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雜誌

巴黎雜誌

《巴黎雜誌》是一家半月刊雜誌。它是由福樓拜的朋友馬克西姆·迪康(MaximeDuCamp)主辦的一份文學刊物。 是法國著名的期刊類雜誌,影響法國舊時代潮流與文學的刊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巴黎雜誌
  • 外文名:COTE PARIS
  • 語種:法語
  • 類別:文學刊物
  • 出版周期:半月刊
雜誌簡介,名人故事,

雜誌簡介

跟世界上其他地區的女人一樣,巴黎女人也要藉助閱讀時尚雜誌來獲取相關的信息與知識。幸運的是,法國的時尚雜誌或法國版的時尚雜誌,是同領域雜誌中最重視美學教育與啟發的。以法國版的《ELLE》與《VOGUE》這兩本時尚雜誌來說吧,既不同於日文版的處處施放著資訊爆炸的壓力,讓閱讀者在逐頁翻轉之間,忍不住就感受到日本人對於資訊吞吐與選擇的那種深沉焦慮;也更不會流連於美國版那種將時尚品位與浮誇虛華畫等號的膚淺;法國雜誌不會將重點放在一次儘可能給讀者以最多也最縝密的資訊,因為這樣做頂多會讓大家視覺疲勞。她們也不會認為名人是時尚的唯一標準,不管是否流於教條,至少在法蘭西這個追求自由、平等、博愛的國度里,時尚雜誌的編輯從不認為某些名流用了某些東西、常出沒某些場合,或是某些名流的家有多么豪華,就能夠或是有權利去支配所有人的時尚品位!
法國雜誌總是從藝術史、美學、社會學甚至是文學等多角度切入,花很多精力與篇幅在一個重要的主題策劃上,留給閱讀者相當大的消化與思考空間。至於中文版與美國版時尚雜誌里最受歡迎的名人花絮或是名人穿衣鏡欄目,不是被排到最後一頁,就是根本被刪除了,偶爾出現在重要的頁面時,也是從色彩、款式結構或是服裝史的角度來做分析報導,從沒有人會去特彆強調品牌與價格。在這樣的時尚閱讀氛圍下,巴黎女人當然會很自然就直指時尚與品位的核心,相對地,也就不容易受到品牌這種極外在因素的困擾與束縛。對於她們而言,品位是無處不在的:而時尚,則是出自時間又勝於時間的。這就是巴黎雜誌能引領潮流的原因。

名人故事

班傑明·富蘭克林曾在1784年給《巴黎雜誌》的編輯寫了一封信,信上說法國人的生活習慣浪費了大好的陽光,建議他們早睡早起,說每年可以節約6千4百萬磅蠟燭。
羅曼·羅蘭(Romain Rolland,1866-1944)曾在1897年---在《巴黎雜誌》上發表第一部作品《聖路易》及上演他最初創作的兩部悲劇《阿爾特》與《》。
特奧菲爾·戈蒂埃曾由巴爾扎克介紹到《巴黎雜誌》作編輯,同時在《藝術家》雜誌任編輯,為《新聞報》和《樸實箴言報》撰稿。
保羅·克洛岱爾在《巴黎雜誌》寫了很多散文詩,講述中國風情。“ 中國是一個古老國家,錯綜複雜,令人目眩。這裡的生活還沒有遭到精神上的現代病的感染……我厭惡現代文明,而且對它總感到十分陌生。相反,這裡的一切似乎都很自然、正常。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