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文獻通考·經籍考》
- 作者:[元] 馬端臨
- 出版時間:1986年
- ISBN:9789571701486
- 類別:歷史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文獻通考·經籍考》版本除元、明、清刊本《文獻通考》本外,還有1985年出版的新校本。明弘治年間的何喬新曾單獨刊行《文獻通考·經籍考》。《文獻通考·經籍考》中國古代史志目錄。宋馬端臨撰。馬端臨 (公元1254年~1323...
《文獻通考·經籍考》研究,是武漢大學出版社發行的圖書,作者是連凡。內容簡介 本書以馬端臨的《文獻通考·經籍考》為主要研究對象,針對其材料來源多樣化的“輯錄體”編纂體制,通過建立“《文獻通考·經籍考》資料庫系統”並進行史...
《文獻通考》以《通典》為藍本,並對它進行了補充和發展。全書共為348卷,分田賦、錢幣、戶口、職役、征榷、市糴、土貢、國用、選舉、學校、職官、郊社、宗廟、王禮、樂、兵、刑、經籍、帝系、封建、象緯、物異、輿地、四裔,共...
《歷代文獻學要籍研究論著目錄(精)》編著者陳東輝。 本目錄包括《漢書·藝文志》、《隋書·經籍志》、《郡齋讀書志》、《直齋書錄解題》、《文獻通考·經籍考》、《四庫全書總目》、《校讎通義》、《書目答問》、《書林清話...
《溫州經籍志》按四部分類,遵照《四庫全書總目》分目,義例多本馬端臨《文獻通考·經籍考》及朱彝尊《經義考》。每目之下,則按朝代排序,其下再按作者排序。每書錄書名、卷數、前志著錄情況、原書序跋及前人之評議識語等,並...
倍受後人珍視,得單刻行世。主要依據晁公武《部齋讀書志》、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二書,並博採公私目錄及有關著述而成。版本信息 有民國二十年(1930)上海大光書局鉛印《歷代藝文志》續編本,名《文獻通考·經籍考》。
《周太朴詩》是唐代周朴編著的一部詩別集。版本信息 《新唐書·藝文志》著錄《周朴詩》一卷,《文獻通考·經籍考》作二卷。今傳《周太朴詩》一卷,補遺一卷,有明萬曆刻本;清光緒嚴鴻謨刻本附詩話一卷,又清席啟寓《唐詩百...
《文獻通考·經籍考》有《枚叔集》一卷。明張幼白將枚乘詩、賦與《七發》、《上吳王書》等作品合刻為一集。均佚。清丁晏有《枚叔集》輯本一卷,收錄枚乘存世賦、詩、文等各體文學作品。所收的九首詩歌中有八首見於《古詩十九...
亦稱《中黃經》,又名 《胎藏論》、《胎藏中黃經》。原題九仙君撰、中黃真人注。二卷。《文獻通考·經籍考》著錄《中黃經》二卷,《通志·道家》作九仙君撰《中黃經》一卷。《雲笈七籤》卷十三全文收載,與本書文字大同小...
本科畢業論文為“《韻辨附文》多音字的音義分析”(音韻學,指導老師為武大文學院萬獻初教授)。碩士階段在北京大學古典文獻學專業主要從事文獻目錄學及學術史的學習與研究。碩士畢業論文為“《文獻通考·經籍考》研究”(目錄學與學術史...
唐天寶以前史實,以杜佑《通典》為基礎作拾遺補缺;天寶以後至宋嘉定五年,加以續修。共分24門,其中經籍、帝系、封建、象緯、物異五門為作者自創。所載宋制尤詳,多為《宋史》各志所未備。《文獻通考》為三通之一,具有重要參考...
古今孝悌錄是道德教育讀物。宋王紀圭(一作紹珪)撰。二十四卷。采古今孝悌之事集錄而成。《宋史·藝文志四》、《文獻通考·經籍考》均著錄。古今藥石 教育著作彙編。明宋 輯。上卷含《碩輔實鑒》、《大儒治行》、《自警篇》、《...
輯錄體(style of compilation)是2019年公布的圖書館·情報與文獻學名詞。定義 我國古代書目提要體例之一。以元代馬端臨《文獻通考·經籍考》為代表。其體例是:在每一書名之下廣泛輯錄各種書目中的提要、各正史列傳、原書序跋、筆記、...
曾為《中華書法篆刻大辭典》撰寫辭條,並任執行主編,獲1992年全國出版系統教育圖書一等獎。發表書法論文有《論何紹基書法藝術成功道路》等。參與編寫、校點、注釋、審讀之書籍有《文獻通考·經籍考》、《東坡志林·仇池筆記》、《漢字譯註...
撫州本《禮記注》“周人卒哭而致事”考辨 《文獻通考·經籍考》的分類體系與歸類調整 《女仙外史》評點者新考 范源濂(廉)名考 經學·禮學 王力先生主編《古代漢語》中禮學知識問題商榷十二則 從新石器時代到國家時代長江中游禮器...
超過南宋官修目錄《中興館閣書目》所著錄之數。對後世影響深遠,對豐富古典目錄學內容有重要貢獻。元馬端臨作《文獻通考·經籍考》,以晁、陳二目為藍本。《直齋書錄解題》在流傳過程中,未能完整保存下來。清四庫館臣只從《永樂大典...
每書除記書名、卷數、版刻及撰人姓名外,並詳錄書中序跋,間錄藏章印記;宋、元兩代刊本則備載行款缺筆,以便考核;《四庫全書總目》未著錄之書,更附以題解,是一部仿元代馬端臨《文獻通考·經籍考》等書體例的輯錄體的藏書...
嘉慶十四年(1809),陳鱣從吳中一書商那裡買到了一部《淳祐臨安志》6卷,此書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馬端臨《文獻通考·經籍考》及《宋史·藝文志》等宋元人書目均見著錄,非常寶貴。此前,宋人所撰另兩種臨安志,即《鹹淳臨安...
每書除記書名、卷數、版刻及撰人姓名外,並詳錄書中序跋,間錄藏章印記;宋、元兩代刊本則備載行款缺筆,以便考核;《四庫全書總目》未著錄之書,更附以題解,是一部仿元代馬端臨《文獻通考·經籍考》等書體例的輯錄體的藏書...
卷一日制, 乃著錄官頌,上賜、賜撰之書, 卷二至卷五, 經史子集各一卷,體例仿《文獻通考·經籍考》,僅集部無詩集類,增舉此類,卷六日後錄,著錄其家刊、自著之書。版本信息 據《四庫全書總目》記,有“兩淮鹽政采進本...
1、《朱熹的歷史觀及其易學思維特徵》,《河北師範大學學報》2002年第4期;2、《袁宏〈後漢紀〉的史學價值》,《探古集》,中華書局2002年12月版;3、《〈文獻通考·經籍考〉廣納群說的文化取向》,《華中師範大學學報》2004年第6...
如《三朝國史藝文志》、《兩朝國史藝文志》、《四朝國史藝文志》、《中興國史藝文志》。明代焦竑編有《國史經籍志》。宋代鄭樵編的《通志·藝文略》和元代馬端臨編的《文獻通考·經籍考》,是兩部通史性質的藝文志。宋代...
是書《八千卷樓書目》、《清朝文獻通考·經籍考》子部小說家著錄。現有乾隆刊巾箱本,附刻《燕蘭小譜》之後。另有《香艷叢書》《花近樓叢書》等叢書本多種。今據《昭代叢書》本整理。〖質量〗二三校。版本信息 《香艷叢書》本 內...
完成修訂工作一說是在淳熙七年(1180年),一說是在淳熙十年(1183年),《文獻通考·經籍考》認為是在淳熙九年(1182年)。白壽彝在《中國通史》中認為這樣一部卷帙浩大的著作,根據孝宗的要求,進行增損的內容達四千四百餘條,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