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子女(2006年斗琪執導電視連續劇)

大院子女(2006年斗琪執導電視連續劇)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大院子女》是北京華誼兄弟影業投資有限公司出品的,由斗琪執導,印小天段奕宏廖凡吳越領銜主演年代情感劇。

該劇全面描繪了上世紀70年代到90年代初,從“文革”過渡到改革開放這一特殊時期,軍區大院裡十個年輕人各自不同的人生選擇和命運發展。

基本介紹

  • 集數:25集
  • 製片地區:中國大陸
  • 類型:年代、情感
  • 導演:斗琪
  • 編劇:汪遵熹 ; 汪啟南
  • 主演:印小天,段奕宏,廖凡,吳越,劉小鋒,車曉
  • 中文名:大院子女
  • 出品公司:北京華誼兄弟影業投資有限公司
  • 發行公司:北京華誼兄弟影業投資有限公司
  • 上映時間:2006年
  • 製片人:李波
劇情簡介,分集劇情,演職員表,角色介紹,電視劇表現,線上視頻,音樂原聲,幕後花絮,播出信息,劇集評價,

劇情簡介

在某軍區大院裡,一群軍人的孩子無憂無慮地生活著,花季年齡的孩子們懵懂新奇地邁開了自己人生的步伐。血管里流淌著軍人血液的他們,有著與生俱來的拯救一切的滿志躊躇。壞孩子章衛平和好學生喬念朝在八一俱樂部偷書時撞了個滿懷,卻在被人發現逃跑時錯拿了對方的書包。躲避了戰士追蹤的喬念朝回家打開書包卻大吃一驚,裡面除了章衛平偷的書還有一支駁殼槍。大院孩子們的偶像、章衛平的哥哥章向平回家探親,因弟弟偷槍事件結識了喬念朝的姐姐喬建新,兩人一見傾心。
章向平接命令突然返回部隊,喬建新在他的感召下堅決要求入伍,當上了一名光榮的解放軍戰士。就在喬建新一心盼望著章向平來信的時候,傳來了章向平在越南戰場上犧牲的訊息,喬建新悲痛萬分。章衛平決心去為哥哥報仇,可是,他的戰場之行卻以失敗告終。從邊境被押解回來的章衛平被直接送到了農村,成了一名下鄉知青,他的命運由此改變,不到二十歲就當上了公社革委會副主任。與此同時,大院裡孩子們單純的生活仍然繼續著,喬念朝和方瑋開始了朦朧又甜蜜的初戀,從未入喬念朝法眼的小孩子馬非拉也偷偷暗戀著喬念朝。章衛平從農村回家探親,他的老練、成熟和陽剛之氣令喬念朝羨慕不已,喬念朝下決心要到部隊去錘鍊自己,一心追隨喬念朝的方瑋經過一番與父母的周旋,終於如願以償和念朝一起進了部隊。章向平並沒有死,他在出色地完成了任務後返回部隊,榮立了戰功。喬建新在欣喜之餘無比珍惜兩個人的這份感情。
章衛平下決心紮根農村。支書的女兒李亞玲年輕漂亮,一條又粗又黑的辮子象李鐵梅似的,渾身上下充滿著青春氣息。同村的小伙子劉雙林從部隊回來探親,希望能通過娶了支書的女兒給自己退伍後的前途鋪條路。劉向李父提親遭到拒絕。李亞玲相信劉雙林入黨提乾的許諾,李父卻不以為然。一次偶然的見義勇為改變了劉雙林的命運,他入了黨,提了乾,由一名農村兵一躍成了一名解放軍軍官,這使他對自己的前途有了更大膽的設計,李亞玲在他眼裡成了一棵微不足道的小黃花,他眼裡聖潔的女神是他帶出的大院兵方瑋。
章向平因政治原因入獄,喬建新不顧一切壓力堅決地站在他的一邊,令章向平及周圍的人感動不已。李亞玲在父親的幫助下也當了兵,她埋頭苦幹,但卻因一次意外事件砸碎了一尊毛主席像,被部隊處分復員回了家。李亞玲心灰意冷、痛不欲生,是章衛平身上的豪氣漸漸改變了她,他們戀愛了。一個工農兵學員的名額改變了兩個人的命運。章衛平為了將紮根農村進行到底,把上大學的名額讓給了李亞玲。進城後的李亞玲很快覺得自己變成了城裡人,她開始瞧不起農村人模樣的章衛平,她與年輕的老師張頌相愛了,而且轟轟烈烈地為他墮胎,鬧得滿城風雨,她終於得到了夢寐以求的所有女生傾慕的對象。而這次轟轟烈烈的墮胎也成就了她留在城裡的夢想,畢業前,她和張頌結了婚,理直氣壯地成了城裡人。
在對方瑋的追求上,單純的喬念朝與劉雙林成了對手,但他很快在與劉雙林的較量中敗下陣來,他開始對部隊生活反感起來。他的萎靡受到了當參謀長的父親的批評,也導致了方瑋的離開。他萬念俱灰地去當了一名炊事班的豬倌,一乾就是三年,卻不料成了平凡崗位上的英雄,進了軍校。這時馬非拉闖進了他的生活,她以自己任性刁蠻的方式追求著喬念朝。就在喬念朝對原來眼中的“小女孩”漸漸產生出自己都未覺察的愛戀的時候,馬非拉被發現患了不治之症,他們的感情經歷了嚴峻的考驗。喬念朝血液里流淌的軍人的血液使他終於沒有當逃兵,在感情的關鍵時刻表現出軍人的勇敢,他們走到了一起。

角色演員介紹

  • 大院子女(2006年斗琪執導電視連續劇)
    喬念朝
    演員:印小天
    大院子女,軍人,曾是新兵排的“刺頭兵”、連隊的“養豬官”,後被保送到陸軍學院指揮專業,畢業後任特種兵大隊大隊長;先與方瑋談戀愛,後與馬非拉結婚。
  • 大院子女(2006年斗琪執導電視連續劇)
    章衛平
    演員:段奕宏
    大院子女,放馬溝知青,曾擔任民兵連長,大隊革委會主任,公社革委會副主任,回城後當過機關幹部,後下海,成為民營企業家;先與李亞玲談戀愛,後與王娟結婚。
  • 大院子女(2006年斗琪執導電視連續劇)
    喬建新
    演員:吳越
    大院子女,喬念朝姐姐,曾任某集團軍所屬師野戰醫院護士,大學畢業後回軍區總醫院任醫生,曾出國留學,後任軍區總醫院研究所所長;大院裡的“大姐大”,先後為章向平的戀人、妻子。
  • 大院子女(2006年斗琪執導電視連續劇)
    章向平
    演員:劉小鋒
    大院子女,章衛平哥哥,大院裡的“大哥大”,曾任西北某軍高炮連連長。曾因寫信給中央告“四人幫”而被捕入獄;先後為喬建新的戀人、丈夫,84年南疆戰役中光榮犧牲。
  • 大院子女(2006年斗琪執導電視連續劇)
    劉雙林
    演員:廖凡
    放馬溝出身農民,曾追求過李亞玲,後與方瑋戀愛、結婚、又離婚;現役軍人,曾是喬念朝、方瑋等新兵排的排長、大院營參謀,後在喬念朝的特種兵大隊任中隊長。
  • 大院子女(2006年斗琪執導電視連續劇)
    方 瑋
    演員:車曉
    大院子女,參軍後任師野戰醫院護士,與喬念朝、馬權分在同一個師里,後調回軍區總醫院擔任護士;先與喬念朝戀愛,後與劉雙林結婚、離婚。
  • 大院子女(2006年斗琪執導電視連續劇)
    馬非拉
    演員:解昕怡
    大院子女,馬權的妹妹,喬念朝的妻子。參軍後和喬建新分在一個集團軍,任軍部衛生所的護士,又上了陸軍學院學習通訊,畢業後與喬念朝同在特種兵大隊,任通訊幹部,後因公病逝。
  • 大院子女(2006年斗琪執導電視連續劇)
    馬 權
    演員:翟小興
    大院子女,馬非拉的哥哥,下過鄉,當過兵,與喬念朝、方瑋分在同一個師里,特務連戰士,復員後當過倒爺,開過公司,最後為了哥們義氣入獄;章衛平的鐵哥們,曾與王娟戀愛。
  • 大院子女(2006年斗琪執導電視連續劇)
    王 娟
    演員:伊春德
    大院子女,章衛平的妻子,參軍後與馬非拉、李亞玲同為軍部衛生所護士,軍區總醫院護士,轉業後在衛生廳工作;先與馬權戀愛,後嫁給了章衛平。
  • 大院子女(2006年斗琪執導電視連續劇)
    李亞玲
    演員:張晶晶
    放馬溝支書的女兒,赤腳醫生,參軍後與馬非拉同為軍部衛生所護士,後復員,上中醫學院,後為中醫學院附屬醫院大夫;先在放馬溝與章衛平戀愛,後上中醫學院又與講師張頌結婚、再後又離婚,最終嫁給了王娟父親衛生廳王副廳長。
  • 大院子女(2006年斗琪執導電視連續劇)
    張頌
    演員:塗松岩
    工農兵學員留校任教,曾為李亞玲大學老師,現中醫學院講師;曾與李亞玲結婚、後離婚。
全部
[以上資料參考]

音樂原聲

名稱作詞作曲演唱備註
月兒圓
金放
楊坤
楊坤
片尾曲
[以上資料參考]

幕後花絮

  1. 由於印小天的父親曾經是大院子女。拍戲之前,印小天就向父親取起了經,也從父親那得到了不少寶貴的意見。
  2. 在劇中飾演女主角方瑋的演員車曉在現實生活中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大院人”,可以說她就是現實版的方瑋。而車曉與當紅小生段奕宏雖同屬一個經紀公司,但在這部戲中卻是第一次合作。

播出信息

播出時間播出平台
2009年04月04日
BTV-4晚間黃金檔
2009年04月14日
北京台影視頻道
2009年11月26日
江蘇衛視
2018年7月24日
新疆衛視

劇集評價

《大院子女》主打紅色懷舊情懷,該劇不僅抓住了老觀眾的懷舊心理,讓他們重溫了自己曾經的青春、激情與夢想;同時,也勾起了一批70,80後對那個年代的嚮往。(新浪評)
《大院子女》的故事從文革寫到改革開放,描寫了十種不一樣的人生路,從中可以看到天生充滿優越感的軍人兒女們如何躊躇滿志,如何被現實顛覆,如何遭遇坎坷失意,卻仍一路飽含激情,衝破阻力毫不懷疑地前行。非常值得稱道的是導演對那個年代生活質感的還原,能讓過來人油然而生一種親切感。(騰訊評)
《大院子女》的風格借鑑了國際影壇最為“時尚”的表現手法,如奧斯卡最佳影片《撞車》和《通天塔》,以多個“視點人物”為線索,多線齊頭並進,每條線卻又不是獨立存在,時而錯開,時而並行,時而交叉,最後匯於一點。(網易評)
從情節設定和時代背景來看,《大院子女》和電視劇《與青春有關的日子》非常相似,同樣的大院成長、無知少年、青春懵懂,但是與後者劇中大篇幅的調侃語氣和相對灰色的風格不同,《大院子女》走的是“勵志、陽光”的路數,拍攝選取了大段的陽光、藍天、白樺林等場景,在劇情上也突出了主人公在歷經挫折後仍然不服輸的精神。(騰訊評)
《大院子女》的原小說,著力刻畫的是人物,而這部劇的改編,也保持了原小說的這個特點,重點刻畫群像人物,儘量通過鮮活的人物來帶動精彩的故事,生動的展現出他們的成長曆程。另外,這部劇展現的是群像的人物,以及在那個紅色的年代他們的掙扎和成長,而不僅僅是停留在只對個人形象的刻畫上。(新浪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