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毛澤東傳》讀後感
- 創作年代:2015年
- 作品出處:中國紅色旅遊網
- 文學體裁:散文
- 作者:劉文韜
作者簡介,作品原文,
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毛澤東傳》讀後感(散文)
作者:劉文韜
經常讀好書,如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
作為一名散文作家,我懷著十分崇敬的心情,虔誠地讀完了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寫的《毛澤東傳》一書,這部書不但充分展示了一代偉人毛澤東的人格魅力,而且,還讓人們讀懂了毛澤東一生的信仰與追求,從中領悟到許多人生道理。
為人民尋出路。
毛澤東1893年出生在湖南湘潭一個農民家庭,離家求學時寫過一首《贈父詩》:“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這是少年毛澤東走出家鄉、奔向外面世界的宣言書,表明了他胸懷天下、志在四方的遠大抱負。可是,面對當時國內軍閥混戰的現實局面,中國實現和平的出路在哪裡?人民民眾怎樣才能過上安穩幸福的生活?為了尋求真正的出路,長大成熟歷經磨練後的毛澤東認準了一個道理,那就是“槍桿子裡面出政權”才是人民民眾改變自身受壓迫、被奴役命運的出路。於是,在秋收起義失敗後,便率領倖存下來的戰士們,毅然奔向井岡山,建立起屬於自己的第一個紅色農村根據地,走上了武裝奪取政權的人生道路。在井岡山艱苦的歲月里,毛澤東率領秋收起義隊伍一踏上這塊紅色土地,就遭到國民黨反動派地方武裝的猛烈進攻。對於這些反動地方武裝,紅軍都堅決予以打擊,尤其是在武裝割據的中心區域寧岡縣,對反動地方武裝的打擊更是不遺餘力,不讓一支能夠起到騷擾作用的反動武裝存在,有力地鞏固了紅色政權。
為人民打江山。
中青年時代的毛澤東,肩負著領導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爭取民族獨立解放、實現翻身當家作主的歷史重任。作為一個出色的軍事指揮家,毛澤東制定了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從第五次反圍剿失敗被迫長徵到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用非凡的戰爭藝術,譜寫出一首首雄壯的凱旋之歌。因為他堅信,只有中國和平了,全國人民民眾才能走上幸福的康莊大道。毛澤東用在戰爭中犧牲6位親人的事實,足以表達對中國人民的深情厚誼,足以證明毛澤東為人民打江山的信念是多么堅不可摧。尤其是在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共產黨的領導和廣大人民民眾的支援下,為推翻國民黨統治、解放全中國,共殲滅國民黨軍625萬餘人,摧毀了國民黨各級反動政權,從根本上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在中國的統治。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宣告新中國從此回到了人民手中,人民從此不再受奴役壓迫,翻身成了國家的新主人。
心裡永遠裝著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