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

毛澤東為反對當時中國共產黨記憶體在的兩種傾向所作。原載國民革命軍第二軍司令部1925年12月1日《革命》半月刊第四期。1951年收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毛澤東選集》第一卷。2011年收入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建黨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二冊。

背景,內容,

背景

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開始後,全國革命呈現了新的局面全國處在革命和反革命大決戰的前夜。帝國主義和地主買辦階級加緊其反革命活動,統一戰線內部的階級鬥爭也日漸尖銳複雜。資產階級的右翼加緊了爭奪革命領導權的陰謀活動。但是,這時黨記憶體在著兩種錯誤傾向。以陳獨秀為代表的右傾投降主義,對革命形勢和階級關係作了完全錯誤的判斷。他認為統一戰線內部資產階級右翼陰謀篡奪領導權的活動,是由於共產黨“太包辦”了,陳獨秀只看到資產階級的力量,只注意同國民黨合作,而忘記了占人口大多數的農民民眾,因此感到自己力量不足,在資產階級進攻面前畏首畏尾、束手束腳,不敢鬥爭;以張國燾為代表的“左”傾錯誤,則只注意工人運動,也忘記了廣大的農民民眾,因此也感到自己的力量不足。兩種錯誤傾向都忘記了農民,實際上就丟掉了無產階級的領導權,他們都感到自己的力量不足,不知向何處去尋找力量,取得廣大的同盟軍。為反擊國民黨右派篡奪革命領導權的陰謀活動,批評黨記憶體在的“左”右傾錯誤傾向,正確解決中國革命的領導,和同盟軍問題,毛澤東一九二五年十二月在《革命》半月刊上發表了《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一文。一九二六年二月和三月《中國農民》、《中國青年》 先後轉載了此文。

內容

文章首先指出,分清敵友是革命的首要問題,無產階級及其政黨只有分清敵友才能解決依靠誰、團結誰、打擊誰的問題,才能制定正確的路線。毛澤東從分析各階級的經濟地位入手,認清了各階級不同的政治態度。指出:地主階級和買辦階級,代表中國最落後最反動的生產關係,他們的生存和發展是附屬於帝國主義的,他們阻礙中國生產力的發展,是極端的反革命派,是中國革命的對象;中產階級,主要指民族資產階級,他代表中國城鄉資本主義的生產關係,具有“需要革命”和“懷疑革命”的兩面性,他們的政治主張是想在中國建立資產階級專政的國家。但是,在帝國主義和無產階級革命時代,這僅僅是一個幻想,根本行不通;工業無產階級,是中國新的生產力的代表者,由於他們集中和經濟地位低下,又受帝國主義、軍閥、資產階級的殘酷壓迫和剝削,特別能戰鬥,是中國革命的領導力量,中農和其他小資產階級,特別是貧農和其他半無產階級,人數最多。由於他們遭受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壓迫剝削最深,都要求革命,是無產階級最廣大最可靠的同盟軍。基於對中國社會各階級的科學分析,毛澤東在文章結尾指出:“一切勾結帝國主義的軍閥、官僚、買辦階級、大地主階級以及附屬於他們的一部分反動知識界,是我們的敵人。工業無產階級是我們革命的領導力量。一切半無產階級、小資產階級,是我們最接近的朋友。那動搖不定的中產階級,其右翼可能是我們的敵人,其左翼可能是我們的朋友但我們要時 常提防他們, 不要讓他們擾亂了我們的陣線。”毛澤東這些分析和結論初步形成了無產階級領導之下的人民大眾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的基本思想,並有力地批駁了國民黨右派的謬論,批評了黨內的左、右傾錯誤傾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