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地文化

沙地文化

江海交匯,沙洲頻漲,人口流變,文化交融。由於海岸伸縮、潮災來往、戰事起伏、經濟興衰、轄領分合、人群遷徙等多種原因,這裡的文化總比別處顯得多樣化。又由於遠離中土、偏安海隅、相對安定,這裡的文化總比別處保留了更多的古韻和奇特。方言習俗,通常自成一體;農漁鹽墾,多半自給自足。災害頻仍,依然物產豐富;生生不息,只因樸實勤勞。因以沙為根,故稱沙地文化。近年來政通人和、交通發展,與周邊地區的經濟文化交流日益頻繁,因而其地域文化特色出現減弱傾向。不乏有志之士呼籲採取措施,努力保護文化傳承。

江蘇、上海、浙江的江海交匯、沿海地區,有數個以沙地為名的地域文化群。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覆蓋上海崇明和江蘇啟東海門,擴散至江蘇南通張家港鹽城和上海寶山浦東奉賢等多處沿江沿海地區的崇啟海沙地文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沙地文化
  • 地域:江蘇、浙江沙地
  • 出處:由新漲沙洲成陸,故稱沙地
江蘇省,簡介,出處,歷史淵源,方言,獨特文化,浙江省,地理位置,歷史變遷,紹劇,文化簡介,紹劇介紹,恩施市,一條古道,兩個人,三個古集市,四座山,五條河,

江蘇省

簡介

沙地文化是極具區域特色的群體文化現象。它特指崇明啟東海門一帶,以使用“沙地方言”(又稱崇明話、啟海話、海門話、啟東話、常陰沙話等)為主要特徵,有著相似的生產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的地域文化。

出處

因江海交匯處新漲沙洲成陸,故稱沙地。我國第三大島嶼崇明島也是我國最大的內河沉積沙洲。

歷史淵源

江海交匯,泥沙沉積,並不斷與大陸接壤。唐初,崇明東西兩沙定形,江南遷來先民(一說句容,近年來又有認為是江南太湖周邊地區,又有一說為嘉興地區。較為可信的是江南多地)在此墾植繁衍。因交通不便,與外界相對隔絕,戰事較少,因而形成穩定而獨特的地域文化特色,包括語言、風俗等各方面。明清時期長江北岸沿海經歷了此消彼長的不斷坍漲,崇明移民向北岸沙洲墾遷並在此定居,將沙地文化帶到今日啟東大部、海門南部。二十世紀初期又向北墾遷至今日通州三餘灣地區及如東海安大豐射陽等沿海地區。五、六十年代南通市長江沿岸及上海南匯、奉賢等沿海地區開闢諸多農場,沙地文化隨墾民一起進一步擴散。
太平天國時期,不少人避戰亂從崇明前來海門定居。“海門倒是語言與啟東完全一樣與崇明也差不多毫無區別,同屬吳方言系統,而風俗習慣也同江南相近。”(卞之琳語)。如海門南部、西部“沙地”,交通方便,人口稠密,產生了不少反映人們生活、勞動的沙地民風民俗趣味故事,其中“憨婿”(俗稱烏女婿)的故事,在當地婦孺皆知。“我的母親不是文化人,但她的生命故事同樣動人。我至今能講一口地道的啟東、海門話,寫一些文章,與母親最初的口頭文學啟蒙影響最大。童年的海門歌謠至今今還記憶猶新。如《螢火蟲夜夜紅》:‘螢火蟲夜夜紅,屁股頭掛盞紅燈籠,公公挑水黑洞洞,婆婆張布掛盞紅燈籠。’《牽磨嘰咖餵》:‘牽磨嘰咖喂,做粑粑給外婆吃,外婆噢吃省撥郎郎吃,郎郎吃仔看黃牛,黃牛落勒井潭裡,鋤頭鐵答扒勿起,兩個蘆頭真豁起,一豁豁到飯碗裡。’”

方言

崇明話,屬吳語太湖片滬蘇嘉小片。是吳語北部邊界地區比較穩定、古老、有其自然特點的一種方言,也是今天上海、南通兩地區的主要方言。崇明島歷史上四面環水,交通不便,不易受外部方言的影響,因此,在其形成發展過程中有其獨特的歷史傳承、語言特徵、表現力。語音、語彙、語法自成一系,有珍貴的文化遺產價值。
海門方言源於崇明方言,二者差別很小。因海門南部地區的人群多為18世紀初以後陸續來到江北的崇明移民的後裔。海門話主要通行於海界河以南地區。
啟東方言源於崇明方言。啟東市的沙地人分布於除呂四鎮、天汾鎮、秦潭鎮以外的大部分地區。1928年啟東設縣之前,這一帶為崇明縣管轄,稱崇明外沙地區。

獨特文化

[山歌與號子]
崇明山歌。曲調優美樸實,廣泛流傳於民間。《紅娘子山歌》、《望望日頭望望天》、《五更調》和《拔篷號子》等百餘首,充滿濃郁的生活氣息。 在崇明山歌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崇明山歌劇,以四句頭山歌(男、女調)為基本曲調。
海門山歌。最初由崇明移民傳入,後自成一派。分兩類:即興山歌,大多在田間勞動或勞動之餘,隨口編成,歌詞四、六、八不等。如《東南風爽急悠悠》等;敘事山歌,歌詞多十幾句、幾十句,乃至幾百句不等,如《搖船郎》等。
啟東山歌。與上述類似,上世紀中期起自成一派。有《接潮情歌》、《打麥號子》、《運棉山歌》等。最著名的是新編曲《啟東就是我家鄉》(顧惠良詞曲)流傳甚廣。
勞動號子高亢激昂,鏗鏘有力,曲調較多,僅喊擔號子就有5種曲調。除喊擔號子外,還有趕牛調、喊牛調等。這些調子清脆響亮,猶如清晨響鞭。漁民號子是漁民在海上捕魚時常唱的勞動號子,它有3種起錨號子曲調,還有撐篙號子、搖船號子、點水號子、張篷號子和七星車號子等,歌唱時令人精神陡增。
[戲曲]
小型戲曲又稱“小戲”,以沙地話和本地山歌、號子、快板為元素,表演生活場景和戲劇衝突,反映民眾喜聞樂見的生活內容。它是沙地表演文化由村頭田間向舞台化方向發展的進步產物。上世紀中葉以來一批基層作家做了較多探索,在完成當時的文藝宣傳任務的同時,客觀上保存、傳承了沙地文化的個性價值。有代表性的作家有顧惠良(孔串)、茅品祥、曉石、陸志秋、倪漢全、黃建榮等。
[民間舞蹈]
崇明民間舞蹈有龍燈、龍舟、龍舞、蚌舞、彩船、蓮湘、挑花籃、跑馬燈和搖錢樹等22種。文革期間被當作“毒草”禁演。八十年代後重新發掘整理,民間舞蹈重放異彩。
[民間語言文化:傳說、歌謠、方言俗語]
流傳於崇、海、啟地區的民間故事豐富多彩。最著名的有“楊瑟嚴(楊聖岩)系列故事”、“烏女婿系列故事”等,充滿了智慧和幽默。
民間歌謠。童謠中的《東界馬來》、《雞雞斗》、《牽磨嘰嘎餵》等在崇海啟三地流傳甚廣。
氣象諺語。本地位於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春天暖夏熱,秋涼冬冷,全年雨量適中,季節分配比較均勻。夏秋季節雷雨颱風較多。若伴以大潮,則易於成災。因此沙地人民對氣象變化十分敏感,同樣反映到語言文化中,形成了大量的氣象諺語。民國版《崇明縣誌》中即已有眾多記載,如“八月初一難得雨,九月初一難得晴”、“三朝迷霧發西風”,至今仍有使用。
歇後語。與沙地話的發言特徵密切相關,與日常生活相結合,產生了大量的的生動形象的歇後語。如“年初一吃酒板——頭一糟”等。(《崇明諺語、俗語、歇後語》,上海文藝出版社,2014)
[版畫]
崇明版畫以黃丕謨為代表。啟東版畫則從上世紀五十年代從“木屑花”木刻組發展而起。有代表性的畫家有施漢鼎丁立松、李漢平等。八十年代起成立啟東版畫院
[北調評彈]
啟東評彈團為主。二十世紀上半葉,藝人倪省三將當時的弦子書“老北調”和“仿蘇調”兩者融合,形成獨特唱腔,創造了“啟海彈詞”。五、六十年代形成北調評彈,名曰“唱書”,極受海啟地區民眾歡迎。八十年代起成立評彈團和瀛東書廳。較有代表性的表演藝術家有王洪滌等。
[民風民俗]
節氣與習俗。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陽、冬至、除夕,是崇啟海沙地人十分重視的主要節日。有特定的儀式與習慣通行於本地區。如:春節期間,鞭炮齊鳴,大人小孩衣冠一新,不掃地,不汲水,不洗衣衫,不向外潑水,忌動刀剪,禁開後門,禁出穢語,出門遇人互相道賀,大人給小孩壓歲錢。又如:元宵節俗稱正月半。吃“繭團”圓子,中午吃餛飩。名為“兜財”,下午,“齋田頭”(用筷子插上繭團,放置田頭,祈求豐收);夜間,立高竿,掛紅燈;兒童提著狀如車、船、龍、馬、兔、鳥、魚等各式各樣的燈,穿街走村,成人摜火球、放煙火、調獅、舞龍,統稱鬧元宵。除夕,俗稱大年夜或年三十,百姓搓圓子,炒花生,備酒菜,剪紙花,貼春聯,打掃環境,掛祖宗畫像。村野各處則飄起陣陣白色濃煙,稱“燃(音美)灰堆”,實際是將田頭的雜木枯草合成一堆,一燃了之,代表除舊迎新。晚上,合家團聚,吃年夜飯。飯後守歲至深夜。長輩給年幼子孫壓歲錢。
婚喪嫁娶。本地有獨特的風俗習慣,如“訪人家”、“吵親”、“結滿月”、小孩“期過”、“攙高頭”、“跳財神”、“扎棵”等等。
[生產生活方式。手藝業。漁俗。]
[土特產與沙地菜。]
[居住與建築特色。] 以“埭(音打)”和“垗(音調)”形成縱橫交錯的村落布局。數戶人家集聚,但每戶又都獨立成宅。最有特色的是前有“橋門頭”,後有“後宅溝”,內為“一進三堂”甚至“三進兩場心”,四周高樹環繞,宅後竹園青蔥。

浙江省

地理位置

蕭山的沙地。位於蕭多山地區北部。 從地圖上看,蕭多山地區南部狹小,北部寬大;南部為多山地區半多山地區,北部都是廣大平地,而這廣袤的廣大平地又都是沙地。

歷史變遷

沙地是由錢塘潮的江道變遷而形成的。 汗青上,錢塘潮在蕭山段的江道經歷了南、中、北之變遷。清初的有關著述中始呈現“三門”的稱謂。三門,即南大門、中小門、北大門。 南大門,在航塢山與赭山之間,又稱海門。宋初燕肅的《浪潮論》中謂此處“夾岸有山,南曰龕,北曰赭,二山相對於,謂之海門。”龕,即航塢山;赭,即赭山。因航塢山之旁有鱉于山,適在海門之中,故南大門又叫鱉子門。 中小門,位於赭山與白色的老虎山之間,在南北兩大門之中,因較窄,故名。 北大門,在中小門以北,位於白色的老虎山與海寧城南部海域塘之間。 春秋戰國期間,航塢山是越王勾踐的一個船廠,江道在航塢山下,流經南大門。直至到南宋末年,江道南岸仍在西興、長山、航塢山、大河山、黨山、紹興三江閘一線;北岸在杭州、不雅音堂、赭山、雷山、蜀山一線。 最近江道由南大門改走中小門,大致是在清初。但從南宋嘉定年間始,潮流就幾次衝擊北岸,乃至其時還位於北岸的“九里杏花十里桑”的蜀山一帶淪入江中。之後,被沖走的地盤又沉積了起來,江道仍然熱帶南大門。元代,北岸鹽官附近的堤塘多次遭潮流損毀,均被修復。明朝,江潮決堤加劇,次倍增多,史書中記載江潮決堤、漂沒廬舍、淹斃民眾的也為明朝至多。從南宋至明末,江道雖走南大門,其北趨的勢頭已很明顯。江道在清初改走中小門的詳細過程,現無資料可以考證。咱們從清朱定元的《海塘節略總序》瞥見:“康熙三十六(1697)之前,水出中小門,杭紹息事寧人。”據之,康熙三十六年前,江道已穩定在中小門了。 江道始走北大門,是在280年前的康熙五十九年(1720)。那年七月,閩浙總督覺羅滿保及浙江巡撫朱軾的《請浚中小門淤沙以復江海故道疏》言:“赭山以北,河莊山(即今之白色的老虎山)以南,乃江海故道,最近因為淤塞,乃至江水浪潮盡歸北岸。”由於江道北趨的價錢是北岸的坍江,因而在清有三次疏通中小門淤沙,使江流熱帶中小門的舉措。一次便是該疏經朝廷批准,昔時疏通了1000多丈,但次年另一位叫做屠沂的巡撫見北岸有新沙淤漲,感覺不會再坍了,經奏請停止了疏通,結果水勢更是北趨。第二次是雍正十二年(1734),杭州副都統隆升,在青龍山與蜀山之間主持開浚了中小門引河以及南港,但不久即淤,江道照舊走北大門。再一次是在愛新覺羅弘曆十二年(1747),浙江巡撫常安派員用切沙法開浚蜀山以南一帶及中小門引河,至十一月中旬,引河開通,錢塘潮主流改走中小門故道,然而北大門仍有漫流。道愛新覺羅弘曆二十四年後,江流主漕以走北大門為主,但也往往一股走中小門,一股走北大門。至愛新覺羅弘曆四十三年,中小門已基本淤塞。是年四月,兩江總督以及浙江巡撫的聯名奏疏言:“中小門引河舊址,兩山夾峙,已成高阜,刮淋耕種”,“漲潮時,約有九分斜趨西北,過海寧循塘而行;南岸僅有一分漫衍於陰沙之上。”今後,江道主漕基本穩定在北大門至今。乾百年來,桀騖不馴的錢塘潮給沿江民眾帶來了幾多的災禍!但同時也孕育起了這片廣袤的沙地,使沿岸的魔難者得以到這搭開荒,落腳,生根,繁衍……沙地三百來年的汗青算不得悠長,但沙地人通過辛勤的奮鬥,至今不僅創造出了比四周更多的財富,並且也形成了一種獨特的處所文明。

紹劇

文化簡介

沙地的廟會多在農曆九月舉行。這段時間秋高氣爽,農活也比較空閒,因為秋收剛過,人們手頭有少量的余錢,一般要嫁女的人家也要置辦嫁妝……每到廟會,便有商販雲集,貨物充沛。各種戲文、雜耍蜂擁而至。因這廟會,紹劇與沙地結下了不解之緣。

紹劇介紹

紹劇曾稱為“紹興亂彈”,浙江曾經是“亂彈的天下”。解放前,有台州亂彈、紹興亂彈、浦江亂彈、溫州亂彈等。浦江亂彈與徽班合演叫婺劇,溫劇亂彈則稱甌劇。如今紹興亂彈已改稱紹劇。1955年,紹劇被國家文化部列為全國317個地方劇種之一。
紹劇以粗獷、豪放著稱,極能表現人物的反抗精神。長期以來沙地人民處於統治、壓迫的地位,因紹劇沙地人苦悶的精神渴望得以釋放。紹劇又充滿民語鄉韻,通俗易懂,獨具特色,而沙地區的語言屬紹興方言,地理位置又接近紹興,所以紹劇深得沙地人的喜歡。過去在沙地上演的節目有《薛剛反唐》、《後硃砂》、《龍虎鬥》、《野豬林》、《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四清”時為配合階級鬥爭,又演出了《血淚盪》。
“鑼鼓響、腳底癢”,紹劇善於用鑼鼓聲來吸引觀眾,八方四鄰的人們在鑼鼓聲中,呼朋引伴,扶老攜幼從各家各戶走了出來。沙地戲台都是臨時搭建的。沙地有的是能工巧匠,他們能在一天時間裡搭好自己的草舍,甚至幾百間交流會的棚子,搭建戲台是小菜一碟,門板、毛竹都是搭戲台的材料。

恩施市

一直被恩施市沙地鄉醇厚的歷史文化牽引著。沙地鄉東、南、西三面環水(巴溪河、清江、馬水河),北靠318國道及滬渝高速公路,沿清江人行古道縱貫全境,是歷史文化的聚寶盆。一條古道、兩個人、三個古集市、四座山、五條河,構成了山清水秀、地靈人傑的文化沙地。

一條古道

古代巴人溯清江而上,開拓了清江沿岸人行大道,沙地成為施州至荊州的古大道要津。
另有一條巴鹽古道經過沙地,由鶴峰中營經石窯、紅土,過新渡壩,經花被、沙地、黃廣田、南里渡、白楊、太陽河入雲陽。黃廣田獅子山朱真榜(1723—1792年)墓記載:予祖以國子監充鹽商,往來成都,中間自建邑徒恩施,經營勤苦創業頗廣……由建邑取道至成都往返數千里,其間岩跌隱蔽,波濤洶湧,舟行上下,命與造化爭權,又況,鹽事至重,受官司,納官課,商人射利,名巧為售,而腳夫船戶奸巧百出,此非讀書明世務,達權變,孰能履險若夷,持重若輕者乎……大清同治五年丙寅歲十二月十一日立。
還有恩施、宣恩、鶴峰、建始四縣之間六條人行大道經過沙地境內大馬驛、黃草坡、人山嶺、木渡潭、鶴峰口、麥土尚、老渡口、落都、車河、黃家埡、魚灘口等地。
古道上較完整地保存著石板道路和大量修路碑、渡口碑,以及鋪子、店子等地名。

兩個人

向燮堂(1865—1904年),沙地鄉龍角村人。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天主教傳教士在沙地開設天主教堂。光緒三十年(1904年)7月17日,法國傳教士德希聖主教遊覽沙子地,教士德希賢、董明德及教民賈澄清等隨同遊覽。路經花被時,農民向新元由於好奇,立於路旁,欲觀外國主教相貌。教民賈澄清認為他褻瀆了主教,連打他幾耳光,揚言要送到縣衙法辦。向新元賠禮道歉後,賈澄清仍百般刁難,圍觀民眾十分憤怒,在向燮堂的率領下,與德希聖說理,爭辯中,相互推搡、扭打起來,當場打死法國主教德希聖、教士德希賢、董明德、教民賈澄清等7人,燒毀教堂神器和李家柄等教民的房子。
教案發生後,向燮堂等10人被清政府緝拿,先後在恩施、宜昌等地遭殺害。鄂西民眾敬佩向燮堂反對帝國主義的英雄氣概,編有《燮堂歌》:“正月里,喜洋洋,燮堂練兵又造槍,清兵見了像篩糠”;“六月里,霧茫茫,主教神甫上殺場,嗚呼哀哉見閻王”。
9月30日,中法簽訂《施南教案協定條款》,清政府以14.5萬兩白銀“賠償損失”,一年之內再建兩座教堂。沙地天主教堂和向燮堂墓,分別位於沙地集鎮和龍角村,2008年被省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
劉尊五 沙地土地堂人,在土地堂以結夥學戲為名,接納各地漢流兄弟和窮苦百姓,立公口,設香壇,提出“打開施南城,同兄弟們共坐天下”的口號,造刀矛,做土炮,制火藥,發展秘密武裝。1917年冬,劉尊五率領千餘人進攻恩施城,在官坡用土炮對準東門城樓猛轟,將城門轟掉一角,城牆炸垮數處,涉過清江,在北門外校場壩上岸,試圖打開缺口,遭到城內商團武裝快槍隊射擊,旗手被打死,劉部四散潰逃,劉尊五逃到三岔才擺脫商團追擊。之後,劉尊五撤至鶴峰、桑植、奉節一帶。1920年初,劉尊五回到家鄉,以新塘山花嘴岩下吶喊洞為據點,伺機復仇,6月初,被靖國軍第二師焦部用計捕獲,往恩施,不久在東門外河灘被殺。

三個古集市

沙地是恩施明代形成的五個農村集市之一。據傳,孟姓最早來到此地,在今集鎮東北修建茅草房,開荒種地。明洪武年間,黃姓來到沙地,在今集鎮中心修建房屋,集鎮逐漸形成。1990年《恩施市供銷商業志》記載:“沙子地,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由孟氏開發,黃姓建集”、“30餘戶,2、4、6、8、10為場期”。直到20世紀40年代,形成一條整齊的直街,有20多家經營食鹽、土布、菸酒、小百貨的店鋪,四川、湖南、荊州等地客商常來此經商。1952年,一場大火燒毀街市,1954年重新修建了一條木結構吊檐式傳統商鋪。
麥子土尚是恩施明代形成的五個農村集市之一。明末,黃氏來到此地,在今集鎮西南的平地中種了一塊麥子,得名麥子土尚,依麥子土尚的地形又稱天鵝。在今集鎮西南1.5公里的山埡上設立貿易點,後來麥子土尚逐漸形成一條小街,人們將貿易點遷到街上,把原貿易點稱為老場,今遺址尚存。
花被是沙地集鎮西北300米的村坊,是原物資交易點,現保存部分老房屋、石板場院。民國十五年,花被團首譚述雍倡議,由向衡豐、向鏡成、朱同義等十戶,在今花被買地,統一設計,統一標準,劃段到戶,分戶建房,形成一條東西長100米、寬5米的直街和長50米的橫街。設有谷行、豬市、棧房、飯鋪,商鋪主要經營本地手工業產品鐵器、銅器、陶器、木器、竹器及金銀首飾等商品。客商、力夫、騾馬隊往來頻繁。花被街頭原有古橋一座。
花被直街主體建築大部分保存原貌,均為木質柱、檁、椽、布瓦結構,開間4米,進深7.5米,扇九柱(五柱四騎)十一檁,脊高6.3米,兩邊飛檐相距1.2米,數間階檐鋪台尚存,商鋪門面完好。橫街新建築較多,街道長寬保持原狀。

四座山

白岩寨地處清江北岸,西南距沙地集鎮2.5公里,為石灰岩壁,長320米,高200米,海拔1590米,是沙地的制高點,地理位置十分重要。1983年《恩施縣地名志》記載:“明洪武年間,白蓮教起義軍西進四川,途經此地,見此岩壁險峻,固守有利,自然形成‘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即在絕壁下安營紮寨,並從岩壁下半部鑿出一條寬約3米、長750米的橫路塹壕,派兵把守,控制東、南、西三方,可謂‘屏山高萬丈,自古兵家邦’。因岩壁為白色,人們稱之為白岩寨。”清嘉慶年間,江夏兩河口人吳正統參加覃家耀白蓮教起義失敗後逃至沙地境內,招兵買馬,重整旗鼓,40名教民在此據險與圍捕官軍抗衡,達數月之久,後被官軍用石頭堵死洞門,用火攻致全部死亡,現洞內遺蹟尚存。
玉峰山位於沙地集鎮東4公里,海拔800米,由三個獨立的山峰組成,在最高的山峰上原建有玉皇廟,廟內原有玉峰書院,山腰有石級階梯盤旋而上,三個峰頂各建有一亭,名金鼎。
人山嶺又名人山,位於沙地集鎮南5公里老熊坡下,海拔800米。峰與坡齊,遠望則坡不見,一峰高聳如人形,故名。人山嶺後有小溪,前臨清江,二水相圍,險固難攻。清嘉慶《恩施縣誌·古蹟》記載:“人山,在崇寧里老熊坡下,坡上望之,峰與坡齊,遠至一二十里,則隱不見,一峰特聳如人形,叛民向能祖冢向焉,相近戎角村卷洞,寨內有石竅類婦形,出廖氏女,亦材武,能娶之。成化間,向廖二姓叛,剽掠巫建各縣,持戎角之險屢抗大兵。正德五年,指揮童昶攻破之,擒首惡數十人,撫其餘黨。昶知人山石為崇,乃移向氏老熊坡墓,鑿卷洞寨石竅,方鑿人山腦後,雷復震之焉,尤見天人之相感應也。”
龍角山南望清江,由十來個從半坡伸出的獨立高聳的石灰岩石柱和東西二道起伏的白色岩壁組成,主峰海拔1412米。600多年前,黃姓祖人發現此處位置恰似城牆轉角一般,從東西兩側看去,石柱像龍角直立於山中。相傳,東北、西南兩道岩壁是兩條青龍相會後的化身,兩壁相連的山,就是龍頭所現,人們稱讚此地是吉祥之地,便取名龍角山,山的西北是大花被,東南是小花被,合稱為龍角花被。山腳下為白蓮起義軍曾紮寨的大寨包、小寨包舊址。
龍角山與戎角山隔清江相望,清江兩岸風景如畫。明成化年間,戎角村向氏、廖氏反叛,朝廷派兵鎮壓。明正德年間,戎角村民叛,指揮使童昶討平之。廣西徭叛,指揮童昶率戎角土兵隨征有功。明永曆十年(1656年)農曆正月,偽荊國公王觀興,竄入戎角村,1659年,焚衛城,驅土民入戎角,湖督、川督兩次招安,不聽,殺其使。1664年,興懼欲降,1665年正月,王觀興驅施民出山,至荊州乞降。

五條河

清江古名夷水,自西向東經恩施,由三岔汾水河流入沙地境內,經柳池村、花被村、楠木村、落都村,於偏南風孢嶺入建始,境內全長25公里。2008年水布埡庫區蓄水至390米,境內水域呈高峽平湖,碧波萬頃。
馬水河發源於建始鐵廠坪,自北向南從南里渡流入鄉內漁灘口,經黃廣田村、秋木村,於龜山山麓匯入清江,境內全長12.5公里。2009年老渡口電站蓄水485米後,俯瞰河面,天水一色。
巴溪河發源於崔壩茅田坪,自西向東經馬田入沙地境,經鶴峰口茶園坡,至三溪口與建始縣團碑河匯合,折向東南經沙地倒龍、落都,至風孢嶺岩根匯入清江,河流經三溪口,此處有塊岩石形似人的下巴,故名。
橋頭河發源於沙地鄉楠木園村向家灣,經螞蟥溪、刀弄壩,注入清江。抗戰時期,湖南人李開文、李勝元父子在青草塘開渠引橋頭河水,利用水能造紙、榨油、加工糧食,為境內水能加工之首創。
耍龍壩河發源於麥土尚村坐三溝,經黃雞屋場、耍龍壩入崔壩。耍龍壩群山環抱,山形秀美,猶如一條玩耍的燈龍。河水清澈,土家吊腳樓沿河而建,飛檐翹角,婀娜多姿。
沙地境內的清江河上有大碼驛、新渡壩、木渡塘、中間河、龜山河五個渡口,馬水河上有魚灘口、老渡口二個渡口。
沙地屬灰岩區,次生礦物為黑色礫石,土壤中多含岩石砂粒碎屑,因而得名沙地。史志中有關沙地境內的山水、寺觀、古蹟、人物、兵事等條目記載較多,在恩施市的鄉鎮中是少有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