會放那些熱液體入冰櫃,令他們更快結冰。Mpemba發覺,在Tanga鎮的其它雪糕銷售者也有相同的實踐經驗。
後來,Mpemba學到
牛頓冷卻定律,它描述熱的物體怎樣變冷(在某些簡化了的假設下)。Mpemba問他的老師為什麼熱牛奶比冷牛奶先結冰。這位老師同樣回答是一定Mpemba混淆了。當Mpemba繼續爭辯時,這位老師說:"所有我能夠說的是,這是你Mpemba的物理,而不是普遍的物理。"從那以後,這位老師和其它同學就用"那是Mpemba的數學"或"那是Mpemba的物理"來批評他的錯誤。但後來,當Mpemba在學校的生物實驗室,嘗試用熱水和冷水做實驗時,他再一次發現:熱水首先結冰。
更早時,有一位物理教授Osborne博士訪問Mpemba的那間中學。Mpemba問他這個問題。Osborne博士說他想不到任何解釋,但他遲些會嘗試做這個實驗。當他回到他的實驗室,便叫一個年輕的技術員去測試Mpemba的實驗。這位技術員之後報告說,是熱水首先結冰,又說:"我們將會繼續重複這個實驗,直至得出正確的結果。"然而,實驗報告給出同樣的結果。在1969年,Mpemba和Osborne報導他們的結果。
同一年,科學上很常見的巧合之一,Kell博士獨立地寫了一篇文章,是關於熱水比冷水先結凍的。Kell顯示,如果假設了水最初是透過蒸發冷卻,和維持均勻的溫度,這樣,熱水就會失去足的質量而首先結冰。Kell因此表明這種現象是真的(當時,這現象在加拿大城市是一個傳聞。),而且能夠用蒸發來解釋。然而,他不知道Osborne的實驗。Osborne測量那失去的質量,發現蒸發不足以解釋此現象。後來的實驗採用密封的容器,排除了蒸發的影響,仍然發現熱水首先結冰。
對姆佩巴效應的各種解釋
什麼是Mpemba效應?有兩個形狀一樣的杯,裝著相同體積的水,唯一的分別是水的溫度。將兩杯水在相同的環境下冷卻。在某些條件下,初溫較高的
水會先結冰,並不是在任何情況下,都會這樣。例如,99.9℃的熱水和0.01℃的冷水,這樣,冷水會先結冰。Mpemba效應並不是在任何的初始溫度、容器形狀、和冷卻條件下,都可看到。
一般人會認為這似乎是不可能的,還有人會試圖去證明它不可能。這種證明通常是這樣的:30℃的水降溫至結冰要花10分鐘,70℃的水必須先花一段時間,降至30℃,然後再花10分鐘降溫至結冰。由於冷水必須做過的事,熱水也必須做,所以熱水結冰慢。這種證明有錯嗎?
這種證明錯在,它暗中假設了水的結冰只受平均溫度影響。但事實上,除了平均溫度,其它因素也很重要。一杯初始溫度均勻,70℃的水,冷卻到平均溫度為30℃的水,水已發生了改變,不同於那杯初始溫度均勻,30℃的水。前者有較少質量,溶解氣體和對流,造成溫度分布不均。這些因素會改變冰櫃內,容器周圍的環境。下面會分別考慮這四個因素。
1.蒸發——在熱水冷卻到冷水的初溫的過程中,熱水由於蒸發會失去一部分水。質量較少,令水較容易冷卻和結冰。這樣熱水就可能較冷水早結冰,但冰量較少。如果我們假設水只透過蒸發去失熱,理論計算能顯示蒸發能解釋Mpemba效應。這個解釋是可信的和很直覺的,蒸發的確是很重要的一個因素。然而,這不是唯一的機制。蒸發不能解釋在一個封閉容器內做的實驗,在封閉的容器,沒有水蒸氣能離開。很多科學家聲稱,單是蒸發,不足以解釋他們所做的實驗。
2.溶解氣體——熱水比冷水能夠留住較少溶解氣體,隨著沸騰,大量氣體會逃出水面。溶解氣體會改變水的性質。或者令它較易形成對流(因而較易冷卻),或減少單位質量的水結冰所需的熱量,或者改變沸點。有一些實驗支持這種解釋,但沒有理論計算的支持。
3.對流——由於冷卻,水會形成對流,和不均勻的溫度分布。溫度上升,水的密度就會下降,所以水的表面比水底部熱—叫"熱頂"。如果水主要透過表面失熱,那么,"熱頂"的水失熱會比溫度均勻的快。當熱水冷卻到冷水的初溫時,它會有一熱頂,因此與平均溫度相同,但溫度均勻的水相比,它的冷卻速率會較快。雖然在實驗中,能看到熱頂和相關的對流,但對流能否解釋Mpemba效應,仍是未知。
4.周圍的事物——兩杯水的最後的一個分別,與它們自己無關,而與它們周圍的環境有關。初溫較高的水可能會以複雜的方式,改變它周圍的環境,從而影響到冷卻過程。例如,如果這杯水是放在一層霜上面,霜的導熱性能很差。熱水可能會熔化這層霜,從而為自己創立了一個較好的冷卻系統。明顯地,這樣的解釋不夠一般性,很多實驗都不會將容器放在霜層上。
最後,過冷在此效應上,可能是重要的。過冷現象是水在低於0℃時才結凍的現象。有一個實驗發現,熱水比冷水較少會過冷。這意味著熱水會先結冰,因為它在較高的溫度下結冰。但這也不能完成解釋Mpemba效應,因為我們仍需解釋為什麼熱水較少會過冷。
在很多情況下,熱水較冷水先結冰,但並不是在所有實驗中都能觀察到這種現象。而且,儘管有很多解釋,仍沒有一種完美的解釋。姆佩巴效應已經證明,這是個錯誤的結論。
自然災害
北美黑風暴
1934年5月11日凌晨,美國西部草原地區發生了一場人類歷史上空前未有的
黑色風暴。風暴整整颳了3天3夜,形成一個東西長2400公里,南北寬1440公里,高3400米的迅速移動的巨大黑色風暴帶。風暴所經之處,溪水斷流,水井幹涸,田地龜裂,莊稼枯萎,牲畜渴死,千萬人流離失所。
這是大自然對人類文明的一次歷史性懲罰。由於開發者對
土地資源的不斷開墾,森林的不斷砍伐,致使土壤風蝕嚴重,連續不斷的乾旱,更加大了土地沙化現象。在高空氣流的作用下,塵粒沙土被捲起,股股塵埃升入高空,形成了巨大的灰黑色風暴帶。《紐約時報》在當天頭版頭條位置刊登了專題報導。
黑風暴的襲擊給美國的農牧業生產帶來了嚴重的影響,使原已遭受旱災的
小麥大片枯萎而死,以致引起當時美國穀物市場的波動,衝擊經濟的發展。同時,黑色風暴一路洗劫,將肥沃的土壤表層颳走,露出貧瘠的沙質土層,使受害之地的
土壤結構發生變化,嚴重製約災區日後農業生產的發展。
人繼北美黑風暴之後,
前蘇聯未能吸取美國的教訓,歷史兩次重演,1960年3月和4月,前蘇聯新開墾地區先後再次遭到黑風暴的侵蝕,經營多年的農莊幾天之間全部被毀,顆粒無收。大自然對人類的報復是無情的。3年之後,在這些新開墾地區又一次發生了風暴,這次風暴的影響範圍更為廣泛。
哈薩克新開墾地區受災面積達2千萬公頃。
秘魯大雪崩
秘魯位於南美洲西部,擁有一望無垠的海岸線,長達3000多公里。它又是一個多山的國家,山地面積占全國總面積的一半,著名的安第斯山脈的瓦斯卡蘭山峰,山體坡度較大,峭壁陡峻。山上長年積雪,“白色死神”常常降臨於此。1970年5月31日,這裡發生了一場大雪崩,將
瓦斯卡蘭山峰下的容加依城全部摧毀,造成兩萬居民的死亡,受災面積達23平方公里。
1970年5月31日20時30分。秘魯安第斯山脈的瓦斯卡蘭山。
突然,遠處傳來了雷鳴般的響聲。隨即大地像波濤中的航船,頓時失控,在瘋狂、猛烈地顫抖著。緊接著,又從遠處傳來了天崩地裂般的響聲。震耳欲聾,把人們從酣夢中驚醒。那些正在夜讀、娛樂和工作著的人們,被這突如其來的響聲驚呆了。人們不知發生了什麼事,房屋便東倒西歪、吱吱作響地坍塌下來。
那些還未及逃離屋子的人們,都被壓在倒塌下來的亂磚碎石之中。外面,寒風凜冽,漆黑一片,誰也看不到誰,只聽到隆隆的崩塌聲。忽然,又一陣驚雷似的響聲由遠至近,從瓦斯卡蘭山峰方向傳來。一會兒,山崩地裂,雪花飛揚,狂風撲面而來。
原來,由地震誘發的一次大規模的巨大雪崩爆發了。
地震把山峰上的岩石震裂、震松、震碎,地震波又將山上的冰雪擊得粉碎。瞬時,冰雪和碎石猶如巨大的
瀑布,緊貼著懸崖峭壁傾瀉而下,幾乎以自由落體的速度塌落了九百米之多。
剛遭受地震襲擊的容加依城,人們驚魂未定,又被隨之而到的冰雪
巨龍席捲,大多數人被壓死在冰雪之下,快速行進中的冰雪巨龍,又使許多人窒息而死。
孟加拉國特大水災
公元1987年7月,
孟加拉國經歷了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水災。連日的暴雨,狂風肆虐,這突如其來的
天災,使毫無任何準備的居民不知所措。短短兩個月間,孟加拉國64個縣中有47個縣受到洪水和暴雨的襲擊,造成2000多人死亡,2.5萬頭牲畜淹死,200多萬噸糧食被毀,兩萬公里道路及772座橋樑和涵洞被沖毀,千萬間房屋倒塌,大片農作物受損,受災人數達2000萬人。
孟加拉國位於
孟加拉灣以北,屬於
恆河平原的東南部,其西為
東高止山脈,東為阿拉乾山脈,北為
喜馬拉雅山脈。境內有河流230條,每年的河水泛濫都使孟加拉國蒙受巨大的損失。加之這裡地處季風區,印度洋上吹來的
西南季風帶著溫暖而又飽和的
水汽向低壓區衝來。當受到山脈的阻擋時,立即降雨。這就使得地勢平坦低洼的孟加拉國難逃水災的侵襲。
水災的發生,加劇了人民的貧困程度,聯合國就此展開了兩項糧食供給計畫。僅一項計畫的實施每年就要耗資2000萬美元。
這樣巨大的損耗卻仍未得到政府的重視。大自然原有其不可抗拒的力量,但通過有力的預防措施可使其破壞程度降低到最低限度。1987年9月,孟加拉國灌溉、水利發展和防洪部長阿尼斯·伊斯拉姆·馬哈茂德在事後說道,“如果我們和印度、
尼泊爾能在有效利用本地區水利資源,即在冬季增加河水流量,在雨季控制洪水這些問題上達成協定的話,我們本來可以減輕7月和8月份在這裡發生的洪水災害的嚴重程度的。”他的這番話若早能做到,數以千萬的人民就不會無家可歸。
水災給人民帶來的不僅是貧困、飢餓,同時也滋生了大量的細菌。各種疾病在受災區流行,約有80萬人染上痢疾,近百人喪生。這無疑又使孟加拉國人民的生活雪上加霜。沉重災難,如何使這個南亞窮國的危機有所緩和,已成為孟加拉國政府有待解決的一大難題,也引起了全世界對其的關注。
印度鼠疫大流行
人類歷史上曾多次發生過流行的鼠疫,全球性鼠疫發生過3次,死亡人數過億,不少城鎮滅絕。據文獻統計,死於鼠疫的人數,超過歷史上所有戰爭死亡的人數的總和。無怪乎人們稱這種疾病為“黑色妖魔”。
1994年9、10月間,印度遭受了一場致命的瘟疫。泉神節過後的第二天
蘇拉特市醫院接收到30名病情相似的患者。起初醫生並不知道病人患的是鼠疫。但接二連三有人死亡,又傳來馬哈什特拉附近的拉杜爾流行鼠疫的訊息,這才意識到一場災難已經降臨。一時間,火車站、汽車站都擠滿了成千上萬的逃難者。30萬蘇拉特市民逃印度的四面八方,同時也將鼠疫和這種恐懼的心理帶到了全國各地。
不到兩周時間,這種可怕的瘟疫已擴散到印度的7個邦和
新德里行政區。鼠疫的降臨,對毫無準備的印度當局來說,無疑是當頭一棒。印度衛生部不得不向
世界衛生組織和其他國家請求支援,以解燃眉之急。
鼠疫的流行,引起人們的極度恐慌。這種恐懼猶如大火一樣,迅速蔓延到世界各地。許多國家中止了同印度的各項往來。這對印度來說,經濟方面的損失是難以估計的。據有關方面統計,用於治療和預防鼠疫方面的費用就高達數百億美元。
專家們一致認為鼠疫的爆發是極為骯髒的環境所致。據說,蘇拉特市是印度最髒的城市,貧民窟、集市、街頭巷尾,垃圾成堆,臭味熏天。鼠疫流行期間,每天清出的垃圾多達1400噸。遍地的垃圾成為老鼠繁衍滋生的溫床。
喀麥隆湖底毒氣
1986年8月21日晚,人們正在酣睡之中,突然一聲巨響劃破了長空。不少人還沒等弄清發生了什麼事,就被奪去了寶貴的生命。這晚,位於非洲
喀麥隆西北部,距首都
雅溫得400公里的帕梅塔高原上的一個
火山湖———尼奧斯火山湖,突然從湖底噴發出大量的有毒氣體,它猶如泛濫的洪水,沿著山的北坡傾瀉而下,向處於低谷地帶的幾個村莊襲去。
次日清晨,喀麥隆高原美麗的山坡上,水晶藍色的尼奧斯河突然變得一片血紅,好像一隻潰爛而憤怒的紅眼睛。草叢裡到處躺著死去的牲畜和野獸。
尼奧斯湖畔的村落里,房舍、教堂、牲口棚完好無損,但是街上卻沒有一個人走動。走進屋裡探個究竟,令人震驚的一幕映入眼帘,那裡都是死人。這是多么悽慘的景象!死者中有男人、女人、兒童,甚至還有嬰兒。
從倖存者的口裡,人們知道了慘案發生的經過,伴隨著昨晚飛響的,還有一股幽靈般的圓柱形蒸氣從湖中噴出,整個湖水一下子沸騰了起來,掀起的波浪襲擊湖岸,直衝天空,高達80多米,然後又像一柱雲煙注入下面的山谷。這時,一陣大風從湖中呼嘯而起,夾著使人窒息的惡臭將這朵煙雲推向四鄰的小鎮。
據不完全統計,在這場災禍中,至少有1740人被毒氣奪去了生命,大量的牲畜喪生,加姆尼奧村靠火山湖最 近,受災也最為嚴重。全村650名居民中,僅有6人倖存。
這一噴毒事件,立即引起了各國的極大關注。尼奧斯火山湖,也因此更聞名於世。日本、英國、美國、法國、義大利等國家,都迅速地派出了緊急救援隊,並派出專家對尼奧斯湖噴發毒氣的成分進行實測,殺人兇手究竟是誰?專家們努力地尋找答案。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工作,終於查明了尼奧斯湖中所噴出的有毒氣體成分。專家們一致認為,噴出的氣體主要有二氧化碳,而惡臭則來自
硫化氫。
倫敦大煙霧
素有世界“霧都”之稱的
英國倫敦,每當春秋之交,這裡經常被濃霧所籠罩,像是披上一層神秘的面紗。據統計,倫敦的霧天,每年可高達七八十次,平均5天之中就有一個“霧日”。每當大霧降臨,瀰漫的大霧不僅影響交通,釀成事故,還直接危害人們的健康,甚至威脅人們的生命。
1952年12月4日,倫敦城發生了一次世界上最為嚴重的“煙霧”事件:連續的濃霧將近一周不散,工廠和住戶排出的煙塵和氣體大量在低空聚積,整個城市為濃霧所籠罩,陷入一片灰暗之中。期間,有4700多人因呼吸道病而死亡;霧散以後又有8000多人死於非命。這就是震驚世界的“
霧都劫難”。
1952年12月3日清晨,倫敦氣象台報告說,一個氣峰在夜間通過,中午氣溫可達到5.6℃,相對濕度約為70%。對於本地來說,這是個難得的好日子——一個可愛的冬日。
這一天,從
北海吹來一股風,吹遍了整個英格蘭,將英國中部的工廠和城市居民住戶中煙囪內冒出來的團團濃霧吹到了九霄雲外,因而空氣變得十分清新怡人。
傍晚時分,倫敦正處於一股巨大的高氣壓氣旋的東南邊緣,較強勁的北風圍繞著這個反氣旋順時針吹著。第二天,即12月4日,這個氣旋中心已到了倫敦以西幾百公里處,沿著通常的路徑向東南方向移動。上午風速變小,雲層幾乎遮蔽了整個天空。時至中午,
烏雲把太陽全部遮住,倫敦上空陰霾瀰漫,氣象台溫度表的讀數為3.3℃,相對濕度上升為82%。
12月5日,一個異常的情況出現了。倫敦氣象台的風速表測出了一個非常奇怪的量度——風速讀數完全是靜止的。據當時專家的估計,此時風速不超過每小時3公里。倫敦處於死風狀態,空氣中積聚著大量的煙塵,經久不散,風太弱又無法帶走林立的工廠煙囪與家庭排出的各種有害的煙塵。於是,大量的煤煙從空中紛紛飄落,美麗的
泰晤士河谷被煙霧籠罩。一位在船上幹活的小徒工,煙霧的入侵使他淚如泉湧;煙霧穿門入室,鑽進了
格林威治區的居民家中,使人們痛苦難忍。
百慕達地區神秘災難
1971年10月21日,一架滿載著凍牛肉的運輸機“超星座號”,從一艘正在海面工作的探測船上空飛過。船員們眼看它飛了一分鐘左右,突然,飛機好像被海水吸住似的一頭墜進海里。以後,船員們什麼也未看見,既沒有發現油跡,也沒有找到屍體和飛機殘骸。唯一能證實飛機失蹤的,只是海面上漂浮的一大塊帶血的牛肉。
“超星座號”飛機的失蹤,只是這片神秘海域許許多多起失蹤事件之一。據統計,自1840年至1945年間,這片海域上空就有100餘架飛機失蹤;而這裡消失的船隻則更多。
這片被世人稱作“海上墓地”的地方,就是引起全世界許多科學家關注的
百慕達三角區。
“超星座號”的失蹤,與難以計數的其他失蹤事件一樣,可以歸結為一句話——沒有線索。任何船隻、飛機和人員,只要是在百慕達三角區失蹤的,就甭想再找到倖存者和任何殘骸,所謂神秘就在這裡。
所有試圖對百慕達三角地區失蹤事件做出合乎邏輯解釋的人都遇到了無法擺脫的矛盾。於是就有人提出“超自然”理論,試圖揭開這世紀之謎。更有一部分研究者,把百慕達三角區發生的災難與外星人和
飛碟聯繫起來進行推斷。他們的論點是:這裡存在一個外星人的海底飛碟基地。由於多年來人們曾在這裡觀察到數不清的
不明飛行物現象,這些失蹤的飛機和船隻正是被飛碟的乘員掠走的。在
波恩舉行的一次科學會議上,著名太空學家雅佛烈·史杜魯賓博士透露了他們用太空時代的科技配合古代記錄進行研究的情況。他認為現 在百慕達三角地區發生的飛機和船隻失蹤之真相已經大白,它是一個400年前的隕石在做怪。
以上所舉的種種解釋,都很難說清百慕達三角區失蹤災難的根源。
通古斯大爆炸
通古斯,位於前蘇聯西伯利亞(現屬俄羅斯)的貝加爾湖附近。80年前,這裡發生過一次極其猛烈的
大爆炸。
1908年6月30日凌晨,一場罕見的慘禍降臨到西伯利亞偏僻林區的遊牧民頭上。有幸逃脫這場災難的
謝苗諾夫回憶說:“當時天空出現一道強烈的火光,剎那間一個巨大的火球幾乎遮住了半邊天空。一聲爆炸巨響之後,狂風襲來……”爆炸產生的衝擊波,一直傳到中歐,德國的波茨坦和英國劍橋的
地震觀測站,甚至華盛頓和
爪哇島也得到了同樣的記錄。
一開始,蘇聯科學家們認為,是一顆巨大的隕石引起這場大爆炸。但通過考察,只能對其中某些現象做出解釋。地理物理學家索
洛夫托夫和天文學家齊
蓋爾,多次到事故現場進行考察,他們在那裡發現了放射性物質的痕跡,並證實事故現場存在著核子彈和氫彈中才含有的鈾235和鈽。而當時的人們在地球上還沒能找到這兩種
放射性元素。由此推測,
通古斯大爆炸是一個外星人的載人飛行物體造成的。
與這兩位科學家說法相悖的,是蘇聯科學院院士
彼得洛夫的觀點。他認為在通古斯爆炸的是一個由稀鬆雪團組成的
彗星。它以每小時4萬公里的速度衝破地球表面的
大氣層,由於摩擦產生了過熱的氣體。這種氣體一接觸地面,產生相當於數百顆核子彈破壞力的巨大衝擊波。由於彗星很快蒸發完,所以地球上沒有留下任何殘骸作為“物證”。有關通古斯爆炸的起因解釋有80餘種之多。
經科研人員的努力,現已查明:“通古斯隕石”的爆炸發生在5至7公里的高空。強大的衝擊波
推倒了幾千平方公裡面積內的樹木。衝擊波
誘發地震,地震釋放出相當於一顆2000萬噸級氫彈爆炸所產生的能量。此外,還發現爆炸中心的地下就是古代
火山的噴火口。
智利大海嘯
據說,智利是上帝創造世界後的“最後一塊泥巴”。或許正是這個緣故,這裡的地殼總是不那么寧靜。根據現代板塊結構學說的觀點,智利是太平洋板塊與南美洲板塊互相碰撞的俯衝地帶,處於環太平洋火山活動帶上。特殊的地質結構,造成了它位於極不穩定的地表之上,自古以來,火山不斷噴發,地震接二連三,海嘯頻頻發生。 1960年5月,厄運又籠罩了這個多災多難的國家。
從5月21日凌晨開始,在智利的
蒙特港附近海底,突然發生了世界地震史上罕見的強烈地震。震級之高、持續時間之長、波及面積之廣均屬少見,在前後一個月中,共先後發生不同震級的地震225次。震級在7級以上的竟有10次之多,其中8級的有3次。
當5月21日地震剛發生時,震動還比較輕微,大地只是輕輕地顫動著。和以往不同的是,它連續不斷地發生。接著震級一次高於一次,震動越發劇烈。倉皇之中,人們東倒西歪,搖搖晃晃跑到室外。
然而,連續兩天持續不斷的震盪,使人們產生了不以為然的麻痹情緒。由於地震持續時間較長,而且破壞程度不大,人們不像開始時那樣懼怕了,有人甚至搬進了破裂的屋子。當然也有相當一部分人心有餘悸,他們擔心更大的地震即將來臨。
果然,5月22日19時許,忽然地震聲大作,震耳欲聾。地震波像數千輛坦克隆隆開來,又如數百架飛機從空中掠過,呼嘯著從蒙特港的海底傳來。不久大地便劇烈顫動起來。一會兒,陸地出現了裂縫;一會兒,部分陸地又突然隆起,好像一個巨人翻身一樣。瞬間,海洋在激烈地翻滾,峽谷在慘烈地呼嘯,海岸岩石在崩裂,碎石堆滿了
海灘……
這次地震,是世界上震級最高、最強烈的地震,震級高達9.5級,烈度為11度,影響範圍在800公里長的橢圓內。大震過後,接踵引發了大海嘯。海嘯波以每小時幾百公里的速度橫掃了太平洋沿岸,把智利的康塞普西翁、
塔爾卡瓦諾、奇廉等城市摧毀殆盡,造成200多萬人無家可歸。
唐山大地震
公元1976年7月28日,中國台北時間3時42分,東經118.2度、北緯39.6度,在距地面16公里深處的地球外殼,比日本
廣島爆炸的核子彈強烈400倍的大地震發生了。
中國
新華通訊社於7月28日向全世界發布了這一訊息。幾天以後再次公布了經過核定的
地震震級:Mst7.8級。唐山,一座上百萬人口的
工業城市,在這場沒有預報的特大地震中成為廢墟。死亡人數達24萬之多。
北緯40度線,被人們稱為“不祥的恐怖線”。這裡,發生了諸如
美國舊金山、葡萄牙
里斯本、日本十勝近海等無數次大地震。這次地震這個惡魔又一次突襲了北緯39.6度——唐山成為它的犧牲品。
7月下旬起,
北戴河一向露出海面的
礁石被海水吞沒;而距唐山比較近的蔡家堡等海域,從前碧藍藍的海水變得渾黃。一位
潛泳於秦皇島海水下的人看見水下一條明亮的光帶,似一條不安的火龍。
7月27日深夜,比人類早覺醒一步的自然界發出了最後的災難呼告!
昌黎縣看瓜的農民看到200多米高的上空忽然明亮,地面照得發白,西瓜葉、蔓照得清晰可見,如天亮一般。3點42分許,唐山上空出現強烈的幾次藍色閃光,地上狂風呼嘯,驚雷轟響,大地瘋狂地搖撼,幾秒鐘後,唐山破碎了,一片死寂,灰色的塵霧濃濃地籠罩著唐山,整個唐山沒有一點
聲息。
就在這短短的幾秒鐘里,
唐山市區和農村有65萬多間房屋倒塌和受到嚴重破壞。絕大多數唐山人均在睡眠狀況下遭此浩劫。
人與自然
人與自然的關係是隨人類生產能力的發展而變化的,二者的關係表現為一個歷史性的發展過程。在原始社會,人類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十分有限,在人與自然關係上更多表現為人受制於自然。
隨著人類生產水平的提高,人與自然的關係開始發生了轉變,人類逐漸由“敬畏自然”的態度變為“征服自然”,自然成為人類改造的對象。
農業社會以後,人類開始大規模改造自然,這樣做雖然擴大了耕地面積,滿足了日益增長的糧食需求,卻破壞了森林、草原、湖面,不僅導致了
水土流失、土質下降、沙漠化、鹽鹼化,而且進一步使生態失去平衡。
工業文明的出現使得人類和自然的關係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自然界完全不再具有以往的神秘和威力,人類再也無須像中世紀那樣藉助於上帝的權威來維持自己對自然的統治。
進入20世紀以來,伴隨著環境污染、能源危機和
核武器的威脅,人們越來越認識到科技的發展並未給社會帶來真正的進步,反而使人類社會陷入了深深的不可擺脫的生態危機之中。正如恩格斯所警告的,“不要過分陶醉於我們對自然界的勝利,對於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報復了我們”,人與自然的關係問題正式進入了人們的研究視野。
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在當代已不再是一個理想的口號,它是我們基於全球性生態危機而提出來的關係到整個人類生存和發展的現實問題。自從
布倫特蘭女士提出“可持續發展”觀念以來,強調全球性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已為世界各國所普遍接受,建立起一個新的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地球生態圈”成為新世紀人們的共同願望。但這一階段仍處於構想時期,有許多問題需要我們努力解決,本文認為,其中最關鍵的環節包括如下幾點。
整體性新生態觀念的確立
首先是克服傳統“
人類中心主義”的狂妄,切實地為自己的行為承擔起責任,以一種開放的寬容態度處理與他人、與世界的關係。其次是重新肯定人與自然之間天然的和諧關係,它們存在共同的生態利益,應把人類發展與維護生態環境結合起來,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尋求社會發展,在發展的基礎上改善生態環境。事實上,良好的生態環境與自然資源的持續利用是人類得以生存和發展的基本前提和物質基礎。最後必須考慮到發展的可持續性,社會發展既要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能對後代人滿足其需要構成威脅,要強調代際平等與代內平等,社會的和諧發展、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的一個根本條件是要使全體人民享受到社會進步帶來的成果,創造穩定、健康、幸福的生活環境。
可持續發展中的人與自然的和諧與鬥爭
人與自然是一對矛盾,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事實上是以承認二者之間存在矛盾為前提的,否則和諧也就失去了內容和意義。比如地震、海嘯、洪水等,它們都是一種自然現象,也是人類永遠不可能完全消除的,人類的生存就與它們是充滿矛盾的。人要與自然真正實現和諧發展,人類首先要能理解自然、掌握自然、控制自然,和諧中既有服從又有“鬥爭”,和諧是以人類的科技、文化進步作為核心內容的。
科學技術全球發展的不平衡問題
要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科學技術的發展至關重要,它是我們與自然界進行談判的砝碼。只有當我們的技術水平能夠控制、影響自然的時候,才能徹底實現與自然的和諧共處。當代科技的發展,使得我們對大多數自然災害問題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人類社會初期那樣的大自然災害已經能夠基本避免了,但現在的最大問題是生態系統是一個大的整體,環境生態問題屬於全球問題,而科技發展在全球的不平衡使我們很難真正實現與自然的和諧。以
印度洋海嘯為例,由於印度洋沿岸國家沒有海嘯預警機制,即使美國在檢測到大地震之後本來試圖通知印度洋沿岸各國做好準備,但竟然無法找到與這些國家溝通的有效途徑,造成了這些國家與其他國家在分享相關信息時渠道不暢。
科技、人文、生態環境的一體化
要最終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我們人類實現人文、科技和整個生態圈環境的一體化才是根本的途徑。在當代社會,地震、江河洪災等所引起的自然災害對人類產生的威脅、破壞力已大大縮小了,
全球氣候變化有2/3是人為因素引起的,其他才是自然因素造成的,當代自然災害一般是“三分天災、七分人禍”。比如1998年
長江全流域的特大洪水,專家們研究認為,造成這次大洪災的原因是除了雨量過大造成洪水外,更在於
生態破壞嚴重、盲目
圍湖造田、不合理的水利建設所致。我們所提倡的新自然觀將堅持人與自然的相互限定、相互依賴和相互包容,堅持人與自然的密切關係、不可分割和內在統一,以承認自然價值的多樣性為基礎,對自然資源的消費不僅要支付其傳統意義上的經濟價值,還要支付其生態等其他價值。
一,自然的利益是物質永遠存在,永遠運動。自然物質的實力保持並影響決定了所有物質的運動。有物質,就同時有自然實力。物質和實力與自然永遠存在,
無始無終。
二,自然之中沒有獨立的自然和物質。
三,每個生命都是自然的一部分,都由自然的物質組成,並永在自然之內。
關於“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理解:
1.人法地,它指人類應該效法大地上的一切動植物,了解它們的規律和習性,順應它們的生態規律,善加利用,才能更好地為人類自己服務。凡是違背生態規律,破壞
生態平衡的做法,都是得不償失的。
2.地法天,它是說大地上的一切生物,都是順應天時的,順應季節氣候的,也都是受季節氣候影響的。季節氣候決定了大地上的一切生命形式和生命活動。
3.天法道,它是指世界上的天氣季節氣候,是受天地日月的運轉支配,受
地球自轉和各個星球的引力影響,是由天體物理規律所決定的。
4.道法自然,它是說宇宙間的一切基本規律,包括天體物理規律都是自然而然就有的,本來就存在著的,也是物質的。
相關名言
只有順從自然,才能駕馭自然。——培根
這
自然法規我認為是最高的法規,一切法規中最具有強制性的法規。——
馬克·吐溫詩中自然
自然簡述
詩詞等創作風格之一。寫出的詩詞,不留雕琢的痕跡,不使人感到是做作之詞,就可以稱為自然。自然要求如實地表現客觀事物與主官情感,以真情實景吸引人、感染人。在表現方法上,重天成,反生造,提倡質樸、清新,講究本色、天趣,摒棄人工斧鑿、可以雕琢的藻飾之美。李白曾用荷花出水作比來說明自然這一風格,他說:“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荷花是美的,出在清水芙蓉之上,天然而成,這才更美。
謝靈運《
登池上樓》中的“池塘生
春草”,便被南宋人葛立方稱為“
渾然天成”。
王安石《百家夜休》中的“欲別更攜手,月明洲渚生”,寫離別,又不忍離別,月照著洲洙,更加烘託了友情的深厚,抒情、寫景都是所想、所見,不加雕飾,十分自然。中國古代作家
陶淵明、李白、
白居易等作品,都是
自然風格的典範。
二十四詩品之一
原文:自然
自然
俯拾即是,不取諸鄰。俱道適往,著手成春。如逢花開,如瞻歲新。
真與不奪,強得易貧。幽人空山,過雨采苹。薄言情悟,悠悠天鈞。
譯文:
在生活中到處能發現詩,不需要挖空心思追尋,順應情理寫作,就能著手成春。作品自然如花兒適時開放,又好像四季歲月更新。生活中得來的領悟不能被人奪去,勉強搜取材料就會陷於窘困。高雅的人身居空山,雨過以後採集野萍。這一切都真切自然,就如同天體默默地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