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記·經解》是一本文學著作名,相傳,是春秋時期孔子的作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禮記·經解
- 作者:孔子
- 語種:文言文
- 創作時間 :春秋
《禮記·經解》是一本文學著作名,相傳,是春秋時期孔子的作品。
《禮記·經解》是一本文學著作名,相傳,是春秋時期孔子的作品。出處孔子曰:“入其國,其教可知也。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詩教也;疏通知遠,書教也;廣博易良,樂教也;絜靜精微,易教也;恭儉莊敬,禮教也;屬辭比事,春秋教也。故詩之失...
經解,是指解釋儒家經書的著作。如《通志堂經解》﹑《清經解》等,均為編集訓解諸經之作的叢書。禮記篇章 《禮記》第二十六篇《經解》1、孔子曰:“入其國,其教可知也。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詩》教也;疏通知遠,《書》教也;廣博易良,《樂》教也;潔靜精微,《易》教也;恭儉莊敬,《禮》教也;...
《禮記通解·九部經解》,是2023年崇文書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郝敬。內容簡介 郝敬《禮記通解》為其九經解之一,22卷。《四庫全書》有著錄,收入存目類。由於乾嘉諸儒崇尚樸學,郝敬此書在《四庫總目提要》中評價較低,謂“敬作此注,於鄭義多所駁難,然得者僅十一二,失者乃十之八九”,實未為公允。郝...
《漢書》:“《記》百三十一篇,七十子後學所記。”共四十九篇。《禮記》是儒家“三禮”之一、“五經”之一,“十三經”之一。自東漢鄭玄作“注”後,《禮記》地位日升,至唐代時尊為“經”,宋代以後,位“三禮”之首。《禮記》詳盡記錄了周王朝及秦漢之前的政治典制、各類名物制度,以及涵蓋冠禮、婚禮、喪禮...
《禮記集解》是清代官員孫希旦撰寫的作品,原名《禮記註疏駁誤》,後經多次修改,更名為《禮記集解》,前後時間長達十三年,字數近百萬字。項幾山先生曰:“《禮記集解》始名《註疏駁誤》,凡八大冊。其初屬稿即就註疏書額,話釋幾滿。”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禮記註疏駁誤》改名為《禮記集解》。孫希旦...
《禮記通解》是明代郝敬創作的文學作品 ,共二十二卷(浙江汪啟淑家藏本)。簡介 敬有《周易正解》,已著錄。言《禮記》者當以鄭《注》為宗。雖朱子掊擊漢儒,不遺餘力,而亦不能不取其《禮注》。蓋他經可推求文句,據理而談。三《禮》則非有授受淵源,不能臆揣也。敬作此注,於鄭義多所駁難,然...
《禮記》選了五篇。其中《禮運》講孔子“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夜不閉戶的大同理想,和“大道既隱,天下為家”、禮儀制度的小康之世。《學記》字字珠璣,是世界最早的教育學論文,主張“建國君民,教學為先”。作品特點 《樂記》講五音之道,曰:“大樂與天地同和,大禮與天地同節。”《經解》專門談到...
本書對所選取《禮記》中的重要篇章,做了注釋和翻譯。目錄 前言 曲禮上 曲禮下 檀弓上 檀弓下 王制第五 月令第六 曾子問 文王世子 禮運 禮器 郊特牲 內則 玉藻 明堂位 喪服小記 大傳 少儀 學記 樂記 雜記上 雜記下 喪大記 祭法 祭義 祭統 經解 哀公問 仲尼燕居 孔子閒居 坊記 表記 緇衣 奔喪 問...
玉藻 學記 樂記 祭法 祭義 經解 哀公問 坊記 中庸 緇衣 奔喪 問喪 大學 冠義 昏義 鄉飲酒義 射義 聘義 喪服四制 作者簡介 戴聖,西漢著名的學者,開拓了漢代今文經學之先河。戴聖,生卒年不詳,字次君,世稱小戴。和他的叔叔戴德一同著了《禮》這本書,後又編撰為《禮記》一書,又為《小戴禮記》。
《禮記·內則》,是《禮記》中第十二篇的內容,《禮記》是中國最古老的儒家十三經之一,為孔子弟子及後來學者所記。《禮記》《禮記》是中國最古老的儒家十三經之一,為孔子弟子及後來學者所記。秦始皇“焚書坑儒”後散佚。“漢武帝末,魯共王環孔子宅,欲以廣其宮,而得《古文尚書》及《禮記》、《論語》、《孝經...
《禮記集解》是2022年8月由中華書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孫希旦。內容簡介 本書是清人研究《禮記》的代表作。本書在鄭玄《禮記注》和孔穎達《禮記正義》的基礎上,博採宋、元以來各家之說,不僅對字句進行充分詮釋,而且對典章、名物、制度詳加考證,還對宋代理學有所闡發,為想要了解和研究中國古代政治、經濟、哲學...
《九部經解》,郝敬撰,全書一百七十五卷(正文一百六十六卷、卷首九卷),為對儒家九經的系統完整的解讀,分為《周易正解》二十卷、《尚書辨解》十卷、《毛詩原解》三十六卷、《周禮完解》十二卷、《儀禮節解》十七卷、《禮記通解》二十二卷、《春秋直解》十五卷、《孟子說解》十四卷、《論語詳解》二十卷...
《禮記》是一部先秦至秦漢時期的禮學文獻選編。內容十分龐雜,大致可分為三大類:一、禮類,二、學類,三、政類。《禮記》中有許多關於學習、教育、生活、修養身心和為人處世的道理,其中不少語言精粹,意味深長,對今人仍很教益,值得細讀。本書採用直解方式,即貫通諸家說解,益以新知新見,徑用今語注出,...
《禮記》是戰國至秦漢年間儒家學者解釋說明經書《儀禮》的文章選集,是一部儒家禮治思想的資料彙編。漢代把孔子刪定的典籍稱為“經”,其弟子及後學對“經”的解說是“傳”或“記”,《禮記》因此得名,即對“禮經”的解釋。到西漢前期關於傳禮經的著作共有一百三十一篇。相傳,《禮記》一書是西漢禮學家戴德和他...
《九部經解》,郝敬撰,全書一百七十五卷(正文一百六十六卷、卷首九卷),為對儒家九經的系統完整的解讀,分為《周易正解》二十卷、《尚書辨解》十卷、《毛詩原解》三十六卷、《周禮完解》十二卷、《儀禮節解》十七卷、《禮記通解》二十二卷、《春秋直解》十五卷、《孟子說解》十四卷、《論語詳解》二十卷...
潔靜精微之學,漢語詞語。源出《禮記·經解》:孔子“入其國其教可知也!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詩教也; 疏通知遠,書教也;廣博易樂,樂教也;恭儉莊敬,禮教也;潔靜精微,易教也;屬辭比事,春秋教也。”詞語來源 孔穎達《禮記正義》:“易之於人,正則獲吉,邪則獲 凶,不為淫道,是潔靜。”“潔...
《禮記·樂記》中說:“樂者,天地之和也;禮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別。”禮是天之經,地之義,是天地間最重要的秩序和儀則;樂是天地間的美妙聲音,是道德的彰顯,禮序乾坤,樂和天地,氣魄何等宏大!所以,“大樂與天地同和,大禮與天地同節”。狹義上禮樂是指禮義和音樂。古代帝王...
《禮記·經解》:“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而不愚,則深於《詩》者也。” 情意厚。 《禮記·樂記》:“情深而文明,氣盛而化神。” 葉聖陶《倪煥之》十五:“從你的慧心,從你的深情,我斷定你一定會知道。” 深情厚意;一往情深 時間距離長;歷時久。 late;long 唐·白居易《琵琶行》:“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
戴聖將戰國到漢初孔子弟子及其再傳、三傳弟子等人所記的各種有關禮儀等論著,編撰成書,被稱為《小戴記》或《小戴禮記》。該書原為解說《儀禮》的資料彙編,後經鄭玄作注,擺脫從屬於《儀禮》的地位而獨立成書,其要言精義比起《儀禮》中的繁文縟節,更有利於維護封建統治。戴聖因此開創了“小戴學”。學術...
太微五帝為讖緯五帝,至《春秋緯·文耀鉤》,五色帝始有名字:“蒼帝曰靈威仰,赤帝曰赤熛怒,黃帝曰含樞紐,白帝曰白招拒,黑帝曰汁光紀。”鄭玄注《禮記·大傳》“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句,即引此諸名為“太微五帝”。帝夋 帝夋也稱呼天帝,為《山海經》中所尊天帝。帝夋(qun):其原型是上古部落首領帝嚳...
又《博雅》由,行也。《書·微子之命》率由典常,以蕃王室。《禮·經解》是故隆禮由禮,謂之有方之士。《疏》由,行也。又於也。《詩·大雅》無易由言。《箋》由,於也。又《博雅》由,用也。《書·盤庚》沖人非廢厥謀,吊由靈。《注》吊,至,由,用,靈,善也。言我非廢眾謀,乃至用爾眾...
1.遽:(jù巨)《周禮·大仆》:“以待達窮者與遽令。”《周禮·行夫》:“掌邦國傳遽之小事。”《左傳·僖公三十三年》:“且使遽告於鄭。”《禮記·玉藻》:“士曰傳遽之臣。”《韓非子·愛臣》:“非傳非遽,載奇兵革,罪死不赦。”《說文》:“遽,傳也。”這裡用為送信的快車或快馬之意。2...
這種方位觀念的術數化約在春秋戰國之際完成,如《墨子·貴義》有時序和方位,如《禮記·曲禮上》“行,前朱鳥(雀)而後玄武,左青龍而右白虎,招搖在上”,《史記·天官書》有對四季天象方位的觀測做記錄。其三,是來源於西周后期以來逐漸興起的“五材學說”,五行最初源於五材,五材則導源於六府。古代有木、...
《十三經》的內容極為寬博,就傳統觀念而言,《易》、《詩》、《書》、《禮》、《春秋》謂之“經”,《左傳》、《公羊傳》、《穀梁傳》屬於《春秋經》之“傳”,《禮記》、《孝經》、《論語》、《孟子》均為“記”,《爾雅》則是漢代經師的訓詁之作。這十三種文獻,當以“經”的地位最高,“傳”、“...
7.舍:《詩·小雅·何人斯》:“爾之安行,亦不遑舍。”《左傳·昭公九年》:“舍藥物可也。”《論語·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禮記·月令》:”耕者少舍。“《荀子·勸學》:”駑馬十駕,功在不捨。“這裡用為停止之意。8.穡事:(sè色)《書·洪範》:”土爰稼穡。
《禮記·冠義》篇系統闡述了“冠禮是禮儀的起始”的觀念。它說:“凡人之所以為人者,禮義也。禮義之始,在於正容體、齊顏色、順辭令。容體正、顏色齊、辭令順,而後禮義備。以正君臣、親父子、和長幼,君臣正、父子親、長幼和,而後禮義立。故冠而後服備。服備而後容體正、顏色齊、辭令順,故曰:冠者禮之...
”近世學者認為,最重之喪,喪期三年,可能是殷人或東夷的傳統,經儒家竭力提倡(孔子是殷人之後),到戰國時逐漸推廣,而真正成為制度被社會普遍接受,則在漢代以後。持斬衰之服者,在三年喪期中的飲食起居日常行為也有制度規範。飲食方面,《禮記·間傳》說:“斬衰三日不食。”《問喪》說:“親始死……水漿...
6 象:卦象。夬(guài怪):《易經》中的卦名。《周易·繫辭下》:“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文字),百官以治,萬民以察,蓋取諸夬。”孔疏:“夬者,決也。造立書契,所以決斷萬事;故取諸夬也。”7 三代:夏、商、周。暇:空閒。8 文翰:文書。9 聘:聘問。《禮記·曲禮下》:...
其器圓以閎。——《禮記·月令》其語閎大不經,必先驗小物。——《史記·孟子荀卿列傳》閎言崇議。——《漢書·揚雄傳下》(2) 又如:閎言(博大的言論);閎閎(宏大的樣子);閎誕(閎大荒誕,大而無當);閎麗(宏偉壯麗)(3) 通“宏”。寬廣,博大 [wide]布濩閎澤。——司馬相如《上林賦》人則鄉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