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傳譯及其真偽辯證之研究》是萬卷樓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果濱
基本介紹
- ISBN:9789577396594
- 作者:果濱
- 出版社:萬卷樓
- 出版時間:2009年8月1日
- 頁數:528
- 定價:NT$ 700
- 裝幀:精裝
《《楞嚴經》傳譯及其真偽辯證之研究》是萬卷樓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果濱
《《楞嚴經》傳譯及其真偽辯證之研究》是萬卷樓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果濱內容簡介討論《楞嚴經》源流與傳譯及其經義真偽,透過考據、義理、聲韻、訓詁、敦煌本、目錄,以經證經‧‧‧‧等方法去證明該經是一部完全符合佛說的真經。...
《楞嚴經譯解》是202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釋智覺。內容簡介 《楞嚴經》是中國佛教歷史上影響*的幾部經典之一,義理深圓,徹法源底,自古有“開悟在楞嚴”的說法。但同時又因體系龐大,包羅萬象,語言精簡,而號稱難讀。雖各代名家註疏甚多,但由於注經體例和語言的障礙,一般愛好者甚至研究者都...
《大佛頂首楞嚴經淺釋》是2010年11月1日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宣化法師。作者簡介 宣化法師,俗家姓白,吉林省雙城縣人,一九一八年出生。父親諱富海,務農為業,母親胡氏,育有子女八人,宣化是最小的一個。他家住偏僻的農村,人家不多,所以他到十一歲時尚沒有見過死人。一日與玩伴在村外玩耍,見...
《首楞嚴經講義》,圓瑛著。二十四卷。1951年出版,分五冊。內容簡介 是對《楞嚴經》的論釋,分十門:初總釋名題;二教起因緣;三藏乘攝屬;四義理淺探;五能詮教體;六所被機宜;七宗趣通別;八說時前後;九歷代傳譯;十別解文義。此書主宗賢首,同時會通天台、禪、淨,在近代有很高讚譽。
《首楞嚴義疏注經》是子璇著作的古籍。內容簡介 [首楞嚴義疏注經] 凡二十卷。北宋子璇集。又作首楞嚴經疏。系大佛頂首楞嚴經之註疏。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九冊。本書總分十門,一教起因緣,二藏乘分攝,三教義分齊,四所被機宜,五能詮體性,六所詮宗趣,七教跡前後,八傳譯時年,九通釋名題,十別解文義...
全稱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又名《中印度那爛陀大道場經》。簡稱《楞嚴經》、《首楞嚴經》、《大佛頂經》、《大佛頂首楞嚴經》。唐般剌蜜帝譯。10卷。關於此經的譯者,有各種不同傳說,大多認為譯者般剌蜜帝為中印度人,居廣州制止道場,於唐神龍元年(705)從灌頂部中誦出,烏萇...
《高僧傳》卷一:“支樓迦讖。亦直雲支讖。本月支人。操行純深性度開敏。稟持法戒以精勤著稱。諷誦群經志存宣法。漢靈帝時游於雒陽以光和中平之間。傳譯梵文。出般若道行般舟首楞嚴等三經。又有阿闍世王寶積等十餘部經。歲久無錄。安公校定古今。精尋文體雲。似讖所出。凡此諸經皆審得本旨了不加...
[首楞嚴經卷九]佛教傳譯 佛教經典傳譯之時,常藉此類用語泛指精神、心識;或作為身心之異名,而統稱精神與形體。如諸經要集卷十九(大五四·一七八下):‘魂是靈,魄是屍,故禮以初亡之時,以己所著之衣,將向屍魄之上,以魂外出故,將衣喚魂,魂識己衣,尋衣歸魄。若魂歸於魄,則屍口纊動;若魂...
又,諸法如《楞嚴經》中說“本如來藏妙真如性”,不是你要不要圓它、融它--法如是故,非造作故。細目--具體行法 以上所談是楞伽法門的大綱,其細目則是欲使行人頓了四門、頓離四門,及到如來自覺聖趣。茲分別說之如下:(A)了四門 上面所提到的四門是: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種無我。①五法:...
” 楞嚴經云:“一切眾生,皆以淫慾而正性命。” 高僧大德云:“愛不重,不生娑婆。” 此為對境所起的一種貪染心。九.取(梵語upadana)-因執追求,即妄取也。約二十歲後,血氣方剛,貪慾轉盛,於一切境,廣為追求,是名為取。此為貪污欲境的一種強烈趨求。十.有(梵語bhava)-業牽後有。由愛取二支...
按什公譯《首楞嚴經》,又自稱為‘菩薩禪’。而覺賢之禪則屬小乘一切有部,其學不同,其黨徒間意見自易發生也。覺賢所譯《達摩多羅禪經》,一名《修行道地》,梵音為‘庾伽遮羅浮迷’,此即謂《瑜伽師地》。按大乘有宗,上承小乘之一切有部。則有宗之禪,上接有部之法,固極自然。覺賢所處之時,已...
求真去偽是竟無先生佛學研究中的根本志向之一。因此,他在瑜伽唯識學方面,上繼玄奘、窺基,遠承彌勒、無著、世親,而在中觀般若學方面則直循龍樹、提婆舊軌,力求釐清偽經異說之謬。在這方面,他是不拘於師說的。如,楊仁山居士對在中國佛教各宗派中具有巨大影響的《大乘起信論》和《楞嚴經》這兩部經典推崇備...
又,諸法如《楞嚴經》中說“本如來藏妙真如性”,不是你要不要圓它、融它--法如是故,非造作故。細目--具體行法 以上所談是楞伽法門的大綱,其細目則是欲使行人頓了四門、頓離四門,及到如來自覺聖趣。茲分別說之如下:(A)了四門 上面所提到的四門是: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種無我。①五法:...
又說他譯的《漸備經》‘說事委悉’、《興顯經》‘辭敘美瞻’、更出《首楞嚴》‘委於先者’(均見《漸備經敘》),都對義理研求有相互啟發的作用(支敏度曾用法護譯本《維摩經》、《首楞嚴經》分別對照舊譯,編成‘合本’,便利於學者的兼通)。另外,法護譯出《正法華經》,為《法華》最初的全...
光謙《金剛經破空論俗談》1卷,楞伽道人《金剛經講義》1卷等。楞嚴經 佛教經典。全稱《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又名《中印度那爛陀大道場經》。簡稱《楞嚴經》、《首楞嚴經》、《大佛頂經》、《大佛頂首楞嚴經》。唐般剌蜜帝譯。10卷。關於此經的譯者,有各種不同傳說,大多認為...
在楞嚴經上有講:在一念中就有九十個剎那。剎那,是一段非常短的時間,而一剎那之中就有九百個生滅,所以「世界無邊塵擾擾」。這世界是怎樣有的?是因為我們眾生依真起妄。一念的妄想,而變成有山河大地、房廊屋舍,一切的世界繼而成立。這也叫「世界無邊塵擾擾」。第二是:「眾生無數業茫茫」。世界是無邊的...
萬曆十二年(1584)著往生集三卷;三十年,撰楞嚴經摸象記一卷。當時戒壇久禁不行,師令求戒者具足三衣,而於佛前授戒,以為證明;又制定水陸儀文及瑜伽焰口法,以濟幽冥之苦;於城之內外開放生池,撰‘戒殺放生文’,以誡害物。師主張淨土,痛斥狂禪,力闡禪淨兼修,道風益盛,一時士大夫如宋應昌、陸光...
5.《無相論》224 6.蘇公望補充的八種226 三、《大乘起信論》的翻譯228 1.隋唐經錄關於《起信論》譯者的記載考辨229 2.《大乘起信論?序》的真偽226 3.轉引《四論玄義》之說質疑244 四、真諦譯籍、註疏編年248 第二節 《攝大乘論》的思想249 一、《攝大乘論》漢譯本及其結構249 二、心識說252 ...
於所譯諸經中,以道行般若經最為重要,乃般若經系各種經典中最早之譯本,此類般若系經典促進魏晉時代玄學清談之風。又般舟三昧經系以西方阿彌陀佛為對象之重要經典,為我國佛教史初期彌陀淨土信仰,如慧遠之廬山東林寺等念佛結社之主要依用經典。此外,首楞嚴經之傳譯則帶動四、五世紀間中國佛教之大乘化。師操行淳...
蕅益智旭對《大學》思想的佛學解讀【釋行定】阿毗達摩說一切有部的極微學說【蘇 琦】論安世高譯經中的“四意止”【潘小溪】淺談“風幡論”之五重境界及對其詮釋【米 媛】鐘惺對《楞嚴經》的文學式評點【王鐿蘇】論智者大師的感應思想【合 儒】《楞嚴經》中的“眾生”概念【韋政希】佛法真實論初探——以...
又有龜茲沙門帛延,於高貴鄉公甘露三年(258年)來洛,譯出《無量清淨平等覺經》二卷、《叉須賴經》一卷、《菩薩修行經》一卷、《除災患經》一卷、《首楞嚴經》二卷等七部。此外還有安息沙門安法賢,在魏代譯出《羅摩伽經》三卷、《大般涅盤經》二卷,翻譯年代不詳,其書也都闕失。吳代的譯經,開始於...
新定少康大師,周姓,縉雲人,年十五,誦《法華》、《楞嚴》等經,後往越地究毗尼學,及聽《華嚴》、《瑜伽》諸論。貞元初,詣白馬寺,得善導之《西方化導文》,大喜。至長安善導影堂瞻禮,感見導之真身。後到睦郡,在城內乞食得錢,誘掖小兒、念佛者給錢,竟至佛聲盈路。尋於烏龍山建淨土道場,築壇...
5.佛法的實修指南:《楞嚴經》6.佛為阿難說法:《楞嚴經》的緣起 7.經題釋義:體現全書精華的20個字 8.真經還是偽經:《楞嚴經》的真偽之爭 9.六塵、六根、六識、七大:25種圓通包羅所有修持法門 10.輪迴升墮的原因:七趣因果 11.修行證果的魔障:五陰魔相 第陸章 後世對佛理的闡釋:論藏 1.闡釋中觀...
第二節 玄奘西行求法及其佛典翻譯 第三節 盛唐時期的佛典翻譯 第四節 中晚唐的佛典翻譯 第四章 《圓覺經》、《楞嚴經》、《仁王經》的基本內容 第一節 《圓覺經》的傳譯及其要義 第二節 《楞嚴經》的基本思想 第三節 《仁王般若經》的漢譯及其基本內容 人名索引 卷6 第一章 天台宗 第一節 天台宗的...
楞嚴經 佛教經典。全稱《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又名《中印度那爛陀大道場經》。簡稱《楞嚴經》[5]、《首楞嚴經》、《大佛頂經》、《大佛頂首楞嚴經》。唐般剌蜜帝譯。10卷。關於此經的譯者,有各種不同傳說,大多認為譯者般剌蜜帝為中印度人,居廣州制止道場,於唐神龍元年(705)...
龍樹(人名)菩薩名。舊稱,那伽曷樹那,那伽阿周陀那N&amacron;g&amacron;rjuna,生於阿周陀那下,故名阿周陀那。以龍成道,故字曰龍。新稱,那伽閼剌樹那。譯為龍猛。佛滅後七百年出世於南天竺(摩訶摩耶經下),馬鳴弟子迦毗摩羅尊者之弟子,提婆菩薩之師也(付法藏傳五)。入龍宮齎楞嚴經,開鐵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