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營工業企業工作條例(草案)

《條例》(草案)是一九六一年九月十六日,黨中央起草的關於國營工業企業工作條例的草案。這個條例草案的目的,是要把我們領導工業企業的經驗,特別是當時近三年多的經驗,系統地加以總結,制定出一個適合我國實際情況的和能夠更好地為總路線、大躍進服務的,管理企業的規章制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營工業企業工作條例(草案)
  • 關於:國營工業企業工作條例的草案
  • 目的:把我們領導工業企業的經驗
  • 簡稱:工業七十條
  • 發布時間 :1961年9月16日
檔案全文
總 則
一、國營工業企業是社會主義的全民所有制的經濟組織。它的生產活動,服從國家的統一計畫。它的產品,由國家統一調撥。它按照國家的規定,上繳利潤和繳納稅款。國營工業企業的全民所有制,必須堅決維護,不許侵犯。
國營工業企業對職工的勞動報酬,實行各盡所能、按勞分配的社會主義原則。
國營工業企業又是獨立的生產經營單位,都有按照國家規定獨立進行經濟核算的權利。它對國家交給的固定資產和流動資金,負全部責任,沒有經過國家管理機關的批准,不能變賣或者轉讓。它有權使用國家交給的固定資產和流動資金,按照國家計畫進行生產。它有權同別的企業訂立經濟契約。它有權使用國家發給的企業獎金,來改善企業的勞動條件和職工生活。
二、國營工業企業的根本任務,是全面完成和超額完成國家計畫,增加社會產品,擴大社會主義積累。
每個企業,都必須認真執行國家規定的產品的品種、質量、數量的計畫,在適當擴大品種、不斷提高質量的基礎上增加數量。
為了全面地實現國家計畫,每個企業都必須充分依靠民眾建立各級的、各個方面的和各個環節的責任制度。克服和防止工作上的無人負責和生產上、技術上的瞎指揮現象。
每個企業,都必須嚴肅地對待國家計畫,指標不許任意修改。反對在計畫統計工作中的弄虛作假現象。
三、國營工業企業必須嚴格遵守社會主義的節約原則,認真實行經濟核算。
每個企業,都必須有計畫組織生產,精確進行計算,不斷發掘和合理利用企業內部的潛在力量,以最少的勞動消耗,取得最大的經濟效果。
每個企業,都必須積極進行技術革新,努力提高技術水平,合理改進生產方法,切實改善勞動組織,不斷提高勞動生產率。
每個企業,都必須勤儉經營,節約人力,節約勞動時間,節約物資消耗,節約非生產性開支,不斷降低成本,增加贏利。反對不計工本、不計盈虧的作法,克服和防止賠錢虧本現象。
四、統一領導、分級管理,是國家對國營工業企業的管理原則,也是國營工業企業內部的管理原則。
國家對國營工業企業的管理,一般地分為三級:(1)中央和中央局,(2)省、直轄市、自治區和大工業市,(3)專區、縣、中等工業市、直轄市的區和大工業市的區。
重要的企業,分別由中央和省、直轄市、自治區或者大工業市管理。
工業管理體制調整的權力,集中在中央。
每個企業在行政上,只能由一個行政主管機關負責管理,不能多頭領導。除了按照中央的規定或者經過企業的直接行政主管機關的同意,任何部門、任何地方、任何人員,都不許直接向企業分配任務,抽調人員、物資和資金。
國營工業企業內部的管理,一般地分為三級:(1)厂部,(2)車間或者分廠,(3)工段或者小組。
企業的主要管理權力,集中在廠級。聯合企業的主要管理權力,集中在公司。
五、在國營工業企業中,必須發揚民主,貫徹執行民眾路線,放手發動民眾,充分發揮全體工人、技術人員、職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提高他們的主人翁責任感,把實行集中管理和開展民眾運動正確地結合起來。
在國營工業企業中,計畫的制定和執行,技術的革新,先進經驗的推廣,一切規章制度的建立和執行,都必須依靠職工民眾的積極性。必須吸收廣大職工參加管理,廣泛開展生產的、政治的和學習技術、文化的民眾運動,依靠民眾、辦好企業。
每個企業,都必須認真實行職工代表大會制度。
每個企業,都必須健全工會和共青團的組織,加強它們的工作,充分發揮它們的積極作用。
六、中國共產黨在企業中的組織,是企業工作的領導核心。
在國營工業企業中,實行黨委領導下的行政管理上的廠長負責制,這是我國企業管理的根本制度。
國營工業企業中的黨委員會,對於企業的行政管理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工會工作、共青團工作,以及企業中生產的、政治的、文化的民眾運動,實行全面的統一領導。企業內的一切重大問題,必須經過黨委討論決定。
企業黨委必須領導企業的全體職工,貫徹執行黨的鼓足幹勁、力爭上遊、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貫徹執行黨的方針、政策,實行政治掛帥和物質鼓勵相結合的調動民眾積極性的原則,實行尊重科學、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的發揮民眾創造性的原則,保證勝利地全面地超額地完成國家計畫。
企業黨委必須組織企業中所有能夠學習的職工,特別是幹部,在自願的基礎上,認真地學習毛澤東同志的著作,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要不斷地教育全體職工,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水平。
第一章 計畫管理
七、每個企業,必須加強計畫管理,組織正常生產,全面完成國家統一計畫所規定的本企業的任務。
國家對企業提出計畫任務,必須充分考慮每個企業生產的內部和外部的條件。每個企業的計畫任務確定以後,國家必須從物資供應、生產協作、產品銷售等方面,給以可靠的保證。
八、為了加強整個工業生產的計畫性,保證企業生產正常的進行,為了在計畫管理工作中正確處理國家和企業的關係,在計畫方法上真正實現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結合,國家對企業必須實行“五定”,企業對國家必須實行“五保”。“五定”是國家對企業規定的生產要求,和提供的生產條件,“五保”是企業對國家必須承擔的責任。
國家對企業實行“五定”,就是:
(1)定產品方案和生產規模;
(2)定人員和機構;
(3)定主要的原料、材料、燃料、動力、工具的消耗定額和供應來源;
(4)定固定資產和流動資金;
(5)定協作關係。
企業對國家實行“五保”,就是:
(1)保證產品的品種、質量、數量;
(2)保證不超過工資總額;
(3)保證完成成本計畫,並且力求降低成本;
(4)保證完成上繳利潤;
(5)保證主要設備的使用期限。
實行“五定”、“五保”,先由上級機關和企業一起,對企業生產的內部和外部的條件,進行詳細的調查研究,共同商量,提出方案,經過逐級的綜合平衡,然後定案。
“五定”、“五保”一經確定,三年基本不變,但是每年可以按照國家年度計畫的要求調整一次。
企業對分廠、車間,車間、工段對小組、個人,也可以參照“五定”、“五保”辦法,實行幾定、幾保。
企業在“五定”範圍以內,超額完成“五保”任務的,根據多超多得的原則,按照規定的比例,在上繳利潤中提取獎勵基金。完不成“五保”任務的,不能提獎。
企業在保證完成“五保”任務的條件下,可以:
(1)精簡定員以內的人員,用工資總額的結餘部分,按照國家的規定增加職工的獎金,改善職工的生活福利。
(2)按照國家的規定,同有關的企業或者單位,調劑使用原料、材料、燃料的結餘部分,增加國家計畫規定的產品的生產,但是不能用來交換生活用品和進行基本建設。
在實行“五定”、“五保”以後,企業的技術措施費、新產品試製費、勞動保護費、零星固定資產購置費,由國家另行撥款。
九、每個企業,要在“五定”、“五保”的基礎上,根據國家的年度計畫,採取領導和民眾相結合的方法,編制本企業的生產、技術、財務計畫,提出完成和超額完成國家計畫的增產節約指標。非經上級行政主管機關的批准,任何企業,都不得挪用國家計畫內的物資,去進行國家計畫產品以外的生產和基本建設。
企業的生產、技術、財務計畫一般地應當包括以下內容:(1)產品的品種、規格、質量、數量計畫,(2)技術組織措施計畫,(3)設備維修計畫,(4)輔助生產計畫,(5)勞動、工資計畫,(6)物資、技術供應計畫,(7)運輸計畫,(8)成本計畫,(9)財務計畫。有新產品試製任務的企業,應當編制新產品試製計畫。有基本建設任務的企業,應當編制基本建設計畫。企業的各項計畫,要照顧前後左右,互相銜接。
企業生產計畫的編制,一定要從實際出發,一定要經過綜合平衡、積極可靠,並且儘可能保持必要的後備力量。
企業計畫確定以後,上級機關一般地不應當另派“專案”任務。必需另派“專案”任務的,一定要有物資保證,一定要經過國家計畫機關的批准。
企業在計畫確定以後,如果生產能力有餘,而當地又能夠供應生產所需要的各種物資,可以在保證完成國家計畫任務、不占用國家計畫分配的材料和遵守等價交換原則的前提下,承擔當地分配的力所能及的生產任務。
十、企業應當根據國家批准的企業年度計畫和各種有關的經濟契約,編制季度計畫、月度計畫和作業計畫。企業的季度計畫要報告上級行政主管機關核准。
企業應當通過季度計畫、月度計畫和作業計畫,從人員、設備、工具、原料、材料、燃料、動力、運輸以及技術資料等等方面,做好生產準備工作和生產調度工作,並且要檢查和督促生產作業計畫的執行,及時發現和解決生產中的問題,保證全廠生產能夠逐旬、逐月有節奏地進行。
十一、企業要作好統計工作,為加強企業的計畫管理提供可靠的統計資料。要定期向職工民眾公布生產的統計數字,以便民眾對生產進行監督。要按照國家規定的統計制度,定期地如實地向上級報告計畫的執行情況,報告統計資料,不許虛報謊報或者延期不報。
第二章技術管理
十二、每個企業,都必須執行國家的技術政策,加強技術管理工作。企業的全體職工,在自己的工作和生產中,都必須尊重科學技術原理,嚴格遵守各項技術管理的規章制度。
十三、總工程師在廠長或者生產副廠長的領導下,對企業的技術工作負全部責任。各個企業要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和可能條件,給總工程師配備必要的管理工藝、動力、機械、設計、試驗等工作的助手,建立和健全企業各級的技術管理機構。車間和有關技術管理的專職機構,在技術工作上,必須服從總工程師的指揮。企業中重要的技術檔案,必須由總工程師簽署。沒有條件設定總工程師的企業,技術工作要有專人負責。
企業的總工程師、工程師、技術員,都必須認真地履行自己的職責;必須深入實際,聯繫民眾,傾聽職工民眾的意見,總結工人民眾的實踐經驗,並且經常學習技術理論。企業的領導人員,必須傾聽技術人員的意見,教育全體職工,尊重技術人員的職權;必須保證技術人員進行工作所必需的條件,使技術人員能夠在他們的職權範圍內,勇於負責,發揮應有的作用。
十四、每個企業,都要加強設備管理,使設備經常處在良好狀態,能夠正常運轉。禁止用超負荷運轉等損壞設備的辦法追求高產。
企業的全體職工都要愛護設備,作好保養工作。設備歸誰使用,就由誰負責保養,實行“包機制”。不能實行“包機制”的設備,應當由專職的保養工負責保養。
精密設備、關鍵設備和精密儀表,要制定特殊的維護、保養辦法,要由專門的技術人員或者高級技工掌握。
企業要加強各種工具的管理,由專人保管,不許亂拿亂用。要保證工具齊全,並且有必要的備份。
十五、設備要按照計畫進行大修、中修和小修。檢修要保證質量,認真驗收。檢修所需要的備品、備件,要有必要的儲備。企業的領導機關,要結合生產的情況和需要,妥善地安排檢修工作和檢修時間。
企業必須配備同檢修任務相適當的機修力量,固定檢修和機修的人員,固定設備,固定材料。機修廠(車間、工段)變為製造廠的,或者變為製造為主、機修為輔的,凡是必須的,都應當改回來,實在不能改的,必須另行安排機修力量。
十六、每個企業,都要加強工藝管理工作,按照科學要求和工人實踐經驗,正確地制定工藝規程。要教育工人嚴格遵守設計圖紙和工藝規程進行操作,不許違反。對於設計圖紙和工藝規程,如果發現有不妥當的地方,任何人都有權並且有責任提出修改的意見,但在沒有作出修改決定以前。一切人都必須遵守。
企業要根據各自的特點,制定安全技術規程,定期進行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技術安全的檢查。全體職工都要嚴格遵守有關安全生產的規定,不許冒險作業。新工人必須學習安全技術規程,考試合格後,才能進入操作崗位。
十七、每個企業,都要把保證產品質量和不斷提高產品質量當成首要任務。反對片面追求產量、粗製濫造的作法。
所有產品,都要規定質量標準,都要按照質量標準進行生產。產品的質量標準,一般地要由國家或者工業管理機關制定。產品質量標準的規定,要根據實際的可能,要符合科學技術的要求,符合國家的技術政策,符合經濟、適用的原則,符合使用部門的需要。產品的質量,只許提高不許降低。
檢驗成品和半成品質量的權力,要集中到厂部。質量檢驗機構,直接歸廠長領導。要把工人自檢、互檢和專職人員檢驗結合起來,而以專職人員的檢驗為主。專職檢驗人員在進行工作的時候,要嚴肅地履行自己的職責,同時要熱情地幫助工人。
為了保證和提高產品質量,所有企業都必須認真地檢驗原料、材料、燃料的質量,檢驗備品、備件的質量。在生產過程中,必須認真地檢驗產品的每一道工序的質量。產品出廠以前,必須進行最後的質量檢驗,合格的發給合格證,不合格的不許出廠。企業應當經常徵求使用部門的意見,不斷地改進產品質量。
由於檢查不嚴而出廠的不合格產品,使用部門有權退回原生產單位修理、改制,或者按質降價。
有些企業,應當由有關部門派人駐廠,負責產品驗收,對於不合格的產品,有權拒絕收貨。
十八、每個企業,都必須完成國家所規定的品種、規格計畫,不能不顧國家計畫,不顧社會需要,只生產產值高的、噸位大的、技術差的或者費工小的品種。社會需要的品種,被盲目擠掉了的,應當立即恢復生產。有些品種,確實需要淘汰的,應當經過上級行政主管機關的批准。
企業要按照國家計畫,加強新產品的試製工作,增加產品品種。新產品的試製和生產,一般地應當遵守如下程式:(1)研究、試驗,(2)設計,(3)試製、鑑定、定型,(4)小批生產、成批生產。新產品的研究、試驗和設計工作,可以交叉地進行,但是不許採取邊設計、邊生產、邊推廣的錯誤作法。
對於同本企業有關的外國新產品,要收集資料進行系統的研究。按照外國設計生產新產品,一般地要先仿製,只在確實有把握的條件下,才可以修改原來的設計。
為了增加產品品種,企業要根據可能的條件,加強產品設計機構,建立試製車間或者試製工段。
十九、企業要密切結合生產,經常地充分地發動民眾,提合理化建議,進行技術革新的工作:改進工藝程式,改進技術操作,改進設備、工具,改進原料、材料、燃料的利用方法,改進產品設計;同時,根據可能的條件,逐步地實現生產、運輸設備的半機械化、機械化、半自動化、自動化。
對於民眾的一切創造發明,必須給以熱情的鼓勵和積極的支持。重要的技術革新的項目,一定要經過反覆試驗和科學鑑定。要先典型試驗,總結經驗,在確有把握以後,才可以根據條件和需要,在小範圍內試行,逐步過渡到普遍推廣。反對不經試驗、不顧條件、盲目推行。
重要的技術革新活動,都要正確地執行領導幹部、技術人員和工人民眾相結合的辦法,要尊重技術人員的有科學根據的意見,要尊重工人民眾的實際經驗。
有條件的企業,都要根據生產的需要,加強生產技術的試驗和研究工作,建立強有力的中心試驗室。
有條件的企業,可以根據國家的規劃,組織技術力量,進行科學研究工作。
企業要建立和加強技術檔案、技術資料的管理工作。
第三章 勞動管理
二十、每個企業,都必須從做好定員工作,改善勞動組織,提高職工的思想覺悟、技術熟練程度和業務水平,加強勞動保護等方面,來不斷地提高勞動生產率,用更少的勞動時間,生產質量更好、數量更多的產品。
二十一、企業必須根據自己的生產條件,按照國家確定的生產規模,生產任務和勞動定額,認真進行定員工作,堅決消除人浮於事、效率低下的浪費現象。在規定的編制以內,補充新的職工,由勞動部門統一調配,不許私自招工。
企業的定員,包括長期職工、臨時職工和學徒。凡是臨時性的工作,都應當用臨時職工,由企業和他們訂立有期限的書面契約,契約期滿即解除工作,或者根據需要另訂契約。對於季節性生產企業的多數職工,也應當採取契約制度,實行有生產任務就來廠生產、沒有生產任務就離廠回家的辦法。
短期輪訓的在職職工,包括在企業定員之內,由企業具體安排。
新建和擴建的企業,要根據生產能力逐步增加的實際情況,規定每個時期職工的人數,切實防止用人過早、過多的浪費現象。
下列各方面的人員不列入企業的編制,不由企業支付工資,分別採取不同辦法妥善處理。
(1)企業的“衛星工廠”,為企業進行農、副產品生產的單位,不宜於由企業經營的生活服務單位,都實行獨立經濟核算。
(2)長期離開工廠參加農業勞動或者其他勞動的人員,由使用單位支付勞動報酬;為擴大生產而培訓的人員,由國家另立編制,統一安排;喪失勞動能力的老、弱、病、殘人員,按照勞動保險條例的規定辦理。
(3)企業已經舉辦的國小和中學,連同房屋、設備,交給當地政府管理,所需經費由企業照舊撥付。
二十二、企業要根據設備的生產、技術要求,合理地配備人員。
企業要適當增加生產工人和技術人員的比重,努力降低行政管理人員和服務人員的比重。
嚴格執行考勤制度,提高職工出勤率。教育職工嚴格遵守勞動紀律,不要曠工,不要遲到早退。每個職工要做夠規定的勞動時間。
對於經常曠工、破壞勞動紀律的職工,應當給以紀律處分;情節嚴重、屢教不改的,企業有權開除。
二十三、企業應當根據生產的需要和技術的狀況,有計畫地舉辦業餘文化、技術學校,開辦短期技術訓練班,組織師傅帶徒弟,舉行技術操作示範表演,派人到有關先進工廠實習,來不斷地提高職工的技術水平。
二十四、企業必須實行安全生產制度,認真做好勞動保護工作,改善勞動防護設施,教育工人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切實避免工傷事故。
做好勞動保護用品的供應、分配和管理工作。對於高溫、高空、井下作業和有害身體健康的工種的工人,在勞動保護方面應當享受的各項待遇,必須切實保證;需要定期輪換工作的職工,必須按期輪換。
在車間內外、廠區內外要經常保持整齊、清潔、衛生。
切實保護職工的健康,定期進行健康檢查,逐步減少、努力消滅職工中的職業病。
認真實行勞逸結合,不許隨便加班加點。要堅決精簡會議,取消不必要的業餘集體活動,使職工有足夠的睡眠、休息、學習、娛樂和從事家務活動的時間。
企業中職工的黨、團、工會的會議和社會活動,以及統一規定的政治學習,都應當利用業餘時間進行,在通常的情況下,每周不得超過四小時。其餘的業餘時間,都應當由職工自己支配。業餘的文化、技術學習,完全由職工自願參加。職工必須參加的集體活動,儘可能不要安排在星期六晚上和星期日。
分配女工的工作,要切實照顧女工的生理特點,不適宜由女工做的工作,不要讓女工去做。要特別注意女工在經期、孕期、產期、哺乳期的勞動保護。
第四章 工資、獎勵、生活福利
二十五、國營工業企業的工資、獎勵制度,必須體現按勞分配的原則,克服平均主義。
工人、技術人員、一般職員的勞動報酬的多少,應當按照本人技術業務的熟練程度和勞動的數量質量來決定,不應當按照其他標準。
二十六、工人的工資形式,凡是需要實行計時工資制的,就應當實行計時工資制;凡是需要和可能實行計件工資制的,就應當實行計件工資制;目的是為了提高勞動生產率。技術人員和職員,實行計時工資制。
計時工資制包括標準工資加獎金。實行計時工資制的單位,要按照職工超額完成任務的情況,合理地評定和分配獎金,不許平均分配。
計件工資制分個人計件和集體計件(包活)兩種。實行計件工資制的單位;要做好定額工作,要特別注意提高產品質量和節省原料、材料、工具。
二十七、實行計時工資制的職工,在完成產量、質量、節約等指標以後,發給綜合獎。
實行必要的單項獎。單項獎的項目,由企業根據生產特點和每個時期的實際情況規定,但是,不宜過多。不論實行計時工資制或者計件工資制的工人,都可以按照規定的條件獲得單項獎。
工人、技術人員和職員,凡有新的創造發明,經過試驗、鑑定,證明確有成效的,應當按照對國家貢獻的大小,分別給以獎勵。防止和消滅重大事故,使國家財產免受損失或者少受損失的,應當給以獎勵。
企業在全面完成和超額完成計畫以後,所有幹部,都可以得獎。獎金的多少,按照每個人的工作成績來評定。企業主要領導幹部的獎金,不得超過本企業熟練工人所得獎金的最高數額。
集體計獎的單位,獎金不應當平均分配,也不應當按工資等級分配,應當按照各人實現得獎條件的情況分配。小組、工段沒有完成任務,而個人完成和超額完成任務或者定額的,應當按照規定發獎。
職工的獎金,每月評定一次。工人按月發獎,技術人員和職員按季發獎。
二十八、實行計時工資制和計件工資制,都要有合理的勞動定額。勞動定額,一般地應當每年修改一次;生產條件發生了變化,可以即時修改。
由於企業管理不善或者生產條件變壞而使工人不能完成定額的,要保證工人標準工資的收入。
企業暫時停工或者部分停工的時候,按照國家規定的標準發給工資。
由於本人勞動態度不好而達不到定額的,應當按照完成定額的多少,發給工資。曠工的,應當按照規定扣發工資。
二十九、職工級別的調整,每年進行一次。每年升級的職工,一般地可以占企業職工總數的百分之二十至二十五。
學徒工、見習的技術員和職員,都要按照規定轉正和定級。
企業應當定期地對技術人員進行考核,應當提升的就提升。技術人員的職別(總工程師、副總工程師、工程師、技術員、見習技術員)的確定和提升,要根據他們的工作任務、工作質量和技術水平。對其中優秀的,應當不受資歷、學歷的限制。職員也應當按照上述原則辦理。
職工轉正、定級和升級,都要經過考核和民主評議。
年老體衰的職工,符合退休、退職條件的,一般地應當退休、退職。從事重體力勞動和有害健康的勞動的職工,沒有達到退休年齡,但是不能繼續從事原來的勞動的,可以調做輕便的工作,除按照新工作崗位發給工資外酌加補貼。
三十、對於達到本工種最高技術等級、工齡在十年以上的工人,對於沒有達到本工種最高技術等級、工齡在十五年以上的工人,對於工齡在十五年以上的技術人員和職員,實行工齡津貼制度。
對於有特殊技術的高級技工和技術人員,對於業務特別熟練的職員,可以發給特別津貼。
師傅帶徒弟,要按照規定發給津貼。
三十一、企業的領導人員,必須經常關心職工的生活,切實注意做好生活福利工作,熱心幫助職工解決生活上的困難問題,
職工是否參加食堂,完全由職工自己決定。職工食堂必須辦好,要由加入食堂的職工選舉代表組成一伙食委員會,對食堂實行民主管理和監督,保證職工吃夠應得的口糧和副食品,嚴格防止貪污、浪費、盜竊。職工節約的糧食,全部歸自己。
組織職工家屬,利用住宅周圍的空閒土地,種植蔬菜,飼養家禽、家畜,所有收入都歸個人所有。
根據需要和可能,有計畫地修建職工宿舍。在人員精減以後,可以對職工宿舍進行合理調劑。要加強職工宿舍的修繕和管理工作。
職工自建的房屋,永遠歸職工個人所有。
按照規定,認真保證職工的探親假。
加強職工疾病的預防和治療工作。積極改善職工個人的、家庭的和食堂的衛生條件。職工有病,應當及時治療。
對於生活困難的職工,經過民眾評議和企業工會批准,給以適當的補助。
積極辦好企業的哺乳室、託兒所、衛生所、澡堂、理髮室和文化娛樂等集體福利事業。
凡是合乎條件的企業,都要按照勞動保險條例的規定,做好勞動保險工作。
第五章 經濟核算和財務管理
三十二、每個企業,都必須實行全面的經濟核算。凡是產品方案和生產規模的確定,技術措施和生產方法的制訂,綜合利用和多種經營的安排,以及一切生產、技術、財務活動,都要保證質量,講究經濟效果,都要真正地體現多快好省的根本要求。
每個企業,都必須遵守國家財政制度,必須經常教育全體職工,愛護國家財產,同貪污、浪費、盜竊國家財產和一切違反國家財政制度的行為作鬥爭。
三十三、企業必須編製成本計畫,加強定額管理,不斷地降低產品成本。
企業的成本計畫,要交給民眾討論。降低成本的指標,要落實到車間、工段、小組,有的還要落實到個人。
企業要根據已經達到的水平,制定平均先進的技術經濟定額。定額的制定和修改,要經過民眾討論。主要定額,要經過上級行政主管機關批准。定額主要有:(1)勞動定額,(2)原料、材料、燃料、動力、運輸力的消耗定額,(3)設備利用、工具消耗定額,(4)管理費用定額。
為了加強定額管理,要有必需的計量工具,要做好能夠準確反映生產實際情況的原始記錄。
企業必須嚴格執行主管機關關於成本開支範圍的規定。一切不屬生產成本開支的費用,不許列入成本。
三十四、企業必須加強對原料、材料、燃料、動力、運輸力的管理,建立和健全領料、退料制度和物資保管制度,改進倉庫工作,切實防止物資的損耗變質。
企業必須合理利用和嚴格節約原料、材料、燃料,不許大材小用,優材劣用。能夠回收利用的物資,要實行退舊領新制度。要合理利用廢料。使用新的材料,採用代用材料,都必須經過反覆試驗和科學鑑定,重要的要經過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批准。
三十五、企業必須加強資金的管理,嚴格按照主管部門核定的流動資金定額,節約地使用資金,加速資金的周轉。
企業應當根據生產周期的長短,規定原料、材料、燃料和半成品的合理儲備量,定期盤點物資,定期審核資金的使用情況。不許超過必須的儲備量積壓物資,不許超過定額占用資金。
企業的流動資金只能用於生產周轉和商品流通的需要,不能用於基本建設和其他財政性開支。企業的流動資金和基本建設投資必須嚴格劃清,分別管理,分別使用,不得挪用。
企業之間,不準以產品和原料、材料進行交易。
三十六、每個企業,都要努力增加社會主義積累。企業應當上繳的利潤和稅金,必須及時上繳,不準拖欠、占用。經過國家批准的在一定時期內需要補貼的企業,必須精打細算,力求減少補貼,並且儘早地變為贏利的企業。
企業對外的現金往來、物資供銷、債權債務的結算,都由厂部負責辦理。車間、工段、小組,不得自行對外發生經濟往來。
三十七、企業的厂部、車間、小組三級都要實行經濟核算,建立和健全經濟活動分析制度。
企業必須發動民眾,認真作好經濟活動分析。通過分析對比,挖掘潛力,提出措施,促進生產,降低成本。
三十八、企業必須嚴格按照國家規定的工業產品出廠價格,出售產品。國家指定由企業自訂的產品價格,要經過主管部門報請國家計畫機關批准。企業不執行規定的出廠價格的,使用部門有權拒付貨款的抬價部分。
新產品的出廠價格,必須由上級主管部門審查批准,規定執行期限,到期以後,重新審訂。
企業生產的不合格的但是可以使用的產品,應當按質降價,由國家有關部門統一收購,不許自銷。
三十九、企業必須建立財產的保管和使用制度,管好用好國家財產。
企業要有詳細的財產目錄。基本建設工程在交付使用以後,要立即列入財產目錄。企業財產的增減、轉移,一定要按照規定程式辦理。非經主管機關的批准,企業不得擅自處理。企業的財產,至少每年清查一次;清查以後,發現多餘或者虧損的情形,都要報告上級主管機關審查處理。
四十、企業的財務機構,必須單獨設定。車間也要設定財務機構或者專職人員。
有條件的企業,設定總會計師,在廠長領導下負責計算和審查本企業一切技術措施和生產經營的經濟效果,設計和審查企業的財務、會計事項,監督本企業執行財務制度和財政紀律。企業對外提供的一切會計報表,必須經過廠長和總會計師共同簽署。沒有條件設定總會計師的企業,財務會計工作要有專人負責。
車間的財務會計負責人,由廠長直接任免。企業的總會計師和其他財務會計負責人,由上一級行政主管機關直接任免。
對於一切不合制度、不合手續的開支,財務會計人員有權拒絕支付和報銷。如果發生爭論,應當報告廠長和總會計師決定,或者由廠長提交廠務會議討論決定。對於違反財政紀律的行為,財務會計人員有權越級上告。
四十一、為了促進企業的經濟核算,上級管理部門應當正確地制定計畫,做好物資供銷工作。由於企業的上級機關變更計畫而造成的損失,由上級機關負責。由於物資不能按照契約供應而造成的損失,由供應單位負責。由於運輸、收購部門不按照契約辦事而造成的損失,由運輸、收購單位負責。
企業在正常條件下,由於經營管理不善而發生虧本賠錢、設備損壞、財產損失等情況,應當給有關人員以批評教育;嚴重失職的和屢教不改的,應當給以處分。
第六章 協 作
四十二、每個企業,都必須根據國家規定的任務和本企業的具體情況,提出自己需要的協作要求,提出自己能夠承擔的協作任務,分別同有關企業、有關單位建立協作關係。
原有的協作關係已經中斷而需要恢復的,要儘可能迅速恢復。不能恢復的協作關係,要另行安排。原來沒有協作關係的,要迅速建立。
企業在協作關係建立以後,必須按照契約的規定,切實保證完成自己承擔的對別的企業的協作任務,不能採取不負責任的態度。
四十三、企業要通過各種形式,有計畫地組織協作,實行物資的定點供應。凡是企業和企業間能夠和需要直接聯繫的,都要直接建立協作關係;不能夠直接聯繫的,可以按行業把有關的工廠組成生產性的專業公司(如通用機械公司、儀表公司等等),可以按專業產品組成銷售公司(如五金公司、化工原料公司等等)或者購銷站,由它們分別負責組織產品的生產和供應。
四十四、凡是需要和能夠固定的協作關係,都必須固定下來。固定協作關係,要分級安排:屬於省、市、自治區範圍以內的,由省、市、自治區安排;屬於大區範圍以內的,由大區安排;屬於大區之間的,由中央有關部門安排。在安排企業之間的協作任務的時候,必須遵守先全國、後地方的原則。
重要生產資料的固定協作任務,都要納入各級計畫。
組織協作的主管機關,是各級經濟委員會。
四十五、在地區經濟分工的基礎上,應當組織地區之間的生產協作。凡是全國需要的產品,各地區必須按照國家計畫,首先完成和超額完成生產和外調的任務。生產這類產品的企業,已經停辦了的,或者轉產其他產品的,都必須按照國家計畫的要求,迅速恢復生產。
四十六、協作雙方必須簽訂經濟契約,具體規定產品的品種、規格、質量、數量、價格和交貨期限,具體規定雙方承擔的義務。
經濟契約具有法律效力,必須嚴格執行,不準單方面廢除。不執行契約的,要負經濟上的賠償責任。
企業之間、部門之間有關經濟契約的糾紛,由各級經濟委員會設定專門機構裁決和處理。
四十七、國營工業企業和城市人民公社企業之間的協作關係,要嚴格實行雙方自願、等價交換的原則。不許國營工業企業平調城市人民公社企業的物資和勞動力,或者把城市人民公社企業變為自己的“衛星工廠”,也不許城市人民公社企業平調國營工業企業的物資和勞動力。
國營工業企業和農村人民公社的經濟關係,也應當按照上述原則辦理。
第七章 責任制度
四十八、每個企業,都要根據本企業的特點,總結已有的經驗,經過民眾充分討論,建立和健全厂部、車間、工段、小組各級的行政領導責任制,建立和健全生產、技術、勞動、供銷、運輸、財務、生活、人事等專職機構和專職人員的責任制,建立和健全每個工人的崗位責任制。
從厂部到生產小組,直到每一個人,都要有明確的分工,有明確的職責。要使每一件事情,每一台設備,每一種工具,每一份材料,每一個產品,都有專人負責。必須提高每個職工的自覺性和責任感,同各種無人負責、秩序混亂的現象進行堅決鬥爭。
四十九、每個企業,都應當在黨委領導下建立以廠長為首的全廠統一的生產行政指揮系統,集中領導企業的生產、技術、財務等活動,保證全廠生產有秩序地進行。不要隨便組織各種各樣的指揮部、辦公室,不要採取“分片包乾”的辦法,以免削弱、破壞這種統一的指揮系統,打亂正常的生產秩序。
企業行政工作的指揮中心是厂部。凡是計畫的制定,生產的調度,財務的管理,產品的設計,質量的檢驗和廠以下各車間之間的人員、材料、設備的調動等,都由厂部負責。
在廠長的領導下,各個副廠長、總工程師、總會計師都要有明確的分工,分別負責企業的生產、技術、勞動、供銷、運輸、財務、生後、人事等工作。要建立和健全必要的科室等專職機構,分別在廠長、副廠長、總工程師、總會計師的領導下進行工作。
企業要建立強有力的生產調度機構,由生產副廠長領導。以厂部的生產調度機構為中心,組成全廠的生產調度網。
廠長要定期召開由副廠長、總工程師、總會計師和其他有關人員參加的廠務會議,集體討論和研究行政工作中的重大問題,具體安排和解決日常工作問題。
五十、在厂部的統一領導下,車間、工段和小組,厂部的專職機構,都在各自的職責範圍內,負責管理工作。
車間、工段、小組的生產、技術等工作,分別由車間主任、工段長、小組長負責。專職機構的行政工作,由科長、室主任負責。
企業的各級行政組織和專職機構,企業的全體職工,都要認真貫徹執行厂部的指示和命令。車間、工段、小組,在業務上,要接受厂部有關專職機構的指導。
企業中的各級行政副職,都歸正職領導。
五十一、企業中主要的責任制,應當通過規章制度明確地規定出來。企業要建立以下各個方面的制度:
有關計畫管理的制度;
有關技術管理、質量檢查、安全生產和事故分析報告的制度;
有關勞動、工資的制度;
有關物資供應、產品銷售的制度;
有關經濟核算和財務管理的制度;
有關獎懲的制度。
企業要同各項管理制度和責任制度相適應,經過民眾討論,制定有關的規程和條例。規程、條例應當簡明扼要、切實可行,不要繁瑣。規程、條例中規定的辦事手續,應當力求簡化;表報、檔案,應當儘量減少,不要泛濫成災。
新建的企業,應當參照同類老企業的經驗,結合本企業的情況,迅速地認真地把各種必要的責任制和規章制度建立和健全起來。
五十二、企業的領導幹部和全體職工,都必須明確了解自己的職責,嚴格遵守規章制度。
每個企業,都必須教育職工,自覺地遵守規章制度,互相幫助、互相監督。
每個企業,都應當自上而下地和自下而上地加強監察工作,認真檢查各種責任制和各方面的規章制度的執行情況。對於不負責任、違反規章制度而造成損失的,應當根據情節的輕重和損失的大小,給以不同的處分,直至提請法院給以刑事處分。
五十三、企業的規章制度,應當有一定的穩定性,不能隨意修改和廢除。
對於某些確實限制了民眾積極性提高、阻礙了生產力發展的規章制度,應當修改或者廢除。但是,必須採取嚴肅態度和慎重步驟,必須經過民眾充分討論和典型試驗。對需要修改的規章制度應當進行具體分析,保存其中合理的部分,去掉不合理的部分。在經驗還不成熟、新的規章制度還沒有定出以前,原有的規章制度,應當繼續執行,不應當匆忙地輕率地加以廢除。擬訂新的規章制度,也必須經過民眾充分討論,先在小範圍內試行,在取得實際效果以後,才能夠在全廠範圍內普遍推廣。
原有規章制度的修改、廢除,新規章制度的建立,應當由厂部統一負責,重要的必須報請上級行政主管機關批准。
第八章 黨委領導下的廠長負責制
五十四、企業的生產行政上,實行黨委領導下的廠長負責制,實行集體領導和個人負責相結合的制度。企業黨委對於生產行政工作的領導責任是:
(1)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保證全面完成和超額完成國家計畫,保證實現上級行政主管機關布置的任務。
(2)討論和決定企業工作中的各項重大問題。
(3)檢查和監督各級行政領導人員對國家計畫、上級指示、企業黨委決定的執行。
在企業黨委的領導下,企業生產行政工作的指揮,由廠長負責。
五十五、企業生產行政中的下列重大問題,必須由企業黨委討論和決定。(1)企業的年度計畫、季度計畫、月度計畫和實現計畫的主要措施,(2)企業的擴建、改建和綜合利用、多種經營的方案,(3)生產、技術、供銷、運輸、財務方面的重大問題,(4)勞動、工資、獎勵、生活福利方面的重大問題,(5)重要的規章制度的建立、修改和廢除,(6)企業主要機構的調整,(7)車間、科室以上行政幹部和工程師以上技術幹部的任免、獎懲,職工的開除,(8)企業獎勵基金的使用,(9)企業工作中的其他重大問題。
企業黨委無權改變國家計畫。企業黨委的決定,不能同中央決定、指示和企業上級行政主管機關布置的任務和下達的指示相牴觸。
企業黨委對生產、技術、財務、生活等重大問題作出決定以後,應當由廠長下達,並且由廠長負責組織執行。
五十六、企業黨委應當積極支持以廠長為首的全廠統一的行政指揮系統行使職權,應當認真維護各級的和各方面的責任制。
五十七、車間、工段和專職機構的黨總支委員會、支部委員會的主要任務,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和黨的建設工作,團結全體工人、技術人員和職員,貫徹執行企業黨委員會的決議,貫徹執行厂部的指示、命令。如果對上級行政的決議、指示、命令有不同意見,應當請示企業黨委員會處理,不能自行決定。
車間、工段黨總支委員會、支部委員會,對本單位生產行政工作的完成,起保證和監督作用。在車間、工段,不應當實行黨總支委員會、支部委員會領導下的車間主任、工段長負責制。
專職機構的黨支部委員會的作用,相當於機關黨支部委員會的作用。在專職機構中,不應當實行黨支部委員會領導下的科長、室主任負責制。
第九章 工會和職工代表大會
五十八、每個企業,都必須加強工會工作。企業中工會的主要任務是:發動和組織職工積極生產,提高職工的思想政治覺悟和文化技術水平,及時反映職工的意見和要求,維護職工的民主權利,改善職工的生活福利。應當使工會真正成為黨在企業中聯繫民眾的有力助手,真正成為吸引全體職工參加企業管理的民眾組織,真正成為共產主義的學校。
五十九、企業中的工會組織,應當在黨委的領導下,協同行政,努力做好以下工作:
(1)發揮全體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開展社會主義勞動競賽,總結和推廣先進經驗,全面完成和超額完成生產任務。
(2)教育全體職工加強組織性和紀律性,模範地執行國家的政策、法令和企業的規章制度,自覺地遵守勞動紀律,愛護機器設備和一切公共財物。
(3)教育全體職工發揮階級友愛,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加強青年工人和老工人之間的團結,加強工人、技術人員、職員之間的團結。
(4)時刻關心職工的生活福利,正確執行工資政策和獎勵制度,執行國家的勞動保護法令和勞動保險條例,依靠民眾,認真辦好管好食堂、宿舍、澡堂、託兒所、衛生所等等集體福利事業,並且做好睏難補助工作,組織職工開展互相活動,切實解決職工生活中的具體困難。
(5)組織職工的業餘文化、技術學習,開展職工的文化、娛樂、體育活動。
(6)配合當地政府,深入地具體地進行職工家屬的思想教育工作,使他們熱愛勞動,關心集體,團結互助,勤儉持家。
企業中的各級工會組織,要定期向會員報告工作,公布賬目,聽取會員的意見,接受會員民眾的批評。
六十、企業的職工代表大會制,是吸收廣大職工民眾參加企業管理和監督行政的重要制度。
企業各級的職工代表大會和職工大會,要討論和解決企業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問題,要討論和解決職工民眾最關心的問題,要保證大會決議的實行,切實避免形式主義。
企業各級的職工代表大會和職工大會,有權對企業的任何領導人員提出批評,有權向上級建議處分、撤換某些嚴重失職、作風惡劣的領導人員,並且有權越級控告。
職工代表大會的代表,實行常任制,每年改選一次。企業的職工代表大會,每年至少開會四次。在代表大會閉會期間,要按照生產單位或者工作單位組織代表小組,經常反映職工民眾的意見,督促和檢查大會決議的執行。
企業各級的職工代表大會和職工大會,必須按期由工會召開,不能以幹部擴大會議代替。職工代表大會在閉會期間,日常工作由工會主持。
六十一、工人參加生產小組的日常管理,是工人參加企業管理的一個重要內容。厂部和車間的專職機構,應當為工人參加小組管理工作創造各種條件,加強對他們的業務指導。企業應當總結工人參加生產小組管理的經驗,逐步形成制度。
第十章 黨的工作
六十二、企業黨組織是中國共產黨在企業中的基層組織,在當地黨委領導下,企業黨委員會是企業中一切工作的領導核心。
企業中黨的主要領導權力,應當集中在企業黨委員會。
企業中的各級黨組織,都應當遵守黨章的規定,健全黨的生活,加強黨的思想建設和組織建設。
充分發揮黨支部的堡壘作用和黨員的模範作用。要定期召開黨的小組會和支部大會,加強黨員對黨的政策的學習和黨章的學習,檢查黨員在民眾中間的工作,進行批評和自我批評。每個黨員,都應當宣傳黨的主張,貫徹執行黨的指示,遵守黨的決議,出色地完成任務,用自己的模範行動影響民眾和帶動民眾。
企業黨委員會要緊縮編制,儘可能減少脫產的工作人員。企業黨委的書記不宜過多。
六十三、企業中黨的各級委員會,應當定期開會,不應當以“一攬子會”、“碰頭會”代替。黨委會在開會的時候,應當使每個人自由發表意見,不允許壓制不同的意見。黨委會在決定問題的時候,必須嚴格遵守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不能由個人決定。在黨委會作出決定以後,黨委會的任何成員必須堅決執行,但是,應當允許人保留不同的意見。黨委會對成熟的問題要及時作出決議,對不成熟的問題要深入調查研究,反覆交換意見,不要輕率決定。
六十四、政治是統帥,是靈魂。企業黨委應當把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重要地位。
企業中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務,是提高職工的政治覺悟和生產積極性,更好地完成企業的生產計畫。政治工作要深入細緻,生動活潑,要克服和防止形式主義和簡單化。
要把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貫徹按勞分配原則結合起來,提高職工民眾的生產積極性。
各級黨組織要經常了解職工民眾的思想狀況,具體解決職工民眾的思想問題。在企業中,對不同的人要具體地進行工作。
對老工人,要教育他們發揚工人階級的優良傳統,發揮他們在生產中的骨幹作用,要關心他們在政治、工作、學習、生活等方面的要求。歧視老工人,是錯誤的。
對新工人,要加強階級教育和組織性、紀律性教育。
對女工,要經常關心她們在政治思想、生產技術、文化學習方面的進步,幫助她們解決特殊的困難。
技術人員和職員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要對他們加強政治教育,鼓勵他們學習政治,學習技術、業務,鼓勵他們同工人民眾密切結合,並且給他們一定的條件,使他們向又紅又專的目標努力。不能把鑽研技術、鑽研業務看作是“走白專道路”。
區別職工的先進和落後,既要看職工本人政治覺悟的高低,又要看完成生產任務和工作任務的好壞。不能把那些埋頭苦幹、參加社會活動少的人當作落後分子。對先進的人要經常教育,使他們發揚優點,克服缺點,防止自滿,不斷進步;對一時落後的人要耐心幫助,不要歧視。
對於那些僅僅對黨的方針、政策不夠了解、有點懷疑的人,以及對企業黨委的決定有不同意見的人,不能一律當作落後分子,更不能亂扣帽子。
六十五、企業中的政治工作,要有專門機構負責。在設立了政治部的企業中,由政治部負責;在不設立政治部的企業中,由黨委的工作部門負責。
企業中的政治部,是企業黨委的工作機關,負責企業中黨的思想建設和組織建設工作。它受黨委的委託,領導工會、共青團的工作。
企業中的政治部,由原來企業黨委的工作機構組成,不許擴大編制。
六十六、企業黨委必須加強對工會、共青團的領導,使它們真正發揮黨聯繫民眾的紐帶作用。
共青團應當努力做好團的建設工作,成為黨的有力助手。共青團組織要加強對青年職工的思想教育,發揮他們的積極性和勇於進取的精神,同時要教育團員和青年尊敬老工人,向老工人學習,尊敬師傅,搞好師徒關係。共青團組織要協助行政和工會,開展文化、娛樂、體育活動。
六十七、企業中的各級黨組織,必須教育黨員。經常注意加強同非黨民眾的團結。
每個黨員,都要以平等的態度對待非黨民眾,虛心地同他們商量問題,善於同他們共事,在政治上關心他們的進步,在生活上關心他們的困難。
每個黨員,都要執行黨中央關於團結技術人員的政策,同非黨技術人員親密合作。
每個黨員,對於所在單位的行政、技術領導人員,不管是不是黨員,都應當尊重他們的職權,服從他們的領導。
六十八、企業黨委要教育全體幹部,認真執行“黨政幹部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三大紀律是:(一)如實反映情況。(二)正確執行黨的政策。(三)實行民主集中制。
八項注意是:(一)參加勞動。(二)以平等的態度對人。(三)辦事公道。(四)不特殊化。(五)工作要同民眾商量。(六)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七)按照實際情況辦事。(八)提高政治水平。
六十九、企業黨委必須教育全體黨員和全體幹部,貫徹執行民眾路線,使企業的生產運動、政治運動、文化運動都成為民眾自覺的運動。
企業的領導幹部,必須深入民眾,經常到車間去、工段去、小組去,到職工宿舍去,到職工食堂去,同職工民眾交朋友、談心,了解民眾的要求,解決民眾的困難,遇事同民眾商量。
企業中的全體幹部,都必須堅持民主作風,反對強迫命令。不許壓制民主,不許打擊報復。嚴禁用非法的辦法處罰職工。
企業的領導幹部,都必須堅持實事求是的作風,凡是規定任務,提出指標,採取措施,決定問題,都要從實際出發,進行精確計算,尊重科學技術。
企業中生產上和技術上的重大問題,應當採取領導幹部、技術人員和工人民眾相結合的辦法解決。
企業黨委的主要領導幹部,應當用主要精力和大部分時間進行調查研究工作,努力發現企業管理工作中的關鍵性問題,認真研究解決的辦法,提交黨委會討論和決定。
企業黨委要經常注意改進工作方法。黨、工會、共青團的各級組織,都要切實精簡會議和檔案、表報。黨、工會、共青團的活動,一般地不應當占用每周四小時以外的由職工自己支配的業餘時間。
七十、企業黨委必須組織全體幹部,認真地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關於社會主義建設的理論,學習毛澤東同志闡明的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理論和實踐問題,學習黨的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和方針、政策,並且認真地學習經濟業務,鑽研科學技術,使廣大幹部又紅又專,成為通曉本身工作的內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