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手稿》研究

《<巴黎手稿>研究》是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在2014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韓立新。

基本介紹

  • 書名:《巴黎手稿》研究
  • 作者:韓立新
  • 出版社: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年4月
  • 頁數:511 頁
  • 裝幀:精裝
  • ISBN:9787303127191
  • 叢書系列: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
  • 副標題:馬克思思想的轉折點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本書立足於《巴黎手稿》展開研究,提出了一個關於早期馬克思的新解釋,即馬克思是在《巴黎手稿》中完成了從早期馬克思向成熟時期馬克思的轉變。這一新解釋在國內尚屬首次提出,極具創新性,對於馬克思早期思想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另外,本書研究過程中吸收了目前國際上最新的文獻學和手稿研究成果,對於國內的手稿研究和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借鑑意義。

圖書目錄

緒言 《巴黎手稿》:馬克思思想的轉折點
一、關於“卡爾·馬克思問題”的三種解釋模型
二、研究早期馬克思的新範疇:《巴黎手稿》
三、馬克思思想轉折的標誌:社會關係視角的出現
四、關於術語的翻譯
小結
第一章 從國家到市民社會(上)——《黑格爾法哲學批判》研究
一、馬克思思想的轉向
二、市民社會概念的經濟學本質
1.市民社會的三原理
2.黑格爾與斯密
3.作為經濟社會的市民社會
三、馬克思對黑格爾法哲學的批判
1.黑格爾國家觀的矛盾
2.同一還是對立
3.異質性的意義
四、法哲學框架內的市民社會認識
小結
第二章 從國家到市民社會(下)——《德法年鑑》上的兩篇論稿研究
一、《論猶太人問題》中的“人的解放”
1.馬克思的鮑威爾批判
2.“政治解放”與“人的解放”的差異
二、市民社會與無產階級
1.“猶太精神”與貨幣異化論
2.無產階級的發現
三、國家的“消失”
小結
第三章 我們是否真的需要“回到赫斯”——赫斯與馬克思《巴黎手稿》的關係
一、科爾紐的“回到赫斯”
1.赫斯的思想特質
2.從費希特到費爾巴哈
3.赫斯之於《巴黎手稿》的影響
二、日本的赫斯研究
1.山中隆次與畑孝一的科爾紐批判
2.廣松涉的赫斯“壓倒性影響”說
3.良知力的“合題”立場
三、中國的赫斯研究
1.侯才的先驅性研究
2.赫斯對張一兵《回到馬克思》的建構
四、赫斯的思想局限
1.缺少黑格爾的辯證法
2.對國民經濟學的表面理解
小結
第四章 《巴黎手稿》的文獻學研究及其意義
一、什麼是《巴黎手稿》
二、《巴黎手稿》文獻學研究的主題
1.日本學者的先行研究
2.拉賓的“兩個階段”說
3.新mega的排列問題
4.羅揚的“《手稿》問題”
三、“陶伯特說”是否可信
1.文獻學上的事實
2.思想推斷的根據
小結
第五章 異化勞動規定上的破綻——對[異化勞動和私人所有]一節的研究(上)
一、黑格爾與費爾巴哈異化概念的差異
1.黑格爾:異化使人社會化
2.費爾巴哈:孤立人的自我異化
二、第一規定與第二規定的“非整合性”
1.第一規定:是“自然的異化”還是“產品的異化”
2.第二規定:“自我異化”中的“別人”
3.望月清司的問題
三、第三規定:“類本質異化”的特殊性
四、第四規定:“人同人相異化”的困境
小結
第六章 馬克思的異化勞動理論究竟是不是循環論證——對[異化勞動和私人所有]一節的研究(下)
一、“aporia”的由來
二、“aporia”是“循環論證”嗎
1.大井正的質疑
2.廣松涉的解釋
3.山之內靖的總結
三、破解“循環論證”之謎:私人所有的歷史
1.不同的概念
2.關於私人所有的歷史理論
四、“aporia”的最終解決:從孤立人到社會
小結
第七章 《精神現象學》中從個人到社會的演進邏輯
一、黑格爾對近代的“解”
二、《自我意識章》中“承認”的辯證運動
1.自我意識的雙重含義
2.《自我意識章》的困難
三、《理性章》中的“物象本身”理論
1.“物象本身”的中介作用
2.人與物象關係的顛倒
四、《精神章》中的普遍性
1.從異化到“陶冶”
2.“良心”和“精神”
小結
第八章 耶拿《精神哲學》草稿中從個人到社會的演進邏輯——兼評盧卡奇的《青年黑格爾》和霍耐特的《為承認而鬥爭》
一、從“人倫的悲劇”到“精神”的誕生
1.耶拿前期的“人倫的體系”
2.耶拿後期的“精神的哲學”
二、國民經濟學的吸收與“物象本身”概念的形成
1.《人倫的體系》中的“剩餘勞動”
2.《精神哲學草稿ⅰ》中的“分工勞動”
3.《精神哲學草稿ⅱ》中的“價值”
4.黑格爾對抽象勞動和貧富分化的批判
三、評盧卡奇與霍耐特的耶拿手稿研究
1.盧卡奇《青年黑格爾》的局限
2.霍耐特《為承認而鬥爭》的問題
小結
第九章 《穆勒評註》的新視野——《穆勒評註》解讀(上)
一、貨幣與人的異化
1.中介的獨立:貨幣
2.貨幣的本質:私人所有的異化
3.道德的異化:信貸
二、人的本質與私人所有的對立
1.人的本質是“gemeinwesen”
2.私人所有的外化本質
三、從營利勞動到真正的生產
1.什麼是營利勞動
2.物象的勝利與真正的生產
四、《穆勒評註》中的黑格爾
1.馬克思與黑格爾的相似性
2.馬克思與黑格爾的區別
小結
第十章 《穆勒評註》中的交往異化:馬克思的轉折點——《穆勒評註》解讀(下)
一、《穆勒評註》研究的文獻學前提
二、異化勞動理論的缺陷
1.異化勞動的結構
2.異化勞動第四規定的問題
三、交往異化與社會關係
1.交往異化的結構
2.社會關係的視角
四、《穆勒評註》與赫斯
1.《第一手稿》與《穆勒評註》孰高孰低
2.赫斯與馬克思孰高孰低
小結
第十一章 異化與物象化——兼評日本的“早期馬克思論爭”
一、概念的辨析
1.物象化與拜物教
2.異化與物象化的區別
3.“物化”概念的迷霧
二、廣松涉與望月清司在異化論問題上的對立
1.廣松涉對異化論的否定
2.望月清司對廣松涉的批判
三、如何評價這場“早期馬克思論爭”
1.交往異化是不是一種新的異化
2.廣松涉為什麼忽視交往異化
3.缺少對黑格爾的理解
小結
附錄:從馬克思的物象化理論來看性交易
第十二章 馬克思共產主義觀的轉折點——對《第三手稿》中共產主義思想的解讀
一、馬克思的共產主義轉向
二、馬克思對早期共產主義理論的批判
1.早期共產主義的發展史
2.現代共產主義的幾種形式
3.德國的“哲學共產主義”
三、《巴黎手稿》中的“社會”概念
1.對私人所有的積極揚棄
2.人與自然、個體與類之間矛盾的解決
3.人性的全面恢復
4.作為“運動”的共產主義
小結
第十三章 從費爾巴哈到黑格爾的轉變——[對黑格爾的辯證法和整個哲學的批判]解讀(上)
一、“對象性”:唯物主義的真理
1.費爾巴哈的功績
2.黑格爾的“雙重錯誤”
3.主體與客體的非同一性
二、自然主義的人的理解
1.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2.“人的無機的身體”
3.人的“類本質”特徵
三、對黑格爾辯證法的吸收
1.從消極的異化到積極的異化
2.異化辯證法與共產主義
小結
第十四章 對象化與異化是否同一——[對黑格爾的辯證法和整個哲學的批判]解讀(下)
一、什麼是“盧卡奇命題”
二、藤野涉對“entgegenst?ndlichung”的解釋
1.庫萊拉、施蒂勒與科爾紐
2.“entgegenst?ndlichung”的解釋問題
三、馬克思的異化認識
1.黑格爾的對象化與異化
2.馬克思對異化的雙重理解
3.“盧卡奇問題”的是與非
小結
主要參考文獻
索引
後記:文本中的時代

作者簡介

韓立新,1966年生,內蒙古赤峰市人。1987年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本科畢業,2000年日本一橋大學社會學博士畢業。1992年入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資料室工作,2000年入日本東京HIAS教育研究所工作,2003年入清華大學人文社科學院哲學系工作。現為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哲學系教授,主要研究馬克思主義哲學、日本馬克思主義、生態社會主義和環境倫理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