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學史,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空間行為,攝食行為,社會行為,分布範圍,海域,國家,繁殖方式,保護現狀,保護級別,種群現狀,保護措施,物種危害,世界紀錄,
動物學史
噬人鯊並不總是被稱為Carcharodon carcharias。自1758年首次命名為Squalus carcharias以來,已為該物種賦予了多種學名,這些名稱後來被作為同義學名處理,包括Carcharias lamia Rafinesque 1810,Carcharias verus Cloquet 1817,Carcharodon smithii Bonaparte 1838,Carcharodon rondeletii Müller&Henle 1839, Carcharias atwoodi Storer 1848,Carcharias maso Morris 1898,Carcharodon albimors Whitley 1939,Squalus carcharias Linnaeus 1758,Carcharhinus carcharias Linnaeus 1758,Carcharodon capensis Smith 1839,Squalus lamia Blainville 1816,Squalus lamia Blainville 1825。屬名Carcharodon源自希臘語“karcharos”=銳利,“odous”=牙齒。種名carcharias,也從希臘語翻譯過來,意為鯊魚的尖端或種類,因此在澳大利亞俗稱“白色指針”。
噬人鯊與其家族其他屬之間的關係是有爭議的。已經提出了兩種系統排列。一種認為它與
鯖鯊(鯖鯊屬)關係更為密切,而另一種則認為它仍然與洋鼠鯊(鼠鯊屬)關係更為密切。最近的研究表明,第一個假設更好。以牙齒化石為基礎的古生物學研究表明,鼠鯊科(
鯖鯊屬和
鼠鯊屬)的其他屬起源於古新世或始新世早期。化石記錄表明,在白堊紀和古新世晚期,鼠鯊(鼠鯊科種群)數量豐富,種類繁多。噬人鯊的進化也呈現出各種各樣的理論,一種認為它是從
巨牙鯊進化而來,另一種認為它是從中新世的
灰鯖鯊進化而來。
形態特徵
出生時的大小在109-165厘米之間。成年一般體長140-600厘米,最大達800厘米。體紡錘形,軀幹粗大,頭、尾漸細小。尾柄平扁,具一側突,尾基上下方各具一凹窪。吻較短,鈍尖稍突。眼中大,圓形,瞳孔豎直,無瞬膜,位於口端上方,距第一鰓孔頗遠。
鼻孔狹小,距口端比距吻端為近,前鼻瓣具一細小突出,鼻間隔比鼻孔寬約大2.5倍。口大,弧形,口寬大於口前吻長,比口長約大2倍;唇褶短小,口閉時下唇褶被掩蔽。齒大,三角形,直或稍斜,邊緣具細鋸齒,1-2行在使用;上頜齒每行26個,寬與長約相等,第一和第二齒最大,第三齒較小,第四齒以後漸小,最後數齒很小;下頜齒較狹,每行24個,第一和第二齒最大,第三齒以後漸小,最後數齒很小。噴水孔很小,位於眼後,有時消失。鰓孔5個,寬大,最後兩個距離較近,最後1個恰位於胸鰭基底前方。
嘴裡長著又尖又大而扁的牙齒。銳利而有細的缺刻,但沒有側鋒,吃物時宛如刀割。噬人鯊一生中,可以6次長出新的牙來,它的牙齒,上下好幾排,多的達7排,它的牙齒的數量,更是出奇地多,有的竟達15000多顆。
背鰭2個,第一
背鰭頗大,幾呈等邊三角形,起點約對著胸鰭里緣中部,上角鈍尖,後緣稍凹,下角尖突,未伸達腹鰭起點垂直線;第二背鰭很小,基底後端與臀鰭起點相對,上角鈍圓,下角尖突。尾鰭寬短,叉形,尾椎軸上翹,上尾叉比下尾叉大1.3-1.4倍,由上葉,尾椎軸,下葉中後部組成;下尾叉單由尾鰭下葉前部的突出部分組成;下葉中後部間具一缺刻。
臀鰭與第二背鰭同形同大,恰位於第二背鰭後面下方。腹鰭頗小,約位於背鰭間隔中部下方,後緣稍凹,里角尖突。
胸鰭大,呈鐮形,後緣凹入,外角鈍尖,里角鈍圓。
背面和上側面暗褐色,青灰色,或近黑色;下側面和腹面淡色至白色;胸鰭腋上具一黑色斑塊;腹鰭白色,前部具一青灰色斑塊;胸鰭、背鰭和
尾鰭後部暗色。
棲息環境
噬人鯊屬冷溫和暖溫區近海上層大型兇猛鯊,主要棲息於沿岸及近海大陸架及島架水域,但也常遊動於遠離陸地及島嶼之大洋中。活動在表層下至大陸坡水深1280米處。
噬人鯊通常在小的沿海群島巡邏,這些群島上生活著海豹、海獅和海象、近海珊瑚礁、河岸和淺灘以及靠近海岸線的深水落水處的岩石岬角。噬人鯊通常以一種有目的的方式游弋,要么就在海底,要么就在海面附近,但在中深水區的時間相對較少。
生活習性
空間行為
儘管有關噬人鯊運動的信息有限,但美國、南非和澳大利亞的標記和釋放計畫顯示,噬人鯊能夠在局部、區域和洲際範圍內進行運動。通常較大的個體在整個大洋盆地中進行長途游弋。對兩條在開闊水域游弋的噬人鯊的觀察表明,它們在不進食的情況,也會緩慢而穩定地上升和快速下降的游弋。噬人鯊也能進行短時間的高速追逐,甚至可以從水面快速衝刺出去。一些地區的移動和豐度模式似乎與地表溫度的季節變化有關。某些地區的遊動和豐度模式似乎與地表溫度的季節性變化有關。但是,這可能對噬人鯊的分布影響很小。
攝食行為
噬人鯊是一種大型捕食者,白天活動。掠食各種魚類、鯊魚、魟、頭足類、蟹類、海鳥、海龜、海豹、海豚、鯨魚、動物腐屍等,有襲擊船隻及攻擊人類的紀錄。最重要的獵物是海洋哺乳動物,包括海獅、象海豹和魚類,包括其他鯊魚和烏賊魚。海洋爬行動物(主要是海龜)偶爾被吞食。不吃海鳥和海獺,因為這些動物通常被發現因遭遇噬人鯊而受傷,但不知道是被吞食的。
掠奪行為通常分為五個階段:發現、識別、接近、征服和消耗。然而,這些階段,特別是第一和第二階段,在噬人鯊身上卻知之甚少。利用實驗目標、誘餌和其他向鯊魚“提供”獵物的物體,研究了噬人鯊的獵物探測和識別模式。這些實驗結果表明,當噬人鯊在方形目標和梭形、密封形目標之間做出選擇時,它們會選擇在自然環境中更常見的形狀。事實上,在自然界中所做的選擇通常是是否對一個潛在的獵物做出反應,而不是在其中兩個中做出選擇。當只呈現一個對象時,總是會對其進行調查。一些科學家認為,從下面觀察潛水員和衝浪者的輪廓,與鰭足動物的輪廓相似,這種代表鯊魚的錯誤識別,也是大多數噬人鯊攻擊人類的原因。然而,噬人鯊攻擊各種形狀、顏色和大小的無生命物體,這些物體都不像海洋哺乳動物,這一事實與通常所說的“錯誤身份”假說相矛盾。研究人員認為,噬人鯊經常攻擊不熟悉的物體,以確定它們是否可食用。在這種情況下,抓住一個不熟悉的物體似乎是噬人鯊確定適口性的唯一可靠方法。
基於水下觀測,科學家描述了接近模式。大多數鯊魚使用一種“水下方法”,它們會在水面以下遊動,直到距離目標獵物約1米,然後通過向上偏轉頭部並從水中浮出水面來攻擊。噬人鯊還呈現出一種“表面電荷”,由身體部分高於表面的快速衝撞構成。在極少數情況下,白噬人鯊會採取一種“倒立”的方式,即腹側朝上遊動。儘管大多數方法都是水平方向的,但垂直方法也很常見。噬人鯊在覓食活動中容易進行垂直遊動,有時會垂直於水面直接快速地追逐漂浮物。使用垂直方法捕獲靠近水面的獵物有很多好處。首先,捕食者從下面攻擊更難被獵物看到,同時,噬人鯊可以更好地看到它的獵物在頭頂的位置。此外,逃跑(快速逃離接近的捕食者)可能是被攻擊動物最常用的逃跑策略。考慮到這些情況,向垂直接近噬人鯊的相反方向延伸逃跑幾乎是不可能的。在長約220厘米的小噬人鯊中觀察到了垂直游泳的傾向。科學家認為,這種行為的發展先於生理變化,例如牙齒的變寬,這被認為是對進食大型海洋哺乳動物的適應。
基於自然條件下的觀察,很少有人對噬人鯊的消耗模式做出假設。其中一個假設,即“咬、吐和等待”理論,由三個要素構成。最初,噬人鯊抓住獵物並將其完整釋放;其次,噬人鯊等待獵物陷入休克或流血致死的狀態;最後,噬人鯊回來吃死去或垂死的動物。然而,後來的研究並不支持這一假設。科學家們相信,噬人鯊可能不會釋放潛在的獵物讓它們死去,相反,為了應對獵物的防禦行為或不適合作為食物,它們會放走獵物。一些證據表明,噬人鯊在口中決定獵物的適口性。研究人員還認為,噬人鯊可能更喜歡富含能量的動物,如海洋哺乳動物,而不是脂肪含量較低、能量貧乏的獵物。某些觀察結果表明噬人鯊選擇性地以鯨脂為食,而不是以鯨魚的肌肉層為食。這種行為似乎是基於一種體型等級,在這種等級中,大型鯊魚在進食中占主導地位。
在澳大利亞南部的噬人鯊身上觀察到一種稱為“重複空中張開”的行為模式。看到噬人鯊的頭伸出水面,嘴在水面或水面以上,側身翻滾,有節奏地張開和閉上嘴,同時在水面上緩慢遊動。這種行為與正常的水面覓食之間最顯著的區別在於,重複的空中張開並不是面向食物或可能的目標。噬人鯊也從漁民的漁網和延繩釣中覓食,並捕食各種各樣的魚餌。這通常會導致他們自己的意外的掉入陷阱。
社會行為
噬人鯊活潑善泳,速度快,平均巡遊速度每小時3.2千米,可突發快速衝刺,有時躍出水面,是掠食動物中體型最大者。獨游或成對巡遊,或可發現有10尾或更多一起進行覓食遷移,但不聚集成一大群。噬人鯊的某些遊動方式,例如在兩條噬人鯊相互靠近時,會謹慎地定時轉身,被解釋為保持個體空間的同種迴避。平行遊動模式下,兩條朝同一方向前進的噬人鯊,彼此保持固定的距離,這似乎也是這些動物維持其個人空間的一種方式。有人認為,當兩條噬人鯊瞄準同一個獵物時,它們會利用肢體動作來阻止對方。據觀察,噬人鯊表現出“拍尾”行為,它們用尾鰭拍打水面,並將水推向另一條爭奪相同資源的噬人鯊。它們還展示其他類型的行為。觀察到它們側身滾動,並將誇張的尾拍指向一個方向,這種現象被稱為“傾斜行為”。有時,噬人鯊會將自己定位在它的目標獵物和另一條噬人鯊之間,以阻止第二條噬人鯊進食。噬人鯊也會將身體的三分之二推出水面,然後平躺在水面上,造成巨大的飛濺。這種行為被稱為“模式破壞”,可能代表一個類似但比拍尾巴更強烈的信號。這種特殊的行為也可以用來幫助其去除外部寄生蟲,在求愛過程中吸引配偶,或者可能是垂直衝向獵物的結果。
分布範圍
海域
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大洋沿岸海域。主要分布於溫帶海洋,也在熱帶水域中出現了一些大個體。噬人鯊偶爾會闖入寒冷的北方水域,在美國阿拉斯加和加拿大沿海有發現。在西大西洋,從加拿大
紐芬蘭到美國
佛羅里達,從墨西哥灣到墨西哥北部的巴哈馬和古巴,從巴西到阿根廷;在東大西洋,從法國到南非,包括地中海。在印度洋,從紅海到南非、塞席爾、留尼旺和模里西斯。在西太平洋,從西伯利亞到紐西蘭和馬紹爾群島;在中太平洋的
夏威夷群島附近;在東太平洋,從美國阿拉斯加到加利福尼亞灣,從巴拿馬到智利。在中國分布於東海和台灣東北海域、南海。
國家
存在:阿爾巴尼亞、阿爾及利亞、美屬薩摩亞、安哥拉、安圭拉、阿根廷、澳大利亞、巴哈馬、貝寧、百慕達、博奈爾島、聖尤斯特歇斯和薩巴(薩巴、聖尤斯特歇斯)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巴西、加拿大、智利、中國、剛果共和國、庫克群島、克羅地亞、古巴、賽普勒斯、象牙海岸、厄瓜多(厄瓜多大陸、加拉帕戈斯)、埃及、斐濟、法國(法國大陸)、法屬玻里尼西亞、甘比亞、加納、直布羅陀、希臘、根西島、幾內亞、幾內亞比索、伊朗、伊拉克、以色列、義大利、牙買加、日本、澤西島、肯亞、吉里巴斯、韓國、朝鮮、科威特、黎巴嫩、賴比瑞亞、利比亞、馬達加斯加、馬爾他、茅利塔尼亞、墨西哥、摩納哥、
黑山、摩洛哥、莫三比克、納米比亞、新喀里多尼亞、紐西蘭、奈及利亞、諾福克島、巴拿馬、秘魯、菲律賓、皮特凱恩群島、葡萄牙(葡萄牙內地、亞速爾群島馬德拉島)、波多黎各(波多黎各主島)、俄羅斯、聖基茨和尼維斯、聖馬丁(法國部分)、聖皮埃爾和密克隆群島、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薩摩亞、沙烏地阿拉伯、塞內加爾、塞席爾、獅子山、聖馬丁(荷蘭部分)、斯洛維尼亞、索馬里、南非、西班牙(西班牙大陸)、斯里蘭卡、敘利亞、坦尚尼亞、多哥、托克勞、突尼西亞、土耳其、美國(夏威夷群島)、烏拉圭、萬那杜、越南、英屬維京群島、美國維京群島、
西撒哈拉。
可能已存在:安提瓜和巴布達、阿魯巴島、巴林、孟加拉國、巴貝多、貝里斯、博內爾島、聖尤斯特歇斯和薩巴(博內爾島)、英屬印度洋領地(查戈斯群島)、汶萊、維德角、高棉、喀麥隆、開曼群島、聖誕島、科科斯(基林)群島、哥倫比亞(加勒比海群島、大陸)、葛摩、哥斯大黎加、庫拉索、中國(南沙群島、西沙群島)、吉布地、多米尼加、多明尼加共和國、薩爾瓦多、赤道幾內亞(赤道幾內亞大陸、安諾蓬)、厄利垂亞、福克蘭群島(馬爾維納斯)、法國(克利珀頓島)、法屬蓋亞那、加彭、格瑞那達、瓜德羅普島、關島、瓜地馬拉、蓋亞那、海地、宏都拉斯、印度、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馬爾地夫、馬紹爾群島、馬提尼克島、模里西斯、馬約特島、
密克羅尼西亞、蒙特塞拉特、緬甸、諾魯、尼加拉瓜、紐埃、北馬里亞納群島、阿曼、巴基斯坦、琉球群島、巴布亞紐幾內亞、葡萄牙(塞爾瓦任斯)、波多黎各(納弗沙島)、卡達、留尼旺島、聖巴托洛繆島、聖海倫娜、阿森松和特里斯坦達庫尼亞(阿森森、聖海倫娜主島)、特里斯坦達庫尼亞)、聖露西亞、聖多美和普林西比、新加坡、索羅門群島、西班牙(加那利群島)、蘇丹、蘇利南、泰國、東帝汶、湯加、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吐瓦魯、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美國本土外小島嶼(豪蘭貝克島、強斯頓環礁、中途島、美國列島、威克島)、
委內瑞拉、瓦利斯和富圖納群島、葉門。
繁殖方式
雄鯊在約350-410厘米長時成熟,雌鯊在約450-500厘米長時成熟。卵胎生。胚胎會在子宮中孵化,並通過攝入未受精卵來滋養直到雌性生產。在子宮中時,胚胎吞噬自己的牙齒,也許是為了再利用鈣和其他礦物質。雌性大白鯊的妊娠期一般是18個月。在雌性噬人鯊的背部、側面,特別是胸鰭上觀察到一些咬痕,已被解釋為交配疤痕。與其他種類的鯊魚一樣,雄性噬人鯊在交配時可能會抓住雌性。可能活到70歲以上。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列入《IUCN物種生存狀況綠色標準》(IUCN Green Status of Species Standard)2021年10月31日——中度耗盡(MD)。
種群現狀
噬人鯊的全球種群規模估計未知,區域估計是不可靠的。有人提出應保護噬人鯊,因為它們在海洋食物網中處於頂端食肉動物的地位。與大多數鯊魚一樣,噬人鯊生長緩慢,幾乎沒有幼鯊,因此極易遭受過度捕撈。幸運的是,對於噬人鯊而言,棲息地喪失的威脅並不明顯。它們是適應性強的食肉動物,能夠根據條件改變飲食,可能會從食物不足的地區遷徙。有效管理噬人鯊種群的最大挑戰是缺乏與繁殖力、年齡、生長和種群數量有關的準確數據。
保護措施
2012年,地中海漁業總委員會(GFCM)禁止了噬人鯊和列入《巴塞隆納公約》附屬檔案二的23種其他彈性鰓類動物的保留,並授權對它們進行謹慎的放生。然而,GFCM締約方的執行非常緩慢。為防止過度捕撈和恢復,建議全面履行國際野生動物條約規定的所有保護噬人鯊的承諾。對於《遷徙物種公約》(CMS)締約方,這包括嚴格的保護。此外,還需要採取主動行動,防止致命接觸,儘量減少副漁獲物死亡率,促進安全釋放,並改進漁獲物(包括棄魚)的報告。根據科學建議和/或預防方法,噬人鯊至少應受到捕撈限制。
由於缺乏可靠的數據,有人建議,保護措施應以“預防原則”為基礎,直到收集到更多的生物學信息為止。研究表明,除非採取保護鯊魚的措施,否則鯊魚的數量將減少,包括噬人鯊。一些政府,例如南非,澳大利亞和美國的政府已經保護了噬人鯊。
物種危害
噬人鯊有襲擊漁船和噬人記錄,是對人類三大危險鯊魚之一,襲人事件一般大多發生在淺沙灘。
為了防止鯊害,一些多鯊之國,不得不設立“防鯊委員會”。美國於1958年成立了“鯊魚研究小組”,把世界1952年以來鯊魚襲擊人類的案件都歸入檔案,並且加以編號,用電子計算機逐一進行分析研究,終於發現了鯊魚吃人的奧秘。科學家們得出了如下結論:
一是鯊魚吃人與水溫有關。當海水溫度在20~21℃以下時,鯊魚很少襲擊人類,而水溫較高的熱帶海區,尤其是澳大利亞東部海區,鯊魚傷人事件時有所聞。
二是鯊魚吃人與水深有關。他們發現在470宗鯊魚襲擊事件中,有62%是在一米半以下的淺水中發生的。
三是鯊魚吃人與時間有關。通常多數鯊害事件發生在上午11時到下午6時這段時間裡,這是人們從事水下活動和海水浴較集中的時間,但是,公認的最危險的時間是黑夜。
四是鯊魚吃人與血腥昧有關。據說,鯊魚一聞到血腥味,立刻會獸性大發,奮不顧身地沖向對方,張開血盆大口,把生人吞噬下肚。此外鯊魚吃人與性別也有關係。很大的比例(約93%以上)的襲擊是向男性的。再有,鯊魚噬人事件多發生於每年5月至8月的雨季,尤其是下過雷雨後的次日早上,鯊魚最喜噬人,因此在雷雨後切不可早泳。
曾有兩位法國海洋生物學家,身穿特製的金屬網衣服潛入水底鯊群中觀察,在長達數小時的時間內鯊魚基本上與他們和平共處,只是在他們企圖用手觸摸鯊魚叫,鯊魚才敏捷地一口咬在他們手臂上。因此有的專家認為,鯊魚一般不會主動攻擊人類,但血腥味會使鯊魚興奮並產生攻擊行為。他們還認為,鯊魚只有在嘗過人肉的滋味後,才會成為可怕的“噬人鯊”,這就像吃過人的老虎才會成為主動攻擊人類的“噬人虎”一樣。
世界紀錄
噬人鯊身長4.3-4.6米,體重一般為520-770千克。間接證據表明,一些噬人鯊的身長超過6米,比一輛皮卡車還長。(2021年金氏世界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