階級劃分

階級劃分

所謂階級,就是這樣一些大的集團,這些集團在歷史上一定社會生產體系中所處的地位不同;對生產資料的關係(這種關係大部分是在法律上明文規定了的)不同;在社會勞動組織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領導得自己所支配的那份社會財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

階級劃分即是將人類社會按照這四條標準劃分成幾個階級的過程,包括劃分標準、西方社會階級劃分和中國近代社會階級劃分等幾個部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階級劃分
  • 外文名:Bourgeoisie
  • 依據:馬克思列寧主義階級論
  • 源於:義大利文的“borghesia”
劃分標準,資產階級,無產階級,階級劃分,地主和買辦資產階級,中層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

劃分標準

列寧告訴我們,階級的標準是一個純而不純的“經濟”標準。劃分階級的最重要標準是生產資料占有關係,其次是在生產過程中的作用和地位,再次是分配方式。前者是原因,後面二個是結果。列寧實際上向我們揭示了階級社會的三種對立方式:就生產資料占有關係而言,人們可以被劃分為所有者與非所有者;就生產過程中作用而言,人們可以被分為指揮者(管理者)和被指揮者;就分配結果而言,人們可以被分為剝削者和被剝削者。一般而言,在私有制條件下,所有者總是(直接或間接的)生產指揮者和剝削者;而非所有者總是被指揮者和被剝削者。但是並非在任何情況下,這三者總是完全吻合的:所有者可能因為不僱工而不是剝削者或剝削程度微不足道(如小私有者),非所有者也可能對生產擁有一定程度的管理權、指揮權(如經理人員)。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判明一個人的階級歸屬呢?顯然,生產資料占有關係是我們進行階級劃分的唯一正確的標準,三種對立方式的吻合反映了原因和結果的完美統一,這樣的所有者和非所有者是階級社會中具有典型意義的核心成分。三種對立方式的割裂則表明三者並非完全是一回事:其一,若生產資料占有程度有限,則原因和結果的現實聯繫可能表現得不充分;其二,第二種對立方式的根源是第一種對立方式,但後者並非是唯一的原因。第二種對立方式也可能是由“非生產資料占有”因素引起的,儘管這種情況並不能代表其主流。
私有制社會中,存在著兩大階級即所有者階級與非所有者階級,也即“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

資產階級

簡介
英文“Bourgeoisie”來自法文,源自於義大利文的“borghesia”,而後者又是源自於從希臘文“pyrgos”演化而來的“borgo”,意思是村莊。因此“borghese”就是指在村莊中心擁有房子的自由人。
出現時期
資產階級出現在中古時期的義大利,那時住在村莊中的居民開始變得比住在附近鄉間的人還要富有。因此他們可以獲得相對上較多的權力和影響力,越來越接近統治階級和神職人員,同時逐漸遠離平民階級。這種中古時期的資產階級原型就是磨坊擁有者,他們能夠快速地對當地經濟產生重大影響力,以至於可以對統治者表達否決權。
不同定義
在接下來的世紀裡,資產階級這個名詞則較適合用來指稱最初的銀行家,以及那些從事新興活動如貿易和金融的人。19世紀之前,這個詞大部分情況下指的就是低於貴族、高於農奴和無產階級的廣大人群。
馬克思主義里,資產階級被定義為在生產商品的資本主義社會中擁有生產工具的階級,和“資本家”實際上是相同的意思。馬克思主義認為無產階級(賺取薪資者)與資產階級在本質上是互相敵對的,比如說,勞工自然都希望薪資能夠越高越好,然而資本家卻希望薪資(即成本)能夠越低越好。換句話說,資本家會剝削勞工。
劃分
許多分析家會對資產階級進行更細膩的劃分。這些劃分有:
上層資產階級(high bourgeoisie):由最富有的人所組成,包括了企業家、貿易家等等。
中層資產階級(middle bourgeoisie):那些擁有固定繼承財產或收入的人,他們比起上層資產階級較不富有。
小資產階級或小布爾喬亞、小資階級(little bourgeoisie。):以小筆資金獨立創業的人,他們可能僱傭少許的員工。
資產階級包括大資產階級和小資產階級,大資產階級包括買辦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
大資產階級兩種類型
在開發中國家的大資產階級又分為買辦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這兩種。買辦資產階級是帝國主義在開發中國家的代理人,主要的作用就是將帝國主義的產品傾銷進開發中國家,導致開發中國家沒有生產新產品的能力,科學技術和製造技術長期落後。因此,買辦資產階級的存在是開發中國家無法發展上去的重要原因。
小資產階級很好理解。一個農民可以認為是一個小資產階級,因為他要對土地種什麼東西作出投資決策,他同時也要勞動,也要雇一些工人,他的回報是勞動加投資的回報,並非固定薪水。在城市裡遍布的小飯店,小吃店,髮廊,小雜貨店,這些店主們也是小資產階級,小本經營,也要雇一些工人。而且我注意到大部分的小資產階級多年總是維持那么一種狀態,十年前他在那兒開發廊,十年後他還是在那兒開發廊,規模即不擴大也沒有縮小。 而隨著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趨勢,只有極小部分的小資產階級有機會爬到大資產階級的地位。
買辦資產階級
根據毛澤東關於論述買辦資產階級的精神,“買辦資產階級”具有確定的含義: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舊中國,外國資本家在我國設立經濟侵略的機構,僱傭中國人充當他們的中間人和經紀人,或叫掮客。他們領取佣金,為外國資本家所豢養。他們按照外國資本家的意圖,經營各種經濟業務,直接為外國資本家服務。他們的生存和發展、立場和活動,都附屬於外國資本家,成為外國資本家的附庸。他們還同本國封建勢力有密切聯繫。

無產階級

概述
無產階級是完全靠出賣自己的勞動而不是靠某一種資本的利潤來獲得生活資料的社會階級。在馬克思主義術語中,無產階級資本主義社會的兩個主要階級之一(另一個是資產階級)。無產階級指被剝奪生產資料而不得不向資本家出賣自己的勞動力以求生存的工人和其他低收入集團。這一術語來源於拉丁文。在古羅馬,它表示除子女外一無所有的階級(無產者)。雖然在英語中這一術語早在1663年就已出現,但它的現代含義卻是馬克思1844年在《德法年鑑》中首次確定的。被壓迫的無產階級是一個國際性的階級,因為無論在哪個國家無產階級都具有同樣的利益(無產階級國際主義)。由於無產階級的人數眾多、組織性和戰鬥性強,經典馬克思主義思想家認為它是真正的革命階級,肩負著使人類進入理想社會的歷史使命。
過去對無產階級的理解  過去曾音譯為“普羅列塔利亞”,在西方國家文字中普遍寫成proletariat,源於拉丁文,意為“無產者”。最早是指古羅馬帝國時代自由民中的沒有任何財產靠國家養活的階層。但他們不是近現代意義的“無產階級”。因為他們雖然不是富人和奴隸主,但也不是奴隸;雖然一無所有,但也不參加勞動,而且視勞動為可恥的事,靠奴隸主國家養活著,從這個意義上說,他們實際上也參加對當時的社會勞動者——奴隸的剝削。
15世紀以後
到了資本主義興起以後的近代初期(14、15世紀以後),大量農民失去土地等生產資料,成為一無所有的無產者。這些人也被稱為proletariat。但他們已與古羅馬時代的proletariat有著根本的不同。最大的不同是:他們不是社會的寄生者,而是社會的勞動者;不是剝削者,而是被剝削者;不是社會的負擔和累贅,而是新生產力新生產關係的代表。但他們不占有任何生產資料,不得不靠出賣勞動力為生。所以在馬克思主義的文獻中,當為了強調他們受壓迫受剝削時,往往使用“無產者、無產階級”的字眼,而當為了強調他們是社會財富的創造者和未來新社會的建立者史就更多地使用“工人階級”(working class)一詞。
現代
到了現代,世界上出現了工人階級掌握政權的社會主義國家,主要生產資料已經收歸代表全體勞動者的社會主義國家所有。這時,至少社會上的絕大部分人已無私人的生產資料了。上至國家領導人,下至普通普通勞動者,都靠工資生活,但卻不能說這些人仍然是“無產者”或“無產階級”,因為在法律上,他們也是國有財產的所有者和“股東”。因此, 在包括我國的社會主義國家的憲法和法律中,已不再稱工薪階層為“無產者”或“無產階級”。

階級劃分

地主和買辦資產階級

在經濟落後的半殖民地的中國,地主階級和買辦階級完全是國際資產階級的附庸,其生存和發展,是附屬於帝國主義的。這些階級代表中國最落後的和最反動的生產關係,阻礙中國生產力的發展。他們和中國革命的目的完全不相容。特別是大地主階級和大買辦階級,他們始終站在帝國主義一邊,是極端的反革命派。其政治代表是國家主義派和國民黨右派。

中層資產階級

這個階級代表中國城鄉資本主義的生產關係。中產階級主要是指民族資產階級,他們對於中國革命具有矛盾的態度:他們在受外資打擊、軍閥壓迫感覺痛苦時,需要革命,贊成反帝國主義反軍閥的革命運動;但是當著革命在國內有本國無產階級的勇猛參加,在國外有國際無產階級的積極援助,對於其欲達到大資產階級地位的階級的發展感覺到威脅時,他們又懷疑革命。其政治主張為實現民族資產階級一階級統治的國家。有一個自稱為戴季陶“真實信徒”的,在北京《晨報》上發表議論說:“舉起你的左手打倒帝國主義,舉起你的右手打倒共產黨。”這兩句話,畫出了這個階級的矛盾惶遽狀態。他們反對以階級鬥爭學說解釋國民黨的民生主義,他們反對國民黨聯俄和容納共產黨及左派分子。但是這個階級的企圖----實現民族資產階級統治的國家,是完全行不通的,因為現在世界上的局面,是革命和反革命兩大勢力作最後鬥爭的局面。這兩大勢力豎起了兩面大旗:一面是紅色的革命的大旗,第三國際高舉著,號召全世界一切被壓迫階級集合於其旗幟之下;一面是白色的反革命的大旗,國際聯盟高舉著,號召全世界一切反革命分子集合於其旗幟之下。那些中間階級,必定很快地分化,或者向左跑入革命派,或者向右跑入反革命派,沒有他們“獨立”的餘地。所以,中國的中等資產階級,以其本階級為主體的“獨立”革命思想,僅僅是一個幻想。

小資產階級

如自耕農,手工業主,小知識階層----學生界、中國小教員、小員司、小事務員、小律師,小商人等都屬於這一類。這一個階級,在人數上,在階級性上,都值得大大注意。自耕農和手工業主所經營的,都是小生產的經濟。這個小資產階級內的各階層雖然同處在小資產階級經濟地位,但有三個不同的部分。第一部分是有餘錢剩米的,即用其體力或腦力勞動所得,除自給外,每年有餘剩。這種人發財觀念極重,對趙公元帥禮拜最勤,雖不妄想發大財,卻總想爬上中產階級地位。他們看見那些受人尊敬的小財東,往往垂著一尺長的涎水。這種人膽子小,他們怕官,也有點怕革命。因為他們的經濟地位和中產階級頗接近,故對於中產階級的宣傳頗相信,對於革命取懷疑的態度。這一部分人在小資產階級中占少數,是小資產階級的右翼。第二部分是在經濟上大體上可以自給的。這一部分人比較第一部分人大不相同,他們也想發財,但是趙公元帥總不讓他們發財,而且因為近年以來帝國主義、軍閥、封建地主、買辦大資產階級的壓迫和剝削,他們感覺現在的世界已經不是從前的世界。他們覺得現在如果只使用和從前相等的勞動,就會不能維持生活。必須增加勞動時間,每天起早散晚,對於職業加倍注意,方能維持生活。他們有點罵人了,罵洋人叫“洋鬼子”,罵軍閥叫“搶錢司令”,罵土豪劣紳叫“為富不仁”。對於反帝國主義反軍閥的運動,僅懷疑其未必成功(理由是:洋人和軍閥的來頭那么大),不肯貿然參加,取了中立的態度,但是絕不反對革命。這一部分人數甚多,大概占小資產階級的一半。第三部分是生活下降的。這一部分人好些大概原先是所謂殷實人家,漸漸變得僅僅可以保住,漸漸變得生活下降了。他們每逢年終結帳一次,就吃驚一次,說:“咳,又虧了!”這種人因為他們過去過著好日子,後來逐年下降,負債漸多,漸次過著淒涼的日子,“瞻念前途,不寒而慄”。這種人在精神上感覺的痛苦很大,因為他們有一個從前和現在相反的比較。這種人在革命運動中頗要緊,是一個數量不小的民眾,是小資產階級的左翼。以上所說小資產階級的三部分,對於革命的態度,在平時各不相同;但到戰時,即到革命潮流高漲、可以看得見勝利的曙光時,不但小資產階級的左派參加革命,中派亦可參加革命,即右派分子受了無產階級和小資產階級左派的革命大潮所裹挾,也只得附和著革命。我們從一九二五年的五卅運動和各地農民運動的經驗看來,這個斷定是不錯的。
半無產階級
此處所謂半無產階級,包含:(一)絕大部分半自耕農,(二)貧農,(三)小手工業者,(四)店員,(五)小販等五種。絕大部分半自耕農和貧農是農村中一個數量極大的民眾。所謂農民問題,主要就是他們的問題。半自耕農、貧農和小手工業者所經營的,都是更細小的小生產的經濟。絕大部分半自耕農和貧農雖同屬半無產階級,但其經濟狀況仍有上、中、下三個細別。半自耕農,其生活苦於自耕農,因其食糧每年大約有一半不夠,須租別人田地,或者出賣一部分勞動力,或經營小商,以資彌補。春夏之間,青黃不接,高利向別人借債,重價向別人糴糧,較之自耕農的無求於人,自然景遇要苦,但是優於貧農。因為貧農無土地,每年耕種只得收穫之一半或不足一半;半自耕農則租於別人的部分雖只收穫一半或不足一半,然自有的部分卻可全得。故半自耕農的革命性優於自耕農而不及貧農。貧農是農村中的佃農,受地主的剝削。其經濟地位又分兩部分。一部分貧農有比較充足的農具和相當數量的資金。此種農民,每年勞動結果,自己可得一半。不足部分,可以種雜糧、撈魚蝦、飼雞豕,或出賣一部分勞動力,勉強維持生活,於艱難竭蹶之中,存聊以卒歲之想。故其生活苦於半自耕農,然較另一部分貧農為優。其革命性,則優於半自耕農而不及另一部分貧農。所謂另一部分貧農,則既無充足的農具,又無資金,肥料不足,土地欠收,送租之外,所得無幾,更需要出賣一部分勞動力。荒時暴月,向親友乞哀告憐,借得幾斗幾升,敷衍三日五日,債務叢集,如牛負重。他們是農民中極艱苦者,極易接受革命的宣傳。小手工業者所以稱為半無產階級,是因為他們雖然自有簡單的生產手段,且系一種自由職業,但他們也常常被迫出賣一部分勞動力,其經濟地位略與農村中的貧農相當。因其家庭負擔之重,工資和生活費用之不相稱,時有貧困的壓迫和失業的恐慌,和貧農亦大致相同。店員是商店的雇員,以微薄的薪資,供家庭的費用,物價年年增長,薪給往往須數年一增,偶與此輩傾談,便見叫苦不迭。其地位和貧農及小手工業者不相上下,對於革命宣傳極易接受。小販不論肩挑叫賣,或街畔攤售,總之本小利微,吃著不夠。其地位和貧農不相上下,其需要一個變更現狀的革命,也和貧農相同。
無產階級
現代工業無產階級約二百萬人。中國因經濟落後,故現代工業無產階級人數不多。二百萬左右的產業工人中,主要為鐵路、礦山、海運、紡織、造船五種產業的工人,而其中很大一個數量是在外資產業的奴役下。工業無產階級人數雖不多,卻是中國新的生產力的代表者,是近代中國最進步的階級,做了革命運動的領導力量。我們看四年以來的罷工運動,如海員罷工、鐵路罷工、開灤和焦作煤礦罷工、沙面罷工以及“五卅”後上海香港兩處的大罷工所表現的力量,就可知工業無產階級在中國革命中所處地位的重要。他們所以能如此,第一個原因是集中。無論哪種人都不如他們的集中。第二個原因是經濟地位低下。他們失了生產手段,剩下兩手,絕了發財的望,又受著帝國主義、軍閥、資產階級的極殘酷的待遇,所以他們特別能戰鬥。都市苦力工人的力量也很可注意。以碼頭搬運夫和人力車夫占多數,糞夫清道夫等亦屬於這一類。他們除雙手外,別無長物,其經濟地位和產業工人相似,惟不及產業工人的集中和在生產上的重要。中國尚少新式的資本主義的農業。所謂農村無產階級,是指長工、月工、零工等僱農而言。此等僱農不僅無土地,無農具,又無絲毫資金,只得營工度日。其勞動時間之長,工資之少,待遇之薄,職業之不安定,超過其他工人。此種人在鄉村中是最感困難者,在農民運動中和貧農處於同一要緊的地位。
此外,還有數量不小的遊民無產者,為失了土地的農民和失了工作機會的手工業工人。他們是人類生活中最不安定者。他們在各地都有秘密組織,如閩粵的“三合會”,湘鄂黔蜀的“哥老會”,皖豫魯等省的“大刀會”,直隸及東三省的“在理會”,上海等處的“青幫”,都曾經是他們的政治和經濟鬥爭的互助團體。處置這一批人,是中國的困難的問題之一。這一批人很能勇敢奮鬥,但有破壞性,如引導得法,可以變成一種革命力量。
中國無產階級的產生在19世紀四五十年代,外國商人在中國通商口岸開辦了一批船塢和工廠。這些外商企業,利用中國廉價的原料和勞動力,剝削中國廣大勞動人民。這樣,中國無產階級就先於中國資產階級在外商企業里誕生了。
19世紀40年代,英國商人在香港創辦了阿白丁船塢。英國商人在上海創辦了墨海書館。美國長老會在澳門設立花華聖經書房。這些外商企業的工人,都是從中國破產的農民和手工業者里雇來的,他們成為中國第一批工業無產者。
隨後,在洋務派民族資產階級創辦的廠礦里,也產生了中國無產階級,到1894年約有10萬多人。中國無產階級人數雖然不多,但是比較集中,除礦工外,基本上集中於沿海和長江流域各通商口岸。上海最多,其次是廣州及其附近地區。工人集中於大城市與大中型企業,對於宣傳、組織工人進行鬥爭是有利的。中國無產階級主要來源於破產的農民和手工業者,它是中國新生產力的代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