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夷傳

百夷傳

《百夷傳》,是明代李思聰錢古訓記載孟卯一帶的少數民族的歷史、地理類專著。

公元1396年(明洪武二十九年),李思聰、錢古訓奉明太祖朱元璋之命出使緬甸國和麓川一帶,調解麓川少數民族部落(百夷)與緬甸國的衝突。歸朝後,寫成《百夷傳》一書,內含:百夷的地理方位、山川地勢、驛舍村寨、民族與人種、飲食與婚嫁風俗、禮節宴樂、宗教祭祀、物產服飾等,是重要而可信的少數民族史書。

《百夷傳》有李思聰著、錢古訓著兩種不同的版本。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百夷傳
  • 作品別名:百夷傳記
  • 作者錢古訓李思聰
  • 創作年代:明朝
  • 作品出處:《景泰雲南圖經志書》
  • 文學體裁:傳記
古籍簡介,古籍內容,古籍價值,

古籍簡介

洪武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明太祖朱元璋遣行人李思聰、錢古訓,前往雲南麓川一帶及緬甸國,調解紛爭。《明史》卷三百十四:“帝遣行人李思聰等使緬國及百夷”。《明史》卷三百十五:“帝遣行人李思聰、錢古訓諭緬及百夷”。《明實錄》(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二百四十四)洪武二十九年二月二日:“庚寅,遣行人李思聰、錢古訓使緬國及百夷。詔緬國王曰……“。
此行獲得圓滿成功,二人將沿路所見,紀錄成書,即《百夷傳》。百夷,系對西南少數民族之泛稱。
據近代學者江應梁考證,《百夷傳》可能有三種不同的版本。一為兩人合著的版本,此本上供於皇帝,並藏之於宮內;為方便民間流通,二人各自根據自己的構思,又寫成不同的《百夷傳》:李思聰著《百夷傳》和錢古訓著《百夷傳》。
李思聰著的《百夷傳》被全文收載於《景泰雲南圖經志書》(卷10)中。《景泰雲南圖經志書》初版刊於公元1455年(“景泰”年間)。乾隆年間的《四庫全書》,只存《百夷傳》的書目,未標作者,也未收錄全文。在《續修四庫全書》中,李思聰《百夷傳》被收錄在681卷/史部·地理類中。系手抄本,在李思聰名下注有“ 任行人” 三字。
《景泰雲南圖經志書·百夷傳》書影《景泰雲南圖經志書·百夷傳》書影
錢古訓著的《百夷傳》,依收藏和抄錄的情況,又有不同的版本。文字略有差異,現多依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閣藏本。

古籍內容

李著《百夷傳》以“百夷,即麓川平緬也”開頭,以“十數處皆可入境也”結尾,共3000餘字。行文簡潔,層次分明。主要內容包括:(1)釋“百夷”之名;(2)簡介自漢至明,百夷與中原的關係;(3)敘述明朝以來,百夷部落的興衰與重大歷史事件;(4)介紹大百夷部落的社會結構、官職、禮儀;(5)百夷部落的音樂、文字;(6)百夷部落的賦稅、軍事、驛郵、刑罰等制度;(7)百夷日常的住房樓與器皿;(8)百夷部落的出行工具與相關習俗;(9)百夷家庭內的相關風俗:含夫婦之序、嫁娶之禮、祭亡之法;(10)其它的少數民族的服飾與外貌征,這些少數民族包括:小百夷、蒲人、阿昌、哈剌、古剌、縹人、緬人、吟杜、怒人、戛里等;(11)百夷地區的山川、土地、草木、特產及珍寶;(12)入境百夷或緬國的路徑與里程。
錢著《百夷傳》則以“百夷在雲南西南數千里,其地方萬里”開頭,以“國王眾呼為卜剌浪,王之妻呼為米潑剌”結尾,描述較為詳盡,共5000餘字。添加了兩篇勸諭之文;不過,其勸諭文亦見於《明實錄》

古籍價值

《百夷傳》是研究雲南百夷的第一手史料,可補正史之缺。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