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同谷縣》是唐代大詩人杜甫在安史之亂期間所作的詩。唐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在從秦州前往同谷縣的行程中,按所經路線寫了十二首紀行詩。杜甫在同谷縣住了一個月左右。當年冬天,他離開同谷前赴成都,在這次行程中,杜甫同樣寫了...
休駕 休駕,讀音為xiū jià ,漢語詞語,意思是使車馬停歇 解釋 使車馬停歇。出處 唐 杜甫 《發同谷縣》詩:“始來茲山中,休駕喜地僻。” 宋 周邦彥 《慶春宮》詞:“倦途休駕,淡煙里,微茫見星。”
發同谷縣 劍門 堂成 蜀相 賓至 狂夫 江村 客至 春夜喜雨 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 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百憂集行 戲為六絕句 遭田父泥飲美嚴中丞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釋悶 將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嚴 鄭公五首...
《發秦州》是唐代大詩人杜甫的作品。唐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從秦州(今甘肅天水)前往同谷縣(今甘肅成縣)。在這次行程中,杜甫按所經路線寫了十二首紀行詩。這是第一首,序詩。全詩先寫衣食之事,說同谷和暖,物產豐富,景物...
發同谷縣 五盤 龍門閣 劍門 成都府 卜居 蕭八明府實處覓桃栽 憑韋少府班覓松樹子 又於韋處乞大邑瓷碗 堂J或 蜀相 為農 狂夫 田舍 江村 雲山 遣興 戲題王宰畫山水圖歌 戲韋偃為雙松圖歌 南鄰 恨別 後游 絕句漫興九首選四 ...
臨岐別數子,握手淚再滴。——唐· 杜甫《發同谷縣》(2) 又如:滴瀝(水下滴);滴溜(涓滴的水);滴水(滴下來的水);滴溜噹啷(不斷下滴的樣子)詞性變化 ◎ 滴 dī 〈名〉水點;點點下落的液體 [drop]。如:水滴;雨滴。也...
《杜臆》:公因鳳凰台之名,無中生有,雖鳳雛允之,而所抒寫者實心血也。《義門讀書記》:此詩極變。《寒廳詩話》:俞犀月曰:少陵五言古詩,《發秦州》至《鳳凰台》,《發同谷縣》至《成都府》,各十二首,爭奇競秀,極沉鬱...
《發同谷縣》云:'賢有不黔突,聖有不暖席。始來茲山中,休駕居地僻。奈何迫物累,一歲四行役。'則自隴右之劍南也。《留別章使君》云:'終作適蠻荊,安排用莊叟。隨雲拜東皇,掛席上南斗。'則自蜀之荊楚也。夫士人既無常...
杜甫在成縣創作了《龍門鎮》《石龕》《積草嶺》《泥工山》《鳳凰台》《萬丈潭》《乾元中寓居同谷縣作歌七首》《發同谷縣》等十幾首詩篇。其他景點:裴公湖、泥功山、五仙山、浪溝、吳挺碑等。榮譽稱號 2020年6月30日,入選“第二批...
《積草嶺》是唐代大詩人杜甫在唐乾元二年(759年)經過同谷縣界時創作的一首詩。此詩十六句,前八句記積草之景,兼敘跋涉之艱;後八句言路近同谷,得有依託。作品原文 積草嶺 同谷界 連峰積長陰,白日遞隱現。颼颼林響交,慘...
”(《風入松》)。傷春又傷別,倍感無奈。這與《詩經·小雅·採薇》中“昔我往矣,楊柳依依”的名句殊為相近。這兩句,又大有杜甫《發同谷縣》“臨歧別數子,握手淚再滴”之意。詩人此次南行,是迫於兵災,更有許多不得已。此意...
兩當縣吳十侍御江上宅350 發同谷縣352 飛仙閣354 酬高使君相贈355 卜居357 憑韋少府班覓松樹子栽359 江村360 賓至362 戲題畫山水圖歌363 狂夫365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367 奉簡高三十五使君372 春夜喜雨373 杜鵑行375 戲作花卿歌378...
這首詩紀實性很強,但避免了記事的瑣屑蕪雜。同時在紀行中不侔流連光景的浮辭而滲透著詩人的感受。可謂得唐人紀行詩(如杜甫的《發秦州》,《發同谷縣》等)之傳的優秀作品。名家點評 河北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姜劍雲《名家選集卷:范成大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