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地理名詞)

南方(地理名詞)

南方,指秦嶺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東的地區,常特指位於一特定的或暗示的方位點以南的地區。在我國,“南方地區”一般指秦嶺-淮河一線以南的廣大地區。

南方面積約占全國陸域面積的25%,人口約占全國的52%。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方
  • 外文名:South
  • 拼音:nán fāng
  • 注音:ㄋㄢˊ ㄈㄤ
  • 釋義:南面、南邊,即和北方相對應
  • 出處:《左傳.昭公十九年》 
詞語概念,基本解釋,引證解釋,地理名詞,

詞語概念

同義詞】南邊
反義詞】北方 北邊

基本解釋

1、[South] 位於一特定的或暗示的方位點以南的地區或國家(在我國多指秦嶺—淮河以南的地區)
秦嶺—淮河一線秦嶺—淮河一線
今南方(川之西南、滇之北部)已定。——諸葛亮《出師表》
2、南面,南邊,和北方相對應的地方。表示方位。若人們朝太陽升起的方向站立,南就在人們的右方。

引證解釋

1.南面,南邊。表示方位。
《易·說卦》:“離也者,明也,萬物皆相見,南方之卦也。”高亨註:“《說卦》又以八卦配八方,離為南方,故曰‘南方之卦’也。”
儀禮·覲禮》:“方明者,木也,方四尺,設六色:東方青,南方赤,西方白,北方黑,上玄,下黃。”
山海經·海外北經》:“台在其東,台四方,隅有一蛇,虎色,首沖南方。”
2.泛指南部地區,指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
左傳·昭公十九年》:“若大城城父,而寘大子焉,以通北方,王收南方,是得天下也。”
後漢書·楊終傳》:“且南方暑濕,障毒互生。”
《新五代史·雜傳·安從進》:“自范延光反鄴,從進已畜異志,恃江為險,招集亡命,益置軍兵。南方貢輸道出襄陽者,多擅留之。”
陶成章《浙案記略》:“凡屬長江以南,俱屬南部,稱曰南方。”
丁玲《韋護》第一章三:“那南方人的北京腔,又柔和,又躍動。”

地理名詞

中國的南方
根據不同的情景,關於中國的“南方”概念亦存在差異:
(1)自然地理概念中的南方,指中國東部季風區的南部,主要是秦嶺-淮河一線以南,東臨東海,南臨南海,大陸海岸線長度約占全國的2/3以上。包括江蘇大部、安徽大部、浙江、上海、湖北、湖南、江西、福建、雲南大部、貴州、四川東部、重慶、陝西南部、廣西、廣東、香港、澳門、海南、台灣、甘肅最南端、河南最南端,面積約占全國的25%,人口約占全國的55%,其中漢族占主體。
中國地理分區示意圖中國地理分區示意圖
以秦嶺-淮河一線作為“南方”的北界是學術界普遍接受的觀點。1908年,原中國地學會首任會長張相文從自然地理分區等角度出發,在其所著的《新撰地文學》中首次提出“北嶺淮水”為我國的“南北分界線”。當時,與南嶺相對應的北嶺,即是秦嶺。當代學者多認為,“秦嶺—淮河”不單純是“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而是“中國南北地理氣候分界帶”(簡稱“中國南北分界帶”)。
(2)在中國,人文意義上的南方地區常指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特別是六南方言區,如上海,安徽,江蘇,浙江,福建,廣東,海南,台灣,江西等。
(3)行政區劃概念中的南方,大致包括西南東南中南港澳台地區,即江蘇安徽浙江上海湖北湖南江西福建雲南貴州四川重慶廣西廣東海南香港澳門台灣
(4)按南北方位二分法的中國南方:按南北二分法中國可以從大體上分為中國南方地區(含青藏地區)和中國北方地區(含西北地區)兩部分,一般以崑崙山-秦嶺-淮河為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