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自然科學)

自然(自然科學)

自然,從最廣泛的意義上說,是自然的、物理的、物質的世界或宇宙。“自然”可以指物理世界的現象,也可以指一般的生命。對自然的研究即使不是科學也是很大的一部分。儘管人類是自然的一部分,但人類活動通常被理解為與其他自然現象不同的類別。

這個詞的各種用法中,“自然”通常指的是地質學和野生動物。自然可以指有生命的植物和動物的一般領域,在某些情況下可以指與無生命物體相關的過程——特定類型的事物存在的方式和它們自己的變化,例如地球的天氣和地質。它通常被用來表示“自然環境”或荒野——野生動物、岩石、森林,以及一般來說那些沒有被人類干預實質性改變的東西,或者儘管人類干預仍然存在的東西。例如,人造物體和人類互動通常不被視為自然的一部分,除非被限定為例如“人性”或“整個自然”。這個可以找到的關於自然事物的更傳統的概念意味著自然和人工之間的區別,人工存在被理解為由人類意識或人類思想產生的東西。根據特定的上下文,術語“自然”也可能與非自然或超自然區分開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自然
  • 外文名:nature
  • 拼音:zì rán
地球,地質學,歷史的角度,哲學名詞,相關詰難,歷史發展,理學觀點,相關名言,

地球

地質學

主條目:地質
地質學是對構成地球的固體和液體物質的科學和研究。地質領域涵蓋組合物中,研究結構,物理性質,動態和歷史的地球物質,和由它們所形成,移動,並且改變了的處理。該領域是一門主要學科,對於礦物和碳氫化合物的開採、自然災害的知識和減輕、一些岩土工程領域以及了解過去的氣候和環境也很重要。地質演化
隨著岩石單元的沉積和插入以及變形過程改變它們的形狀和位置,一個地區的地質會隨著時間而演變。
岩石單元首先通過沉積到地表或侵入上覆岩石而被安置。當沉積物沉降到地球表面並隨後岩化成沉積岩時,或者當火山灰或熔岩流等火山物質覆蓋地表時,就會發生沉積。火成岩入侵如岩基,岩蓋,堤壩,和岩床,向上推入覆岩石,並結晶,因為它們侵入。
在沉積了初始岩石序列之後,岩石單元可以變形和/或變質。變形通常是由於水平縮短、水平伸展或左右(走滑)運動而發生的。這些構造體系分別與構造板塊之間的會聚邊界、發散邊界和轉換邊界廣泛相關。

歷史的角度

主條目:地球歷史進化
據估計,地球是在 45.4 億年前由太陽星雲、太陽和其他行星形成的。月球大約在 2000 萬年後形成。最初熔融的地球外層冷卻,形成固體地殼。釋放氣體和火山活動產生了原始大氣。冷凝水蒸氣,其中大部分或全部來自彗星輸送的冰,產生了海洋和其他水源。高能化學被認為在大約 40 億年前產生了一種自我複製的分子。
大陸形成,然後隨著地球表面經過數億年的重塑而分裂和重組,偶爾會結合起來形成一個超級大陸。大約 7.5 億年前,已知最早的超大陸羅迪尼亞開始分裂。大陸後來重新組合形成潘諾蒂亞,大約在 5.4 億年前分崩離析,最後是盤古大陸,大約在 1.8 億年前分崩離析。
在新元古代,冰凍溫度覆蓋了冰川和冰蓋中的大部分地球。這個假說被稱為“雪球地球”,因為它發生在寒武紀大爆發之前,多細胞生命形式在大約 530-5.4 億年前開始增殖,所以它特別令人感興趣。
自寒武紀大爆發以來,已經發生了五次明顯可辨的大滅絕事件。上一次大滅絕發生在大約 6600 萬年前,當時隕石碰撞可能引發了非鳥類 恐龍和其他大型爬行動物的滅絕,但哺乳動物等小動物卻幸免於難。在過去的 6600 萬年里,哺乳動物的生命多樣化了。
幾百萬年前,一種非洲小猿獲得了直立的能力。隨後人類生命的出現、農業的發展和進一步的文明使人類能夠比任何以前的生命形式更快地影響地球,影響其他生物的性質和數量以及全球氣候。相比之下,大氧化事件,通過增殖產生的藻類在成鐵紀時期,需要大約300百萬年達到高潮。
當前時代被歸類為大規模滅絕事件的一部分,全新世滅絕事件,有史以來發生的最快。有些人,如愛德華·威爾遜的哈佛大學,預測的是人為破壞生物圈可能會導致所有物種的一半滅絕,在未來100年。生物學家仍在研究、辯論和計算當前滅絕事件的程度。

哲學名詞

自然(NATURE),廣義而言是指自然界,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包括物質世界及物質宇宙。“自然”指的是自然界的現象,以及普遍意義上的生命。人造物體及人類間的相互作用並不視為自然的一部分,除非被界定的是人性或“大自然全體”。自然通常與超自然分別開來,和的概述被通常認為是一切事物的總和。
英文的NATURE來自拉丁文NATURA,意即天地萬物之道(THE COURSE OF THINGS, NATURAL CHARACTER)NATURA希臘文PHYSIS(ΦΣΙ)的拉丁文翻譯。原意為植物、動物及其他世界面貌自身發展出來的內在特色,而ΦΣΙ在最早的文獻意義為植物。 作為自然為整體的概念──物理學宇宙,是由原本的意義所而伸出來的眾多解釋之一;ΦΣΙΝ一字最早由前蘇格拉底哲學家主要使用,並自此漸漸廣泛流傳開來,道通天下。他的用法因為現代科學方法在幾世紀前出現而確立。
在現今不同的用法中,自然可以是眾多有生命的動植物種類的普遍領域。部分則指無生命物體的相關過程──特定物件種類自己本身的存在和改變的方式,例如地球的天氣及地質,與及形成那些物件種類的物質和能量。自然很多時意指“自然環境”或“荒野”──野生動物、岩石、森林、沙灘及本質上未受人類介入,或是即使人類介入仍然存留的東西。這種仍然流傳到自然物體的傳統概念意味著自然與人工的分野,後者被理解為由人類所帶來的或是類似人類的意識或心靈。
關於圍繞並影響著生物體或其社群的實物、狀態與影響力之集合體。則用“環境(物件群集)”一詞,對於生物學分支下的生物體及棲地之間的關係與互動,套用“生態學”一詞。

相關詰難

魏晉南北朝和隋唐時期佛老兩教的既相互影響又相互批評,在佛、道對“自然”的理解和解釋中也表現了出來。在相互批評方面,僧人抓住“道法自然”這一說法質疑道家的“道”不如“自然”根本,說老子既然認為“道”要效法“自然”,那么“道”就不是最高的東西,“自然”就比“道”更高。否則就應該說“自然”要效法“道”。如慧乘就是這樣質疑道的。對此李仲卿一方面肯定“道效法自然”,說“自然”不效法“道”,但另一方面又說“道只是自然,自然即是道”。按照後者的說法,道的本性是“自然”,反過來說“自然”就是道的本性。因此,“道”與“自然”是統一的。道士以此來回應僧人的“自然”高於“道”的詰難。
受佛教“空”“無自性”等觀念的影響,在道教中也出現了將“自然”和“道”理解為“空”和“無自性”的情況。如《本際經·道性品》(卷四,敦煌本)說:“言道性者,即真實空……無造無作,名曰無為;自然而然,不可使然,不可不然,故曰自然。悟此真性,名曰悟道,了了照見,成無上道。”在此,道和自然被看成是“空”和“真性”。《道教義樞·自然義》(卷八)把“自然”的“無作者”與“無自性”相提並論,認為自然就是無自性:“自然者,本無自性,既無自性,有何作者?作者既無,復有何法?”事物“沒有自性”同事物有沒有外在的“主宰”和“造就者”差別很大。道家的“自然”否定造物主,但並不否定事物的“自然”和“本性”。《道教義樞》藉助佛教的“無自性”解釋“自然”,並把“自然”的“無自性”作為“沒有作者”的前提。李榮不僅認為“自然”是無自性,而且外也沒有原因和依賴,“自然者,內無自性,外絕因待,清虛玄寂,莫測所由,名曰自然”。
在道家和道教那裡,“自然”作為本體有“實質”的東西(如氣等),作為道的“本性”有“無造作”的特性。大概只是在“無造作”上,“自然”與“佛”“佛土”有某種可比性。如僧肇說:“佛土者,即眾生之影響耳。夫形修則影長,形短則影促,豈日月使之然乎?形自然耳。”又如慧遠說:“是故心以善惡為形聲,報以罪福為影響。本以情感,而應自來。豈有幽司,由御失其道也。然則罪福之應,唯其所感。感之而然,故謂之自然。自然者,即我之影響耳,於夫主宰復何功哉?”但佛教用“自然”去理解“佛”的“空”“實相”“真如”,恰恰消解了道家“自然”的本體義及實在性。

歷史發展

在道教的思想中,本來沒有因果業報這些理論,後來之所以出現這些說法,都是從佛經吸收而來。道教一方面用“自然”去批評佛教的因緣報應論,一方面又藉助佛教來武裝自己,將“自然”同因緣、因果報應結合起來,認為“自然”和因緣、因果報應具有統一性。如朱世卿強調一切都是自然的,沒有什麼因果報應:“殊形異慮,委積充盈,靜動合散,自生自滅。動靜者莫有識其主,生滅者不自曉其根,蓋自然之理著矣。所謂非自然者,乃大自然也;是有為者,乃大無為也。”與此不同,《道教義樞》用很強的思辨性來說明“自”和“然”,認為“因緣”是“自然”的差強人意的名號:“示因緣者,強名自然,假設為教。”他的繞口令似的辨析,把佛教的因緣、出世間法同道教的自然融合到了一起,從自的不自、然的不然,到他也是自,他亦是然,來說明自然也是因緣,說明兩者都是度化眾生的方便之道。張果(通玄先生)把道化萬物與自然因緣看成是統一的,認為造化本身就是自然因緣。自然是造化不是外造,因緣是自化而有跡變,兩者都是指“不住”而又生物:“緣行既備,歸之自然,則心不取外,豈自取哉,外自取哉!外自兼忘,內融為一。”《太上妙法本相經》(敦煌本)從事物的朴及散入手,融合自然與因緣,認為物有朴有散,有朴和散即有因緣,而因緣又需要自然。因緣中有自然,自然中也有因緣:“是以真人知因緣,修因緣,行之於因緣,故自然而運起也,將知因緣中者有自然。”《三論元旨》認為自然和因緣,彼此不離不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自然中有因緣,因緣中有自然。自然不離於因緣,因緣不離於自然,而能異之而同者矣。”《太真玉帝四極明科經》將自然與報應統一起來:“善惡因緣,莫不有報。生世施功布德,救度一切,身後化生福堂,超過八難,受人之慶,天報自然。”
自然與道、理、數在不同的用法中有不同的意義,它既是指不同的法則,又是指法則的必然性;在反決定論中,它又被賦予了偶然性的意義。在佛道的爭論和融合中,自然同因緣、因果報應既被區分又被融合。在區分中,自然被看成是無因和無報應;相反,在融合中,自然又被認為是同因緣和因果報應統一的。
從道教“自然”說的本身發展脈絡來說,其“自然”說也因此變得更為精緻、思辨。在北周武帝時期所編的《無上秘要》卷一百中,設立“人自然品”,引用了《妙真經》、《洞元空洞靈章經》、《洞元太極隱注》、《洞元自然經訣》,來敘述“自然”其中,以《妙真經》的引文最長,《妙真經》說:
人為道能自然者,故道可得而通;能無為者,故生可得而長;能虛無者,故氣可得而行;能淡泊者,故志可得而共;能寂默者,故聲可得而藏;能清靜者,故神可得而光;能精誠者,故志可得而從;能中和者,故化可得而同。是故凡人為道,當以自然而成。在《妙真經》中,將自然與無為、虛無、淡泊、寂默、清靜、精誠、中和等實踐德目並列,放在開頭的位置。在這裡,“自然”更多的是指境界與實踐方法。
在南北朝時期,隨著佛道之爭的展開,道教的理論傾向是積極吸收佛教的般若學,從而產生道教的重玄學。道教重玄學可以概括為兩個思想主題—道體論和道性論。道體論是探討萬事萬物之共同本體或合理性問題;道性論是探討本體之道與人的關係問題,亦即道性與眾生性的同異、離合等問題。
道性以清虛自然為體,這在道教經典《太上洞玄靈寶業報因緣經》表現得十分突出。在這部道經中,稱道性為“自然道意”通J;而且“自然”也用來形容各種事物的狀態,如諸天狀況“皆悉自然”(卷一“開度品”)吞,生淨土“體人自然”(卷五“發願品”),“九祖生天,見(現)世安樂,年命長遠,衣食自然”(卷九“弘救品”)人類和含識的蟲獸等動物都有自然的道性,將自然道意與人格的表現以及道君的教導聯繫起來,生起熱心的信仰,最終接近冥合道,到達絕待自然的狀態。在道教的思想中,本來沒有因果業報這些理論,後來之所以出現這些說法,都是從佛經吸收而來。
天地、聖人、禮樂是形成儒家的禮教體制的根本存在,萬物自然無為,但是聖人、帝土仍然需要“治天下”、制定禮樂,但是這種“有為”是無為而治,這是種“非自然”是大自然,這種“有為”是“大無為”,其實這就是郭象所主張的“不廢名教而任自然”。所以,朱世卿的“自然”義是與郭象相符合的,天人之所為皆“自然”,“自為”是自然的表現、“任性”即“自然”,“必然”即“自然”,“偶然”即“自然”。
所以,六朝以來道教的“自然”,義並不是以自然論為中心,而是已經逐漸吸收了佛教的因緣說,但是對二者的整合併不是那樣精緻、細密。這時期的“自然”義主要是作為一種境界,來形容“道”及萬物的狀態;同時,又作為實踐的德目,期待境界與實踐方法的統一。尤其是朱世卿的“自然”義,已經解決了有為與無為、非自然與自然之間的矛盾。但是,道教“自然”義的完善還有待於隋唐道教重玄學的進一步發展,尤其是“自然”與“因緣”之間的完美統一,才最終實現道教“自然”義的最後完成。
從兩晉一直延續到唐代,道教對佛教知識與思想上的吸收,促成了道教向形而上、追求超越的方向轉化,“重玄”就是這個方向的表現。在“重玄”思潮的影響下,道教力加強了各種抽象理論如自然、道德、法身、三一等觀念的探討,所以“自然”義的研究與思辨抽象能力更加提高了,“自然”與“因緣”的結合進一步得到加強,這在約成書於隋代的《本際經》、《道教義樞》以及其他唐代道教著作中充分表現出來了。
《本際經》約成書於隋代,當時被官方推崇並在社會上廣泛流行,在敦煌已發現的寫本中達108件之多,幾乎占已發現的敦煌道教寫經數量的四分之一。《本際經》的核心思想包括無本道體和清淨道性兩方面,其中涉及到“自然”義是道性論。《本際經》的道性論承襲了《老子河上公注》、《老子想爾注》,尤其是《升玄內教經》的道性論傳統;另一方面則是由於中國大乘佛教,尤其是三論宗的“佛性”論激發的結果。《本際經》的道性論吸收中觀、三論系統的中道真空思想,但仍然堅持道性“皆與自然同”的學說。P 3371《本際經》卷一“護國品”說:
此經能為眾生消淨內魔鬼賊、宿結煩惱,開發真道自然正性_若人服行,四迷業障、諸漏根本,自然差愈。
當眾生因業障與煩惱(諸漏)迷失本性時,宜以《本際經》來“開發真道自然正性”,使人心向道性復歸,此“真道自然正性”就是“道性”。
但是,自然與道性是什麼關係?自然是否是道性之因?P 2806《本際經》卷四·“道性品”說:
言道性者,即真實空,非空,不空亦不不空;非法,非非法;非物,非非物;非人,非非人;非因,非非因;非果,非非果;非始,非非始;非終,非非終;非本,非末,而為一切諸法根本,無造無作,名曰無為,自然而然,不可使然,不可不然,故日自然_悟此真性,名曰悟道,了了照見,成無上道一切眾生皆應得悟,但以煩倒之所覆蔽,不得顯了,有理存焉,必當得故理而未形,名之為性三世天尊斷諸結習,永不生故,真實顯現,即名道果果未顯故,強名為因,因之與果,畢竟無二,亦非不二。
上面的這段話,可以歸納為下面三點:第一,《本際經》把道性解釋為“真空”,亦稱“真實空”。“真實空”是遠離二邊對待,離諸分別,“非空”、“不空亦不不空”的“真空觀”第二,“自然”並不是道性之因,所以不是把“道法自然”解釋為“道”效法於“自然”,而且理解為“道”的法則體現為“自然”,其實“自然”是“道”的體現與存在狀態。所以,《本際經》說:“自然而然,不可使然,不可不然,故曰自然,悟此真性,名曰悟道”,可知“道性”就是“自然真性”,“自然”與“道性”是同一的,所以《本際經》卷四褐頌說:“眾生根本相,畢竟如虛空。道性眾生性,皆與自然同”。第三,中道真空不落二邊,也是超越於一般的因果觀。因此,《本際經》採用了龍樹的中觀學說,用“真空”來超越自然與因緣的對立、衝突。 P 2392《本際經》卷二“付囑品”說:萬物皆是空無,性無真實,故假合眾緣皆待” , P 2806卷四“道性品”說:“常說因緣假名法,顯發中道真實性”’,緣起的萬物都是相待,是假名,從而顯發中道真空,也就是自然道性。
《本際經》把“道性”解釋為“真空”,然後再指出“自然”與“道性”的同一性,因此“自然”也就具有真空的特點。然後,再用“真空”超越因緣,從而不但調和了“自然”與“因緣”之間的矛盾,而且用層層推進的方法,利用“真空”的超越,從而將“因緣”融攝於“自然”中,實現了“自然”比“因緣”更具有超越性、優先性。《本際經》的這種方法,剛好跟真觀相反,真觀是用“因緣”反對“自然”,而最後用“空”來超越“因緣”。但是,無論如何,“空”在其中的作用都很大,都利用了“空”的超越性。
《本際經》的“自然”思想深深地影響了《道教義樞》。它對道教教義的闡述,是通過對一些道教範疇的解釋而進行的,其中一個重要範疇便是“自然”。《道教義樞》“自然義”開頭說:
義曰:自然者,本無自性。既無自性,有何作者?作者既無,復有何法!此則無自無他,無物無我豈得定執,以為常計!絕待自然,宜治此也。
這一段話,概括《道教義樞》中“自然”義的基本特點:第一,“自然”就是“無自性”,即不具有固定不變的性質,遠離物我自他的對待;第二,主張徹悟這一絕對的自然的存在方式,並且順應這一方式,來破除我執以達到窮極之道。
將“自然”解釋為“無自性”這是繼承《本際經》的說法,也就是受到龍樹中觀學的影響。所以,《道教義樞》在進一步解釋“自然”義時說:
釋曰:示因緣者,強名自然_假設為教,故自是不自之自,然是不然之然不然之然,無所不然不自之自,無所不自無所不自,故他亦成自,無所不然,故他亦成然他既成然,亦是他然然則他之稱然,亦是不然之然然之稱他、亦是不他之他_不他之他,無所不他,故自亦成他_不然之然,亦無所不然,故自亦成然是則自之與他,俱有然義_今但明自然者,以他語涉物,義成有待_自名當己,宜以語絕也。故《本際經》云:是世間法,及出世法,皆假施設,悉是因緣,開方便道,為化眾生,強立名字耳。
這種診釋“自然”的方法,完全採用中觀方法,以四句否定式證成,內容上也吸取了《中論》的“觀因緣品”、“觀作者品”、“觀有無品”。《道教義樞》把“自然”分成“自”和“然”,絕棄自他、不自不他,超脫然不然、自然他然,才是真正的自然。
麥谷邦夫認為《道教義樞》的“自然”義不過是為了明確因緣的方便道,是以“因緣”為主、“自然”為輔的調和論。筆者認為《道教義樞》的“自然”義其實是繼承《本際經》的思想,是利用“真空”的超越,從而把“因緣”融攝於“自然”中,實現“自然”比“因緣”更具有超越性、優先性。所以,《本際經》所說的“是世間法,及出世法,皆假施設,悉是因緣,開方便道,為化眾生,強立名字耳”,這就是說世間法與出世間法,都是為了教化眾生而假名施設,都是屬於因緣法,是方便道。但是,“自然”為“無自性”,離種種對待,超越種種施設,是真實道。因此應該說,“因緣”是為了說明“自然”的方便道,是以“自然”為主、以“因緣”為輔的調和論。這也符合道教在融攝“自然”與“因緣”時的心態,吸收佛教而又高於佛教,是很正常的。
《本際經》與《道教義樞》的“自然”說一直影響著唐代道教義學,如P 2388《太上妙法本相經》說:“夫物要須散其朴,謝其古,乃可彰之耳……故立朴成因緣之果_雖有因緣,非其自然之感,因緣何從而成也故自然非一而執若執其一,萬物則功莫從而興也是以真人知因緣,修因緣,行之以因緣,故自然而運起也。將知因緣中者有自然。”
《本相經》認為理解因緣、實踐因緣,最後達到“自然”的狀態。萬物雖然是因緣而成,但是如果沒有自然的感應,則因緣也難以成就。所以,“因緣”是成就“自然”的方便道。
這樣,“自然”與“因緣”是不可分的。《一切道經音義妙門由起》序說:
蓋方圓動靜,黑白燥濕,自然理性,不可易也_吹管操弦,修文學武,因緣習用,不可廢也夫自然者,性之質也因緣者,性之用也因緣修之,自然以成之。
《一切迫經音義妙門由起》對“自然”與“因緣”的關係的界定,十分清楚、明了“自然”作為萬物的“理性”,是不可變易的“而“因緣”則是種種有為法,如吹管操弦、修文學武,是不可廢棄的。而且,“自然”與“因緣”則是“質”與“用”的關係,所以是以“自然”為中心的調和論,真正地解決了二者之間的矛盾與衝突。
麥谷邦夫認為,由佛教所發起的關於自然、因緣的爭論,迫使道教方面在探索教義的合理性、完整性上全乏歷了如下的變遷:即開始階段以《本際經》、《玄門大義》、《道教義樞》為代表,吸收佛教教義主張因緣優先。但是這種因緣優先說後來又逐漸地轉向主張因緣與自然處於對等地位、相即不離的方向上去了。
《本際經》利用“真空”的超越,把“因緣”融攝於“自然”中,實現“自然”比“因緣”更具有超越性、優先性。《道教義樞》則繼承《本際經》的說法,明確地指出“因緣”是“自然”的方便道。到了唐代道教界,基本上都持這種說法,如《一切道經音義妙門由起》認為“自然”與“因緣”是“質”和“用”的關係。
佛教傳入中國後,在思想理論層面對道教所進行的批判主要集中在“自然”上,為回應佛教的批判,探索自身教義的合理性、完整性,道教的“自然”說從六朝到隋唐進行了很大的轉變。六朝以來道教的“自然”義並不是以自然命定論為中心,已經在逐漸吸收佛教的因緣說,但是對二者的整合併不是那樣精緻、細密。這時期的“自然”義主要是作為一種境界,來形容“道”及萬物的狀態:同時,又作為實踐的德目,期待境界與實踐方法的統一。尤其是朱世卿的“自然”義,已經解決了有為與無為、非自然與自然之間的矛盾。
到隋唐時代,《本際經》利用“真空”的超越,從而將“因緣”融攝於“自然”中,實現了“自然”比“因緣”更具有超越性、優先性。《道教義樞》則繼承《本際經》的說法,明確地指出“因緣”是“自然”的方便道。所以,從《本際經》開始,一直在貫徹著以“自然”為中心的調和論,整個隋唐道教並沒有改變。在這種調和論中,道教吸收龍樹的中觀學說,包括中觀的論證方法,利用“真空”的超越性,把“因緣”融攝於“自然”中,從而確立以“自然”為中心的調和論,實現對佛教挑戰的回應,完成道教在教義上的轉變。
道教之所以會在教義上發生轉變,這應歸功於佛道之爭的“互動作用”正是隨著佛道論爭的深入,使道教上層人士越來越關注形而上的精神性問題,如人的本性與生命、宇宙的本原與變化、個人的超越的可能性等。但是,此“互動作用”也隱含佛教與道教各自的立場及目的、吸收與借鑑對方的真正意圖。

理學觀點

從宋明理學家們說的“理之自然”“天理之自然”“命之自然”可以看出,他們是以“自然”為“必然”。如歐陽修認為物變和貫通是天理自然:“物無不變,變無不通,此天理之自然也。”這是以“天理之自然”為“自然”。朱子將“大衍之數”看成是人不能改變的“理勢之自然”:“大衍之數五十……蓋皆出於理勢之自然,而非人之知力所能損益也。”這是以“理勢的自然”為“必然”。從宋明理學家們說的“理之自然”“天理之自然”“命之自然”可以看出,他們是以“自然”為“必然”。如歐陽修認為物變和貫通是天理自然:“物無不變,變無不通,此天理之自然也。”這是以“天理之自然”為“自然”。朱子將“大衍之數”看成是人不能改變的“理勢之自然”:“大衍之數五十……蓋皆出於理勢之自然,而非人之知力所能損益也。”這是以“理勢的自然”為“必然”。王廷相把氣象看成是“氣種之自然”,把植物的枝葉和人的感官看成是性命不得已的“自然”:“雪之始,雨也,下遇寒氣乃結。花必六出,何也?氣種之自然也。草木枝幹花葉,人耳目口鼻,物蹄角羽毛,胡為而然耶?氣各正其性命,不得已而然也。”戴震將“血氣”的“自然”同“理義”的必然統一起來,認為兩者不能分開:“由血氣之自然,而審查之以知其必然,是之謂理義;自然之與必然,非二事也。就其自然,明之盡而無幾微之失焉,是其必然也。如是而後無憾,如是而後安,是乃自然之極則。若任其自然而流於失,轉喪其自然,而非自然也。故歸於必然,適完其自然。”

相關名言

只有順從自然,才能駕馭自然。——培根
我不是不愛人類,而是更愛大自然。——拜倫
大自然從來不欺騙我們,欺騙我們的永遠是我們自己。——盧梭
只有服從大自然,才能戰勝大自然。——達爾文
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時也是冷酷的屠夫。——雨果
大自然的每一個領域都是美妙絕倫的。——亞里士多德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荀子
非但不能強制自然,還要順從自然。——埃斯庫羅斯
只有按照自然所啟示的經驗來生活。——叔本華
這自然法規我認為是最高的法規,一切法規中最具有強制性的法規。——馬克·吐溫
當人類歡呼對自然的勝利之時,也就是自然對人類懲罰的開始。——黑格爾
我們已經背棄了大自然,她曾經那樣正確地為我們指路,而我們卻想用她的教導來教訓她。 ——佚名
自然不摻雜半絲人情。誰反抗它,誰就被一腳踢開;誰順從它,誰就承受其恩典。 ——佚名
The first in time and the first in importance of the influences upon the mind is that of nature. 在所有頭腦的影響之中,大自然的影響可謂是在時間上最先,在作用上最為重要的。 ——Emerson
The lover of nature is he whose inward and outward senses are still truly adjusted to each other; who has retained the spirit of infancy even into the era of manhood. 熱愛大自然的人內外感覺協調一致,即使進入成年後依然保持著童心。 ——Emerson
What is a weed? —A plant whose virtues have not been discovered. 什麼是雜草?——雜草是一種利用價值尚未被發現的植物。——Emerson
Animals are such agreeable friends—they ask no questions, they pass no criticisms. 動物是如此怡人的朋友,它們不問任何問題,也不提出批評。——George Eliot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唐·杜甫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瓏地。 ——宋·李清照
造物無言卻有情,每於寒盡覺春生,千紅萬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聲。 ——清·張維屏
急雨才收翠色新,長青樹上露沉沉,迷濛白霧輕如許,欲上秋空作暮雲。 ——寂蓮法師
心靈與自然相結合才能產生智慧,才能產生想像力。 ——梭洛
露珠只是在它自己/小小球體的範圍里/理解太陽。 ——泰戈爾
雲把水倒在河的水杯里,它們自己卻藏在遠山之中。 ——泰戈爾
大自然和智慧在任何事物上都不存在分岐。 ——玉外納
一切藝術、宗教都不過是自然的附屬物。 ——亞里士多德
自然是真正的法律。 ——弗洛里奧
我們往往只欣賞自然,很少考慮與自然共生存。 ——王爾德
若不是讓畫筆蘸滿/天園的七色顏料,人間靈巧的畫師又怎能/繪出斑斕的七色彩虹? ——司各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