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書〉與唐朝海內外民族史志研究》是2016年4月雲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燕、王文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唐書》與唐朝海內外民族史志研究
- 作者:陳燕、王文光
- 出版時間:2016年4月
- 出版社:雲南大學出版社
- 頁數:322 頁
- ISBN:9787548225942
- 定價:50 元
- 開本:16 開
《〈新唐書〉與唐朝海內外民族史志研究》是2016年4月雲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燕、王文光。
《〈新唐書〉與唐朝海內外民族史志研究》是2016年4月雲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燕、王文光。內容簡介 《<新唐書>與唐朝海內外民族史志研究》以《新唐書》為研究文本,對於唐宋時期民族史志做了一個大致的...
《漢書》《後漢書》民族列傳與漢代邊疆民族歷史的文本書寫 魏晉南北朝時期正史中的民族傳記及其特點研究 《新唐書》的“四夷傳”與唐代的民族史志研究 中國古代的土兵研究 明代土兵述論 百越民族史研究 百越民族史整體研究述論 並非永恆的空間——百越及其後裔地理分布動態研究 駱越的源流與分布考釋 撣傣民族源流問題述...
《新唐書》是北宋時期宋祁、歐陽修、范鎮、呂夏卿等合撰的一部記載唐朝歷史的紀傳體史書,屬“二十四史”之一。 全書共有225卷,其中包括本紀10卷,志50卷,表15卷,列傳150卷。《新唐書》前後修史歷經17年,於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年)完成。 《新唐書》在體例上第一次寫出了《兵志》,系統論述唐代府兵等軍事制度...
同學年第二學期開⑾ “唐代典志選讀——《唐六典》”(研究生讀書課);2004-2005學年第一學期開⑿“古代中外文化交流史專題”(本科生選修課);同學年第二學期上“隋唐史專題”(本科生選修課);同上上“唐代典志研讀——《唐六典》”(研究生選修課)。2005-2006學年第一學期開⒀“中國民族史名著研讀”(...
唐朝也派張建章訪問渤海,張建章受到大彝震的款待,回國後著有《渤海記》,詳細記錄了渤海諸王諡號、年號、官制、地理、交通、物產、風俗等情況,成為研究渤海國的珍貴史料。雖然當今該書已亡佚,但宋朝歐陽修編的《新唐書》內容多參照該書,使渤海的狀況能較詳細地被記載下來。正是由於這個原因,渤海諸王的諡號、...
狄仁傑是蜚聲海內外的“中國福爾摩斯”,但在史籍中,他是知人善任、能力超群的政治家;他幫武則天駕馭帝國航船躲過多處險灘,卻在臨終前預謀政變將大周帶回大唐。他品德高尚但手段靈活多變,最終在實現人生目標的同時得以保全自身。隨著書中的文字,您不僅可以了解狄仁傑波瀾起伏的一生,還能盡覽唐朝前期的風雲變幻。...
訶梨跋摩一世是治國期間,曾對鄰近的中國唐朝、吉蔑(今高棉)發動戰爭。在中國方面,據中國史籍《新唐書》的記載,803年,貞元十八年農曆十二月(約相當於802年底、803年初),“環王陷驩、愛二州”,亦即指環王國(即占婆)軍隊進攻唐朝安南都護府所轄的驩州(今越南乂安省、河靜省)、愛州(今越南清化省)...
室韋,在上古文獻中,寫作“豕韋”、“狶韋”,或簡稱作“韋”。《新唐書》載:族出三皇五帝之首包羲字伏羲號黃熊謚太昊後裔東夷,近祖彭祖孫元哲,亦稱豕韋氏族,又稱豕韋國為風姓包羲氏的後裔。夏代,室韋曾為諸侯,故商伐夏桀時亦受株連,北上豕韋與胡人融合形成室韋。伐韋 韋,為夏代風姓國。《新唐書·...
整戎器,開屯田。又立限戍邊,滿者代,親年七十者,就近戍,由是人人感悅。歷徙鳳翔、忠武、天平、邠寧、靈武等軍,進檢校右僕射,所蒞皆有可述。卒謚昭。軼事典故 鑿地得泉 靈武地方大多數是鹽鹼地,沒有水井,裴識發誓神而鑿之,果然泉水噴涌。史料記載 《舊唐書》卷171 《新唐書》卷173 親屬成員 ...
唐末至五代,漢藏文書所記之“南山”、“南波”等,其中雜有“南”部族,故其得名之由,除其因居地在“南山”外,還有其民族構成中有“南”部族的緣故。多彌南國吐蕃 一、多彌即“南”國 在中國漢文史籍中,曾記隋唐時期西北地區有一名為“多彌”的部族或小國。如《新唐書》卷二二一《西域傳下》記蘇毗...
南定新羅之後,大仁秀趁著唐廷忙於應對河朔三鎮,對渤海控制力下降的時機,舉兵討伐“海(今興凱湖)北”的南黑水靺鞨諸部。海北諸部,即《新唐書·北狄傳》所提到的佛涅、虞婁(一說即為挹婁)、越喜、鐵利諸部。這些部落雖曾不同程度被大武藝和大欽茂所征服,但在相當長時間裡保持著一定的獨立性。經大仁秀...
《西突厥史料》是法國漢學前所未有的曠世巨著。本書以《新唐書》為基礎,大量運用人文地理的方法,並收入僧人行記,以考證當時的盛況。作者用20年時間收集史料,此書以小見大,擺脫了漢學研究以漢民族為正統的流弊,開創了歐洲漢學新的里程碑。內容簡介 六世紀中葉,阿爾泰山地區的突厥部落擺脫了柔然的統治之後,...
從唐太宗賜姓在貞觀初年來看,李謹行在幼年時是應該有蕃名的,然而在墓誌和所有典籍中均未記述其蕃名,只能有待更多的文獻問世,來得以考證了。在諸多史籍中有大量對李謹行武技超群、孔武偉岸的記錄,如《雲麾將軍碑》(即《李秀碑》)中載:“公幼而英明,壯而特達,碩膚海口, 美髯燕鳥頜”;《舊唐書·卷199...
次年,唐玄宗賜皮邏閣名為蒙歸義,進爵為雲南王。封王制書里說封王的原因是洱河諸部潛通犬戎(吐蕃),蒙歸義率兵征討有功。開元二十六年(738年),皮邏閣謀乘勝兼併五詔,張建成建議厚賂劍南節度使王昱,請求合六詔為一。王昱向朝廷代請,得唐玄宗允許。《新唐書》:“當是時,五詔微,歸義獨強,乃厚...
《舊唐書·卷九十七·列傳第四十七》。《新唐書·卷一百二十二·列傳第四十七》。《資治通鑑·卷二百五·唐紀二十一》。《資治通鑑·卷二百七·唐紀二十三》。《資治通鑑·卷二百八·唐紀二十四》。《資治通鑑·卷二百九·唐紀二十五》。《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唐紀二十六》。《張燕公集·卷二十五·兵部尚書代...
《舊唐書》和《新唐書》因此專列《驃國列傳》,開正史為緬甸古國專立列傳之風。特別是《新唐書·驃國列傳》詳細記載了驃國的政治、經濟、地理、歷史及與唐朝的往來。據記載,德宗貞元年間,驃國王雍羌聽聞南詔歸附唐朝,亦思內附,南詔王異牟尋聽說後,遣使拜見劍南西川節度使韋皋,“請獻夷中歌曲,且令驃國進樂人...
”(《新唐書》)穆宗看了這批語大受感動,在議論宰相的時候,“首可僧孺之名”。唐穆宗長慶元年以後,西部民族吐蕃又派使者與唐朝會盟,約定雙方各守現管本界,不相侵犯,並把盟約刻石立碑,表示親善。唐文宗大和六年(公元832年),吐蕃遣使者論董勃義入朝修好。這時,西川節度使李德裕奏說,吐蕃維州守將悉怛...
貞觀二十二年,居於漠北的契苾、回紇等部,因薛延陀滅亡,無所依附,相繼歸附唐朝。於是,唐在漠北設定十三州,以歸附的少數民族酋長為都督、刺史,又置燕然都護府,來管理這些邊州。可汗列表 也咥可汗乙失缽 真珠可汗夷男 多彌可汗拔灼 咄摩支 書籍記載 《新唐書·回鶻傳》以下據《新唐書·回鶻傳》。回紇為...
在此危急存亡的關鍵時刻,囊日論贊之子松贊乾布(《新唐書》作棄宗弄贊,?—650)幼年嗣位,開始了他顯赫一生的政治生活。松贊乾布即贊普(藏語,意為有權勢的君主,沿用為吐蕃國王的專稱)位後,首先平息本部的叛亂,誅滅毒殺父王的兇手,原來叛離的屬民,又都重新歸入他的統轄之下。約於633年(唐貞觀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